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內德及行外功

Spread the love
各位同修好,以下此篇 開釋修行指南,值得推薦~
修內德及行外功
賢士一求道,就是頓悟自身有道、知道自身有道,
但是,知道自身有道,就能消除業識和業債嗎?
(不能)
對!
求道只是『知』,頓悟自身有道,但還無法完全明白什麼是道,
又該怎麼做才是圓滿、圓融,所以,
而後要消除不良業識與業債,必須靠『漸修』。
也就是說,求道以後還要靠『修內德』,
來消除自身的不良業識 ,靠『行外功』來消除累世業債。
所以『修內德』及『行外功』是行,
『行』代表執行、實踐、實行,也就是一種漸修的法門 、漸悟的法門。
賢士身為一個人,人與人相處,互相搭配了愿之時,
必定會有人事糾紛、有口角爭執,
有想法不合出現 ,這就是『在行外功當中修內德』的功夫 。
《吾再說一次》,
賢士在行外功,也就是在財施、法施、無畏施,
各種相助道務的事情當中,
必需修內德、煉內德。
內德與外功,不是只單做一項就能圓滿。
所以在互相搭配了愿中,必須磨練、必須收斂自己的壞脾氣、改正錯誤的想法 。
如果賢士只行外功而不修內德,
就算是了愿一輩子,在道場幫助道務一輩子,
心境都很難提昇。
如果只行外功而不修內德,
很容易造下各種因果業債,
尤其是口過。
而只修內德,不行外功之人,
日久會容易陷入自私、高傲、不管他人的心情、心態,而這種心態,
其實就不是內德深厚的涵養,
所以到最後,連深厚的內德也會失去。
有許多白陽修道賢士,
因為受不了道場中的人事糾紛,看不過他人的修養太差,
因而走入禪坐的方法,認為只要將自己修煉清靜就是圓滿之道。
其實,賢士現在所修的白陽修法,
是最高深、最高超、最難的修煉方法。
賢士深入紅塵、深入人群中修煉 ,
心不為所動、不為誘惑、不產生各種不該有的慾望,
這才是動中取靜,是一種高深、深厚的內德修養。
賢士的內德修養若能持續的增加,
能修持到非常深厚,在行外功時,在渡人成全時,
很自然會比較順利,也會比較容易接收到上天的加持力量;
而助道原人在相助各位時,
也會讓各位的靈感比較強,心情比較平穩。
內德修養還包含『正確的觀念』,不正確的觀念,
並不能說有深厚的內德,所以白陽期的修道方法,
講求圓滿,而且是眾人一起修,
也就是內德、外功一起修、一起做。
不能先修內德,再行外功,人的歲月、壽命很有限,
幾時死亡很難說,若是先修內德,再行外功,
恐怕時間歲月不待人;
若是先行外功再來修內德, 仍是非常危險。
因為只行外功,但是內德都不管、不理,
業債太多、口過太多的結果,造成惡緣連連。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