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王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大意–摘自《楞嚴咒疏》清.續法大師 著

咒王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大意–摘自《楞嚴咒疏》清.續法大師 著
(((((楞嚴咒)))))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1862年1月11日-1940年12月2日),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同時也是淨土宗的重要中興人物,並為中國近代佛教復興作出顯著貢獻,常被尊稱為印光大師。相傳他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
印光大師說:念佛人如果閉關,這裡所謂閉關就是專修的時候,一定要誦“楞嚴咒”,如果不會誦,要照本念。就是說明一個問題,你必須念,這是印光大師說的。那念“大悲咒”呢?我們都知道印光大師本身就是專門誦持“大悲咒”的。所以說“不需要念楞嚴咒、大悲咒、《心經》等”這種說法就不正確了,沒有根據。
  什麼叫夾雜呢?這個問題啊,很多人都問過。是不是我誦兩種不同的經就叫夾雜呢?或是誦三種叫夾雜呢?我的想法:什麼叫雜?只要是你心裡打著妄想就叫雜。你即使誦一百部經,你心裡沒有那種妄想,去掉自我的知見,就不雜。
  如果你單一念佛,但是你的妄想紛飛也叫雜。不是根據外面的數量來衡量雜和不雜,是根據你心裡的品質來衡量雜和不雜。佛法千經萬律講的都是一個法音。怎麼,佛能講出兩個法音來嗎,不能,是吧?只講出一個法音,都是去掉我們的知見,讓我們不打妄想。這才正確。
  你看看這個《彌陀經》講了:臨終念佛的時候要一心不亂,(晚課回向文中說)如入禪定。那我們要看這“如入禪定”,“如入禪定”就不是念佛啦?這不又夾雜了?那《彌陀經》都夾雜,是不是?我們念佛不夾雜,那念觀世音菩薩夾不夾雜?念大勢至菩薩夾不夾雜?都夾雜嗎?所以這就不正確了。那念《藥師經》夾不夾雜?藥師佛還講:如稱我名號,臨終有八大菩薩接往西方極樂世界。這也雜嗎?所以這種“雜”的說法不對。
  我們知道只要能達到一心不亂、一念不生必然往生,這沒有問題。嚴持戒律必然能往生,如果不能嚴持戒律你不能往生,甚至還墮落修羅道。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說影不影響往生,不在這個問題上。
  有個師父專門修淨土的,他有一天早晨就念了“楞嚴咒”然後再念佛。他就給我來電話說:“念完楞嚴咒我再念佛,這個念佛的心一下就找到了,非常好!”從來沒有這麼好的時候。因為“楞嚴咒”它長啊!它長,誦完這個心就容易找到它所應該歸位的位置,所以說再念佛的時候一個是輕鬆,另外他知道這個勁往哪使了。它能起到這個作用。
  另外呢,我們再想一想印光大師他也不會說錯話的,是吧?所以“楞嚴咒”不光是修禪的要誦,修淨土的也要誦,還有包括修密的也要誦,這個非常好。
  當然了,你不誦也可以,不是說你非誦不可。你不誦,你有那功夫也可以。但是不能說:念佛人不允許、不需要念“楞嚴咒”。那就謗佛了。你不需要不等於別人不需要,是不是?你可能念佛念得很好,一心不亂了,那你可以啊,是不是?甚至你不念都可以,連佛號都不用念都可以。所以關鍵是在於我們需要不需要。應該這麼看夾雜不夾雜的問題,這個夾雜的問題有時候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迷惑。所以說我們對夾雜要有個正確的理解。不管誰講的,我們都是以佛法為根據。
————————————————————————-
(楞嚴咒)
第一會
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 •阿羅訶帝•三藐三菩陀寫
(我今禮敬皈命,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南無薩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釤 (皈命一切諸佛大佛頂首)
南無薩婆•勃陀勃地•薩跢鞞弊
(皈命諸大菩薩至心承事賢聖)
南無薩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喃
(皈命一切聖眾、三世正遍知覺)
娑舍囉婆迦•僧伽喃 (敬禮大辟支佛)
南無盧雞阿羅漢跢喃 (敬禮大阿羅漢)
南無蘇盧多波那喃 (敬禮須陀洹)
南無娑羯唎陀伽彌喃 (敬禮斯陀含)
南無盧雞三藐伽跢喃 (敬禮阿那含)
三藐伽波囉底•波多那喃 (敬禮過去未來現在諸聖賢眾)
南無提婆離瑟赧•南無悉陀耶•毗地耶•陀囉離瑟赧•舍波奴•揭囉訶•娑訶娑囉摩他喃
(敬禮色界天眾、敬禮兜率天眾、四天王天眾、化樂天眾、廣果天眾、他化自在天眾、等大千世界一切天仙眾。)
南無跋囉訶摩泥•南無因陀囉耶
(敬禮大梵天眾、敬禮帝釋天王)
南無婆伽婆帝•嚧陀囉耶•烏摩般帝•娑醯夜耶
(敬禮薄伽梵,地天神、風天神、火天神 )
南無婆伽婆帝•那囉野拏耶•槃遮摩訶三慕陀囉•南無悉羯唎多耶
(敬禮薄伽梵,水天神、空天神、歌樂天神,敬禮上述諸天神眾)
南無婆伽婆帝•摩訶迦羅耶•地唎般剌那•伽囉毗陀囉•波拏迦囉耶•阿地目帝
(敬禮薄伽梵,大梵天王眾、無量光天眾、五不還天眾、摩醯首眾天眾、善見天眾)
尸摩舍那泥•婆悉泥•摩怛唎伽拏•南無悉羯唎多耶
(尸棄大梵、無想天眾、忉利天眾,敬禮上述諸天神眾)
南無婆伽婆帝•多他伽跢俱囉耶
(皈命薄伽梵,中央佛部種族眾)
南無般頭摩俱囉耶 (皈命西方蓮花部種族眾)
南無跋闍囉俱囉耶 (皈命東方金剛部種族眾)
南無摩尼俱囉耶 (皈命南方寶生部種族眾)
南無伽闍俱囉耶 (皈命北方羯磨部種族眾)
南無婆伽婆帝
•帝唎茶•輸囉西那•波囉訶囉拏囉闍耶•跢他伽多耶
(皈命薄伽梵,各持器仗大力猛將)
南無婆伽婆帝•南無阿彌多婆耶•跢他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耶
(皈命薄伽梵,皈命無量壽佛、普禮如來一切門人、普禮應真一切王族、皈命正覺一切聖賢)
南無婆伽婆帝•阿芻鞞耶•
跢他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耶
(皈命薄伽梵,阿閦如來、普禮如來一切門人、普禮應真一切王族、皈命正覺一切聖賢)
南無婆伽婆帝•鞞沙闍耶•俱盧吠柱唎耶•般囉婆囉闍耶•跢他伽多耶
(皈命薄伽梵,藥師琉璃光佛眾、普禮如來一切門人)
南無婆伽婆帝•三補師毖多•薩憐捺囉剌闍耶•跢他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耶
(皈命薄伽梵,普光娑羅王佛、普禮如來一切門人、普禮應真一切王族、皈命正覺一切聖賢)
南無婆伽婆帝•舍雞野母那曳•跢他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耶
(皈命薄伽梵,無垢、離垢佛、普禮如來一切門人、普禮應真一切王族、皈命正覺一切聖賢)
南無婆伽婆帝•剌怛那雞都囉闍耶•跢他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耶
(皈命薄伽梵,敬禮寶光、寶幢王佛眾、普禮如來一切門人、普禮應真一切王族、皈命正覺一切聖賢)
帝瓢•南無薩羯唎多•翳曇婆伽婆多•薩怛他伽都瑟尼釤•薩怛多般怛藍
(最上三寶我今皈依敬禮
至今發心願學無上教,我今敬禮寶傘華蓋佛頂心咒)
南無阿婆囉視耽•般囉帝•揚歧囉
(皈命
無能勝波羅密多,摧伏怨魔,起觀照智,令到彼岸成等正覺)
薩囉婆•部多揭囉訶•尼羯囉訶•羯迦囉訶尼•跋囉毖地耶
(一切大乘種性、三乘內上首種性..等諸聖眾、般若菩提道果)
叱陀你•阿迦囉
(依西方蓮花部心咒–觀音如意心咒、大悲咒)
密唎柱 (依東方金剛部心咒)
般唎怛囉耶 (依南方寶生部心咒)
儜揭唎 (依北方羯磨部心咒)
薩囉婆•槃陀那 •目叉尼
(一切結界道場,解除諸難苦縛)
薩囉婆•突瑟吒•突悉乏•般那你•伐囉尼
(一切別見煩惱,轉為智慧自在)
赭都囉•失帝南
(一切冤家不祥,皆令平息解脫)
羯囉訶•娑訶薩囉若闍•毗多崩娑那羯唎
(娑婆大千界內,八萬四千諸天金剛護法眾普皆來集)
阿瑟吒冰•舍帝南
(一切神眾普去破怨,折伏魔害,令欽伏也。)
那叉剎怛囉若闍 (金剛力士放光解厄,以攝受也。)
波囉薩陀那羯唎 (金剛薩埵發猛到岸,以折伏也)
阿瑟吒南•摩訶羯囉訶若闍 (大乘金剛手,光面引進之)
毗多崩薩那羯唎 (金剛將種種訶責而降伏之)
薩婆舍都嚧•你婆囉若闍
(一切金剛首主,引皈三寶,治諸怨害,流注病難,令生善喜也)
呼藍突悉乏 (消滅一切諸惡)
難遮那舍尼 (諸水神眾,解除水毒)
毖沙舍 (諸虛空神,解時氣病)
悉怛囉 (諸地神眾,解地大損病)
阿吉尼 (諸火神眾,解除火毒)
烏陀迦囉若闍 (諸風神眾,解除風癱)
阿般囉視多具囉 (彌勒菩薩等諸聖眾)
摩訶般囉戰持 (月光菩薩)
摩訶疊多 (烏芻瑟摩火頭金剛)
摩訶帝闍 (虛空藏菩薩)
摩訶稅多闍婆囉 (觀自在菩薩)
摩訶跋囉槃陀囉
(跋陀婆羅菩薩、普賢菩薩、周梨槃特迦尊者)
婆悉你 (波斯匿王)
阿唎耶多囉 (持地菩薩)
毗唎俱知 (琉璃光法王子)
誓婆毗闍耶 (藥王藥上菩薩)
(上述指圓通諸聖)
跋闍囉摩禮底 (護羯摩部金剛神)
毗舍嚧多•勃騰罔迦 (護佛部金剛神)
跋闍囉制喝那阿遮 (護金剛部金剛神)
摩囉制婆 (護灌頂部金剛神)
般囉質多 (護蓮花部金剛神)
跋闍囉擅持 (解脫諸大法門)
毗舍囉遮 (降伏法)
扇多舍 (息災法)
鞞提婆 (鉤召法)
補視多 (增益法)
蘇摩嚧波 (敬愛法)
摩訶稅多•阿唎耶多囉 (大日月宮天子)
摩訶婆囉阿般囉
(大星宮天子..五星、九曜、二十八宿等八萬四千諸星眷屬)
跋闍囉商羯囉制婆 (金剛連鎖甲)
跋闍囉俱摩唎•俱藍陀唎 (金剛童男眾金剛神女眾)
跋闍囉喝薩多遮•毗地耶•乾遮那 (阿閦佛壇神眾)
摩唎迦•啒蘇母 (彌陀佛壇神眾)
婆羯囉跢那 (成就佛壇神眾)
鞞嚧遮那•俱唎耶•夜囉菟•瑟尼釤 (毗盧佛壇神眾)
毗折藍婆摩尼遮 (寶生佛壇神眾)
跋闍囉迦那迦波囉婆•嚧闍那 (守護中方界神)
跋闍囉頓稚遮•稅多遮•迦摩囉 (守護西方界神)
剎奢尸•波囉婆 (守護南方界神)
翳帝夷帝 (守護東方界神)
母陀囉•羯拏 (守護北方界神)
娑鞞囉懺•掘梵都•印兔那麼麼寫
(身禮懺口請悔心,三業懺悔,求佛印證,我所作者盡皆成就,圓滿菩提。)
第二會
烏(合牛) •唎瑟揭拏•般剌舍悉多•薩怛他•伽都瑟尼釤
(嗡警覺一切
押領一切部眾、善圓成我等天仙、今當敬禮如來大佛頂咒)
虎(合牛)都嚧雍•瞻婆那
(虎(彌陀佛字種) 吽(阿閦佛字種) 都(成就佛字種)
嚧(寶生佛字種) 雍(毗盧佛字種) 各領鎮中三寶聖賢)
虎(合牛)都嚧雍•悉眈婆那
(虎(彌陀佛字種) 吽(阿閦佛字種) 都(成就佛字種)
嚧(寶生佛字種) 雍(毗盧佛字種) 成就吉祥)
虎(合牛)都嚧雍•波囉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囉
(虎(彌陀佛字種) 吽(阿閦佛字種) 都(成就佛字種)
嚧(寶生佛字種) 雍(毗盧佛字種) 成就解脫彼岸)
虎(合牛)都嚧雍•薩婆藥叉•喝囉剎裟•揭囉訶若闍•毗騰崩薩那羯囉
(虎(彌陀佛字種) 吽(阿閦佛字種) 都(成就佛字種)
嚧(寶生佛字種) 雍(毗盧佛字種)
一切空行藥叉、地行羅剎眾等破怨除難,度去一切苦厄)
虎(合牛)都嚧雍
•者都囉•尸底南•揭囉訶•娑訶薩囉南•毗騰崩薩那囉
(虎(彌陀佛字種) 吽(阿閦佛字種) 都(成就佛字種)
嚧(寶生佛字種) 雍(毗盧佛字種)
金剛寶劍神將,妙吉祥神將等大千界中金剛神將眷屬眾、屏除魔障,施以安寧)
虎(合牛)都嚧雍•囉叉•婆伽梵•薩怛他•伽都瑟尼釤
(虎(彌陀佛字種) 吽(阿閦佛字種) 都(成就佛字種)
嚧(寶生佛字種) 雍(毗盧佛字種) 金剛天仙各令守護、惟
仗世尊威神力故、皈命大佛頂光明神咒)
波囉點•闍吉唎 (我今作禮)
摩訶娑訶薩囉 (千臂大神)
勃樹娑訶薩囉 (千頭大神)
室唎沙•俱知娑訶薩泥 (千百眼大神)
帝隸阿弊提視婆唎多•吒吒甖迦•摩訶跋闍嚧陀囉
(敬禮大輪金剛神)
帝唎菩婆那•曼茶囉 (皈命三世諸佛設此壇場)
烏(合牛) 莎悉帝薄婆都麼麼印兔那麼麼寫
(嗡
一切諸部大力金剛神王眾,承佛威力,率諸眷屬,常隨護我,所作諸法皆悉究竟。)
第三會
囉闍婆夜 (除王難)
主囉跋夜 (除賊難)
阿祇尼婆夜 (除火難)
烏陀迦婆夜 (除風難)、、
毗沙婆夜 (除毒難)
舍薩多囉婆夜 (除刀杖難)
婆囉斫羯囉婆夜 (除諸兵難)
突瑟叉婆夜 (除饑饉難)
阿舍你婆夜 (除雷電難)
阿迦囉•密唎柱婆夜 (除大小諸橫難)
陀囉尼部彌劍•波伽波陀婆夜 (承佛咒力、除一切金毒銀毒)
烏囉迦婆多婆夜 (除險阻難)
剌闍壇茶婆夜 (除毒蛇難)
那伽婆夜 (除毒龍難)
毗條怛婆夜 (除電雷難)
蘇波囉拏婆夜 (除惡禽金翅鳥難)
藥叉揭囉訶 (守魂鬼)
囉叉私揭囉訶 (守宮婦女鬼,除非命難)
畢唎多揭囉訶 (守尸鬼)
毗舍遮揭囉訶 (守穀鬼,除毒藥難)
部多揭囉訶 (大神鬼)
鳩槃茶揭囉訶 (騎坐鬼,除城郭車騎難)
補丹那揭囉訶 (守形鬼)
迦吒補丹那揭囉訶 (守魄鬼)
悉乾度揭囉訶 (童子神)
阿播悉摩囉揭囉訶 (羊頭神)
烏檀摩陀揭囉訶 (熱鬼)
車夜揭囉訶 (影鬼)
醯唎婆帝揭囉訶(音鬼)
社多訶唎南 (食精氣鬼)
揭婆訶唎南 (食胎藏鬼)
嚧地囉訶唎南 (食血鬼)
忙娑訶唎南 (食油鬼)
謎陀訶唎南 (食產鬼)
摩闍訶唎南 (食命鬼)
闍多訶唎女 (食垢膩鬼)
視比多訶唎南 (食祭鬼)
毗多訶唎南 (食花鬼)
婆多訶唎南 (食果鬼食)
阿輸遮訶唎女 (五穀種子鬼)
質多訶唎女 (食燈鬼)
帝釤薩鞞釤•薩婆揭囉訶南 (如是等眾一切熱惱祖父神鬼)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波唎跋囉者迦•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三神將押領二十八萬軍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茶演尼•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押領狐媚鬼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摩訶般輸般怛夜•嚧陀囉•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押領大自在天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那囉夜拏•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押領自在天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怛埵伽嚧茶西•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押領金翅鳥王神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摩訶迦囉•摩怛唎伽拏•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押領大小黑天神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迦波唎迦•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押領髑髏外道神仙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闍耶羯囉•摩度羯囉•薩婆囉他•娑達那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執持一切人物神王軍將)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赭咄囉•婆耆你•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執領一切神女姊妹)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毗唎羊訖唎知•難陀雞沙囉•伽拏般帝•索醯夜•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執持鬥戰勝神將前器仗并及孔雀明王器仗)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那揭那舍囉婆拏•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押領裸形外道神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阿羅漢•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降伏羅剎王眾)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毗多囉伽•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帶領大力神王))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跋闍囉波你•具醯夜具醯夜•迦地般帝•訖唎擔
(佛部大明咒、蓮花部斬依罪者咒、金剛部捕捉夜叉王咒,依咒帶領執劍金剛神王及密跡力士)
毗陀夜闍•瞋陀夜彌•雞囉夜彌
囉叉罔•婆伽梵•印兔那麼麼寫
(容恕我罪,仰自世尊,願仗神力,普令一切眾生常蒙加護,作法已竟妙覺心圓)
第四會
婆伽梵•薩怛多•般怛囉
(再仰佛力華蓋)
南無粹都帝•阿悉多那囉剌迦•波囉婆•悉普吒•毗迦薩怛多缽帝唎
(我今敬禮,赤光繚繞、紫光盤簇、白光旋轉)
什佛囉什佛囉
(光燄遍照、光燄遍照)
陀囉陀囉•頻陀囉•頻陀囉•瞋陀瞋陀
(雲蓋、雲蓋。香蓋、香蓋。珠蓋、珠蓋。遍滿法界、遍滿法界)
虎(合牛)虎(合牛) •泮吒泮吒泮吒泮吒泮吒•娑訶
(降伏、降伏、摧碎、摧碎、摧碎、摧碎、摧碎,災惡頓消,吉祥成就)
(敕天上地下一切眾,滅除眾惡收攝不祥)
醯醯泮•阿牟迦耶泮•阿波囉提訶多泮•婆囉波囉陀泮
(解脫一切,不空我願,願無障礙,所願隨心)
阿素囉•毗陀囉•波迦泮 (破碎修羅)
薩婆提鞞弊泮 (降伏一切天神眾)
薩婆那伽弊泮 (降伏一切毒龍眾)
薩婆藥叉弊泮 (降伏一切勇猛鬼神)
薩婆乾闥婆弊泮 (降伏一切音樂眾)
薩婆補丹那弊泮 (降伏一切臭餓鬼眾)
迦吒補丹那弊泮 (降伏一切奇臭餓鬼眾)
薩婆突狼枳帝弊泮 (降伏一切諸魔)
薩婆突澀比犁•訖瑟帝弊泮 (降伏一切諸惡)
薩婆什婆唎弊泮 (破諸幽暗)
薩婆阿播悉摩犁弊泮 (破諸冤業)
薩婆舍囉婆拏弊泮 (破諸災厄)
薩婆地帝雞弊泮 (破諸冤害)
薩婆怛摩陀繼弊泮 (破一切非命)
薩婆毗陀耶•囉誓遮犁弊泮 (破一切毒氣)
闍夜羯囉•摩度羯囉•薩婆囉他娑陀雞弊泮 (解諸重難)
毗地夜•遮唎弊泮 (解瘧壯熱)
者都囉•縛耆你弊泮 (降伏外道)
跋闍囉•俱摩唎•毗陀夜•囉誓弊泮 (解諸惡毒)
摩訶波囉丁羊•乂耆唎弊泮 (伏諸厄難)
跋闍囉商羯囉夜•波囉丈耆囉闍耶泮 (降伏一切惡道)
摩訶迦囉夜•摩訶末怛唎迦拏•南無娑羯唎多夜泮
(降伏一切苦毒)
毖瑟拏婢曳泮 (降服諸惡毒師)
勃囉訶牟尼曳泮 (降伏惡毒咒王)
阿耆尼曳泮 (降伏火天神)
摩訶羯唎曳泮 (降伏大黑天神女)
羯囉檀持曳泮 (降伏黑面神玉女眾)
蔑怛唎曳泮 (降伏天帝釋眾)
嘮怛唎曳泮 (降伏瞋怒神王)
遮文茶曳泮降伏噉人大神()
羯邏囉怛唎曳泮 (降伏喝山大神)
迦般唎曳泮 (降伏食光大神)
阿地目質多•迦尸摩舍那•婆私你曳泮
(降伏諸持作大鬼帥,一切有力鬼神)
演吉質•薩埵婆寫
(普令諸惡鬼神,皆悉摧碎)
麼麼印兔那麼麼寫
(我今所作心咒法,三寶印知,所作究竟圓滿))
第五會
突瑟吒質多 (惡心鬼)
阿末怛唎質多 (惡毒鬼)
烏闍訶囉 (食精鬼)
伽婆訶囉 (食胎鬼)
嚧地囉訶囉 (食血鬼)
婆娑訶囉 (食油鬼)
摩闍訶囉 (食產鬼)
闍多訶囉 (食肉鬼)
視毖多訶囉 (食命鬼)
跋略夜訶囉 (食祭鬼)
乾陀訶囉 (食香鬼)
布史波訶囉 (食花鬼)
頗囉訶囉 (食果鬼)
婆寫訶囉 (食種子鬼)
般波質多 (惡形鬼)
突瑟吒質多 (惡眼鬼)
嘮陀囉質多 (巨頭鬼)
(以佛菩薩千百億身手,降伏一切大力鬼神)
藥叉揭囉訶 (吞火鬼)
囉剎娑揭囉訶 (吞水鬼)
閉隸多揭囉訶 (交手鬼)
毗舍遮揭囉訶 (交足鬼)
部多揭囉訶 (交身鬼)
鳩槃茶揭囉訶 (分形鬼)
悉乾陀揭囉訶 (吐煙鬼)
烏怛摩陀揭囉訶(吐火鬼)
車夜揭囉訶 (形影鬼)
阿播薩摩囉揭囉訶 (羊頭瞋鬼)
宅袪革•茶耆尼揭囉訶 (刑人狐鬼、狸魅女鬼)
唎佛帝揭囉訶 (惱小兒鬼)
闍彌迦揭囉訶 (如烏鬼)
舍俱尼揭囉訶 (如鳥鬼)
姥陀囉•難地迦揭囉訶 (如貓鬼)
阿藍婆揭囉訶 (如蛇鬼)
乾度波尼揭囉訶 (如雞鬼)
什佛囉 (壯熱鬼)
堙迦醯迦 (一日瘧鬼)
墜帝藥迦 (二日瘧鬼)
怛隸帝藥迦 (三日瘧鬼)
者突託迦 (五日瘧鬼)
昵提什伐囉 (常熱鬼)
毖釤摩什伐囉 (增寒鬼)
薄底迦 (風病鬼)
鼻底迦 (黃病鬼)
室隸瑟密迦 (疫病鬼)
娑你般帝迦 (痢病鬼)
薩婆什伐囉•室嚧吉帝(頭病鬼)
末陀鞞達嚧制劍(不食鬼)
阿綺嚧鉗 (口痛鬼)
目佉嚧鉗 (齒痛鬼)
羯唎突嚧鉗 (唇痛鬼)
揭囉訶•揭藍羯拏輸藍 (身病鬼)
憚多輸藍(頤頷痛鬼)
迄唎夜輸藍 (心痛鬼)
末麼輸藍 (頭痛鬼)
跋唎室婆輸藍 (兩脅痛鬼)
毖栗瑟吒輸藍 (背痛鬼)
烏陀囉輸藍 (腹痛鬼)
羯知輸藍 (腰痛鬼)
跋悉帝輸藍 (踝痛鬼)
鄔嚧輸藍 (腿痛鬼)
常伽輸藍 (腕痛鬼)
喝悉多輸藍 (兩手痛鬼)
跋陀輸藍 (四肢骨節痛鬼)
娑房盎伽•般囉丈伽輸藍 (兩膊痛鬼)
部多毖跢茶 (尸林鬼)
茶耆尼 (魅鬼)
什婆囉•陀突嚧迦 (一切瘡鬼)
建咄嚧吉知 (蜘蛛瘡鬼)
婆路多毗 (疔瘡鬼)
薩般嚧 (漫淫瘡鬼)
訶凌伽 (赤瘡鬼)
輸沙怛囉 (小兒瘡鬼)
娑那羯囉 (顛狂鬼)
毗沙喻迦 (癩瘡鬼)
阿耆尼 (火毒鬼)
烏陀迦 (水毒鬼)
末囉鞞囉•建跢囉(女死鬼)
阿迦囉•密唎咄(橫死鬼)
怛斂部迦 (藥草毒鬼)
地栗剌吒•毖唎瑟質迦 (蝎毒鬼)
薩婆那俱囉 (蛇毒鬼)
肆引伽弊 (虎狼毒鬼)
揭囉唎藥叉 (獅子毒鬼)
怛囉芻 (一切惡毒鬼)
末囉視 (熊羆毒鬼)
吠帝釤娑鞞釤 (用制此類一切惡鬼,悉皆畏伏)
悉怛多鉢怛囉 (依此大白傘蓋心咒)
摩訶跋闍嚧•瑟尼釤•摩訶般賴丈耆藍•夜波突陀•舍喻闍那•辮怛隸拏
(啟請火頭金剛藏王、諸護法大力士神王聖眾,至此盡慶圓成)
毗陀耶•槃曇迦嚧彌
(依此佛頂光聚大明心咒,不得入我結縛界內。)
帝殊•槃曇迦嚧彌
(十二由旬結界地面,禁縛諸惡一切邪魔惡鬼神王,不能進入擾害。)
般囉毗陀•槃曇迦嚧彌 (依此咒縛諸惡鬼神眾)
跢姪他唵阿那隸毗舍提鞞囉跋闍囉陀唎槃陀槃陀你
跋闍囉謗尼泮虎(合牛)都嚧甕泮莎婆訶。
(我今說此咒心,乃宣佛敕,一切眾類,仰如來力,聞誦此咒悉當合掌恭敬頂禮
汝等承佛威力,各來衛護,行住坐臥不相捨離,再嚴伏一切朋黨眷屬。
汝等諦聽,各歸其所,向無上道,直至菩提)🙏
🙏🏻南無阿彌陀佛🙏🏻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持诵楞严咒的六大作用

持诵楞严咒的六大作用
诚心诵《楞严咒 》能消除一切苦难 ,兼除障、求愿、消业、超度、放生、往生六大作用 。
楞严神咒,咒中之王。能驱魔考,能消业障。能除病苦,能解灾难。
可以强身,可以延年。白发返黑,齿落更生。瘦人能胖,胖人减肥。
可以美容,面色红润。皮肤光华,行动灵活。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常念神咒,返老还童,得法身佛,成真佛子。成佛九部,都在其中。
阳光三现,马阴藏相,女转男身,六种震动,天花乱坠,虚空粉碎,
一气呵成。念楞严咒,是平等法,诸佛菩萨,亦复如是。
日夜不断,念而不念,不念是念,一切众生,皆得利益。
楞严功德,不可言说。无法形容,不可思议。念咒念心,不离自心。
以心印心,涅槃妙心。入定法门,楞严大定。定能生慧,成就漏尽,
五眼六通,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生不灭,直超轮回。十方法界,
诸佛净土,亦是楞严,亦是自性。
念诵神咒,不须剃度。若能见性,白衣亦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
亦是外道。楞严神咒,能戒淫欲,能断无明。正法代表,速证菩提。
能净六根,能降六贼。不顺无明,六度具全。金刚佛性,犹如日轮,
体明圆满,广大无边。一颗圆光,无价珍宝,牟尼宝珠,心想事成。
念诵神咒,即是正修,又是助行。念诵是修,念诵是行,修行一体,
念念不断,一门深入,不二法门。是佛净土,亦是坐禅,即是显宗,
也是密宗。是法中法,是诀中诀。亦是万法,是一切法。不一不异,
不内不外。是止观法,反闻自性。是入手法,是成就法,有法无法。
四禅八定,诸佛经历。
今人愚钝,喜欢善巧,贪图方便,不愿念咒。楞严神咒,难念难诵,
不易熟练。有缘之人,都应知道,此法简单,直捷了当,不受后有,
直超轮回。念楞严咒,即是念经。是金刚经,是法华经,是华严经,
是方等经,是涅槃经,是楞严经,是一切经。念楞严咒,日夜不断,
是佛菩萨。八地菩萨,十地菩萨,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
十方诸佛,一佛十佛,千佛万佛。自身是佛,报身应身,法身化身。
十方法界,充满楞严,本师释迦,就在眼前。楞严功德,无尽无量,
思量不得,密中之密,圣中之圣。不在数中,亦在数中。
凡持戒坚固者,能如此念诵楞严咒,每日十九遍,熟练后每日背诵一百零八遍。皆是佛的化身,真佛出世。可快速进入楞严大定,经过九次第定,成就五眼六通,具足佛菩萨的神通。不论恶人好人,老年少年,皆可成就,直超轮回。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修楞嚴咒,也是在修招財法、滿願法、長壽法

修楞嚴咒,也是在修招財法、滿願法、長壽法
普敬法師
楞嚴咒在經文里面記載的功德利益想必大家都看過,不管是經文提及的功德,還是大眾通過實修的感受來看,可以分成以下幾大側重點:
1、滅情滅欲
滅情:不是指讓你變得無情,而是能讓你看透和體會無常的本質,進而不在受如愛別離等苦帶來的不良情緒影響,而且還不影響你通過熏習佛咒而生起的慈悲心。所以許多人念楞嚴咒以後,慢慢發現自己不會那麼多愁善感了,個別想自殺的人在聽從了朋友的建議以後,僅僅是隨意念了幾遍而已,就突然不想自殺了,並且覺得之前想自殺的想法實在可笑,但如果他沒這種善緣,恐怕真的自殺去了,這可不是開玩笑!
滅欲:我認識的一些居士,他們的感受是,只要多念楞嚴咒就會讓自己欲望漸漸淡薄,漸漸的發現很多欲望都會減輕,比如女人都有的一些習氣,上街購物,唱歌看電影等,她們只要多念以後就會對這些事情慢慢失去興趣,慢慢的就讓自己心安住在道上,漸漸喜歡上清靜的感覺。所以楞嚴經雲:“不清靜者,速得清靜”。
2、斷淫斷肉
上面講到念楞嚴咒會讓人清靜,使欲望淡薄,當然包括淫欲,所以一些居士在多念楞嚴咒以後慢慢也會對淫欲變的淡薄。楞嚴咒就滅淫來講,從修行的角度看,是有很大的功德,因為斷淫是好事,佛陀說:“世界上的人類如果還有一種欲望是和淫欲同等的,那麼這世界上的人絕對沒法修行了”。所以無論是經典,還是祖師論述,都處處提及到淫欲的過患,淫為生死根本,地獄之根,淫欲也是一個修行人一輩子要對治的根本煩惱,所以如果有一個咒語能使人淫欲變得淡薄,那麽這對這個專業修行人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至於斷肉這一點,許多網友在念了以後自發的不想吃肉了,這種案例在網上多不勝數,另外一些人在念了以後發現聞到肉味出現惡心想吐的現象,就因為這樣才覺得佛法不可思議,進而相信佛法。所以楞嚴經雲:“不持戒者,能令持戒”。
3、堅固道心,能令精進
許多人只要多念楞嚴咒,慢慢淡薄了世俗欲望,進而就會喜歡一個人清靜的獨處,甚至想與世隔絕來精進的修行,道心變的堅固起來,也慢慢改變了懶惰的習氣,變得很精進,所以楞嚴經雲:“不精進者能令精進”,筆者最初幾年通過專修梵音楞嚴咒,對以上提到的幾點功德深有感觸,經文誠不虛言也。
4、散亂念誦,亦得金剛加持
雖然佛咒威力巨大,但無信則不入。因為任何咒語都必須具備信心才能發揮巨大威力,如大悲陀羅尼經雲:“惟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雖不即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而本人亦是慚愧,在初學那幾年和所有初學者一樣是狐疑少信,如此才導致咒語力量大減,但即使是這樣,也得到了很多上面提到的功德利益,這也是因為此咒比較特殊了,如楞嚴經雲:“阿難當知,是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眾而為眷屬,晝夜隨侍。設有眾生,於散亂心,非三摩地,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諸善男子,何況決定菩提心者,此諸金剛菩薩藏王,精心陰速,發彼神識…..”可見此咒之特殊,以及金剛護持之殊勝,所以這就是本人最初狐疑散亂持誦也有一定效果的原因了,而今隨著信心增長,咒力自然也隨著增長不少。
如果你能做到對佛咒一點疑心都沒有,在信心具足的情況下,加上攝心念誦,那麼楞嚴咒的真正威力是超乎你想象的。今人不能發揮出威力,皆是信心與攝心的問題,古有傭人被人忽悠念佛是念“拿摩荔枝殼”,但由於她沒有絲毫懷疑的緣故,亦把荔枝殼念出感應。這是因為她不知荔枝殼非佛號,錯把荔枝殼當佛號而且又具足信心與誠心的念誦,一樣感得佛菩薩加持她。如此念誦都能得到感應,何況正宗佛咒呢?今人不了解信心之重要,往往在普傳的咒語之上還要另找傳承,不知這些普傳的咒語,佛尊早已傳承給一切眾生了嗎?思之!
5、念誦獲諸佛加持之力
敦煌藏經S3783記載的楞嚴咒功德雲:“阿難!若諸眾生,無有福德、善根,誦持是咒者,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皆回與此人,由是得於恒河沙俱胝大劫、不可說不可說劫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人聚,同處薰修,永無分散。”
楞嚴經雲:“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由是得於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說不可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叉聚。同處熏修。永無分散。”
6、護法發願為行者作急使
敦煌藏經S3783記載的楞嚴咒功德雲:”又有諸魔天、楗拏天、青目天、廣目天、美音天、妙香天、眾香天、甘露天,並及眷屬,晝夜為作急使。”
7、福德財寶盈溢與健康長壽
楞嚴經雲:“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覆如是。”
敦煌藏經S3783記載的楞嚴咒功德雲:“能令眾生得大富貴、安隱、長壽故;能滿有情一切願故;亦能除滅眾生貪、嗔、邪見、愚癡、我慢故;離諸恐怖,得常樂清凈故;能令眾生不病故;不橫死故;不為惡人符書厭故;令一切眾生,破諸慳貪、嫉妒故;令貧窮、困厄眾生,獲尊上勝利故。其人以天護故,福力增盛,家產豐足,一切財物,不求而至,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順心盈溢,無所之少。”
這段經文提到的功德:滿願、治病、長壽、招財、降魔、破邪法、除煩惱、離怖畏,都具足了。
關於敦煌藏經提到的楞嚴咒功德之經的全文,可見我發表過的:你所不知道的“楞嚴咒法”一文。
8、消業
楞嚴經雲:“阿難。若有眾生。從無量無數劫來。所有一切輕重業障。從前世來未及懺悔。若能讀誦書寫此咒。身上帶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如是積業。猶湯銷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9、往生佛國
楞嚴經提到說:“誦楞嚴咒的人,命終之後隨願往生十方國土。”
最後要說的是:楞嚴咒的功德遠不止這些,這些功德只是把比較明顯的側重點摘錄出來而已。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萬咒之王——楞嚴咒 《楞嚴咒的神奇作用你知道嗎?》

萬咒之王——楞嚴咒
《楞嚴咒的神奇作用你知道嗎?》
(釋見舜法師)
.
楞嚴咒被譽為咒中之王,
此咒有大威力,放大光明,
能以佛之淨德覆蓋一切,
以白淨大慈悲遍覆法界,
有不可思議之大威德,
持此咒的人,能退避一切怨敵,
摧毀一切邪巫詛咒,
避免一切災難橫禍,
能降伏一切天魔外道,
消除一切奇難雜症惡疾。
又可避免一切地水火風空、
刀兵、星變、
饑饉、牢獄、魔類、冤仇、
疾病等災。
所求諸願,悉能成就,
求子,求長壽,等等。
持誦此咒的人,
常得日月星斗歡喜擁護,
大降吉祥,逢凶化吉。
命終之後,十方國土,隨願往生。
.
如果有人能書寫、印刷、雕刻此咒,
能帶在身上或掛在房子、交通工具上;
這個人,在有生之年,
任何毒都不能害。
生生世世不會生到貧窮下殘的地方,
雖然此人不作福業,
但十方如來所有功德都給此人,
由於這個原因,
就能得到說不清楚數量的劫數,
常和諸佛同生在一處。
無量功德,就像螞蟻見糖,
同在一起熏修,永遠沒分散。
所以能使破戒的人,戒根清靜。
沒有得戒的人,會讓其得到戒忍。
不能進精的人,會讓其精進。
沒有智慧的人,會讓其得智慧。
不清靜的人,會速得清靜。
不持齋戒的人,自會齋戒。
.
持誦楞嚴咒的六大作用
.
誠心誦《楞嚴咒 》能消除一切苦難 ,
兼除障、求願、消業、
超度、放生、往生六大作用 。
楞嚴神咒,咒中之王。
能驅魔考,能消業障。
能除病苦,能解災難。
可以強身,可以延年。
可以美容,面色紅潤。
皮膚光華,行動靈活。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得法身佛,成真佛子。
成佛九部,都在其中。
陽光三現,馬陰藏相,
女轉男身,六種震動,
天花亂墜,虛空粉碎,
一氣呵成。
.
念楞嚴咒,是平等法,
諸佛菩薩,亦復如是。
日夜不斷,念而不念,
不念是念,一切眾生,皆得利益。
楞嚴功德,不可言說。
無法形容,不可思議。
念咒念心,不離自心。
以心印心,涅槃妙心。
入定法門,楞嚴大定。
定能生慧,成就漏盡,
五眼六通,明心見性,
見性成佛,不生不滅,直超輪迴。
十方法界,諸佛淨土,
亦是楞嚴,亦是自性。
念誦神咒,不須剃度。
若能見性,白衣亦佛。
若不見性,剃除鬚髮,
亦是外道。楞嚴神咒,
能戒淫慾,能斷無明。
正法代表,速證菩提。
能淨六根,能降六賊。
不順無明,六度具全。
金剛佛性,猶如日輪,
體明圓滿,廣大無邊。
一顆圓光,無價珍寶,
牟尼寶珠,心想事成。
念誦神咒,即是正修,又是助行。
念誦是修,念誦是行,修行一體,
念念不斷,一門深入,不二法門。
是佛淨土,亦是坐禪,
即是顯宗,也是密宗。
是法中法,是訣中訣。
亦是萬法,是一切法。
不一不異,不內不外。
是止觀法,反聞自性。
是入手法,是成就法,有法無法。
四禪八定,諸佛經歷。
今人愚鈍,喜歡善巧,
貪圖方便,不願念咒。
楞嚴神咒,難念難誦,不易熟練。
有緣之人,都應知道,
此法簡單,直捷了當,
不受後有直超輪迴。
念楞嚴咒,即是念經。
是金剛經,是法華經,
是華嚴經,是方等經,
是涅槃經,是楞嚴經,是一切經。
念楞嚴咒,日夜不斷,是佛菩薩。
八地菩薩,十地菩薩,
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
十方諸佛,一佛十佛,千佛萬佛。
自身是佛,報身應身,法身化身。
十方法界,充滿楞嚴,
本師釋迦,就在眼前。
楞嚴功德,無盡無量,
思量不得,密中之密,聖中之聖。
不在數中,亦在數中。
凡持戒堅固者,能如此念誦楞嚴咒,
熟練後每日背誦一百零八遍。
皆是佛的化身,真佛出世。
可快速進入楞嚴大定,
經過九次第定,成就五眼六通,
具足佛菩薩的神通。
不論惡人好人,老年少年,
皆可成就,直超輪迴。
佛祖講的話都是真實語
此咒殊勝乃咒中之王,
其功效之多,不能一一綴述,
請各位自己體會。
楞嚴咒神咒,見者增福,
今日法布施一次,成就一切功德!
楞嚴咒作為咒中之王,
有十大妙用
八相成道,佛佛如是
聞佛正見,一心回歸 光壽無量,說之不盡
今日法布施一次《楞嚴神咒》,
相當拜佛十萬次功德!
遠離魔障罪業
不念楞嚴咒,
你永遠不懂佛菩薩的威神之力。
念一年楞嚴咒在來說.
為何修行人離不開楞嚴咒,
必須要持楞嚴咒
佛法中最長的咒語
可以帶來很大的功德和現世利益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這樣持咒才最有效

一、沒有功德卻要持咒支配護法,只有增加自己的罪業
  《楞嚴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法門,我們學得一句,明白一句的力量,便要照著去實行。但也不是聽說法有大靈感妙用及力量,就去用它。你用法,但不持戒,好像一般人什麼都不懂,隨便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而在緊要關頭時念五大心咒,這是汙衊法;沒有功德,卻要支配鬼神及護法,那只有增加自己的罪業,自己會遭受飛災橫禍之事。
  二、不注重自己的品德,即使念也沒有功力
  所以修法的人所先要首持戒律,要注重德行,首先要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你道德不夠,就像假傳聖旨,冒充國王,這是行不通的。現在人只注重念咒靈驗有效力,但不注重自己的品德,即使念也沒有功力。
  三、不好好守規矩,就會有很大的問題發生
  所以學《楞嚴咒》法,所行必須要正,存心要正,不打不清淨的妄想,不做不清淨的事,要念茲在茲修清淨的行門。如果一方面修《楞嚴咒》法門,一方面不好好守規矩,就會有很大的問題發生,這一點大家必須明白。
  四、佛菩薩是慈悲的,護法都是有很大的脾氣
  若是你不存正念,不行正行,便會令金剛藏菩薩不佩服你,不保護你,佛菩薩是慈悲的,他不會損害眾生,不會瞋害人;可是所有的侍從,一切的護法、天龍、鬼神,都是有很大的脾氣。這種惡鬼、惡神,他見到你這修道持咒的人有過錯了,他就會給你一點災害,或者令你不自在,令你有很大的麻煩,你便會發生種種災難,受種種的果報,這是絲毫不可以開玩笑的。所以必須齋戒沐浴,要心裡也清淨,不打污染的念頭;身上也清淨,不行污染的法門,時時刻刻要保持清淨,不可以有絲毫不規矩的行為。
  五、持咒比買黃金更賺得多
  誦持《楞嚴咒》比買黃金更賺得多,誦《楞嚴咒》一遍,就等於幾萬萬盎司的黃金那麼有價值,不過不能用貪心來誦持。若能持戒律,無嫉妒障礙,無貪嗔癡,那麼誦持《楞嚴咒》就有大感應、大利益;若你有不守規矩的行為,修這個法便沒有大的感應力量。
  六、並不是因為咒沒有靈驗,而是你不守規矩
  並不是因為咒沒有靈驗,而是你不守規矩,護法善神離得你遠遠的,有什麼事情他也不管。所以凡是誦持《楞嚴咒》的人,不要有一種詭譎的心,不要有一種盡造罪業的行為。任何時候都要正大光明,只知利他,不知利己,存菩薩心腸,存菩薩行門。
  七、持咒要存大公無私的心,便能很快成就
  修《楞嚴法》是很靈感的,但也不是那麼容易,首先要沒有自私心,其次要沒有自利心,要存大公無私的心,要存至中不偏的心,要存捨己為人的心,要存普渡一切眾生的心。有以上所說這樣的心,便能很快成就。
  八、身、口、意三業清淨,才可以相應
  各位要注意,你一定要守五戒,奉行十善,這是最低限度要遵守的規則。修這個法不守規矩是不行的,不守戒律,或心裡盡打污染的妄想,不單修法沒有感應,沒有成就,而且還會有奇禍。所以修楞嚴法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要身、口、意三業清淨,才可以相應。不可以隨隨便便講是講非,挑撥離間,或令大家在道場住得不安樂。你一定要舉動行為管自己,行住坐臥不離家,不可以盡給旁人洗衣服,要好好把自己照顧一下,迴光返照。
  九、每一句咒文,有每一句的效力
  《楞嚴咒》是靈文,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效力,你不必想:“我持《楞嚴咒》怎麼沒有效驗?”不管有沒有功效,你就去念,就好像打功夫,天天去打拳,不管功夫如何,鍛煉就有功夫,不可說不鍛煉就有功夫。同理,受持法要天天不間斷,在任何情形下,在百忙中都要修法。不要時間久了就生懈怠,對《楞嚴咒》不再有興趣。
  十、讀三十年才能真正有學問,修行亦複如是
  這不是說你一念,就見到什麼功效,就見、不見什麼功效,你也要天天受持讀誦。這必須要日久功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就有感應的。就好像讀書要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才能真正有學問,修行亦複如是。持誦這個咒,你要念茲在茲的,時時刻刻都誦持這個咒,不要間斷,也就像穿衣、吃飯、睡覺那樣要緊,一天都不可以少的。不管它有什麼功效,你天天受持讀誦,時間久了就有基礎,自然就有它的功用。
  十一、誦咒想得到不可思議的力量,就不要心裡總打妄想
  你想成就妙行,得到不可思議的力量,你不要心裡總打妄想,想入非非,總是妙想天開。你誦咒若間斷了,你三昧就不會成就的。修習楞嚴法門要拿出真心、誠心來修習。
  十二、什麼叫真心
  什麼叫真心?就是為修持《楞嚴咒》,把時間也忘了,空間也沒有了,是日、是夜都不知道,吃飯、沒吃飯也不知道,睡覺沒睡覺也不知道。什麼都忘了,什麼都沒有了,一念像無量劫那麼長,無量劫又為一念。要有這種精神,吃飯、睡覺什麼都忘了,只一心來修行《楞嚴咒》,一定成就三昧的。不能這樣,就談不到真正修楞嚴法門,不只修楞嚴法是如此,修其他的法門都要如此,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渴不知渴,餓不知餓。說:“那不是變成最愚癡的人了嗎?”就是要如此,這才叫:養成大拙方為巧,學到如愚始見奇。
  十三、養成大拙方為巧,學到如愚始見奇——持咒三昧
  “養成大拙方為巧,學到如愚始見奇”。你若能學到愚癡到這個樣子,無論你修什麼法門,都能得到三昧,都會有所成就的。就是因為你沒能愚癡,沒能真正進入三昧的境界,所以修來修去也不相應。
  十四、修行好,自然有好的境界
  你用功持誦《楞嚴咒》的時候,或者會夢見拜佛,或者夢見佛放光,或者夢見佛來摩頂,或者夢見佛和你講經說法,或者夢見菩薩、緣覺、聲聞、聖僧,或者天上的將軍,或者夢見自己騰身虛空,或者夢見會飛了,這都是好的境界;或者騎馬,或者渡江,種種祥瑞的光,或者有種種非常出奇的異相。
  十五、得到這些應驗應該要小心,更要發菩提心
  假設得到這些應驗,你更應該很小心的,你要發菩提心,身、口、意三業要清淨,更加緊你的功夫來持誦這個咒。可是你不可以對人去宣說,你有什麼感應了,有什麼靈驗,叫人相信你,對你有好感。
  十六、不可炫示功德,各處賣廣告
  你有什麼感應,自己知道就得了,你盡炫示自己的功德,各處賣廣告,滿街賣修行,這是不對的。你如果這樣,便有了漏洞,魔就得其便。就好像你有了財寶,不把它放在保險箱裡,你把它放在門口,一定會被人偷去。所以修佛法要很小心,不要讓天魔外道得便。
  十七、只限于同道,非為名利,可以說
  可是和你同道的,就是一同修行,你不是為了名利,或者為了令人恭敬我、讚歎我,你可以說的。
  十八、有了功夫受用,八萬四千金剛藏菩薩常常護著你
  在《楞嚴經》上說:你要是誦持《楞嚴咒》,有了功夫,有了受用,那麼八萬四千金剛藏菩薩和他的徒弟眷屬,就都常常隨從保護著你,令你遂心滿願。縱然魔王想找一個漏洞,想來找你的麻煩也沒法子。在過去五祖弘忍大師在湖北東山那個地方修行,他戒行精嚴,修行也特別認真。
  十九、若沒有真正的功夫,怎麼會有這樣的感應道交
  有一次土匪把這個城圍上,弘忍大師忍不住了,就想要救這個城裡頭的老百姓,於是乎他就下山了,從東山那個地方到湖北城裡去。土匪一見弘忍大師來了,就嚇得丟盔卸甲望影而逃,為什麼這樣子呢?因為弘忍大師雖然是一個人下山來的,可是土匪看到完全是穿金盔金甲的天兵天將,就好像從天上下來的天神一樣,都穿著金盔金甲,手裡拿著寶劍威武奇揚的。土匪一見到這樣的情形就嚇得望影而逃,不用一刀、一槍、一箭,他們就撤退了。這是因為弘忍大師他誦持《楞嚴咒》,所以土匪一見著弘忍大師就嚇得跑了,這就是有真正的功夫才能這樣子,若沒有真正的功夫,怎麼會有這樣的感應道交。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專破一切魔網魔咒邪法 楞嚴咒之五大心咒

專破一切魔網魔咒邪法
楞嚴咒之五大心咒
本文完整彙集宣化上人
楞嚴咒之五大心咒的全部開示
五大心咒:
叱陀你 阿迦羅 蜜唎柱 般唎怛羅耶 儜揭唎
發音:
Chī tuó nǐ ā jiā lā mì lī zhù bō lì dān lā yè níng jiē lì
五方五部五佛傳佛心印妙法—五大心咒
白光旋轉照無間 尊勝天咒度大千
空不空藏密跡印 五方五部五心傳
「白光旋轉照無間」:這句咒文翻譯為白光旋轉。前邊有紅光繚繞,紫光碟簇,現在是白光旋轉。這三種光,要有德行的人才能遇得著,沒有德行的人是遇不著這種法。白光在此旋轉,照至無間地獄,其中受苦的眾生蒙光照觸,罪孽冰消。
「尊勝天咒度大千」:此咒名為尊勝,是在佛頂上化佛所說,以此尊勝咒之咒心來教化大千世界,教化世間一切的眾生。
「空不空藏密跡印」:有空藏、空不空藏,前面已說過,此為密跡金剛之心印。
「五方五部五心傳」:五方即東西南北中,東方金剛部,南方寶生部,西方蓮華部,北方羯磨部,中央佛部。這五方五部都有五佛的心印咒,又叫五大心咒。這一句咒說完之後,這五部的咒向世界來流通宣佈,令眾生得這個修行的益處。
金剛部,降伏法,以消災延壽佛作為教主,也就叫阿閦佛,以阿閦佛為金剛部的部主。
南方是寶生部。南方以寶生佛為部主,他是增益法。譬如你有一分的智慧,他令你增加至一分半;若你有二分的智慧,則增至二分半。
西方蓮華部以阿彌陀佛為部主,他攝受眾生,令眾生生到極樂世界。
北方是羯磨部,以成就佛為主,在佛律裡有三番羯磨,事便通過。這位佛是以息災法,息滅災難。
中央佛部以釋迦牟尼佛為部主,他成就法,他一切法皆可成就。這叫五方五部五佛傳佛心印妙法。
楞嚴咒這是密中之密,妙中之妙。這種法世間很少人明白,也很少人修持這種法。等到世間上沒有一個人誦持楞嚴咒了,那時所有天魔外道,妖魔鬼怪便都出現於世,因為它無所恐懼。若世上尚有一人能誦持楞嚴咒,他們還不敢公然出現於世。有時也會出現,但是都是偷偷摸摸地,不敢貿然間公開的現於世。因此楞嚴咒對佛教的關係是最重要的。有人會誦持楞嚴咒,則正法就久住,魔王就遁形。若無人能誦,則魔王就現形,正法就滅亡。因此我們為了護持正法,必須日日誦持楞嚴咒,天天來研究這個楞嚴咒,這就是住持正法的一部分。
這五大心咒是破天魔外道一切咒術根本的咒
又有“勾召法”,勾,就是這麼一個勾;召,就是叫你來。就是勾著你,把你抓來。抓什麼呢?你一誦這個咒,那個妖魔鬼怪,無論距離幾千萬萬里,都可以把他抓來的。譬如他在這個地方害人,害完就跑了;用這個勾召法,不管他離開多遠,也可以把他捉來的。就像警察到那兒,就把那個犯人給捉來了。又有“降伏法”,能破外道法。魔也有神通,也有咒;你念咒,他也念咒,他也用神通。但是你用〈楞嚴咒〉,就把他所有的咒都給破了。我以前對你們大家講過,〈楞嚴咒〉其中有幾句是破魔羅網的咒,也是破魔咒術的咒。我教過你們,現在我不妨再教你們一次;你們沒有學過的,可以用筆把它寫下來。
這幾句是破他人的這個邪咒的,為什麼〈楞嚴咒〉一念,那個先梵天咒就沒有效驗了呢?就因為有這五大心咒。這五大心咒是破天魔外道一切咒術的根本咒,他無論有什麼咒,你一念這幾句,就都把他破了,他那個咒就沒有功效了。我這個法如果要賣錢,幾百萬我也不賣的!不過我看你們都有點誠心,我一個 cent(一分錢)也不要,都傳授給你們。
你若能誦〈楞嚴咒〉,如是乃至天上的龍,和鬼神,和這個精祇魔魅:“精祇”,“精”就成精了,成了妖精;“祇”也是一種鬼神的名字。“魔魅”或者鬼魔之類的。所有惡咒:鬼魔都有惡咒的。昨天晚間我告訴你們的那五方、五佛、五部的五大心咒;你不要把它看得很簡單了,那是五方佛的心咒。能有什麼功用呢?就是能破魔這個咒術的。魔王無論有什麼咒術,你一誦持那幾句,就把他那個咒給破了;他那個咒一點功效都沒有了,就沒有作用了。皆不能著:為什麼不能著呢?就因為那五大心咒都把它給破了,它就沒有功效了。心得正受:念〈楞嚴咒〉這個人,心也可以得到正定、正受。
無論什麼蠱,你一誦五大心咒,都把它破了
解冤釋怨慶和平 戰爭永息化康寧
一切禁縛皆消散 五大心咒妙無窮
薩囉婆就是解釋一切禁縛。禁縛即被別人用咒來控制住。或中了邪,或中了種種法術如蠱毒,落降頭。這五大心咒都可以破這些邪術。薩囉婆是可解釋一切禁縛,所以說:「解冤釋怨慶和平」,大家不鬥爭了。「戰爭永息化康寧」,戰爭也沒有了,干戈永息了,彼此都不鬥爭,彼此都很健康,很寧靜。「一切禁縛皆消散」,旁人給你打的什麼災都沒有了,都消散了。「五大心咒妙無窮」,這從「叱陀你」開始到「儜揭唎」的五大心咒,其奧妙是說不完的那麼多。
“譬如他放在一件什麼東西上,或放個什麼東西到街上,你一動它,或者用腳踢,也中蠱了,就這麼厲害!很厲害很厲害的!這蠱是有蠱師的,若想給誰下蠱,和蠱師一商量,蠱師就給你一個方法:‘你到那兒,怎麼怎麼用……。’這個人就中蠱了!有很多人學這個蠱的。但是你若會念〈楞嚴咒〉,他就是下什麼蠱也不怕;不單〈楞嚴咒〉,〈大悲咒〉也可以。你若會念〈大悲咒〉,無論他給你什麼東西,你可以先念念這個咒。”
“中蠱的人,三十天就死掉。”
〈楞嚴咒〉中的五大心咒,就是破蠱毒的。無論什麼蠱,你一誦五大心咒,都把它給破了,那蠱就沒有效用,不靈了。”
五大心咒專門破魔羅網,破魔咒術破魔邪法
你誦這五大心咒,他的魔咒都不靈了
鉤召捉拿妖魔眾 光明遍照死者活
毗盧遮那灌頂王 金剛上師佛化佛
楞嚴咒由這句帝瓢以後的一段咒文是鉤召法,前邊有息災法和降伏法,這鉤召法其中包括五大心咒,這五大心咒專門破魔羅網,破魔咒術,破魔邪法。天魔外道的神通變化無窮,他的變化也不能化啦。所以便原形畢現,露出他本來的面目。這五大心咒都有這麼大力量。
所謂鉤召法,鉤就好像拿鉤子把它鉤來,像釣魚一樣鉤來,召就是召來,是命令你要來,不來不行的!這是命令,也就像警察有了傳票,可以隨便抓人。鉤召也就是一併把他抓來,所以又叫捉拿。為什麼要講楞嚴咒,因為要知道咒的意思,哪一段咒文是幹什麼用的。楞嚴咒裡每一段咒文有它的用途,每一句咒文也有它的用處。不過這不是一朝一夕就明白的。必須要在這時熏習。就像用香菸來薰,久而久之,就會懂了,剛學不會懂的,不論你怎麼聰明,怎麼樣有智慧,怎麼樣有學問,都是格格不入。為什麼呢?還沒有鑽進來,所以總覺得生硬,不順耳。這一句帝瓢,翻成光明遍照。所以說「鉤召捉拿妖魔眾,光明遍照死者活」。你要遇到這種善因緣,得到這種光明遍照,就是死的人都會變成活啦。楞嚴咒就有這麼大的力量。「毗盧遮那灌頂王」,毗盧遮那是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他是金剛灌頂部的部主,遍一切處灌頂。佛將要成佛時,要受灌頂位,受了灌頂法之後,才做法王子,便即將成佛啦。所以說「金剛上師佛化佛」,在佛教裡頭,又叫金剛上師,這是佛化出來的佛,來教化眾生。這個鉤召法,
你們不能隨便用的,因為你們還德行還不夠圓滿,不能控制自己,不能隨便支配護咒的善神。護咒善神也不會佩服你,所以不但沒有靈驗,而且還會招禍的。所以咒是不可輕舉妄用的。萬佛城所有的人,不一定個個都是修道,其中一二個或者只是來參觀,或者只是到這裡來研究。在這兒的人,不管你修道不修道,最要緊的就是不要給旁人添麻煩。
〈楞嚴咒〉之五大心咒
佛教裡最尊最貴最有用的咒
宣化上人
chì tuó nǐ.ā jiā là .mì lī zhù.bō lī dá là yē.níng jiē lī
叱陀你.阿迦羅.蜜唎柱.般唎怛羅耶.儜揭唎
這五句咒叫五大心咒,是五方佛的心咒。這五大心咒專破天魔外道的一切咒術。
宣化上人 為此五句心咒每一句都作了四句的偈誦
並解釋闡述其功德
一、叱陀你
斷他咒術破羅網 解除橫死消災障
救拔一切冤苦業 清淨光明更吉祥
天魔外道和一切妖魔鬼怪也有他們自己的咒術,可是你一誦這個咒,就能破他們的邪咒。所以說「斷他咒術破羅網」,破魔的羅網,破魔王一切的神通。「解除橫死消災障」,本來應該橫死,或者有什麼大難,水難、病難、災難,一切的橫死,好象被車撞死,飛機掉下來死,或者火車失事死,汽車失事死,這些橫死,叫橫難。念這個咒,橫難就沒有了,可以破了,所以他能破人家咒。破一切的災障。「解除橫死消災障」,一切的難都可以消了。「救拔一切冤苦業」,什麼冤業苦業,這個咒都可以救拔。「清淨光明更吉祥」,誦這個咒。可以得到清淨光明妙吉祥。
二、阿迦羅
無上大悲心印文 西方蓮華部眾神
更加慈悲兼喜舍 妙運巧奪造化功
阿迦羅這個咒,就是無上大悲心,無上大悲咒。「無上大悲心印文」,心印這種妙法。「西方蓮華部眾神」,西方蓮華部一切護法善神。「更加慈悲兼喜舍」,你要用大悲心、大慈心、大喜心、大舍心,四無量心用圓滿啦,「妙運巧奪造化功」,你要是會用,用得恰倒好處,可以奪天地造化的功能,令這個應該死的人不死,應該壞的人不壞,不如意的事情,都能化為吉祥。這就是能巧奪造化,這種功用是很妙的。所以你們各位要知道,從這裡開始是五大心咒,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用的,在楞嚴咒裡邊是最重要的。
三.密唎柱
擎山持杵遍虛空 東方金剛鎮魔軍
八萬四千常擁護 能使行人入大中
「叱陀你、阿迦羅、蜜唎柱、般唎怛羅耶、儜揭唎」這五句咒叫五大心咒,是五方佛的心咒。這五大心咒專破天魔外道的一切咒術。無論他有何妖術邪法,你誦持這五大心咒,就把他這妖術邪法破了。不單破人間的妖魔鬼怪,還能破天上的天魔外道。你遇到天魔外道,就誦此五大心咒,他就不能惱亂你的心,不論他有什麼法術都不靈驗了。所以這五大心咒,在楞嚴咒裡非常重要,非常靈感,不可思議。密唎柱,翻譯成金剛,是一百八的金剛之一。這是屬於東方的金剛部,是金剛部的咒心,所以說:「擎山持杵遍虛空」,這是八萬四千金剛菩薩,擎山持杵遍虛空界。「東方金剛鎮魔軍」,東方的金剛部,來鎮服一切的天魔外道,把天魔外道鎮服了,修行就容易清淨,容易用功修行。所以修道要內功外德,裡頭要有功,外邊要培植德行。「八萬四千常擁護」,八萬四千金剛藏菩薩常擁護你。「能使行人入大中」,能使修道的人,得到楞嚴大定,常常生出真正的智慧。
四、般唎怛羅耶
如意輪寶妙難思 南方化生無畏施
心咒受持原形現 魑魅魍魎鐵吸石
「如意輪寶妙難思」,這是妙寶心咒,也好象如意寶珠一樣不可思議。「南方化生無畏施」,南方的寶生部變化無窮。有無畏的佈施,如意寶珠普遍施給一切眾,令他們都得到種種寶藏。「心咒受持原形現」,這五大心咒一念,無論什麼妖魔鬼怪皆現原形,你就可以知道他是什麼東西。「魑魅魍魎鐵吸石」,無論是魑魅魍魎,或是什麼怪物,你一念這咒,就像吸鐵石一樣,把他吸住,他便不能變化。這真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三昧真實義。」誦經持咒修一切的法門都要誠心,齋戒沐浴,身心清淨,息滅一切的妄想,來修這個法門,才能得到感應道交,如迴應聲。若你沒有誠心,什麼靈驗的咒也都不靈了。所以說「心誠則靈」。心若不誠則不靈。什麼叫誠?就是沒有懷疑心,真正信咒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真正信咒的力量是沒有不成就的。你若有真正的誠心,修行就有成就,沒有誠心就沒有成就。有的人往往修行了很長時間沒有什麼感應,是不是佛法不靈?或者經咒沒有感應道交的力量?不是的,就因為你沒有誠心,馬馬虎虎的,敷衍了事,苟且塞責,好象隨喜大眾,沒有拿出真心來。所以我們學楞嚴咒要具足真實的心,這是最要緊的。
五.儜揭唎
最上作法金剛心 轉輪成就北方尊
智慧正定戒根本 大圓滿覺人天欽
儜譯最上,揭唎譯作法,這是「最上作法金剛心」,密咒內的金剛心。「轉輪成就北方尊」,揭唎又譯轉輪,是大輪心咒,這是屬北方成就部的成就佛所管的。「智慧正定戒根本」,修道的人有大智慧,有大定力。要有正定必先持戒,戒為最根本的基礎。若沒有戒,便沒有定,便沒有慧。「大圓滿覺人天欽」,你成佛了,得到大圓滿覺,人天都欽佩你,恭敬你。這從「叱陀你」開始到「儜揭唎」 的五大心咒,其奧妙是說不完的那麼多。
宣化上人關於五大心咒的答疑
問題:
我們要念楞嚴咒全咒,還是這五大心咒?
上人 答:楞嚴咒是很長的咒,但是此咒每一句都有它的用途和力量。你若知道它的用途和力量,在境界來時就可單念這幾句就夠了。若你從頭唸到尾要很長的時間。
這五大心咒能破魔羅網,破魔王咒術。魔羅網即禁符和咒術能令你心裡迷失正念,如南洋、泰國一帶都有中蠱、下蠱毒,俗話叫落降頭的這種邪病,用五大心咒就可破之。又如楞嚴經中之摩登伽黃髮外道用的先梵天咒,亦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不過它是邪法,屬於自私自利的咒,不是大公無私,因它不是大公無私,所以能破了它。如果是大公無私,沒有一點自私自利心,這種力量誰也破不了。因為是屬於正的。
當我在馬來西亞時,有一個人中了蠱毒有五六年,他常想自殺,常聽見有人講話,顛顛倒倒的,他來找我,我用棍子打他一下,他就吐出無數的蟲子,便好了。這就是蠱毒。為什麼一棍就給打好了?因為在棍子上有很多咒的力量。要有德行才可支配這種法,若你無德行,雖也有一點靈感,終會招來禍患。若是戒律不清淨,沒德行,護咒神不佩服你的。雖然當時有感應,時間久了,反而遇到飛災橫禍,有想不到的果報。因此無論修什麼法都要注重德行,注重根本道德,才能使用這個法,才有力量,才安全。沒有道德是不應該用的,無論什麼咒都如此。
這五大心咒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亦是百千萬劫你遭遇了,又不能明瞭的一個咒。這五大心咒是最尊最貴的,佛教裡最有用的咒。無論是天魔的咒,外道的咒,鬼神的咒,妖怪的咒,旁門的咒,右道的咒,都能破,就是能破一切不能破的咒,並不是要對他們存有一種敵對的心理。而是好象打太極拳一樣,用柔的力量把剛的力量消解了。無論什麼咒,用此心咒都能化了,但是對於對方還是沒有損害。
這五大心咒,何以叫心咒?就是從慈悲心所流露出來的,用這個咒要用慈悲喜捨的心攝受一切的眾生。並不是說我念這咒是要把你打死,把你殺了,或把你消滅了,而是它把其它咒術的力量給化解了,融化了,就如冰見到陽光,自然變成水了。本來旁門外道的咒,嗔恨心所支援,你念這楞嚴咒就可化為吉祥,妙就妙在此。並非你一念這咒,對方就怎麼樣受不了,而是楞嚴咒把它的力量消解了,並沒有害人。咒的力量是從諸佛菩薩,和誦咒行者的心所流露出來的一種慈祥的心,所以能降服一切天魔外道。
誦持《楞嚴咒》的心,這叫打成一團,成一個了,團結起來了。你這思想念頭團結起來了,沒有第二唸了,就像流水源源而來,前浪推後浪,浪浪不斷,這樣子水流風動演摩訶,水流的聲音,和風動的聲音,都是《楞嚴咒》的咒心。你能唸到這個樣子,那時候你就是破戒了,也還能得到戒根清淨;你沒有受戒,就得到受戒。
問題:怎樣用咒對付魑魅魍魎?
上人 答:外道的法術,妖魔鬼怪,有時或叫你頭痛、牙痛、眼痛、或叫你邁不動步,頭暈,發狂,亂講話,這時你誦這咒就能破他的法術,令他的法術不靈驗。並不是叫你無端端去對付魑魅魍魎。你天天心裡有個魑魅魍魎,就是沒有魑魅魍魎,也會把他們招來。你心裡下請貼說:哦,魑魅魍魎,你快來,我有咒對付你呢!這是頭上安頭。
懂得這個咒是說一旦誰遇著什麼問題,你可用這個咒把法術破了,並不是叫你天天去破。哪有那麼多魑魅魍魎,要你天天破。無論什麼魑魅魍魎,什麼法術,一遇著這個咒,他的氣都散了,跑了,沒有用了。你自己心裡先把魑魅魍魎請來,當然他什麼都有。心咒,心咒,就是你心裡要有咒,要乾淨,什麼都沒有,到要用時自然有靈驗。受持並不是為著降伏妖魔鬼怪,這是好象誦持大悲咒,就是念,久而久之,不念自念,自然有一種咒的力量來護持你。甚至到時候,你誦咒不誦都有感應,因你平時修得好,所以境界來時,自然迎刃而解,什麼問題也沒有了。
宣公上人用五大心咒
震碎魔宮,救小徒弟神識回來
以前我在東北,我有一個小徒弟,這個小徒弟大約十四歲的樣子,雖然是個小徒弟,他的神通可不小,他可以上天入地。他得到五眼,但是沒有得到六通──他得到五通,沒有得漏盡通;若是得漏盡通,那就證阿羅漢果了。
有一天,他就跑到天上去玩。到了天上,這個魔王很歡喜他,就把他圈到宮殿裡頭了。魔王的宮殿都是玲瓏透體的,都像那個琉璃造的,非常地美麗,他就留在那裡。因為他有五眼,他看到他自己的法身到那個地方,魔王就不叫他回來了。
他就告訴我:“師父啊!我到天上去,現在回不來了!”
我說:“你到天上去回不來,誰叫你去來著?”
他說:“我以為那個地方好好玩的,我到那個地方去看看,啊!天上那個人就不叫我回來了。”
我說:“你玩,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嘛!那六慾天的天魔,他專門就想要破壞修行人的定力。”於是乎我說:“你不要害怕,我叫你回來。”
我叫他回來,這魔王就在那兒圈著他不叫他回來,這個時候他就很恐懼了,他說:“他不叫我回來,那怎麼辦呢?”
我說:“你不要怕,我現在叫你回來。”於是乎我就用這個〈楞嚴咒〉──我已經告訴過你們了,那個破魔咒術的五大心咒;喔!魔王宮殿即刻就粉碎了,這次他回來了!這是真實的事情。
沒有德行五大心咒也不可隨便用
楞嚴咒有吉祥法、增益法、鉤召法、成就法、降伏法,從第五○四句咒開始此段屬鉤召法,第五○三句咒以前屬降伏法。鉤召有鉤,叫你來,如警察拿傳票,就可以給你上扣,鉤你,硬抓來。不來也要來,來也要來。鉤召和降伏是警告你,警告你若不來、不聽命令,就用鉤召,但此法不可隨便用,五大心咒也不可隨便用,令人輕舉妄動,這不可以的。
咒有咒神,你德行不夠不可用的,夠德行一定要持戒,否則就不夠資格用咒,如一般人什麼都不懂,隨便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而在緊要關頭時念五大心咒,這是汙衊法。法不可輕舉妄動。你可修,每天受持、唸經、持咒,不管有沒有功效,就去念,如打拳功夫,不管怎樣,天天去打拳、鍛錬,不管功夫如何,鍛錬就有功夫,不可說不鍛錬就有功夫。同理,受持法要天天不間斷,在任何情形下,在百忙中都要修法。修法時不管它有沒有功效,就如吃飯、穿衣一樣,日常課誦不可間斷,不管它有無功效,天天誦持讀誦,時間久就有基礎。在修時不要知道它有沒有功效,所以不要輕師慢法,不要隨便,就像練功夫。海燈法師的功夫是了不得,但祇要
捱打,不打人,這就是有功夫。受持有功德,還不隨便用。不隨便用,就像你有槍,不可隨便放槍。有是可以,但備而不用,只有在緊要關頭、不能解決時才用。如海燈法師的功夫祇捱打,但一動手就可將人摔得很遠,若用力,人就沒命了。降伏天魔、制諸外道亦是如此。我年輕時,曾輕舉妄動,得罪很多天魔。那時我也不怕、膽子大,天天帶著小徒弟到山中試此段法有什麼功效,知道後就隨便用,以致惹了很多麻煩。現在知道這種厲害,佛法靈,但不可亂用或輕舉妄動。
楞嚴法是百千大劫難遭遇,這次講楞嚴咒,三千大千世界皆六種震動,天魔宮殿不安於位,要聯合起來,以為我要對他們不利。各位學法要知道此法的重要性,不要隨便嘗試,否則傷害自己的德性及眾生自由,令他們不高興。學是可以學,但不可用,沒有功德卻要支配鬼神及護法,那只有增加自己的罪業。
《楞嚴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法門,我們學得一句,明白一句的力量,便要照著去實行。但也不是聽說法有大靈感妙用及力量,就去用它。你用法,但不持戒,好象一般人什麼都不懂,隨便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而在緊要關頭時念五大心咒,這是汙衊法;沒有功德,卻要支配鬼神及護法,那只有增加自己的罪業,自己會遭受飛災橫禍之事。所以修法的人所先要首持戒律,要注重德行,首先要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你道德不夠,就像假傳聖旨,冒充國王,這是行不通的。現在人只注重唸咒靈驗有效力,但不重自己的品德,即使念也沒有功力。
所以學《楞嚴咒》法,所行必須要正,存心要正,不打不清淨的妄想,不做不清淨的事,要念茲在茲修清淨的行門。如果一方面修《楞嚴咒》法門,一方面不好好守規矩,就會有很大的問題發生,這一點大家必須明白。若是你不存正念,不行正行,便會令金剛藏菩薩不佩服你,不保護你,佛菩薩是慈悲的,祂不會損害眾生,不會瞋害人;可是所有的侍從,一切的護法、天龍、鬼神,都是有很大的脾氣。這種惡鬼、惡神,他見到你這修道持咒的人有過錯了,他就會給你一點災害,或者令你不自在,令你有很大的麻煩,你便會發生種種災難,受種種的果報,這是絲毫不可以開玩笑的。所以必須齋戒沐浴,要心裡也清淨,不打汙染的念頭;身上也清淨,不行汙染的法門,時時刻刻要保持清淨,不可以有絲毫不規矩的行為。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為什麼誦楞嚴咒一定要念祈請文?

為什麼誦楞嚴咒一定要念祈請文?
聖空法師
那很多人上來就說:「我把我今天誦楞嚴咒的功德回向給我的冤親債主,回向給某某某。」結果沒回向幾天,自己鼻青臉腫,老是問我:「為什麼我眼睛青?」誦楞嚴咒,眼睛怎麼會青呢?誦楞嚴咒,為什麼會鼻青臉腫呢?咋地?因為,你沒有功德之力而你天天向人家承諾:「我給你『一千萬』,我給你『一百萬』,我給你多少多少……」結果,你的冤親債主都在門口等著,你出去是不是讓人家一拳打青了呀?也就是說,你自己沒有這麼大的功德力。(~😂
第一個,你沒有持戒;
第二個,你心是散亂的;
第三個,你誦咒的時候呢,你的功夫不行;
第四個,你的福德根本就不到位。也就是你誦的那點兒楞嚴咒啊…,只是諸佛菩薩憐憫你,要是沒有諸佛菩薩的那種慈悲心——那別人只要功德之力,那好像請護法神,他要功德之力,沒有功德之力他是不會來的;那諸佛菩薩,他不是。諸佛菩薩他是慈悲力,這個慈悲力可不是你的慈悲力,是諸佛菩薩的慈悲力。龍天護法可不是沖著你來的,就你誦的那點兒楞嚴咒,可能請不來龍天護法。
諸佛菩薩一到位,龍天護法必到位;龍天護法一到位,一切土地伽藍絕對乖乖地到位;也就是諸佛菩薩一來,這些(龍天護法)呀,他們是有神通的,所以他們腦袋削個尖兒的都想沾佛的光。那這個時候我們誦的咒語,乘著諸佛菩薩之力去回向給我們的冤親債主、給我們的六親眷屬或是你要解決什麼問題。這個時候只是你在誦楞嚴咒,解決這些問題可不是你去解決的,是諸佛菩薩、龍天護法、土地伽藍去解決的。換句話說,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很多人誦咒語去回向解決不了問題,其實你只是在這個中間,思想沒轉過來,缺了這麼一個(祈請的)環節吧。雖然就這麼一個環節,可是,就是 ((( 天壤 ))) 之別了!
就靠你誦咒語的力量,可能是沒走幾步,這個力量已經就散掉了。這個環節雖然是很簡單,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很多人只知道祈請,但是回向的時候就告訴:「我誦咒語的功德……」你以為你誦咒語的功德很大嗎?????!所以我們是微不足道的📌,所以 以自己誦咒語的功德直接去回向、去解決問題,這個是解決不了的,最後還造得自己「烏眼兒青」,搞得不如意、不順心,搞得雞飛蛋打。
聖空法師 (((祈請文)))
祈請十方諸佛菩薩加被護持。
祈請天龍八部、金剛密跡、百萬火首金剛 、一切護法神加被護持。
祈請一切土地伽藍、歷代祖師大德、一切聖賢加被護持。
祈請一切神眾護持 、一切萬靈做鎮嚴之主。
(((回向文)))
以此誦楞嚴咒功德,乘諸佛菩薩慈悲之力,解怨解結,化解一切怨結,消除一切怨氣。
願六親眷屬,歷代宗親,一切冤親債主,殺害傷害,食噉一切生靈,亡胎男女兒,孤魂野鬼,靈祇,山精鬼怪,一切諸仙,城隍土地,乘佛慈力,一念不生頓超三界,往生淨土。
願我乘此功德之力,消除業障,福慧增長,化解一切怨結,消除一切宿障,一切冤親債主得以超脫,消除一切修行違緣,成就道業,弘法無礙,法緣殊勝。
注:聖空法師專修楞嚴經楞嚴咒,祈請回向文可供所有修學者參考。
南無阿彌陀佛🙏🏻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楞嚴咒咒輪 你誦這個咒一遍,就等於幾千萬斤的黃金那麼有價值

楞嚴咒咒輪
你誦這個咒一遍,就等於幾千萬斤的黃金那麼有價值。
——宣化上人
楞嚴咒叫「愣半年」,天天念,要念半年才會背。我們能誦楞嚴咒的人,都是在無量劫以來培植大善根的人,才能把楞嚴咒讀得熟,背出來,永遠也不忘,這就是善根的表現。若你沒有善根,不但不能念,就連楞嚴咒的名字也聽不著;就算遇著了也不懂,不會念。所以我們現在能念、能背,都是有大善根。
楞嚴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法門,我們學得一句,明白一句的力量,便要照著去實行。但也不是聽說法有大靈感妙用及力量,就去用祂。你用法,但不持戒,好像一般人什麼都不懂,隨便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而在緊要關頭時念五大心咒,這是污蔑法——沒有功德,卻要支配鬼神及護法,那只有增加自己的罪業,自己會遭受飛災橫禍之事。
所以修法的人首先要守持戒律,要注重德行,必須要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你道德不夠,就像假傳聖旨、冒充國王,這是行不通的。現在人不注重自己的品德,即使念也沒有功力。
所以學楞嚴咒法,所行必須要正,存心要正,不打不清淨的妄想,不做不清淨的事,要「念茲在茲」地修清淨的行門。如果一方面修楞嚴咒法門,一方面不好好守規矩,就會有很大的問題發生,這一點大家必須明白。
若是你不存正念,不行正行,便會令金剛藏菩薩不佩服你,不保護你,佛菩薩是慈悲的,祂不會損害眾生,不會嗔害人;可是所有的侍從,一切的護法、天龍、鬼神,都是有很大脾氣的。
這種惡鬼、惡神,他見到你這修道持咒的人有過錯了,就給你一點災害,或者令你不自在,令你有很大的麻煩,你便會發生種種災難,受種種的果報,這是絲毫不可以開玩笑的。所以必須要齋戒沐浴,要心裡也清淨,不打染污的念頭;身上也清淨,不行染污的法門,時時刻刻要保持清淨,不可以有絲毫不守規矩的行為。
誦持楞嚴咒比買賣黃金更賺得多,誦楞嚴咒一遍,就等於幾萬萬盎司的黃金那麼有價值(1盎司=28.350克),不過不能用貪心來誦持。
若能持戒律,無嫉妒障礙,無貪、瞋、痴,那麼誦持楞嚴咒就有大感應、大利益;若你有不守規矩的行為,修這個法,便沒有大的感應力量。並不是咒沒有靈驗,而是因為你不守規矩,護法善神離得你遠遠的,有什麼事情,他也不管。
所以凡是讀誦楞嚴咒的人,不要有一種詭譎的心,不要有一種盡造罪業的行為。任何時候都要正大光明,只知利他,不知利己,存菩薩心腸,行菩薩行門。
▪宣化上人▪
May be an image of text
Resource: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

怎麼誦才能發揮出〈楞嚴咒〉的威神之力?

怎麼誦才能發揮出〈楞嚴咒〉的威神之力?
聖空法師 〈楞嚴咒〉釋疑
1、問: 懇請法師帶我們誦一次楞嚴咒,我們就好掌握在共修念咒時如何用氣、快慢如何?
聖空法師 答:
誦楞嚴咒不是用氣,而是調整心態的平衡。在平和的心態里,流露出來的咒音,不管什麼聲調、字音是否有微細差別、快慢如何,都不需要我們花太大的精力在上面,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就好了。重點在於訓練「即心即咒」,這樣才能發揮出定力。每個人都帶有自己的業力,有業力就有界限。所以共修訓練「即心即咒」,就是打破個人業力的界限,從而建立楞嚴壇城,這才是最重要的。壇城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就是還有業力的界限,就像飛機起飛,還在雲層之下,有重重阻礙。只有突破界限,到雲層之上,才會通達無礙。楞嚴咒也叫大白傘蓋,能覆蓋業力。壇城建立起來之後,再誦咒,就會感覺很輕鬆了。就像我們這次在清泉寺開法會,兩天過後,壇城就建立起來了。
2、問:我已經會背楞嚴咒了,但誦咒妄想卻變得很多是怎麼回事?
聖空法師 答:
背誦出妄想,就看字。看字出妄想,就再換成背誦。換個形式,幫助我們集中精力。因為一個形式太熟悉了,就容易出妄想。另外,閉著眼睛容易出妄想。咒語就是幫我們去除妄想的,也是一個方便的方法。有妄想是普遍現象啊!就是因為有妄想,才需要專心的誦咒。誦咒也像過河的船,過了河就沒用了。
3、問:誦咒是不是一定要誦幾遍才行?
聖空法師 答:
我們規定誦咒50遍、108遍,是我們要去努力達到的標準。有了標準,就有動力。否則你試試,如果隨便誦,幾遍都行,就會有惰性,沒有動力了。
一般來說,一天誦14遍以上的楞嚴咒,才開始初步顯現楞嚴咒的威力。
4、問:誦咒時如何控制呼吸?集體誦咒時要不要打木魚?
聖空法師 答:
誦咒時,對呼吸不要動意識,否則心就會亂。這個修法不是數息觀,努力練到「即心即咒」就好。木魚如果打得好,大家跟的會很輕鬆。但如果打不好,大家就都會誦得很累,反而影響效果。如果不會木魚,寧可不用。我們自己寺院裡誦咒,木魚只是之前帶一下,第一遍楞嚴咒還沒有結束,整體帶起來了,木魚就省掉了。
5、問:誦咒要不要念出聲?
聖空法師 答:
如果共修,只有十幾遍,出聲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像你們帶的人不是一個,輪著帶,可以休息,不會太累。如果誦的多,出聲就傷氣了。就像我們辦7天法會,由一個師父帶,邊打木魚、邊拿麥克領誦,就傷氣。如果每天50遍、108遍,就不要出聲了。
6、問:誦了楞嚴咒之後,頭痛是怎麼回事?
聖空法師 答:
楞嚴咒是消業障最快的。這是業力現前啊,讓你去超越,承受它,不去理它,就超越了,業障就消了。沒超越,以後業障還會現前。很多人說開始誦楞嚴咒,這裡痛那裡痛,都是這個原因,業障提前顯現了。這總比以後受三途苦好啊!
7、問:有幾個人誦得很熟了,帶誦的速度很快,後學的跟不上,煩惱產生矛盾。
聖空法師 答:
這都叫做各執己見,都屬於無明的東西,不是誰對誰錯,都是錯。只要是自己的知見,都要放下,我們不就是修這個(破除知見)嘛!作為領導的,要生起慈悲心,要讓大家生起歡喜心,這個團隊才有凝聚的力量啊!不要只為了自己,有了真正的願力,才能為他人放慢腳步。就是說,即使我們行了,還能放下身段,反復的去做一件事,這就是功夫了。
一個團隊,不管有多少人,只有一個心,否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怎麼行?一個團隊,只有一個領導。核心的成員做好了,後進來的,能跟上就盡量跟,如果跟不上,可以自己學習,慢慢跟上。大家定期總結一下心得體會。新進的成員主要是學習、依教奉行,不能跟著自己的意識走,進入共修組之前,要對此瞭解、認識、發心才行。團隊的人員流動是很正常的。
8、 問:我們應該行苦行嗎?
聖空法師 答:
我不主張在身體上行苦行。我認為,克制自己的貪欲就是苦。克制自己的自私自利,不跟著自己的妄想走、斷掉自我主見、依教奉行,就是苦行。持之以恆,方有成就。
Resources: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

《楞嚴經》–你要想學《楞嚴經》,要先放下這些

你要想學《楞嚴經》,要先放下這些
夢參老和尚
離開心意識來學《楞嚴》
你要想學《楞嚴經》,放下識心,放下一切執著。就像一張白紙,原來什麼都沒有,你想怎麼畫就怎麼畫;如果你原來有些個形相,你畫什麼都畫不成了。我們要學《楞嚴經》的時候,先把一些思慮、緣念——就是我們自己所有的一些想法——你都要放下,就像一張白紙似的無知。
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這樣追起來,是讓你不要用見解的識心來學《楞嚴》,把你那分別心、識心,一切你以前所認識的,你全部把它放下。放得愈乾淨,你學《楞嚴經》愈能進入得深。如果你把你以前的知見帶來了,那是不行的!帶個有色眼鏡來看一切事物,那一切事物有什麼變化?你認不到一切事物。
換句話說,就是你先有個成見,你有個見解、有個認識,然後你來學《楞嚴》,你就沒法進入,你進入不了。因為你心裡有個成見,一個有,一個空。「七處徵心」的意思,就是要徵什麼?心無所在,心無不在;一切都不是心,一切皆是心。你在這個地方你要領悟到了,你就會明白,一切非心,一切即是心。一切非心講這一切事物都不是心,但是它跟你生死非常關切。
咱們認為財富、金銀財寶的財富,它跟心有什麼關係?好像絕不相干吧?當一個人財富失掉了,生命就隨著它死亡。你說這是心?不是心?你把這個關係懂了就行了。所以你放下、看破,放下什麼?身和心。咱們現在的身是生滅的,咱們這個心也是個生滅的,但是你還有個不生滅的心,你要把這個生滅心放下,不生滅的心才能顯現。
如果你從文字學《楞嚴》是學不進去的,離開心意識參,離開心,離開意,離開識。離開心意識參,就是離開心意識來學《楞嚴》,你才能進入《楞嚴》的,這就是定。你如果想修定的話,你把一切都放下,不能有一點的思慮,就是沒有一點牽掛,清清淨淨地,像一張白紙一樣,而後你才能畫什麼都可以。你想畫什麼,你想入極樂世界就是極樂世界,你要畫娑婆世界就是娑婆世界,就看你心怎麼入。
七處徵心,心都不在,七處都是心,就一個執著與不執著的問題,顯空義,顯真空的道理,一作意就失掉了。作意,所以為什麼叫「照」?觀照。智慧是照的,不是作計度分別的;計度分別不是智,是識。咱們的計度分別是識,不是智。
大家讀《心經》的時候,《心經》第一個字就告訴你「觀」,你觀了之後你才能夠自在,你不觀你不自在。你盡在心意識、色法跟心法這個中間打交道——我們是離不開的,不是色就是心。色是一切形相,你在一切形相之中打轉轉,要把這些形相給你奪掉了,你沒有著落了,沒有執著。
所以我們歷代的大德,他在修禪觀的時候,就在那想入極點的時候,完全放下、看破。
人的生命在世間,一般的沒有學佛的人,他要有七天不吃飯,他活不成了。人七日不吃,就上望鄉台了,過去古語就是這樣子——「三天不吃人間飯,七日上瞭望鄉台」。
但是我們佛教可不是這樣說,佛教怎麼想的?修行人在山洞裡頭,不要說七天,七十天不吃飯也不會死的,不會餓,以識為食。識就是那個神識,他神識入定了,說他想,想到一頂點,但這個時候是禪定?還不是,必須得與佛知見的知見——就是佛現在啓示阿難的——把這些個知見都破了。
大家看那個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他以識,沒有世界,虛空就是他一個識,識念,還沒成道業。三十三天的時候,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非想處,那些就是那種境界。那種境界還會墮落的,因為他不是這個智慧。所以你在思考學《楞嚴》的時候,一定把你過去的意識形態、你那種看問題的想法全部放下,不要計度心來分別。阿難就給我們示現了,七處的計度都不是。
我們每個講《楞嚴經》中間都有一定時的距離,這幾天你不上課時你不要把它放下。你就想,想想阿難怎麼執著的,佛怎麼破除的,我有沒有這個想法——回想你自己,你是不是跟阿難一樣看法。你不連續,你自己聽它做什麼?連續地自己這麼學: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執著?要有執著,佛怎麼樣破除這個知見?七處徵心,這是開悟的開端。如果你在七處徵心徵得明白了,你會什麼都放下了;放下的時候,什麼都不執著了。放下的含義就是這樣,就是不執著。
《楞嚴經》,在我們佛教講的一切經論裡頭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開悟,明白,一般說明心見性,現在就是顯性。因為我們對我們的性理性體、對我們的真性不認識,把我們這個六塵的境界、緣影的法塵當為我們的自性,這就是迷的表現。佛跟阿難說:來辨別這個問題。阿難是代我們眾生受請,不過他也沒有明白,所以他一直來問。
Resoures
This article first appear in Facebook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