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淫的現世惡報:縱使你有須彌山高的福報也會漏完!

邪淫的現世惡報:縱使你有須彌山高的福報也會漏完!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太上感應篇》
  印光大師曾經開示說:人生世間,父母,壽命,相貌,學問,夫妻,兒女,皆是前生所作之業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則會過於前生所培。若有大罪過,則便不及前生所培。是以要認真修持,以轉前業也。汝欲得有學問,有才能,有德氣之好丈夫,或恐汝前生未培到這個福,則便不能滿汝痴心。
  楞嚴經謂,念觀世音菩薩者,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妻於菩薩,謂求菩薩加被,得其賢慧福德之妻。汝求夫亦然。極力念觀世音菩薩,當能滿汝所願。否則,縱得好夫,或者又有短命,多病,禍患等事,況未必能得好夫乎。
  汝切不可以貌美起驕傲心。此心不息,便難載福。汝能諦聽我語,則汝之所受用者,皆有超過前生所培多多矣。
  ——摘自《與周福淵女士書》
  邪淫會嚴重折損人生的福報,命裡面本應得到的地位、財富、壽命、妻室、兒女等都會折損。一些人排八字運程很不錯,但實際生活卻很不如意,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不孝和邪淫損耗了福報。人的福報如同一個桶,邪淫是桶底的洞,有多少福都漏得完的。
  邪淫的現世惡報,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事業衰敗、諸事不順
  「宿儲耗盡、既獲者消」:就是過去的(包括父母祖上留下來的和自己先前努力獲得的)儲蓄、福報都會統統耗盡,已經得到的這些財富會消耗掉。而且會常常損失財物,如丟失、被盜等。
  「未致之財不獲」:本來命中有會有的財運,因為造作了邪淫惡業,會被削掉,不會再來了。
  「已有斯惡則廢事業」:如果造作過這種惡,就會使自己的事業受到損害。做事障礙重重,即使是一些眼看成功的事,也會因為邪淫而功敗垂成,經常是失敗得莫名其妙。
  2、精神狂躁、自卑、痛苦
  邪淫者於一切時,常受苦惱、心常散亂、精神不能集中,不能夠修學善法。看到事情一切時候都心生苦惱。精神抑鬱或狂躁,有的還有自殺傾向。
  眾苦所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痛苦,就會接踵而至。壞事日增,幸福日減,於是痛苦不斷加重。
  自欺身,常恐畏人:大家細心會發現,邪淫者往往自己欺騙自己,非常惶恐,坐立不安,對人的恐懼感,防備心特別強,與人在一起時,就算什麼事沒有也要時不時要偷看人幾眼,好像做賊一樣。
  當今社會,不少有錢有勢的人痴迷邪淫,狂躁不安,為一點小事就要與人以死相拼;或是患有嚴重精神病,靠精神藥物壓制來減少痛苦,有的堅持不下去就自殺了。
  3、家庭不和
  「家室不和,夫婦數鬥,數亡錢財,不自護身,不護妻子,不護家屬,所有妻子心不戀慕」:
  就是邪淫者會家庭不和,夫妻雙方誰看誰都不順眼,相互輕賤,家中爭吵不斷,為一點小事就爭吵、辱罵打架,鬧離婚,搞外遇。
  家裡親戚相處也不和諧,而且家中積蓄也會變少。邪淫者不能保護自己,不愛護或者妻子如孤寡,自己的父母、孩子、親屬都會遭到麻煩事或災難。
  4、妻不貞良、子孫淫佚或絕嗣
  「美色人人愛。皇天不可欺。我去淫人婦。人來淫我妻。」
  「勸君莫借風流債。借得快來還得快。家中自有代還人。你要賴時他不賴。」
  邪淫者會感招到同樣不貞良的眷屬和兒女。邪淫不管做得多麼隱秘,都會引發夫妻關係的問題,夫妻關係的不和諧乃至種種矛盾;或者立即導致婚姻破裂。
  在兒女方面,邪淫者一是容易招至絕嗣的後果。有過邪淫經歷的人,及從事過色情行業的人,不孕不育症比例遠高於常人。
  二是後代身體孱弱、沒出息、甚至感召逆子。這點更是顯而易見,大家看看現在那些敗家子,他們的父母都是什麼樣的人。
  5、常吃官司
  畏縣官常與捶杖從事。王法所疾。身當備辜。多死少生。
  就是邪淫者常常被官府處罰,邪淫的人看到官員就會害怕,一些見不得人的常常被人舉報、告發。或是嫖娼被抓而坐牢。
  6、常為鬼神惱害
  邪淫者身上往往會有多種附體,怨家得便因為作了這些惡事,冤親債主就得以近身。
  害陰騭,騭是定說,冥冥中有安定人的道理,那就是本善的性,和做人的根源。如淫亂了倫常之道,敗德喪行,傷天地,滅良心,截斷了陰騭之理,便會使一生的福分盡被天消,子夭孫絕,潦倒終生。
  害名利,天地諸神,無時不隨身察人善惡。若犯邪淫,天地必不能容。即是命該富貴也要被削奪,何況那沒有福分而犯淫亂的人,恐將事發而禍隨至。
  7、身體衰敗、易患多病
  邪淫者必然是體弱多病,身體極易虛脫,嚴重脫發,或是頭髮枯黃、早生白髮、皮膚差,顯老。身體機能差,萎靡不振,失眠、提不起精神,疾病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氣力弱,走不了幾步就腰酸背疼。並且邪淫的人極易骨折,同樣是運氣,邪淫多的人深深會骨折,骨頭很脆。
  8、常被人懷疑、輕賤
  邪淫之人,沒有尊貴之氣,常被人輕賤,走到哪裡都容易讓人看不起,自己心生煩惱。
  以疑生惡:因為疑心會作惡事。遭怨恨,廣結冤家,種惡業因。一切眾生見皆生疑,被人懷疑,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旁人總疑心是她(他)乾的。
  所作之事妄語在先。是人不能護自他身。還沒做什麼事情,就謠言四起。
  9、心志變壞諸不善法日日增長,於諸善法日日損減
  邪淫損害人的靈性,人的心志會變壞,道德水平變差,就是所謂「變質」,由好人變成壞人。而且邪淫的人極易學其他的惡法,諸如偷盜、殺生、妄語、兩舌、惡口等,很容易感招一些不良人員成為自己朋友,越陷越深。
  10、早死
  常為所淫夫主欲危害之。與他妻行淫者經常擔憂被其夫所殺。早死的方式很多種,可能是生病死、自殺或是他殺,或是意外事件、車禍等。現在的新聞上看比比皆是。
  害壽命,鬼神剝奪人壽命,以淫惡為最。況因好淫而慾火焚燒,精神耗損,骨髓枯竭。又或淫亂被發覺,致驚恐死,或淫欲過度致患勞死,或生毒瘡而致死。
  遠邪淫十法
  1、清心地——於平時防犯淫念的生起,一起念即予覺斷。
  2、守規矩——潔身自愛,做事正正當當。
  3、敬天神——神目如電,隨時察人善惡,不可因我們俗眼不見,即謂無鬼神,以致作奸犯法。
  4、養精神——精氣不露洩,必能神充氣足,靈智清朗,所作皆正,而不涉邪徑。
  5、目不邪視——心正目正,心邪目邪,一切邪書、邪畫、令人迷亂之事,皆不去觀看。
  6、戒談淫穢——好談淫穢,心已有邪,若再受誘,必致敗行。故當戒之,以免邪思纏綿。
  7、燒淫書——邪書流毒人心,陰受其害而不自知。欲杜淫邪,一見淫書即刻焚毀,救己亦救人。
  8、省房事——夫妻倫常雖不可廢,但於諸神降鑒及氣候變化種種禁忌,亦當遵守不犯。
  9、勿晚起——晚起精神昏散,易受諸邪所侵。而早起能使人神清氣朗,身心俱爽。
  10、勸共戒——邪淫最易敗風俗遭禍殃,人人戒守,風俗淳美,社會安定。
  邪淫一事,因貪片刻之歡,以致害人又害己,所以善人不二色,常視老者如母,長者如姐,少者如妹,幼者如女,並常想此十二害,又守定遠邪之法,故能終身不犯,常獲善慶。[轉載]
May be an image of statue
Resources: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

孝順要及時 – 孝順父母,世間第一福田

孝順要及時
佛說:孝順父母,世間第一福田。」若能孝順父母,則可得四種福報:
一者、顏色端正。
二者、氣力豐強。
三者、安穩無病。
四者、健康長壽,不逢災難。
古人云:「孝為百善之首。」孝順父母為人世間最大功德。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人,做兒女的應該多關心他們,一直以來,在很多問題上,我們做兒女的和父母大都存在一定的分歧,不妨將其稱為代溝。如:當我們沉醉於流行音樂時,父母可能覺得那都是無病呻吟;而當父母專注於民歌、戲劇時,我們可能躲得遠遠的,恨不得往自己耳朵中裡塞滿棉花。當我們化著濃妝,穿著異服,張揚著個性時,父母可能會說:「這像什麼樣子?」
而當父母對大紅大紫的衣服感嘆已老了時,我們可能會在心裡笑他們是「老古董」。當我們因為吃不完飯而倒掉碗裡的飯菜時,父母可能會罵我們是在浪費糧食;而當父母在飯桌上朗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時,我們可能會不耐煩地打斷他們。當我們為追求高質量的生活,今天化著明天的錢時,父母可能會皺著眉頭說我們是「敗家子」;而當父母為了幾毛錢的小菜和小販討價還價時,我們可能會說他們才是真正的「守財奴」。
當我們和同學、朋友狂歡通宵時,父母可能會因為擔心我們夜裡回家不安全而大發脾氣;而當父母九點鐘就打電話催我們回家時,我們可能會煩他們瞎操心,而把電話掛斷甚至關機。當我們遇上心愛的人而不顧一切時,父母可能會勸我們要理智地對待感情;而當父母把經濟條件、家庭背景等視為婚姻的必要條件時,我們可能會說他們是純真愛情的「殺手」。我們和父母可能會因為這些問題發生爭執,誰都想說服對方,但誰也戰勝不了對方。
想想我們一生中到底有多少時間去孝順他們呢?
讀書時,他們把我們當寶貝地照顧著,而我們全然不懂得他們的良苦用心,反倒認為這是天經地義。
工作了,開始忙於社交應酬,千方百計地追求事業的成功,就是待在家裡陪父母聊天,都以工作忙、累了為藉口草草收場。
戀愛了,腦海里全是他(她)的身影,整天只想和心愛的人在一起,把父母卻放在了自己心靈深處最不起眼的角落。
結婚了,得去經營自己的小家,自己有了孩子,還希望父母能幫著帶小孩子,哪有時間去照顧他們?
而父母的要求卻只有那麼一點點兒,看著孩子們生活得幸福,他們也就心滿意足了,即使我們很長時間才給他們打一次電話,即使很久都沒有回家陪他們吃頓飯,他們都沒有半點埋怨。
想一想,我們真的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去孝順父母!
等到我們真經歷了世事的滄桑,真的懂得了父母的偉大,想要好好孝順一下父母時,我們才猛然發現他們都已經老了。可能他們走不動了,哪裡也去不了了;可能他們的牙齒掉光了,什麼也吃不下了;才發現他們的身體已經不好了,每天與藥罐、針頭為伴,很快就要我們告別了。
既知如此,為什麼我們還要在有限的時間裡與父母爭吵、冷戰呢?
從現在開始孝順父母吧!常回家看看,多化點時間陪他們說說話,多抽時間帶他們旅遊旅遊,多讓他們臉上綻放笑容,多讓他們心裡感覺快樂吧!這樣,當有一天他們真的要離我們而去,我們也不會後悔和遺憾,因為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我們給了他們最真的愛與關懷。
奉勸天下有心人多一點愛給父母,擁有時才是最珍貴的,也許父母親還能陪我們的日子不多了,也許。。。
有錢蓋房 沒錢養娘
喪盡天良 薄養厚葬
恩斷義絕 遺棄老人
活著不孝 死後亂叫
在世不報父母恩
離世何必懼鬼神
死後祭拜花十萬
不如生前把飯端
活著不孝死後叫
不如生前多盡孝
人人都有老去時
多盡孝道不過時
養育之恩高比天
為人百善孝為先
願我們的父母親能健康長壽,願天下的父母親一生平安!
May be an image of 1 person and flower
Resource: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

楞嚴咒咒輪 你誦這個咒一遍,就等於幾千萬斤的黃金那麼有價值

楞嚴咒咒輪
你誦這個咒一遍,就等於幾千萬斤的黃金那麼有價值。
——宣化上人
楞嚴咒叫「愣半年」,天天念,要念半年才會背。我們能誦楞嚴咒的人,都是在無量劫以來培植大善根的人,才能把楞嚴咒讀得熟,背出來,永遠也不忘,這就是善根的表現。若你沒有善根,不但不能念,就連楞嚴咒的名字也聽不著;就算遇著了也不懂,不會念。所以我們現在能念、能背,都是有大善根。
楞嚴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法門,我們學得一句,明白一句的力量,便要照著去實行。但也不是聽說法有大靈感妙用及力量,就去用祂。你用法,但不持戒,好像一般人什麼都不懂,隨便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而在緊要關頭時念五大心咒,這是污蔑法——沒有功德,卻要支配鬼神及護法,那只有增加自己的罪業,自己會遭受飛災橫禍之事。
所以修法的人首先要守持戒律,要注重德行,必須要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你道德不夠,就像假傳聖旨、冒充國王,這是行不通的。現在人不注重自己的品德,即使念也沒有功力。
所以學楞嚴咒法,所行必須要正,存心要正,不打不清淨的妄想,不做不清淨的事,要「念茲在茲」地修清淨的行門。如果一方面修楞嚴咒法門,一方面不好好守規矩,就會有很大的問題發生,這一點大家必須明白。
若是你不存正念,不行正行,便會令金剛藏菩薩不佩服你,不保護你,佛菩薩是慈悲的,祂不會損害眾生,不會嗔害人;可是所有的侍從,一切的護法、天龍、鬼神,都是有很大脾氣的。
這種惡鬼、惡神,他見到你這修道持咒的人有過錯了,就給你一點災害,或者令你不自在,令你有很大的麻煩,你便會發生種種災難,受種種的果報,這是絲毫不可以開玩笑的。所以必須要齋戒沐浴,要心裡也清淨,不打染污的念頭;身上也清淨,不行染污的法門,時時刻刻要保持清淨,不可以有絲毫不守規矩的行為。
誦持楞嚴咒比買賣黃金更賺得多,誦楞嚴咒一遍,就等於幾萬萬盎司的黃金那麼有價值(1盎司=28.350克),不過不能用貪心來誦持。
若能持戒律,無嫉妒障礙,無貪、瞋、痴,那麼誦持楞嚴咒就有大感應、大利益;若你有不守規矩的行為,修這個法,便沒有大的感應力量。並不是咒沒有靈驗,而是因為你不守規矩,護法善神離得你遠遠的,有什麼事情,他也不管。
所以凡是讀誦楞嚴咒的人,不要有一種詭譎的心,不要有一種盡造罪業的行為。任何時候都要正大光明,只知利他,不知利己,存菩薩心腸,行菩薩行門。
▪宣化上人▪
May be an image of text
Resource: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

【遠離邪淫會長相端莊,還會健康長壽受益一生】

【遠離邪淫會長相端莊,還會健康長壽受益一生】
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提到53個 「淫」 字,指的就是淫欲心,其中提到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就是說淫欲心沒有斷除,無法出三界和六道輪回。該經並進一步指出,修禪定就算得到禪定的功夫,沒有斷除淫欲心,也會落入魔道。以魔王波旬為例,他只是六慾天的天主,也算是天人。而天人只是福報比人大而已,其實還是六道之一,並沒有出六道。所以魔沒有斷淫欲心,所以天福享完後,也會墜落到人道和地獄。
其實佛教中 「淫」 分 「正淫」 和 「邪淫」 ,夫妻之間屬 「正淫」 ,傳宗接代是天經地義是許可的,但是要把握一個度,畢竟過多會傷身體,而且要適時和分場合。而邪淫是指夫妻以外的一切不正當性行為,印光大師說過 「邪淫是以人身行畜生事」 。邪淫有傷風俗,違背天倫,所以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經常邪淫的人內心陰暗,會有一副猥瑣醜陋的相貌,讓人見到生不起歡喜心。經常邪淫是最折損福報的,命里本有的富貴、財富、家庭、兒女等都會折損,還會使家人和祖宗蒙羞。
佛經上講得很清楚,邪淫的罪過很重。人貪圖的,只是片刻之歡,可是你後頭要受無量劫的罪報。經常邪淫的現世惡報,主要有以下十個方面:
一、 事業衰敗、諸事不順。
二、 精神狂躁、自卑、痛苦。
三、 家庭不和。
四、 起步鎮兩、導致無子。
五、 常吃官司,一些見不得人的常常被人舉報、告發。
六、 常為鬼神惱害,邪淫者身上往往會有多種附體。
七、 身體衰敗、易患多病。
八、 常被人懷疑、輕賤。
九、 心志變壞、諸不善法日日增長,於諸善法日日損減。
十、 早死,早死的方式很多種,可能是生病死、自殺或是他殺,或是意外事件、車禍等。或淫欲過度致患勞死,或生毒瘡而致死。
犯邪淫而不改者,死後將進入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受報。墮入地獄,必受無量苦。[轉載]
May be an image of flower
Resource: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

星雲大師: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

星雲大師:
有一位徒弟,台大畢業後,到夏威夷讀碩士,又到耶魯讀博士,花了好多年的時間,終於得到博士,非常歡喜。
有一天他回來,對星云說:“師父,我現在得到博士學位了,以後要再學習什麼呢?”星云說:“學習做人。”
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
星云覺得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學習的事。
第一、“學習認錯”
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種錯。
認錯的對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佛祖,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第二、“學習柔軟”
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
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鋼鐵一樣。
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三、“學習生忍”
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萬事都能消除。
忍就是會處理、會化解,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各位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學習溝通”
缺乏溝通,就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
現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兩岸三地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瞭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忙,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兩岸一啟戰事,是雙輸,一起輪為二、 三流國家,印度更快厥起,馬上取代中國大陸,中國難矣再起,致此沉淪下去。
第五、“學習放下”
人生像一隻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候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
人生的歲月有限,認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學習感動”
我們看到人家得好處,要歡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
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在我幾十年的歲月裡,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第七、“學習生存”
為了生存,我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
Resource: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

多做這三件事,你就會財源滾滾!

多做這三件事,你就會財源滾滾!
  當我們身體生病,疼痛難忍時,心不能著急。首先你要知道,這是自己的因果,肯定是因為自己曾經殺生,所以才要感受的短命多病的果報。
  你能相信這個道理,然後如理如法地去懺悔殺生的惡業,這樣才能消掉往昔所做的惡業。業消掉了,果自然就沒有了,身體的病痛也能消除。
  其次,你若想健康長壽,就去愛護自他的生命,多放生,這樣你可以得到健康長壽的果報,這就是轉變因果。
  很多人都想賺錢,想發財,但始終不能如願以償,總是那麼貧窮,這肯定是前世做過偷盜的惡業,因為偷盜的果報是貧窮。
  命中有財,才能發財;命中沒有財,總追求錢財,做發財的夢,沒有用!你要相信因果,要誠心忏悔,這樣才能消除偷盜的惡業,消除貧苦的果報。
  你若想發財,就不求回報地多付出,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單位,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不管是錢財還是智慧。
  佛法裡講的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都是去付出,這樣你才會財源滾滾。
  現在很多人總是在消耗福報,不會積累福報。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單位,我們都要修福報、珍惜福報、積累福報,不能消耗福報。
  不管是在道場,還是在其它任何地方,你若覺得這是他人的、大家的、國家的,然後就不珍惜,隨便亂花亂用,這實際上是最消耗福報的。你能夠得到或使用這些資財,也是你自己的福報,否則你也不會有這個機會。
  在家裡也是,不能總想占別人的便宜。
  覺得一切都自己說了算,什麼事也不做,好象很有福報似的。其實,這才是真正的消耗福報。你讓他做事,這是你正在欠他,總有一天你要成千上萬倍地還啊!
  你若相信因果,你就應該沒有要求地多付出,自己盡心盡力地去做。有的人也能多做,但是心裡卻總是在埋怨別人,你這樣就不是出於真心,這也是在造業。只有心甘情願地付出,才能消業積福。
  很多人都在造業,越來越自私,都不願付出,總想占便宜,總想得到一些好處和利益,互相之間沒有真心誠意。
  如果得不到利益,就不去關心對方了。只知道自己的感受,根本不去考慮別人的感受,人心壞就壞在這裡。很多夫妻之間總是不和睦,離也離不了,過也過不下去,總是天天吵吵鬧鬧的,互不關心,沒有真正的感情,這個問題特別普遍。
  其實這都是因果,前世肯定是做過邪淫的惡業,邪淫的果報就是夫妻之間不和睦,彼此成為冤家,互相傷害,哪怕是做錯了一件事,看錯了一眼,心裡就不舒服。這就是因果。
  今天去這裡求,明天跑那裡去算,都解決不了問題,一定要從內心裡懺悔,然後要多受持戒律,這樣才能改變現狀,夫妻才能和睦相處。
  我們真正開悟證悟以後,有修行,有很高的成就了,那時我們才能做到可以超越因果,雖受因果報而心澄然自在。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Resource: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

陳大惠:現在人為什麼多病?都是因為做多了這件事!

陳大惠:現在人為什麼多病?都是因為做多了這件事!
這幾年,大家一直在鼓動消費,大量的消費來刺激大量的生產,結果造成生產過剩。比如大家愛穿的衣服,用的家具,差不多就扔掉了。因為很便宜。但扔掉的東西怎麼辦?就變成垃圾。每天都在產生大量的垃圾,根本消化不了,因為我們東西太多了,太浪費了。
這幾年來,人的浮躁,就以擁有物質太多而做比喻,我們一直在更新換代,一直要最新的東西。慢慢的,傳統的惜福的觀念沒了。因為大家都用錢來衡量,米飯幾塊錢,水一噸幾元錢,衣服幾十元。相對於很多每個月幾千上萬的人來講,這真是小錢。所以我們會慢慢的誤會了,水也不值錢,糧食也不值錢,衣服不值錢,家具不值錢,很容易就買到。所以浪費越來越嚴重。
我曾多次說,為什麼要實際的賺錢,不要搞金融,或者一下子發財。那樣子你會覺得錢來的太容易了,然後就開始浪費。人可以買貴的東西,但老天爺不允許你浪費。你有錢,你在浪費,其他人也學,大家都開始浪費。衣服經常換,買很多不必要的生活用品,用完就扔。這樣子很危險。
未來最大的災難,將發生在城市中。首先,第一現在很多人不知道糧食是怎麼來的,不知道水是怎麼來的,也沒有見過稻穀。你不知道來源,就不會體會裡面的辛苦,就會浪費。所以未來的災難,是因為浪費而起來。根本不是因為其他的國家政策。
第二個,未來的疾病,是因為你污染環境而引起的。你污染了多少環境,就得多少病。比如城市人,根本不知道垃圾往哪裡去,每天產生很多垃圾,垃圾車一遇就走了。或者用化學腐蝕很強的洗衣服,洗車,洗廁所,這些化學物質到了水裡,是永遠的污染水。不知道大家廁所有沒有潔廁劑,有沒有殺菌的東西。我們好像很無辜,其實大家都在造惡業,只是沒有智慧觀察而已。
現在媒體一直在報道要消費,要高端的東西,越來越便宜。結果越來越浪費,垃圾就越來越多。我想,我們應該要清醒起來,生活要簡單,要簡樸,要減少。但很難。比如裝修房子,裝修的瓷磚,高檔家具,還有很高檔的東西,這都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我們都會批評到處有煙囪,但瓷磚是燒出來的,金屬類的制品要靠燒出來,開的汽車的每個零件,都要燒出來。甚至我們穿的衣服,要用石油來提煉,也是要燒。這些燒出來的東西,進入千家萬戶,十幾億人口都在用。大家都抱怨空氣不好,交通堵,車太多,但卻沒有人願意放棄自己的車子,放棄自己的方便。
但因果之公平,誰浪費的多,果報就重。可我們從沒有想過浪費的事情,我們都覺得房子不夠大,錢不夠多,物質不夠豐富。但大家都很少提惜福的問題,好像很不好意思。飯吃干淨,衣服能穿就不要買,住要住的普通一些。不要以錢來衡量這些物質。錢有多少不定數,但一個人能用多少是定數的。
我想大家都要有惜福的觀念,第二個要有環保的觀念,我們買東西時,一定要想,這個東西地球能不能消化掉。比如點蠟燭來講,有些塑料盒子,消化不了,盡量不買。盡量少買塑料的用品,買多餘的用品。現在人很貪心,到處在刺激消費,買沒用的東西。一遇到降價,趕緊買,不管有用沒用,等著以後用。這就是貪小便宜的心態。
要領悟到這些,確實很難。我建議大家去公共場所多掃幾次垃圾,你就知道了。中國人口多,一個人扔一個,聚集起來都是很可怕。尤其是塑料,廢棄的衣服等布料,無法回收,燒了污染空氣,不燒污染土地,你說要怎麼辦?還有玻璃類的,燒也燒不掉,化也化不了。你看超市裡頭,瓶瓶罐罐那麼多,用完了就扔掉。可我們總很難覺察到,因為我們覺得很便宜。
像過年到了,家家戶戶都在大採購,一派熱鬧,不僅殺業多了,垃圾也多了。我們很少顧及到環境的壓力。很多人,都只想要自己房間乾淨社區乾淨,一有垃圾就往外一倒。根本不知垃圾往哪裡去。現在的城市人疾病為什麼那麼多,衛生那麼乾淨,疾病為什麼這麼多?就是因為城市人把自己的小範圍的衛生乾淨了,結果污染了周邊的土地。我們看到了乾淨背後,有無數的代價。這就是城市人生病的原因。為什麼愛衛生的人,往往生病越多。因為他愛衛生時,常常把垃圾掃給別人,用化學性很強的東西來殺菌,這些結果是污染水資源。這類人自然就多病。相反的,清潔工卻身體健康。這就是老天爺給人的一種啟示。
其實,你愛環境幾分,自然就得到利益幾分,老天爺就照顧你幾分。你破壞幾分,自然禍害幾分。多少以前的制造業的老板,各個都是得水大的病。這難道是偶然嗎?講了很多人會不開心。確實,他們不違背法律,可是沒有智慧,不知道什麼叫違背天條。
我小時候,我爺爺就教育,說紙不能擦屁股,就是寫字的那種紙。而且要拿去露天的地方,把有字的紙張給化了。那時我讀了中學,我說,太可笑了,你看紙張都是樹葉做的,字是墨水寫的,分開了都是原子分子。還有那麼多規矩。那時我就笑老一輩人的迂腐,現在想起來,是我太狂妄了。古人講山有山神,河有河神,不能把糞,垃圾排到河裡。現在誰相信?
尤其是受了現代教育的人,從大學讀出來,沒有看過古書,你跟他講這一套。他根本不信。學了生物的,不相信黃帝內經。學了化學的,不相信山有山神。學了氣象學的,不相信老天爺。老天爺被打倒了,人類的災難就不遠了。
你看社會上,墮胎那麼多,社會的種種錯誤的誘導,還有醫院的無良廣告,這些沒人願意去管。我們太多的觀念錯誤,都需要正確的觀念去宣傳。貧窮不可怕,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有錯誤的知見,比如浪費,比如錯誤的男女關係,錢財觀念。這些正確的觀念,就要回到傳統的經典來呀,希望大家都能明白。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Resource: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

27th January 2023 – 本日正月初六日 为《清水祖師》聖誕千秋

❤️本日正月初六日 为《清水祖師》聖誕千秋🙏🙏🙏
🧡恭祝祖師爺聖誕千秋~萬壽無疆~
💛祈求祖師爺保佑各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身體健康~平安順遂~合家平安~運旺財旺~陞官晉祿~興!旺!發啊!
《此尊祖師爺神尊为台湾游曜鴻老师作品》
《清水祖師》
神誕:農曆正月初六日
得道:農曆五月初六日
《簡介》
清水祖師,法號「普足」,俗名「陳昭應」(一說為「陳榮祖」、「陳昭」或「陳應」,1045年~1101年),本籍福建永春,是北宋時代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由於在蓬萊山(今屬安溪縣蓬萊鎭)清水巖修道,鋪橋造路,廣施醫藥,被尊稱為「清水祖師」,又稱「蓬萊祖師」、「麻章上人」,俗稱「祖師公」。
圓寂後,求雨驅蟲,屢禱屢靈,南宋宋孝宗時成為朝廷敕封的神靈,直到宋寧宗追封為「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原屬於佛教禪宗的清水祖師,逐漸民間化、道教化,被安溪人視為地方最重要的守護神,是安溪諸聖之首。許多安溪人以種茶為業,再加上清水祖師以求雨聞名,也被視為安溪「鐵觀音」的保護神。另外,許多安溪人信奉的神祇,如:「保儀尊王」、「清水祖師」、「法主眞君」都被視為有保護茶葉種植的職能。在閩南,清水祖師是重要的鄉土神靈,是「應惠靈天」之一。
隨著安溪移民來臺,清水祖師的信仰在臺灣也蓬勃發展,一九九四年時有清水祖師為主神的廟宇有九十八座,大臺北就有六十三座,尤其是大文山地區。大臺北地區可說是清水祖師信仰最盛之地,「三峽長福巖祖師廟」、「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瑞芳龍巖宮」,號稱「大臺北四大祖師廟」。
《家世》
清水祖師生於書香世家,是宋福建名家陳瑊的後裔,清水祖師之太祖、曾祖、大伯、二伯、四叔、弟「陳夢得」均考中進士。祖師之父「陳機」更是滿腹經綸,以作詩聞名一時;母親為「翁山洪氏」。
《生平》
清水祖師生於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年)正月初六日,福建省永春縣小岵鄉(古作「小姑鄉」)人。
清水祖師七歲時,即在大雲院出家為沙彌,法名「普足」,後來師從大靜山長老「明禪師」,習經、坐禪三年,後返高泰山,勸造數十條橋梁。又移住麻章庵,多次舉辦法會,為民眾祈雨消災,無不感應,獲得檀越崇信,人稱「麻章上人」。遍訪名山後,居於永春縣,以道行精嚴聞名閩南。
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清水祖師被素仰其道行的劉公銳請到福建省安溪縣求雨,非常成功。故當地百姓極力挽留之。於是清水祖師定居安溪,而劉公銳慨然捐出大筆土地,在安溪蓬萊山張巖建庵,故又稱「蓬萊祖師」。祖師見張巖之清泉不竭,便改張巖之名為「清水巖」。清水巖之庵本為草庵,多賴清水祖師和徒弟楊道、周明等幾度拓展,終於開拓寺宇。
劉公銳篤信佛法,不近女色,堅守梵行,不僅布施,也跟祖師有深厚的交情。祖師生前即交代劉公銳,不願意製作全身舍利。《清水祖師本傳》:「乘劉公銳至巖,祖師囑以後事,謂:“形骸外物,漆身無益”《清水祖師本傳》:「立(劉公銳)為檀越主,祀於岩左東軒。凡春日抬大師像下山迎香,必以公銳像配迎駕前,蓋所以報其功也。」
清水祖師熱心於公益,多次募捐款項,號召造橋鋪路,一生興建過幾十座橋樑。並且醫道高明,常常施藥救助人民。不僅閩南泉州,連建、邵、興、劍、汀、漳各郡人士皆相當崇敬,施主尊崇,布施極盛。明朝何喬遠《閩書》:「普足(清水祖師)術行建、劍、汀、漳間,檀施為盛,居巖十九年。」清朝道光重纂《福建通志》:「普足名重建、劍、汀、漳間,檀施為盛,居巖十九年。」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五月十三日,清水祖師圓寂於清水巖,安溪縣民感激清水祖師一生的義舉,自發性地運石建造卒塔婆,供奉祖師的舍利子,名曰「眞空塔」,並以沈香之木,刻祖師像,奉於清水巖殿中,而故日後奉祀清水祖師之寺剎,多名為「清水巖」。如:「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等。從此,清水祖師成為安溪縣民信仰最誠的地方神祇。政和三年(1113年),縣令陳浩然作清水祖師傳。
《異說》
有人認為清水祖師出生於書香門第,不應自幼剃髮為僧。於是出現了幾種說法:-
[隱居說]
清水祖師有濃厚的愛國思想,被其父影響,在亂世之中,以隱居明志,並非眞正遁入空門。但清水祖師幼年懵懂時即出家,考其出家原因,似乎無法聯繫「隱居明志」、「愛國思想」。
[抗金說]
有人認為清水祖師出家的目的,是掩飾其對抗金活動的支持,甚至,其本人也是抗金志士。但據研究,祖師圓寂於一一〇一年,而金朝則是一一一五年才初創,到一一二五年遼朝亡後,金始攻宋,而宋朝的抗金活動才開始。抗金之說,根本於年代不合。
[抗元說]
與上述說法雷同,只是把抵抗的金朝改為「元朝」,甚至說是「文天祥」部下的軍官,因起義事敗,隱居於安溪縣清水巖,此說更是無稽。祖師在北宋時已然涅槃歸西,根本沒有元朝可抗。為了掩飾此說,又有好事者將祖師籍貫、生年隨意塗改,更為南宋末年汴梁開封府人,毫無理據,甚至還說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感動於其民族英雄義行,追封為「護國公」或「護國大將軍」,更是無中生有。
在宋代福建,佛教非常興盛,寺院之多,出家人數之眾,都是中國的首位,時人有「閩中塔廟之盛甲於天下」和「山路逢人半是僧」的說法。而且當時的福建,出家為僧不但受人景仰,更是一種時尚,許多書香門第的子弟都出家為僧,清水祖師只是這些人當中的一個,並非異數。沒有必要將之特異化,並加上「抗金」、「抗元」傳說。
另外,《桃源南山陳氏族譜》記載:「(清水祖師)兒時持齋誦經,日常與山下里人牧牛子戲,日暮吟經,牛自知歸。」可見得祖師幼時對閩地盛行的佛教也有相當興趣,因一心向佛而出家,並非如坊間誤傳,以出家掩飾其反抗「女眞人」或「蒙古人」的身份。
《功績》
清水祖師的功績主要如下:-
[造橋]
造橋鋪路,便民甚多。清水祖師於永春「勸造橋樑數十」。到了安溪,又募捐勸造「通泉橋」、「谷口橋」、「汰口橋」等。清水祖師一生募捐,修造幾十座橋樑,對民眾生活、行動幫助極大,自然得到民眾的感佩。
[施藥]
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施藥活人,是極大的善舉。清水祖師以其高超之醫術,在瘴癘之氣盛行的閩南一帶,救治了不少患病的民眾,而患者無不感激、愛戴。
[求雨]
一般人認為,普通人不能掌握自然現象,如下雨與否,唯有神聖,方能成之。但清水祖師在世時,就已經屢次祈禱成功,讓蒼天降下甘霖,被認為有功於解決多次的旱災。也因為求雨屢次的成功,被視為神蹟,清水祖師也被賦予相當的神秘色彩。
《封號》
由於清水祖師圓寂後,被奉為神,不忘蒼生。多次求雨驅蟲,每禱則應,靈驗非常。地方人士上報朝廷,屢屢賜封。封號如下:-
🔸南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
敕封清水祖師為「昭應大師」
🔸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
加封為「昭應慈濟大師」
🔸宋寧宗嘉泰元年(1201年)
再加封為「昭應廣惠慈濟大師」
🔸宋寧宗嘉定三年(1210年)
再加封為「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
《祭典》
每逢農曆正月初六日祖師聖誕、農曆五月初六日祖師得道日,各地祖師廟常以神豬、三牲祭拜清水祖師,以示崇敬,敬考清水祖師一生,為漢傳佛教禪宗得道高僧,且其在世時未見有食肉之舉,故有人認為以祭祀素果糕餅為宜,不適合以肉類、葷菜奉敬。
三峽祖師廟廟方表示,神豬祭典原本不是祭祀清水祖師,原是因為三峽地區的福建安溪移民開墾之際,常遭野生動物及當地原住民出草攻擊,因此產生除夕殺神豬拜山靈(或山神)以求平安的習俗,後來因大年初六是祖師誕辰,便將二者合併祭祀。三峽祖師廟總務組長劉金達則說:“祖師公喫素,不喫豬肉。”此習俗實際上與祖師無關。也有不少人相信,山神亦屬於清水祖師廟的護法神。另外民間相信祖師本身茹素,但祖師部下的五營神將與天兵天將則不一定為素食者。
當年安溪人渡海來到三峽定居時,常常因為水土不服以及遭受原住民的侵襲,他們認為,這一定是因為山神不歡迎他們,所以才會導致居民上吐下瀉或是派出原住民來攻擊。為祈求平安,每年年底便會祭祀山神。但是每年年底,他們還要回到安溪祭祖,而且過不了多久便是過年,過年也要拜神、拜祖先,接連不斷,實在是忙得不可開交。因此祭拜山神的活動便改到清水祖師生日這天,一同舉行。因此廟裡慶祝清水祖師的誕生,廟外則感謝山神一年的保佑。隨著時間的遷移,兩個活動逐漸結合在一起,變成以「殺豬公」來祭祀清水祖師的誕辰。而其中的緣故被人遺忘,因此產生人們認為清水祖師吃肉還殺豬公的誤會。因此實際上,殺豬公的活動與清水祖師之間並沒有關聯性,清水祖師依舊是吃素,不吃葷。
清水祖師的祭典也有以迎神賽會的方式來舉行,例如:「臺灣新北市淡水清水巖」,每年則於農曆五月初五日舉行暗訪;農曆五月初六日舉行繞境,鑼鼓喧天萬人空巷,祈求掃除瘟疫、合境平安,世稱「淡水大拜拜」。二〇一三年新北市政府已將「淡水大拜拜」,列為「無形文化資產」。
《傳說》
巖洞出米、眞眞人、烏面祖師、落鼻祖師。
🔸巖洞出米
在「張巖」修建殿宇時,苦無水源,眾人口渴之極,清水祖師持錫杖往地上一拄,立刻「清泉不竭」,故稱「清水巖」。而後祖師又以錫杖打破嚴壁,竟然從嚴石中流出許多白米,供應工人、僧眾、檀越食用,眾人嘖嘖稱奇。《閩書》上說:「清水祖師建造清水巖,白米自動出現;顯應祖師建造泰山巖,磚瓦自動出現;惠應祖師建造泰湖巖,木材自動出現。」被視為三大神蹟。
🔸眞眞人
傳說南宋時,泉州知府眞德秀,乃程朱理學名儒,以清廉自居,向來不喜勞民傷財。泉州大旱時,在官民幕僚不斷建議之下,方不得已率眾舉行祭典,向清水祖師求雨,並在清水祖師神像下方堆滿紙錢,意思暗示若求雨不成,即要燒毀神像。
祭祀完畢,立刻下起大雨,而且還飄落一片梧桐葉,上面寫著四句詩:「雨是江西雨,移來泉州府,老佛若無靈,渾身成火灰。」意思是清水祖師施展法力,將本來江西應該下的雨,挪到泉州來抒解旱災。如果清水祖師我不能靈驗,可能就要被你知府眞德秀燒成灰燼。
眞德秀為感謝神威,於是在祖師廟「眞人」之匾額之上,添上一個「眞」字,成為「眞眞人」,其意為誇獎清水祖師是「眞人」之中的「眞人」。從此,眞德秀篤信清水祖師。
據說,泉州安溪祖師廟第十首籤詩:「火發連天炎,嶺危去路難。若無天降雨,禍福在人間。」就是在講眞眞人這個故事,故此籤雖凶猶吉,最後會是好結局。
🔸烏面祖師
關於此傳說有二種:-
🔸傳說一
傳說中,安溪清水巖是塊福地,適合修道。而祖師初居清水巖,遇到原先佔據此地的四個山鬼,張、黃、蘇、李(另說,趙、王、蘇、李)四大將來挑戰,明言此地為其所據,要求祖師離開。清水祖師於是與祂們鬥法,四大將失敗逃離,卻在夜半回到清水巖來,把出口悉數封死,縱火燒山,連燒了七天七夜,就正當四大將歡欣鼓舞,自度清水祖師已死,要重新佔據清水巖時,卻發現清水祖師無恙端坐,只是臉被燻黑了。從此四大將心悅誠服,成為清水祖師的護法神。而清水祖師的塑像,其面部也必為黑色。此說為通行說法。
🔸傳說二
另說,祖師未曾出家之前,嫂嫂臨盆生產,無法炊事,請祖師上山砍柴。但不久後,嫂因看見沒有柴薪,而火依舊燃燒,不由得大吃一驚,方知祖師以己身為柴薪,嫂欲將祖師拉起,不料祖師身陷火中,祖師出灶後,安然無恙,唯煙燻黑祖師面孔。
🔸落鼻祖師
傳說中淡水祖師廟的有一座清水祖師神像非常靈驗,每次只要有天災、人禍,祖師神像的鼻子或下巴就會掉落,以向信徒示警,信眾皆稱之「落鼻祖師」或「落鼻祖」,又稱為「蓬萊老祖」,終年接受上百個宮廟、聚落(迎請地域轄大臺北、基隆市、宜蘭縣、桃園市等)以及私人民宅所迎請,由於其鼻子不定時於廟中或各迎請單位中掉落,衍生了許多傳奇性的落鼻故事,譬如鼻子會化作蟬黏在樹上,並且發出蟬的叫聲等情節,落鼻祖師的故事也出現在許多童話故事的文本,使得落鼻祖師的傳說故事不僅僅充滿神秘性,而且擁有許多趣味性。
清法戰爭時,法軍進犯臺灣淡水,俗稱「西仔反」,善信迎去了此尊神像,焚香禱告,居然擊退法軍,這尊神像引發了艋舺與淡水兩派信徒之間的紛爭。艋舺方面說,這尊神像是艋舺祖師廟的神像,是淡水善信借去祈福,以抵抗法軍的。淡水方面,則說此神像本是淡水信徒所有,是因為淡水無祖師廟,而寄放於艋舺祖師廟奉祀的。在兩派紛爭的結果之下,日治時期經官府協調,由艋舺與淡水二廟輪流奉祀。
另一方面,落鼻祖師由於全身均是沈香木所雕成,沈香木在中藥學來說,具有許多實質的療效,因此又被稱為「藥祖祖師」,有著許多治病的神蹟流傳。最後,值得注意的是,臺灣北部有許多宮廟神壇模仿其落鼻造型,而雕塑許多清水祖師分靈神像,諸如:「臺北市北投區稻香里集應廟」、「臺北市北投山腳廣福宮」、「新北市瑞芳龍巖宮」、「新北市瑞芳區忠仁廟」、「新北市汐止區忠順廟」、「新北市汐止濟德宮」、「新北市新莊區如意堂」等(可參見辜神徹,2009)。
《廟宇》
常見廟名包含「清水巖」、「清水寺」、「清水宮」等。
《從神》
楊尊者(楊道)、周尊者(周明)、劉檀越(劉公銳)、陳邑宰(陳浩然)、薛員外(薛顓)、四大護法張黃蘇李四將軍(一說:趙王蘇李四將軍)等。
《文章摘自网络,如有所失冒犯,敬请原谅包涵
May be an image of statue, Shwedagon Pagoda and text

孝敬父母,等於供佛; 孝順父母為世間最大功德

孝敬父母,等於供佛
  一、孝敬父母,等於供佛
  古聖先賢說,父母是我們的第一大福田。行孝道是就是種福田,比求神拜佛功德還大。所以,在家孝父母,不必遠燒香。佛經記載,遇到災年,很多人都餓死,佛托缽乞討3天沒有要到吃的,餓的不行。
  這時有個來請教問題的出家人覺得不是滋味,心想:佛是無上福田,眾生擁護,於是就自己僅有的飯缽和衣服賣掉,換了一缽飯食供養佛。
  佛知道後,告訴他說:比丘呀,衫是諸佛之壯相,因緣極尊、極重、極恩,你卻拿它來換飯給我吃,但我沒有這樣的福報消得這一缽飯,只有你的父母能消受。
  二、孝順父母為世間最大功德
  “堂上有佛二尊,懊惱世人不識,不用金彩妝成,不由旃檀雕刻,即今現在雙親,便是釋迦彌勒,若能誠敬得他,何用別求功德”。
  若能孝順父母師長,禮敬三寶賢仁,不必四處祈求,則可得四種福報:顏色端正、氣力豐強、安穩無病、健康長壽。
  孝為百善之首。不孝父母,拜佛無益。如果連對自己恩德最大的父母都不能照顧好,一切其他的善只能是偽善。
  現在很多人迷信吶!自己跑到外面燒香,卻不知道,在家佛就是父母啊!有對佛菩薩的恭敬心,用在父母身上,那你的福報可就大了。
  如果把父母扔在家裡當“地”,把孩子慣得沒有底線,孩子就難管了,因為孩子變成天了,天塌地陷嘛!所以,對父母好,其實是對自己好。堂上父母不孝順,遠處求佛有何用?要知道,“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啊!
  “孝”,是連接上下的通道,以祭祀通天,以傳承通地,打開福慧的源流,接通福緣慧根。力行孝道,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對得起子孫後代,則接通福慧之脈,打開你的財富和幸福之道。
  “孝”為百善之首,亦是做人的根本。太虛大師說:“人成即佛成”。如果我們連做人都沒做好,將來怎能成賢成聖呢?中國人重視“孝悌”,其中‘孝’是沒有代溝的,上下一體,是“一”而不是“二”。
  即上一代及上上代“老”的祖先,下一代及下下代的子子孫孫,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本是一體,也就是“豎窮三際”。在家庭中兄友弟恭,在社會中,四海之內皆兄弟,《孟子》中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橫遍十方’。
  所以,展開來看,整個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孝’字而已。
  因此,孝道不圓滿,人絕對不會圓滿。佛家把一切眾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這是把孝順父母的心發揚光大,擴大到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佛陀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教給我們的就是一個“孝”字而已。
  三、“超市屋頂的骨灰”的故事
  有位住養老院的老太太,有五個子女,孩子們成家立業之後,雖然都住在附近,卻很少到養老院去看老母親,然而每周都固定到養老院對面的超市去購買東西。
  老母親雖心系子女,但苦於無法與他們見面,所以在臨終時留下遺言,希望將她火化之後,將骨灰灑到超市的屋頂上,以便每周能定期與自己的子女見面。
  在這裡,“老”與“子”是“二”,不是“一”,所以有代溝,這不是孝道。
  中國人講究孝道,每逢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都要祭祖先,有些年輕人常常懷疑,祖先去世久遠,什麼樣子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還要供一個祖先牌位,而且還要祭祀呢?
  其實,祭祖先乃是要使我們經常懷念祖先的德澤,並且要體會到我們與祖先是“一體”,這才是真正的孝道,也是孔子所說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的涵意。
  四、給出什麼,收獲什麼
  這個世界,給出什麼,就會收獲什麼,這是宇宙法則。
  老人就像一塊有著肥沃土壤的田地,你在這塊福田上灑下什麼種子,就會收獲什麼果實。當你供養父母,撒下財富的種子時,未來必定收獲財富大樹;當你孝順關愛父母時,等你老了,兒孫就會孝順關愛您。
  為什麼會有如此的反作用力呢?因為父母為天,孝敬父母是天道,你對父母和老人的態度,就是對宇宙天地萬物的態度。
  父母在你生命中意味著什麼?每個人都是父母所生,身心遺傳了父母的基因。但是,並不是說我們一出生就與父母完全沒有關系了,而是我們長大成人後,還和父母存在著很大的關系,這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我們人生中不同的需求,如事業、財富、地位、健康、關系、安全、精氣神、情緒,有50%以上和我們與父母的連接狀況直接相關。
  這沒什麼玄乎的,古人早就知道母子連心的道理。當家裡的人發生意外時,你在千裡之外就會有種天塌下來的感覺,就是這個道理。
  不孝的人與父母連接少或不好,甚至是斷的,他們沒有什麼根的,或者根扎的不夠結實,不能給自己的生命之樹補充營養,自然健康、事業財運、人際關系等各個方面的情況是很差勁的。
  一個沒有根的人飄蕩在這個世界上,哪裡能夠萬事如意啊?他們往往憤慨自己受到了世界上最不公正的待遇。其實,他們要反觀一下自己是否孝道有虧啊!
  那麼,孝順的人又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呢?
  孝順的人跟父母連接的又多又好,就會連接到父母的天地正氣,說話做事都是理直氣壯有威信,自然受到尊重,在人際關系中一般都是當領導的人,為什麼呢?
  孝順的人在工作事業上與生俱來給領導一種信任感,必然受到重用、提拔和加薪,事業越做越大。
  孝順的人性格開朗樂觀,即使有點小毛病也會因為孝順而自然消失。比如,你給父母錘錘背,敲敲肩,按摩按摩,或者直接給父母多磕幾個頭,你可以當場注意下自己的身體會不會起什麼反應,你會發現自己身體的一些酸痛就會消失掉。
  有的人喜歡打坐練腿,但是無論怎麼下功夫也進展不大。其實,按照孝道看,很簡單,做最孝順的事情,引天地之正氣於自身,越孝順的人正氣越大,經脈則是不打自通,頂你苦苦練個幾年啊!
May be an image of text that says '白 衣 观 音'
Resources: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

你想要求福,必須在三寶前來求福 你要供養三寶──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佛、法、僧,這是三寶。

你想要求福,必須在三寶前來求福
你要供養三寶──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佛、法、僧,這是三寶。
談到供養,這是佛教最要緊的!為什麼我要供養三寶?三寶供養我,不是最便宜的事情?你覺得最好,實際上,你是算錯賬!
你現在為什麼一切的事情都不如意?因為你沒有供養三寶。你現在為什麼想用錢也沒有錢用,想買一件好衣服也沒有,想住一個好房子也沒有?這都因為你不供養三寶,所以這福報就一天比一天薄了。你若供養三寶,這福報就一天比一天增加的。
三寶,是世間的良福田,這是種福的一塊田地。所以有這麼兩句話:
泥龍雖不能降雨,祈雨必假泥龍;
凡僧雖不能種福,求福必假凡僧。
那個用泥造的龍,它不會下雨,但是你想要求雨──西方人沒有這種思想,中國人有這種思想,一沒有雨下,就要求雨。
求雨到什麼地方去求呢?就到龍王廟那兒,向用泥造的那個龍王去求雨,往往一求就有雨,果然就很靈的;你若不到泥龍那地方求雨,這雨就不來。
有人說:「不求,它也會下雨。」
你這個說法好像是很合乎邏輯,但是你一定知道不求它也會下雨嗎?你也不知道,你只是想像是這樣的;可是想像中的事情,不一定就是真的。
凡僧雖然不能種福,可是你想要求福,必須要在三寶的面前來求福。
你看那一些個富貴的人,都是因為前生 供養三寶,所得的福報就那麼大!我們今生很貧 困,就因為不曉得供養三寶。有人說:「這個道理,我有一點不相信。」
你不信,那你來生還是一樣窮!
May be an image of outdoors
Resources: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