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節錄(一)

Spread the love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節錄(一)

《解釋品題》

地藏經經文很長,一共分成十三品,也就是分十三個段落。第一品就是忉利天宮神通品。梵語「忉利」;華言三十三天,佛教裏講天有二十八層,在欲界第二層天就叫做「忉利天」,這忉利天有三十三位天王。按我們國家來說,有三十二個省主席,中央有個總統,合起來就是三十三個王,以中央的大天王最大,就是彌陀經裏的釋提桓因;釋迦佛就在這大天王的宮殿裏說地藏經。「神通」:就是釋迦牟尼佛含笑放光,顯「神通」。神是神妙不測,通者通達無礙,乃智慧之妙用地,我們凡夫都不能測度叫不測,怎麼會得到神通呢?先得了智慧起了妙用,先得了智慧起妙用就有神通,但受學佛法千萬不能求神通,先求開智慧,得了智慧自然起妙用就有神通。神通大致有六種:

一、「天眼通」:天眼通不起障礙,無論多遠都能看到。

二、「天耳通」:得了天耳通不生障礙什麼地方的聲音他都能聽到。

三、「他心通」:得了他心通也不生障礙,一切眾生心裏想的什麼念頭都能知道。

四、「身如意通」:身體起了如意變化,能通身飛行。一個身體變成好多身體,好多身合成一身,或者變大或變小,這叫身如意通。也叫神足通。

五、「宿命通」:前生前世多生多劫以前的事情都能知道。

六、「漏盡通」:漏是煩惱的別名,煩惱斷盡沒有煩惱叫漏盡通。這叫「六通」。

今世尊含笑放光,光中還有音聲,是屬於那一種神通呢?叫「身如意通」,也就是「神足通」。講品題竟。接下來開始講經文了。這講經可以講深,可以講淺,但就是不可以講錯,講錯了自害害人,瞎了眾生的智慧眼,引著眾生走入邪道,所以不能講錯。

證信序(通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

這就是六種成就的一段文,這六種成就就叫做證信序,屬於序分,有這一段經文,就是六種成就,證明相信這就是佛所說的經,所以叫證信序。所謂六種有成:一、信成就。二、聞成就。三、時成就。四、主成就。五、處成就。六、眾成就。六種因緣具足方能成就講經道場。凡是佛的經,開頭都有這六種成就的序文。為什麼要在經的開頭用「如是我聞」呢?原因是釋迦牟尼佛於娑羅雙樹林下將入涅槃時,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泣不成聲,這時天眼第一的長老阿那律尊者乃對他說:「阿難:佛將要入涅槃了,你哭泣是沒有用的,你應該趕快去請示佛,有四件事以後該怎麼辦?」阿難說:「我現在什麼都忘了,您叫我去問什麼呢?阿那律尊者就說:「第一、佛住世時,依佛而住,佛入涅槃後,我等依誰而住?第二、佛住世時,以佛為師,佛入涅槃,以誰為師?第三、佛住世時,惡性比丘,佛自調伏;佛入涅槃,惡性比丘,如何處理?第四、佛住世時,說法甚多,佛入涅槃,結集經藏,以何為首?這四種問題,你應該向佛請示!」

佛告訴阿難:「比丘應依四念處而住。」所謂四念處就是;(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佛告訴阿難第二問題說:「我入涅槃以後,當以戒為師。」戒者防非止惡,有五戒、八戒、十重四十八輕菩薩戒。沙彌(尼)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戒為一切佛弟子的師父。佛告訴阿難第三個問題:「對付惡性不守規矩的比丘,應默而擯之!」就是不和他講話、不理睬他,令生懺悔心而改過遷善。佛告訴阿難第四個問題:「將來結集經藏時,經典前面當用「如是我聞」四個字。」意即「如是之法,是我阿難親自聽佛所說!」所以只要前面有這一段文,就知道是佛經,檢別不是外道經典。

現詳解六種成就大意:

第一、信成就:要想看佛經,研究佛經,須要有信心,佛法如大海甚深廣大,必得有信心,才能深入佛法大海。例如外道他也在看佛經,但他根本沒有信心,只是找材料來誹謗佛教,造謠說壞話,所以他聽經、看經就不會有成就。

第二、聞成就:聞思修三種智慧,第一個就是聞慧,雖於佛法有信心,縱使絲毫不起疑惑,但是不聽經不能開智慧,由聞而思,思而修,三慧具足,才能成就佛法。

第三、時成就:要有講經的時間,有法師來講,但也得大家有時間來聽,像天下大亂的時候,逃難饑餓自顧不暇,那有功夫講經、聽經嗎?時間不成就要聽佛法很不容易的。

第四、主成就:得有個說法的主人,佛經上說法的主人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

第五、處成就:講經說法得有個地方,沒有個處所在那裏講呢?

第六、眾成就:主成就有了,處成就也有了,但是如果沒有聽眾這個講經道場還是不能成就。

「如是」二字就是信成就,信順之辭,信仰順從之意,釋迦世尊怎麼講法,我們就如是如是的信。亦指法之辭,例如在講阿彌陀經,如是二字就指阿彌陀經;講金剛經,如是二字就指的金剛經;現在講地藏經,如是二字就指著地藏經。又是顯理之辭,顯出經典的真如實相之理。「如」者:不動謂之如;「是」者:無非謂之是。什麼法才不動無非呢?只有「真如之法」不被四相(成、住、壞、空)所遷,不被三際(過去際、現在際、未來際)所易,不被時空所變易,所以真如之法它是如如不動,絕對無非,只有真「如」才「是」。就是人人本具的實相,人人本具的佛之性,理之體。為什麼要講顯理呢?因這地藏經是密宗的經典,它是以事來顯理,說的全是事相,顯的都是真如妙理,要是真如之理,才是佛法我們才信順,信順這真如妙理之法!

「我聞」是聞成就。「我」指阿難尊者自稱,他是多聞第一,佛陀涅槃以後,由阿難尊者把佛陀所說的法背誦出來,經五百大阿羅漢證明無誤,這就結集成聲聞乘的經藏:要是屬於大乘法寶,雖然仍是由阿難尊者所誦出,但卻是由文殊菩薩給他證明。所以「我聞」就是我阿難親從佛聞。沒有佛陀的說法,眾生根本聞不到佛法,沒有阿難尊者把佛經給誦出來,就沒有結集經藏之大小乘等經典得以流通到現在。所以我們不但要感念佛恩甚深,還要感念阿難尊者的法恩。前面跟各位說過,講佛經可以講深,可以講淺,但是不可以講錯,講錯自害害人。要講得最淺:這一句話怎麼講呢?如是這部地藏經(指法之辭)是我阿難親從佛聞,就叫「如是我聞」。

「一時」:就是時成就。為什麼不說某年某月某日呢?因為佛法不單在人間說,也在天上說,天上某年某月某日怎麼記載呢?就算在人間,印度國的某年某月某日,與中國的某年某月某日還是不一樣,時間久了光考據這個時間就不容易,可能隨個人考據還不一樣,越考越生疑惑。所以就寫個一時。那怎麼解這個「一時」呢?古大德解釋:「師資道合,說聽究竟」。師就是師父,資就是弟子,師父願意講經,弟子願意聽經,這個道相合了,就是師資道合。說法的把法說究竟了,說圓滿了,說清楚了,聽法聽經的也聽圓滿了,聽明白了,這叫說聽究竟。

「佛在忉利天」這個佛就是主成就。「在忉利天」就是處成就。「佛」梵語叫「佛陀」,華言「覺者」,就是大覺悟的人。佛在人間示現成佛,表示人人都可以覺悟,人人都可以成佛。佛者覺也,何不翻成覺者就好,還要稱佛呢?因為梵語佛陀,有具足三覺之意,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簡稱為佛。是佛的德號都是超九界以獨尊。佛經上把聖人與凡夫眾生分成十個法界,叫做四聖六凡,六道眾生都叫凡夫,就是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與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六道眾生因尚依業輪轉生死,所以叫做凡夫。要是超出這六道輪迴,出了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就叫做聖人。聖人有四個階位,小乘聖人就是聲聞、緣覺。大乘聖人就是菩薩、佛,合稱十法界。佛具足三覺,第一就是自覺,自覺就超六道凡夫法界成為三乘聖人,因為六道凡夫都迷而不覺。第二是覺他,不但超越六道凡夫法界,也超二乘法覺而成就菩薩法界,能自覺也能發心度眾生令他覺悟。不像二乘聖人雖能自覺,但不覺他,不發心度眾生。佛不但自覺、覺他,而且還覺行圓滿超過菩薩法界。菩薩雖能自覺、覺他,但他還沒有圓滿成佛。唯有佛是超九界以獨尊,所以才叫三覺圓滿。初學佛的人常問:「究竟是仙公大還是佛大?」(有的問是天公大還是佛大?)仙公是屬於神仙,天公是指忉利天主,都是尚未出離三界的凡夫,而佛不但超六道凡夫,更超過三乘(聲聞、緣覺、菩薩)聖人,怎能跟佛比大比小呢?「在忉利天」這忉利天已解釋過,從略。

「為母說法」這一句是地藏經很特別的經文,在其他經上,六種成就沒有這一句。佛母摩耶夫人生下太子以後七天就別世,昇到忉利天。這地藏經是佛門孝經,佛為盡孝道報母親的大恩,於說法四十九年快圓滿時,於入涅槃前到忉利天為母親說法。也許您會問,要報母恩說法為什麼不在成佛證道時就去,而要等到說法四十九年之後才去呢?要知道十方諸佛菩薩來這世間弘法利生,他有本有跡,本是他的本位,跡是他的跡相(行跡),也就是應化的事相。釋迦牟尼佛他是個化身佛,這是按他的跡相上講,也叫示相,要按本位說,無量劫以前就成了佛,而摩耶夫人與淨飯王也同樣有本有跡,都是諸佛再來,依跡相則示現國王、王后,是佛的父親母親。為什麼要特別講他們的本位呢?也就是說一個應化身佛(指釋迦佛)他早已成了佛,那世間的凡夫男人、女人,能有多大的福報能生個兒子成佛呢?佛門有句話,能生個凡夫兒子出家就很不容易了,何況還生個兒子成佛,所以他一定是諸佛乘願再來。釋迦佛當然也知母親也是諸佛示現,生下他願滿了,生到忉利天並不是普通天人,也只是示現一個跡相事蹟而已,所以不必急著去跟她說法。這是約本位上講。

若約跡相講,則度眾生是要依眾生因緣成熟時節,四十九年人間說法,就是人間眾生因緣成熟,等因緣成熟才到忉利天為母親說法。但在地藏經中,只看到摩耶夫人跟地藏菩薩說法說了一小段,沒看見釋迦佛為母說法。大藏經裏有一部經叫做《佛為母說法經》,就是為他母親說了法才接著說地藏經的。那為何已有為母親說法,又要說地藏經呢?因為佛要入涅槃,彌勒佛還沒有來,這中間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這麼久沒有佛在世,這些苦惱的眾生要交給誰呢?要付囑給地藏王菩薩,這是在忉利天為母說地藏經的主要因緣。既然這樣,又為什麼地藏經一開經就要「為母說法」呢?因地藏菩薩在因地就是因為要救度母親,發了甚深廣大菩提心要度眾生;這是真正的佛門孝道,佛上天宮為母說法也是為了要報母恩行孝道,更是為了要提倡佛門真正的孝道。蓮池大師七筆鉤上有這麼兩句:「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也就是說要父母親都脫離了生死輪迴了,做兒子的孝道才算有成就。中國傳統的儒家行孝怎麼做呢?「生事之於禮,死葬之於禮,祭之以禮。」就是生的時候好好侍候衣服飲食,死了依禮好好埋葬,逢年過節依禮祭拜,這就是儒教家的孝道。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儒家只講人間活世的事,他不講六道輪迴,像地藏菩薩因地當婆羅門女,他母親墮地獄受大苦,如依儒教則無法盡孝於亡親之後,更何談了脫生死呢!縱使像佛母上昇天上,天福也有享盡的一天,還是要再輪迴,所以一定要度父母出三界。才是真正盡孝道。

度父母親出三界,已盡了孝道,為什麼還要發廣大的菩提心去度眾生呢?佛門中的盡大孝,不光是度這一世的父母。梵網經菩薩戒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世無不從之受生……。」單講人道吧,有前生前世的父母親,有多生多世的父母親,更有多生多劫的父母親,累劫以來互相做過父母兒女眷屬,所以度眾生就是度父母,更何況六道輪迴中,有多少眾生都曾是我們的父母眷屬。這樣才是行大孝!真正的佛門大孝之法。

梵網經又說:「孝為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至道」就是至高無上之道,也叫佛道,要想求佛道,就得先修孝道,如果對父母都不孝順,還能修學佛道嗎?戒者:防非止惡、制止,就是不許為非作惡,所以受菩薩戒,先行孝道,孝就是菩薩戒,連父母都不孝,還能當菩薩嗎?當菩薩先不要殺生,菩薩戒第一條就是不殺生,六道眾生多生多劫都是我的父母眷屬。殺生不就是殺前生前世的父母了嗎?吃肉不就是吃前生前世父母的肉了嗎?所以行孝道自然就不殺生害命,自然就不吃眾生肉,慈悲心才能長養。佛陀先為母說法,再找這位行大孝發大願廣度無量眾生的地藏菩薩,託付度生重任,也就是為了報一切父母之恩。

「爾時十方無量世界」就是眾成就。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叫十方,十方世界有無量數的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每一個世界都有一尊佛,那是指一個小世界,要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就有百億個化身佛,因為世界無量,一切諸佛也是不可說,不可說。「及大菩薩摩訶薩」,「摩訶」華言「大」,即大菩薩中的大菩薩。三賢位的叫菩薩,登了地的菩薩才叫大菩薩。那大菩薩中的大菩薩就是「等覺菩薩」,十地圓滿的等覺位菩薩叫摩訶薩。「皆來集會」,統統到忉利天宮來參加這個地藏法會。為什麼他們要來參加這個法會?這些諸佛、諸大菩薩都是地藏菩薩度化成功的,現在釋迦佛要把人天大眾,六道苦難眾生囑累給地藏菩薩,他們為了報地藏菩薩的大恩,都來參加法會,做影響眾來擁護地藏法會。

 

Above is shared from the following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678177606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