缺什麼就佈施什麼,真的有效嗎?
弘一法師說:「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求缺不求滿,福不可享盡,讓三分給他人,利不可佔盡,留三分給他人,功不可貪盡,分三分給他人,若福祿壽俱全,就佈施送給他人。」
.
所以我們生活中,缺什麼就佈施什麼,這種佈施屬於「應時施」,這樣所感的結果就是需要什麼,什麼就來了。
.
《俱舍論頌疏》卷十八云:
「謂若施主,行敬重施,感他尊重。若自手施,感廣大財,愛樂受用。若應時施,感應時財,所須應時故。若無損施,感難奪財,不被偷劫,及火等壞。」
.
依據論中所言,佈施有四種:
一是敬重施,指施主在供養的時候很恭敬、很尊重。態度很好,而不是居高自傲,瞧不起人,這樣感得的結果也是受他人敬重;
.
二是自手施,指自己親手行佈施,這樣受用的時候也非常如意,能夠在情感上感到很大的豐富;
.
三是應時施,是在別人需要的時候行佈施,要雪中送炭,這樣佈施的功德會很大。
.
四是無損施,即在不是的時候,使人歡喜,使其不感到冒犯。
.
至於佈施,並非都是用財物的。
.
《雜寶藏經》云:
「佛說有七種施,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一名眼施,
二和顏悅色施,
三名言辭施,
四名身施,
五名心施,
六名床座施,
七名房舍施,
是名七施。雖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
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善待身邊人,身體力行幫助別人,尊重父母師長,說善言軟語等,這些都是佈施。
.
佈施是六度之一,能對治我們的慳貪,所以佈施的心很重要。正常來講,一般都是自己不要的東西才給別人。
.
在佈施的時候,心態往往會發生變化,比如有時「給予」別人東西時,會產生傲慢心和優越感,會對自己的付出而感到竊喜,從而還會觀察他們接納時的反應。
.
但這不是真正的佈施,佈施該是饒益有情,令人歡喜,而不是讓人產生煩惱。所以我們佈施時心一定要清淨、歡喜、自在。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