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離這個世界,必須讀誦、受持這部經,非常重要!

想出離這個世界,必須讀誦、受持這部經,非常重要!
淨慧法師:
讀誦、受持《地藏經》與眾生和修行有什麼關係?學佛的人一定要知道,不管修學什麼法門,不妨礙你修學佛家經典,廣聽佛家經典,不影響一門深入。初學人一門深入是正確的,廣聽佛家經典只能讓你修道的心更堅固。沒有任何一個法師說:跟我修這個法門,你別聽經去,你聽經會妨礙你修行。佛給他這些弟子講法就是這個道理。開始讓你一門深入去修行,後來叫廣開法會,讓你去多聞多聽,從理上去明白。這就叫讀誦、受持《地藏經》與眾生的關係。為什麼不講「人」而講「眾生」?因為說人太單一,眾生還包括天龍八部、鬼類、龍神,人只不過是眾生當中的一種。所以說佛將六道眾生囑託給地藏王菩薩,要想讓六道眾生出離這個世界,必須讀誦、受持《地藏經》,非常重要。有人又會問:那其他經典好不好?不妨礙,不要有分別心。但是我告訴你,眾生不了業,不讀誦、受持《地藏經》,就想了脫生死是妄想。如果你修持其他法門,只是在不知不覺當中,地藏王菩薩幫你把業了了而已。如果你讀誦、受持《地藏經》會知道,原來我修持這個法門,修學那個法門,都是地藏王菩薩幫我了卻一些業報,承擔了一些業報。這樣你才會知道,佛如何慈悲,地藏王菩薩願力如何之大,我們這些眾生如何感佛恩,感謝地藏王菩薩,我們如何在這個世間去了業、去修行。這就是和眾生的關係。
小乘人實際上沒有離開地獄,只是暫時脫離。為什麼這樣說呢?離開地獄的是小乘人的報身,小乘人證得四果羅漢、證得辟支佛,只是他的報身離開地獄,升到天上享天福。而他的意生身(人的三魂中的意魂)還在地府之內,沒有脫離。所以他們在八萬四千大劫之後還要修,因為根兒沒拔出去。報身不成就,法性身更不會成就。所以要知道讀誦、受持《地藏經》和修行人關係密切。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罷修到這個時候都要發菩提心。讀誦、受持《地藏經》提醒你要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不修菩薩道,你的地獄之根就沒徹底拔出來,還要回到地獄去,可怕啊。這些都是實相,講實相,目的是讓你們發奮修行,發菩提心,拔掉地獄之根,發勇猛精進心,這也是我講這部經的真實意義。
對於修行人來說,修到六地和六地之前的菩薩,意生身都要在地獄之內,地藏王菩薩身邊洗滌心垢。在離開地獄之前,要在地藏王菩薩身邊待七年。地球上講是七年,在地府里,時間就長了。地府里一日一夜就是咱們地球兩千七百年。只有在地球上修行的人可以超越,其他道上沒有「超越」這個詞。在地藏王菩薩身邊洗垢,修學地藏王菩薩的願力、修學佛法。這個是千真萬確的。世人不知道地藏王菩薩的願力和真慈悲,是真悲哀。修學佛法的人,不管出家在家,不管大乘小乘,一定要把《地藏經》擺到一個重中之重的位置,不要造作惡業,你造作一絲一毫的惡業,都是要受到懲罰的。這個世界上,不管你做的是好事,還是壞事,沒有空過的,沒有你不付出代價的。你做有功德的事情,你要付出身、命、財的代價;你做惡事的時候,也是以身、命、財為代價。你想或不想,自然也會有因果。所以《地藏經》對我們學佛人、修行人太重要了。
對於《地藏菩薩本願經》,一些人認為很容易懂,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大乘經典上。《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大乘經,修行人都離不開此經,更離不開地藏菩薩的救拔。特別在末法時代,離開此經,無有是處。發菩提心的人,行菩薩道的人,必讀三部經,其他經隨法門而定。
必讀的三部經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妙法蓮華經》。其他經典,學淨土的人,要讀《無量壽經》等;修密的人,要讀《大日經》等;修禪的人,要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
不論修行什麼法門,戒經是相通的,雖未講必讀,卻是必須受持。
而這三部經最基礎,不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不知輪回業報;不讀《大佛頂首楞嚴經》,智慧不開;不讀《妙法蓮華經》,不知如何轉小為大而發菩提心。這三部經對修行人成就道業,有極大好處。所以,我勸諸位,一定要重視此經,都要受持此經。讀誦、聽聞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受持。
怎麼受持?一是,不做惡事;二是,不起惡念;三是,樂於助人;四是,一切向善;五是,瞻禮、供養,將功德回向給自己今生父母和七世以來的父母;六是,供養佛法僧三寶,依法修行。七是,持戒修福。
這就是受持此經,這才沒白聽聞此經。
May be an image of temple and text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地藏經》最能解決現實生活問題

《地藏經》最能解決現實生活問題
夢參老和尚
地藏王菩薩的法過去講的人很少,一般人以為《地藏經》是超度往生的人,有人過世了,就念念《地藏經》超度超度。如果這樣去理解,就把《地藏經》划到小乘的經典了。
為什麼要講《地藏經》,是講小不講大嗎?我們的判斷是錯誤的。法沒有大小,至於經的義理,是看我們當時的情況而有不同。
《地藏經》對我們現在切身的利益非常有關係——人人都希望家宅平安,生活幸福一點、愉快一點;我們做事業,雖然不想發大財,但一般生活還是需要的,絕不願做生意賠錢。
在諸佛菩薩發願的加持力上,看他有沒有發這個願——我們求他,可是他沒有發這個願,結果恐怕就差一點。比如說觀音、地藏,為什麼人人都知道觀音、地藏?為什麼求觀世音菩薩加持?在《地藏經》第十二品,釋迦牟尼佛就囑託觀世音菩薩弘揚《地藏經》。因此學習《地藏經》的時候,也是觀世音菩薩加持所弘揚的,因為你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加持你讀《地藏經》。
誰都知道法界六道中地獄是最苦的,誰也不想下地獄,但是地藏菩薩為了度眾生就到地獄去,到最苦的地方去度眾生。為什麼?他的願力。我們大家求觀世音菩薩、求地藏菩薩效果特別快,原因是什麼呢?他發了這個願,只要我們一求他,就特別靈驗。
不論學哪一法,你對這一法必須先生起一個信心。信是有程度的,什麼樣是信、什麼樣是不信?像我們都是信,可是信的程度不同。
我們的信,只是信有地藏王這麼一位菩薩,他發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經》是佛跟地藏王菩薩演唱的,我們信地藏王菩薩、信這部經、信這個法門,但是沒有信「我就是地藏,地藏菩薩就是我本人」!要是能夠這樣信,就是深信了,叫「理信」;不能這樣信的,但求地藏王菩薩加持,叫「事信」。這是有所不同的。
另外還要信什麼呢?因為《地藏經》是仗他力的,不是靠我們自力修行的,我們只要念念經,乃至於只要念地藏王菩薩聖號就可以得到好處,就能獲得加持、消災免難,乃至於直至成佛。現在這個時代是末法時代,而這個世界叫五濁惡世,我們自己的力量很薄弱,障緣很多,修起來也很困難。因此要找一些仗他力的經典,《地藏經》是最合適的,這也是我們要講《地藏經》的因緣!
知道這個因緣了,我們要學這部經,要先建立這樣的思想。《地藏經》好像鬼神說得特別多,有沒有鬼神?我們平常所說的鬼跟《地藏經》講的鬼是不一樣的。鬼是一道,確實是有鬼,但是我們見不到這種鬼,就像天也是一道,我們也見不到天是一樣的。菩薩遍天道,經常示現在人間來度眾生,我們也見不到。我們看見的不是觀世音菩薩化身,就是觀世音菩薩畫像或是塑像,哪一位是觀世音菩薩?現在我也不知道,我們這裡頭可能有觀世音菩薩,因為他到人道來,就示現人;他到哪一道就示現哪一道,只是你隔了道就不知了。
《地藏經》又給我們一個啓示:地藏王菩薩每日清晨隨順人間,他就入恆河沙定——這個定包括好多定,恆河沙有多少沙子,他這個定就包括多少。這一個定,看十方法界哪一個眾生受苦受難,就去度他了,但是要跟他有緣。我們念他的聖號、讀他的經典就跟他有緣了,他就會到這裡來。看見你有難了,他會觀察你的因緣,應當怎麼度你,你就能夠得救。你能夠持他的聖號就已經得救了,這跟其他的菩薩不一樣。這是這部經的一個特點。
至於經上說你念地藏菩薩聖號,念到什麼程度就得到什麼感應,如果照經上所說的去做,確實能得到感應、能得到加持,也就能解決你心裡頭解決不了的問題。
一般的把地藏三經看成是小乘法。因為我們此土眾生都喜歡修大乘法,《地藏經》因為是超度餓鬼道、超度亡靈的,那這樣理解,就把《地藏經》划到小乘部分去了。
我講《地藏經》的時候,我認為《地藏經》跟《華嚴經》一樣的,不是光是地獄。法沒有大小、乃至現在我們這樣分正法、像法、末法,我們這是末法時代,如果有眾生依著正法去修行,那他就是還在正法時代,不是末法時代。只要有經可在、有法可聞、依法而修,法無大小,由修行人來定。
我們學《地藏經》最能解決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的事、切身利益。如果我們說你求家宅平安,求家庭的成員平安,就是災害減少,生活過得幸福一點;或者做的事業能夠得到成就,想發財……這種都是屬於小乘的,是你心量小,不是法的問題。效果有沒有呢?當然是有。
你讀著《地藏經》了,看到地藏菩薩的大願大行,你要學地藏王菩薩的行願——發願那是覺悟的、等覺菩薩的問題,你跟地藏菩薩發同等大願,那是大乘了,也可以說是無上乘了。法無定法,修行的人你怎麼發心?地藏菩薩他發的願專度最苦的眾生,哪兒最苦?地獄最苦了,那他這個願大!不但願大,他行菩薩道,他到地獄去行菩薩道。地獄是最苦的,菩薩的願力大。
因為另一種原因,觀音、地藏跟這個世界眾生緣特別深,在本經的第十二品,釋迦牟尼佛把地藏的這個願行——《地藏經》囑託觀世音菩薩去弘揚《地藏經》。咱們講《地藏經》的時候,我希望大家發地藏菩薩的大願大行,那你就是大菩薩了。
May be an image of temple and text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想五福臨門、庇護子孫,就求這位菩薩…..

想五福臨門、庇護子孫,就求這位菩薩…..
夢參老和尚開示:
一直給道友們講《地藏經》的華嚴富貴,很多都是從法寶的本身來講的,而離開這一佛法自身的華嚴富貴,在世間就更能體會。
你看佛講的,地藏菩薩在世間就做「利益人天福德之事」。而世間的福德,莫過於我們常說的「五福臨門」。
要想希求這一福德,不求地藏菩薩,不皈依地藏菩薩或者《地藏經》,很難五福齊全。
知道五福是什麼嗎?🤔🤔很多人不瞭解。
第一,福壽。有福,有壽,壽命。
第二,富貴。吃、住的、用的,包括身份、地位都不錯,富貴。
第三,更要注意的,康寧。身體要健康。
所以我們學佛人經常拜佛,拜拜佛消業障,身體很健康。如果學佛學到黑痩黑痩的,講話都沒體力,南無阿彌陀佛,鬼都被你嚇死了,不要說人。我們要修到白胖白胖的,南無阿彌陀佛,人家一看,有富貴氣。要修到這樣的,氣質非凡,讓人家一看,學佛的。不要修到黑黑的、瘦瘦的,走路又彎著腰,見到每個人都問訊的,因為他站不起來了,「你好,要多念佛!」看你這樣子的話誰敢念佛,對不對?所以諸位道友,康寧很重要,健康要注意,養生之道要懂,然後多拜佛,多行善。
第四,好德。好積功累德,好行善。
第五,善終,這是最主要的。
這一條一定要注意的,走得安詳,走得很自在,絕對不是《地藏經》上講的:「久處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躺在床上,哎呦哎呦的。「我要走了」,一句話,走了。
善終,一般叫做考終。
大家有沒有發現,墓碑寫「顯考」,有沒有?
這個「考」就是考終,兩個意思,顯道德,教育下一代。
第二種,這個人行善很好,所以他這一輩子,非常安詳、善終,「顯考」。
第三,要弘揚孝道,弘揚這些文化,讓大家把考終、善終文化和道理,讓所有的人都知道。
我們陽上的人不要行惡,行惡達不到顯考。
不要小看這兩個字,女人善終才稱得上「顯妣」,那是賢惠的意思,那是相夫教子的意思,那是三從四德的意思。
男眾善終才算「顯考」,也就叫做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這個就是古文化。誰教的呢?
我們的孔夫子教下來的,所以我們以前讀《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現在很多人都不會了,不學不行啊。
所以諸位地藏道場的道友,要達到顯考、顯妣,教化後代,庇護子孫,讓後代家族昌盛延續,可不容易啊。
既然我們從百千萬劫當中終於得到一次人身,能夠得聞《地藏經》,能夠得聞地藏菩薩,千萬不要放過這種難得的機會,發心皈依地藏菩薩,皈依《地藏經》,才能享受人天福德。
May be an image of temple and text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