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戒與吃素 – 信佛吃素的好處說不盡

信佛吃素的好處說不盡,多少大德專家都說了,也還是說不盡的。 因為信佛吃素的益處是綿綿不絕的,益上加益的。 誰也說不完它無盡的好處,只有篤信佛法,實踐佛法,實行吃素,才能夠逐漸體會出益處來,行之越久,越能得到福祉益處。
信佛法的人,首先就須守持五戒,這些基本的啟蒙戒行是──戒殺生、戒邪淫、戒酒、戒妄語、戒偷盜──都是很重要的,也都是利人利己的,是維繫世界和平與保護萬物生存和諧的最佳法則。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守這五戒,這世界就不會有永無寧日的戰爭與屠殺,社會就不會有人犯罪了。 可惜世人大多不能守持五戒,又不信佛法,只知貪婪、縱欲、拜金、勾心鬥角、圖謀別人、明搶暗偷、欺騙敲詐、飲酒食肉,自以為享受人生,卻不知道是在自殺,更不知道因果報應,回歸自身。
看西方社會那些荒唐無恥的縱欲邪淫,自稱“性解放”,享受“性自由”,於是性病流行,梅毒遍傳,殃及下一代。 以為盤尼西林是萬能仙丹,怎能病菌卻已經產生了抗體,再也不怕盤尼西林了。 如今又出現了更可怕的病菌,這是一種細微至極的過濾型栗狀的毒菌,專吃人體內T型白細胞,造成了“後天獲得的喪失免疫力症”,簡稱為“AIDS”,譯名通用者為“艾滋病”,其實譯為“愛死症”更為恰當;它已成為本世紀最糟糕的患者為“艾滋病”,其實譯為“愛死症”更為恰當;它已成為本世紀最糟糕的性病患者,全身性瘟疫而死。 這都是邪淫的現世惡報。 佛教為什麼要教人戒邪淫? 就是因為佛陀老早就洞悉邪淫會帶給人種種致命的病毒。
另外,就是道德問題,那更不必多述了。 酒能亂性。 在台灣,一場大拜拜下來,街上到處是醉漢,不是酒醉毆人,就是被人毆;還有爛醉如泥,倒斃路旁,車禍死亡……。 在西方社會,酒醉鬧事的例子更多,紐約、三藩市、溫哥華、倫敦、洛杉磯、東京……醉漢滿街,打架滋事,常出命案。 不能自拔的年老醉漢,倒斃街頭,比什麼都賤,再軟心腸的路人,也不會為之流一滴眼淚。 多少人因喝酒太多而百病叢生。 法國以香檳與白蘭地馳名全球,一瓶名酒,價值千金,可知法國人肝癌的死亡率佔全世界最高! 蘇格蘭威士忌誰不稱美? 歐美人士把威士忌當水喝,怪不得那麼多人罹患肝癌、心臟病與酒精中毒而死! 由此可知佛陀的確是慈悲的,佛陀教人戒酒,是有深意的。 偷盜搶劫,是古今最普遍的罪行之一,它造成社會的混亂,這是損害別人的一種不道德行為,也是促成世界紛亂的原因之一。 其形成的主因就是──貪欲。
如果世上沒有貪欲,就不會有偷盜搶劫,也就不會有戰爭。 所以佛陀教人除去貪、瞋、癡三毒,三毒不染自然戒偷盜,真是遠見的教訓。 妄語與謊言也是不道德的行為。 妄語的動機出於欺騙,欺騙也就是世界煩惱紛亂的起因之一。 佛陀叫人戒除妄語,當然是以動機的善惡作為衡量的準繩。 如小孩不乖,做父母的說:“你再不睡覺,貓咪就來咬你了!”這分明是哄騙小孩的話,但絕不能算是“妄語”,佛教所稱妄語,是指的有惡意欺騙的謊言。 除上所言,更應該重視的,乃是「戒殺生」!
佛陀本大慈大悲心,視眾生平等,因此教世人戒殺生! 不但要戒殺害同類,還須戒殺異類;不但不可殺人,也不可屠殺畜生或任何動物,就是對於「無情生」也須盡力加以愛護,一草一木都不妄加傷害。 戒殺生的內涵是平等無我的大慈大悲,是同情心、是悲憫、是不忍、是護生;我們不忍為了口腹美味,而去殺死豬牛雞鴨而食其肉,我們不忍見到畜生們在刀斧之下,掙扎哀鳴無助的悲慘狀況。 設使我們身為雞鴨牛豕,被人割喉、斬頭,在血淋淋中掙扎,那是什麼樣的滋味呢? 是以佛陀教人守五戒,又以戒殺為最先,不單是為了慈悲而戒殺,也應該想到因果報應的可怕。 「今日你吃他,來日他吃你。」這句名言,是不可輕視的。 世上沒有一件事可逃得出因果循環,所謂“善惡到頭皆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今世所吃的雞鴨豬羊牛,來生或再來生仍要還他們這筆血債。 就是在今生,也要受到惡果之報的──那就是:由動物油脂及膽固醇引起的血管粥狀硬化、心臟病、高血壓、腦充血、中風、膽結石、癌症等等致命病症。 美國人的心臟病患率為全球之亞軍,因為他們吃肉多! 但是紐西蘭人更多心臟病高血壓死者,因為他們吃羊肉太多! 加拿大人亦吃太多牛肉,因此情形亦復相似。
日本人吃生魚太多,因此罹患腸胃癌而死的最多! 愛斯基摩人吃生肉,他們平均壽命只有四十多歲! 佛陀教人吃素,一方面是基於大慈大悲戒殺生的胸懷,同時也是為了健康著想。 說吃素,不能不先了解佛陀為何教世人吃素。 吃素卻又不戒殺生,便是盲目吃素──比方說:太太自己吃素,全家依然吃蕎;做拜拜時,殺豬殺牛,殺雞鴨牲口,全家大吃大喝。 大家都把屍毒吃進肚子內,吃得進,排不出那些肉類的飽和脂肪、膽固醇、屍毒、高度尿素,和那些「打針雞」「打荷爾蒙牛」「打肥豬素」之類催促牲口快速長大的化學藥品(其中很多是含有致癌物質的);
還有那些醃火腿、烤鴨、鹹魚、香腸……所含的防腐劑毒素真是不可勝數。 如此常吃魚吃肉,還加上喝酒,這簡直是慢性自殺之尤了! 更別說殺生積了惡業將來自受因果! 人體的器官功能,無法化解這些吃螢、喝酒的毒素,只有不斷吸收。 於是,血管內累積了太多遊離的脂質與膽固醇,造成血管硬化與不通。 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癱瘓、腎臟敗壞、肝臟硬化、人的外表越來越老化,老化加速,死亡也提早。 這些都已由現代最新醫學予以證明了。 西方國家的醫學界,現在有許多在提倡減少肉食,有些人更進一步提倡素食。 吃葷有那麼多的害處,那為什麼有些人始終改不了呢? 這可能是教養與習慣問題。
最近美國有一部野生動物紀錄片,其中一段播映出一個研究者,飼養了一支雌性的老鷹。 他在老鷹下蛋以後,趁它飛出去的空檔,就把它的四個蛋偷起,另用四個鵝蛋放回巢中。 那笨瓜老鷹一些也分辨不出來,照樣孵化了這四個蛋,孵出四隻胖胖可愛的小鵝來了。 老鷹這次可愣住了,怎麼兒子變成小鵝了呢? 幸虧老鷹沒有丈夫,要不然,可就得鬧離婚了,老鷹先生可以控告她不貞呀! 這位老鷹太太也真奇怪,它沒把小鵝吃掉,相反地,它把四隻小鵝都當作親生兒子,它如常的餵養小鵝。
問題是,小鵝是天生吃素的禽類,不吃肉的,老鷹媽媽天天飛出去,銜了兔子老鼠什麼的回家,啄撕了血淋淋的肉,慈愛地餵養小鵝。 小鵝們起先不吃,後來餓得沒法子,只好吃肉了。 可憐小鵝的嘴甲,並不適合吃肉的,但它們也得學老鷹媽媽的樣子,去啄吃肉。
吃素的風氣,漸漸在西方社會傳開了。 他們稱之為“保健素食運動”,雖然不沾什麼宗教色彩,也多少趨向於慈悲戒殺,他們信佛與否,又有什麼關係呢? 他們這些少數的西方人,能實行戒殺,能知慈悲,能吃素食,事實上就已是行佛法的基本戒律之一了。 能不愧煞我們當中許多不肯吃素的人? 我們當中有些學院派的佛學研究大家,寫佛學和哲學理論,寫得精闢高深,但是仍然不吃素,不守五戒。 這種人深明佛理,但知而不行,真是太可惜了! 枉費了他們高深的佛學修養,反而比不上西方的一般保健素食主義的實行者哪! 到幾個月以後,小鵝都長大了,本能地跑到水潭去遊水,老鷹媽媽這一看,可真愣住了,把頭扭旋了三百六十度,倒轉頭來直瞪兒子,“兒呀!怎麼你們是會游泳的呢?”
這一段真實的實驗記錄,證明了吃肉是從父母或祖先一路傳開的錯誤傳統傳下來的。 原本吃素的小鵝,竟然變成了吃肉;人也是一樣,人本來是吃素的,不幸被錯誤的教育成吃肉;人本來是不殺生的,但是被錯誤的傳統觀念教導成為殺生。 傳統的觀念以為吃雞最「補」! 吃青蛙也補,吃猴腦就更補;梁山伯的「好漢」們不是愛活吃人心下酒進補嗎? 這都是錯誤的進補觀念! 廣東人愛吃蛇,視蛇為補的珍品,每年不知有多少老廣,吃了蛇肉蛇膽中毒而死,他們到死還不自知啊! 我這一個老廣可不吃蛇! 甚至不吃肉,不吃蕎,我的祖先是燕國人(現在的北京)他們不是吃素的,我的父親每餐無肉不飽,可是我生來就是怕吃蕎,所謂“胎裡素”(以前我曾多次寫過“, 從小就只肯吃青菜豆腐,怎麼哄、怎麼嚇,也不肯吃葷,至今仍然如此,說我什麼前生夙慧,那都不敢當。
我的父親很不諒解我,也是愛子心切,他總是強迫我吃蕎,彼此分離之後,他老人家在香港患了中風逝世了,原因就是生平吃肉進補太多。 我曾常寫信勸諫他,他都不聽,照吃他一向愛吃的豬蹄膀。 雖然從小離開他,但父子天性仍在啊! 每一念及,都難免哽咽嘆息! 我的母親,在年輕時,因為出身農村貧家,當時難得一飽的貧窮村人,無不以吃肉吃雞為最大的享受,我母也不例外。 我幼時常見到母親買雞來殺吃進補,我不知哭了多少回,我是怎麼也不肯吃一口的,每次看到傭人殺雞,我總要和她爭吵一番,大哭大鬧不許殺,看到殺青蛙,也不許殺,我總是哭著被抱走,恐怕這也是促成父母不和的原因之一。
我很不聽話,不肯吃蕎,每次都鬧得父母因我而爭吵。 我幼時,母親很多病,有幾次還病重進了醫院,不知是什麼病。 實際上,她吃了雞肉雞油,引起了高度飽和脂肪中毒,全身腫泡奇癢,連嘴都腫起了“風疹”,現代醫學稱為“過敏症”。 但在幾十年前,是還不知道的。 年幼的我,只有哭,勸不了她。
後來,我漸漸長大,比較會勸母親別再吃雞吃肉。 在加拿大的二十多年裡,我母親逐漸養成吃全素的習慣,目前已經吃全素多年了。 加拿大的肉類便宜,雞更便宜,又方便,不必自己去殺,許多大陸來的移民,在大陸餓了多年,一到加就拼命吃雞吃肉,餐餐吃炸雞。 可是我母親已做到了半點雞與肉都不吃。 剛來的幾年,她還當常常須醫生,現在吃素已久,她的身體比年輕時好得多了,也不再出風疹了,不須常看醫生了,來捨下見過我母親的客人,都驚訝我母親怎麼臉色那麼紅潤且健步如飛,毫無老態,看來比她的實際年齡要年輕了二十年。 當她接電話時,陌生人以為她是小女孩——因為她的聲音像十歲左右的小女孩,她血壓正常,一切都很好,顯然是吃了全素多年(二十多年)的功效,現在是連醫生(好幾位),都上門來問吃素的方法了。 至於我自己,實在乏善可陳,從小吃素倒是很少生病,就是偶然外出傳染到感冒,也好得比一般人快;別人兩週,我是兩天就好了。 我的形貌,見過我的人都說:「你怎麼還那麼年輕?」很多人還當我是少年看待,我臉上至今沒有一條皺紋,全身肌肉仍然結實——可能是由於我每天勞動,走路很多、剪草、鋤土、砍柴鋸木、修樹、打掃……,忙個不停。
二十年前在台北見過我的朋友,最近見到我,驚訝地說:「怎麼你還是二十多歲的樣子?一點也不像是四十多,你怎麼修的?」我的同學與友人,名成利就的很多,但是他們人人都衰老了,又多病,又多煩惱,和他們一比,我變成了晚輩小孩子了。 別說我懂得修什麼? 只不過是吃長素,每天做苦工,每天走路,如此而已。 前幾天(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五日),我領到了兩三百元的各地合計的稿費,忽然頑心大發,跑去買一輛腳踏車,這是我夢寐以求多年的一種“跑山單車”,平時賣四百多元加幣的,這一次是台灣出產的,只售一百元,我就忙著去買元,我就忙著去買元,作為運動之用。 笑話就鬧出了,那家公司的經理看見我一副猴急渴望的樣子,拿出現鈔立即付錢,他就特別吩咐收錢小姐:「不要加收他的錢了!」在加拿大溫哥華買東西,須附加百分之七的零售稅。 即是,單車售價一百七十元,付錢時須再付十一元九角的稅。 每種貨品,除食物之外,都須付稅的,單車亦然。
我付了錢,自己搬了八十磅重的原廠單車一箱,離去前,和經理說一聲“拜拜!”我心想,他大概是特別照顧我這位“老”顧客了,我就謝謝他。 怎知這位洋人說:「我的孩子,你不用謝我,規定本來要扣稅,但是十五歲以下的顧客不必付零售稅!」他有無搞錯呀? 怎麼把我看成十四歲! 是有這麼一條法律──十五歲以下不必付稅。 但是,我怎麼會看來像十五歲以下呢? 我真疑心他的眼睛有毛病,他又不是近視的,他和我面對面,相距不到三尺,我也沒有故扮少年,而且,我的頭髮多少也有些灰白了,實在我比他還年紀大,他才不過三十多歲的樣子。 我料不到他會那麼看走了眼,五尺六吋的身材,也算是中等,怎麼會變成十四歲呢? 洋人小孩十四歲是很多比我高大,可是,我怎麼想也想不通? ! 但是能省下十多塊錢,又不是我存心欺騙的,我只好笑著走了。
回到家裡,和母親,和來訪友人,大家一說,無不大笑! 「馮馮呀!你是越老越年輕了。」鄰家小孩只肯喊我為「哥哥」,不肯喊叔叔,也還比不上這次好笑。 我被人視為二十多歲,是常有的事,被洋人視為十四五歲,則是頭一次! 也不是「其詞若有憾焉,其實乃深喜之!」誰被人看年輕了不歡喜! 我吃素,做勞動苦工,常常行走,這就是我的修「行」。 修「行」路也! 多“行”也! 我是不耐煩打坐的,寫稿一天坐數小時就坐怕了。 我除此之外,也不懂得啥是修行? 但我常記住自勉:學佛法,須先發慈悲心,不殺生,守戒,吃素,常力行勞動,多“行”,勿求境界,這就是了。
去年,拙著「空虛的雲」蒙天華公司出版。 天華公司有函來,說要在書的封底刊印我的近照。 我向來不喜歡公開我的照片,但也順意地寄了一張照片去,並且表示我不喜以色相示人,天華公司的一位先生來信說:「你怎麼把二十年前的照片寄來呢?照片看來還是二十歲的樣子,不夠老成,不能配合這本作品的成熟筆調。」我回信說,那麼就別印了。 本來,我就最反對印出作者照片。 我認為作者與讀者之間,神交就夠了,何必登照片,那麼俗氣! 後來就沒登了。 那張照片自然也不是二十年前的,只是兩、三年前的。 今年八月,我拍了幾張在園子的生活照,也還是二十歲的樣子,我一些也不以為憾,我想吃長素的人都比他們的實際年齡年輕二三十歲,我和他們這些大德比,還差了一大截呢! 盼望將來,當我到了七、八九十歲時,也會看起來像三四十歲! 我也盼望人人都吃素,人人都發慈悲心,勿殺生,勿吃肉,人人都永保健康,且能發廣大慈悲心,善待人類和一切眾生異類。
封面高清圖下載: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人的“怨恨”有多可怕?

人的“怨恨”有多可怕?
雪峰寺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給牛觸死了。
牛的主人,因為害怕留下這條惡牛,以後將帶給他更多的麻煩,就賤價的將牛出售。
當牛的新主人買牛回家,走到半途中,來到一河邊,想給牛飲水,哪知牛不但不飲水,而且突然凶性大發,又把新主人給抵死了。
新牛主的家人,知道後不禁勃然大怒,立刻將這條牛殺死,然後挑到市場販售。
有一個農夫,貪著便宜,買下了牛頭。
用繩子系著牛角擔回家,半途中,因天氣炎熱,就將牛頭掛在樹枝上,然後坐在樹底下休息。
哪知正休息時,系牛頭的繩子不知何故突然斷裂,牛頭從樹枝上掉落,剛好打在農夫的頭上,可憐的農夫,當場被打得傷重而死。
一頭牛,在一天之中,竟然害死三個人,這件不尋常的事故,惹得大家不禁紛紛議論著,後來消息也傳到了頻婆娑羅王耳中,他也覺得不可思議,想其中必有緣故,因此親自前往請教佛陀。
佛陀解釋說,在過去世,有三個商人,相約到外地做生意,為了省錢不住旅館,特地到一個老婦人家借住。
本來雙方約定,要付老婦人租金,但到了第二天,這三個商人,趁著老婦人外出時,竟偷偷溜走了。
等老婦人回來後,發覺了,非常憤怒,就追上去,要向他們索取欠款。
三個商人,因擔負著沈重的行李,所以在不遠的地方,就被老婦人給追上了,可是這三個商人,以為她年老可欺,不只賴帳不還,還用惡言惡語侮辱她。
老婦人對他們無可奈何,只得憤恨的對他們說:“你們這些無賴漢,欺負我年老孤單,你們以後一定會有報應的。
今生我雖然奈何不了你們,等來生無論是否為人,我一定要報復,要殺害你們,以洩我心頭的憤恨!”
佛陀繼續說道:“那條凶牛,就是這老婦人的後世,而同日被牛抵死的三個人,就是欺負老婦人的那三個商人!”
這個故事,不只顯示了因果的絲毫不爽,更顯示了怨恨的可怕。
三個商人的行徑,固然可惡,但還不至於遭受殺身之禍的報應。
而老婦人可怕的怨恨心,就像個毒咒,不只將自己咒進了因果報應的羅網,而且催促惡化了彼此本來還不算嚴重的因果關係。
因為怨恨,彼此注定了,將展開一場長期而難以止息的“冤冤相報”悲劇,而在這場悲劇,或即將接著上演的悲劇中。
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人的怨力是多麼的強大,最終怨念導致淒慘的現實。
同理,願力也是這麼強大,如果我們的願力是善良的美好的,那你的善念最終也會變成美好的現實!
時刻保持善念,增強正念,必將遇見美好的未來!
~轉載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我們的生命歷程 完全是我們自心所造成

為什麼要~念經
因為懂得~迴向
為什麼要~迴向
因為懂得~懺悔
為什麼要~懺悔
因為懂得~改過
為什麼要~改過
因為懂得~認錯
為什麼要~認錯
因為懂得~反省
為什麼要~反省
因為懂得~自覺
為什麼要~自覺
因為懂得~修行
為什麼要~修行
因為懂得~煉心
一切~善行~惡為
唯心~所造~所做
懂得~念經、迴向、懺悔、改過、認錯、反省、自覺、修行
都是為了要~煉心
一念善心起~百萬善門開
一念惡心起~百萬障門開
我們的生命歷程
完全是我們自心所造成
我們的思維、念頭、習慣、情緒~都是在創造我們的未來
上天賦予我們的~天性妙智慧
八寶~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五珍~仁義禮智信
就在我們自己的身上
自家寶藏不知覓
卻往外頭尋珍寶
外頭的珍寶,會壞、會舊,只有自家的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呀!
「修行」就是不斷往前行,同時
也是在修剪自己心中的雜草,讓
心中的智慧花,能夠展現歡顏,
再來影響別人,多結善緣。
雜草:五毒~貪嗔痴慢疑
智慧花:五常八德
良善永植心田間
菩提種子遍地生
天賦奇功知所用
五常八德在其中
真心祈願~法界有情眾生~都能懂得~懺悔己過~都能脫離六道生死輪迴的枷鎖~都能同證佛道
May be an image of text that says '天賦奇功知所用 五常八德在其中'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婚男女婚前性行為,會損壞婚姻中的福報,產生感情婚姻債務】

【婚男女婚前性行為,會損壞婚姻中的福報,產生感情婚姻債務】
人活在這個世間,造了惡業,必然會在法界中留下一些惡的種子,從而產生三種債:「命債」,「錢債」,「感情債」。因為產生了債務,所以就有還債的時候,就跟使用信用卡一樣,使用了就會欠銀行的債,有欠債就要還債的期限,同時也是沒有無緣無故的債務,只是自己沒意識到自己的惡念和惡行。殺生產生的債就是要用自己的身體健康、壽命來償還;偷盜的惡業產生的債就會發生破財的事情來償還,而邪淫會出現感情婚姻上的痛苦,以此來還。
說到邪淫,很多人就會聯想到看色情的東西、講黃色笑話,意淫,手淫,嫖娼,一夜情,做人第三者,婚外戀。當然這些行為都是要杜絕的。然而未婚戀人之間產生的同居和性行為,也是屬於邪淫,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因為很多人認為男女雙方是大大方方談戀愛,甚至談戀愛過程中認定對方就是終生伴侶,而且現代未婚性行為的現象很普遍,為何未婚戀人之間不能有性行為呢?其實這就是大家 #普遍認知的錯誤,也是大家 #共業產生的邪見。正因為這個錯誤的觀念,讓現代人的離婚率偏高,而且婚後夫妻矛盾激烈。古代的人守護禮節,要經過拜堂成親,才能同房,而且婚後也要節慾。而現代人卻受到「西方價值觀」的影響,未婚就開始同居,發生性關係。
其實男女兩人就算命中有夫妻緣,但是這個 #婚姻緣是有一定的定數的,婚前雙方過性生活,會互相損雙方的「福德」和「智慧,也會損耗雙方的「精氣神」,讓雙方的「陽氣」不足,陽氣不足,自然「陰氣」增加,陰氣增加,雙方就會經常有「怨氣」,就算原本有很大的「善緣」也會轉變成「惡緣」。為什麼有些情侶談戀愛的時候,恩恩愛愛,而婚後卻變成怨偶呢?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邪淫」,當然也包括「婚前縱慾」和「婚後縱慾」。而「婚前性行爲」是在「索取性快樂」,提前享受婚後的生活。這個世間有一個真理:#索取快樂就是在損耗福報#婚姻不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索取性愛的快樂過多
男女雙方談戀愛的目的是要全面了解對方的優缺點,還有就是是否有相同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家庭觀,另外還有相互幫助對方提升德行和福德,而不是不斷滿足對方的淫慾,#淫慾可以說是破壞婚姻福報的主要元兇之一,淫慾帶來的快樂是大家公認最快樂的事情,其實讓你越快樂的事情,越消耗你的福報。我們看看這個“欲”字,右邊是一個欠字,也代表著有欠缺、有欠債。古人造字真的很有智慧,人有欲望代表著有欠債,欲望越大,欠債也越大,欠債大了會讓人損耗福德和失去智慧。這個世間邪淫的欲望是最大的,所以由淫慾產生的行為,產生的欠債也越大。#在婚前產生了性行為#會讓人變得盲目,失去理智,#變得不在乎對方合不合適你#只在乎對方能否滿足你的淫慾
生活中,有些人總是找不到合適的對象,或者婚前抱怨自己的戀愛不如意,總是出現分手的結局,或者婚後夫妻矛盾激烈,這些事情發生在你身上,都要懺悔自己是否「淫慾心」重,還有過去「邪淫行為」是否過多,如果發生墮胎的事情,更是損耗更多的福德。
最後也給未婚人士三個忠告:
第一,千萬不要接觸任何色情的事物,不要意淫手淫,否則容易增加淫慾;
第二,婚前一定不能同居和過性生活,否則會大大消耗婚姻的福報,以後出現痛苦了,後悔也來不及;
第三,儘可能持五戒修十善業,多誦大乘佛經和聖賢經典,培養自己的德行,和異性交往,不要被財富、樣貌和身材所迷惑,多觀察對方的德行,是否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是否有孝心,是否有公德心。
恭錄
文:學佛網
圖:網絡隨載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
May be an image of 1 person and text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地藏菩萨本愿经完整版

地藏菩萨本愿经完整版

2023-09-17 16:35·时光恰如年的微笑

关于诵经立香案:家中若有佛堂者,需奉三柱香,口念:

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称)

持诵经文之中,若间隔一小时以上需要重新恭请。

注三:如果家里没有佛堂或其它原因,不燃香亦可。

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称)仍然要念

《地藏经》读诵仪轨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三遍)

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遍)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遍)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地藏菩萨本愿经》

唐于沙门实叉难陀译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密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密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

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悉来集会。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

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千倍多于上喻。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

文殊师利,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

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

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

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以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

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肢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苏。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

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啖。

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

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

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

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

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否?

无毒答曰:实有地狱。

圣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

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

圣女又问:此水何缘,而乃涌沸,多诸罪人,及以恶兽?

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海。海东十万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东,又有一海,其苦复倍。三业恶因之所招感,共号业海,其处是也。

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地狱何在

无毒答曰: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所谓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无量。次有千百,亦无量苦。

圣女又问大鬼王曰:我母死来未久,不知魂神当至何趣?

鬼王问圣女曰:菩萨之母,在生习何行业?

圣女答曰:我母邪见,讥毁三宝。设或暂信,旋又不敬。死虽日浅,未知生处。

无毒问曰:菩萨之母,姓氏何等?

圣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罗门种,父号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

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

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

鬼王言毕,合掌而退。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分身集会品第二

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

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既至忉利,心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

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

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

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其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

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如是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尔时,佛赞地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尔时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问地藏菩萨言:圣者,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其事云何?

地藏答言:千万世界,乃及国土,或有地狱、或无地狱;或有女人、或无女人;或有佛法、或无佛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亦复如是,非但地狱罪报一等。

摩耶夫人重白菩萨:且愿闻于阎浮罪报所感恶趣。

地藏答言:圣母,唯愿听受,我粗说之。

佛母白言:愿圣者说。

尔时地藏菩萨白圣母言:南阎浮提,罪报名号如是。

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

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地藏白言:圣母,若有众生,作如是罪,当堕五无间地狱,求暂停苦一念不得。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萨言:云何名为无间地狱?

地藏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

无间狱者,其狱城周匝八万余里,其城纯铁,高一万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名号各别。独有一狱,名曰无间,其狱周匝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悉是铁围,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

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

又诸罪人,备受众苦。千百夜叉及以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拖拽罪人。复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复有铁鹰啖罪人目。

复有铁蛇绞罪人颈。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剉斩,烊铜灌口,热铁缠身。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

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辗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无间罪报,其事如是。

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何等为五?

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

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

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剉斫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

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

五者、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

地藏菩萨白圣母言:无间地狱,粗说如是。若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一劫之中,求说不尽。摩耶夫人闻已,愁忧合掌,顶礼而退。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以是等辈,吾当忧念。汝既毕是往愿,累劫重誓,广度罪辈,吾复何虑。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累劫以来,各发何愿,今蒙世尊殷勤赞叹。唯愿世尊,略而说之。

尔时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

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养。

罗汉问之:欲愿何等?

光目答曰:我以母亡之日,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何趣?

罗汉愍之,为入定观,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罗汉问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业?今在恶趣,受极大苦。

光目答言:我母所习,唯好食啖鱼鳖之属。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计其命数,千万复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罗汉愍之,为作方便,劝光目言:汝可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兼塑画形像,存亡获报。

光目闻已,即舍所爱,寻画佛像而供养之,复恭敬心,悲泣瞻礼。忽于夜后,梦见佛身金色晃耀,如须弥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当生汝家,才觉饥寒,即当言说。

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告于光目:生死业缘,果报自受,吾是汝母,久处暗冥。自别汝来,累堕大地狱。蒙汝福力,方得受生。为下贱人,又复短命。寿年十三,更落恶道。汝有何计,令吾脱免?

光目闻说,知母无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业,堕于恶道。

婢子答言:以杀害毁骂二业受报。若非蒙福,救拔吾难,以是业故,未合解脱。

光目问言:地狱罪报,其事云何?

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称说,百千岁中,卒白难竟。

光目闻已,啼泪号泣而白空界:愿我之母,永脱地狱,毕十三岁,更无重罪,及历恶道。十方诸佛慈哀愍我,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若得我母永离三途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

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

发誓愿已,具闻清净莲华目如来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为母发如是大愿。吾观汝母十三岁毕,舍此报已,生为梵志,寿年百岁。过是报后,当生无忧国土,寿命不可计劫。后成佛果,广度人天,数如恒河沙。

佛告定自在王:尔时罗汉福度光目者,即无尽意菩萨是。光目母者,即解脱菩萨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萨是。过去久远劫中,如是慈愍,发恒河沙愿,广度众生。

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必堕恶趣。若遇善知识,劝令一弹指间,归依地藏菩萨,是诸众生,即得解脱三恶道报。

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饮食,如是奉事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常在诸天受胜妙乐。若天福尽,下生人间,犹百千劫常为帝王,能忆宿命因果本末。

定自在王!如是地藏菩萨有如此不可思议大威神力,广利众生。汝等诸菩萨当记是经广宣流布。

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愿不有虑。我等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必能承佛威神广演是经,于阎浮提利益众生。定自在王菩萨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尔时四方天王俱从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于久远劫来,发如是大愿,云何至今犹度未绝,更发广大誓言。唯愿世尊为我等说。

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为汝及未来现在天人众等,广利益故,说地藏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内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脱一切罪苦众生方便之事。

四天王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萨久远劫来,迄至于今,度脱众生,犹未毕愿,慈愍此世罪苦众生。复观未来无量劫中,因蔓不断,以是之故,又发重愿。如是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中,百千万亿方便,而为教化。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嗔恚者,说丑陋癃残报。

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

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

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习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如是等阎浮提众生业感差别,地藏菩萨百千方便而教化之。是诸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后堕地狱,动经劫数,无有出期。是故汝等护人护国,无令是诸众业迷惑众生。

四天王闻已,涕泪悲叹合掌而退。

地狱名号品第五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白地藏菩萨言:仁者,愿为天龙四众,及未来现在一切众生,说娑婆世界,及阎浮提罪苦众生,所受报处,地狱名号,及恶报等事,使未来世末法众生,知是果报。

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略说地狱名号,及罪报恶报之事。

仁者,阎浮提东方有山,号曰铁围,其山黑邃,无日月光。

有大地狱,号极无间,又有地狱,名大阿鼻。复有地狱,名曰四角;复有地狱,名曰飞刀;复有地狱,名曰火箭;复有地狱,名曰夹山;复有地狱,名曰通枪;复有地狱,名曰铁车;复有地狱,名曰铁床;复有地狱,名曰铁牛;复有地狱,名曰铁衣;复有地狱。

名曰千刃;复有地狱,名曰铁驴;复有地狱,名曰烊铜;复有地狱,名曰抱柱;复有地狱,名曰流火;复有地狱,名曰耕舌;复有地狱,名曰剉首;复有地狱,名曰烧脚;复有地狱,名曰啖眼;复有地狱,名曰铁丸;复有地狱,名曰诤论;复有地狱,名曰铁呋;复有地狱,名曰多嗔。

地藏白言:仁者,铁围之内,有如是等地狱,其数无限。更有

叫唤地狱,拔舌地狱,粪尿地狱,铜锁地狱,火象地狱,火狗地狱,火马地狱,火牛地狱,火山地狱,火石地狱,火床地狱,火梁地狱,火鹰地狱,锯牙地狱,剥皮地狱,饮血地狱,烧手地狱,烧脚地狱,倒刺地狱,火屋地狱,铁屋地狱,火狼地狱。

如是等地狱其中各各复有诸小地狱,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乃至百千,其中名号,各各不同。

地藏菩萨告普贤菩萨言:仁者,此者皆是南阎浮提行恶众生,业感如是。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我今承佛威力,略说地狱罪报之事,唯愿仁者暂听是言。

普贤答言:吾已久知三恶道报,望仁者说,令后世末法一切恶行众生,闻仁者说,使令归佛。

地藏白言:仁者,地狱罪报,其事如是。

或有地狱,取罪人舌,使牛耕之。或有地狱,取罪人心,夜叉食之。或有地狱,镬汤盛沸,煮罪人身。或有地狱,赤烧铜柱,使罪人抱。或有地狱,使诸火烧,趁及罪人。或有地狱,一向寒冰。或有地狱,无限粪尿。或有地狱,纯飞钑鑗。或有地狱,多攒火枪。或有地狱,唯撞胸背。或有地狱,但烧手足。或有地狱,盘缴铁蛇。或有地狱,驱逐铁狗。或有地狱,尽驾铁骡。

仁者,如是等报,各各狱中,有百千种业道之器,无非是铜是铁,是石是火,此四种物,众业行感。若广说地狱罪报等事,一一狱中,更有百千种苦楚,何况多狱。我今承佛威神及仁者问,略说如是。若广解说,穷劫不尽。

如来赞叹品第六

尔时世尊举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出大音声,普告诸佛世界一切诸菩萨摩诃萨,及天、龙、鬼、神、人、非人等。

听吾今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世界,现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之事。吾灭度后,汝等诸菩萨大士,及天龙鬼神等,广作方便,卫护是经,令一切众生证涅槃乐。

说是语已,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普广,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见世尊赞叹地藏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大威神德,唯愿世尊为未来世末法众生,宣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诸天龙八部,及未来世众生,顶受佛语。

尔时世尊告普广菩萨及四众等:谛听谛听!吾当为汝略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福德之事。

普广白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假如天福尽故,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

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胶漆铜铁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花香、饮食、衣服、缯彩、幢旛、钱、宝物等供养。是善女人,尽此一报女身,百千万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况复受。除非慈愿力故,要受女身,度脱众生,承斯供养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万劫不受女身。

复次普广:若有女人,厌是丑陋,多疾病者,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是丑陋女人,如不厌女身,即百千万亿生中,常为王女,乃及王妃,宰辅大姓,大长者女,端正受生,诸相圆满。由志心故,瞻礼地藏菩萨,获福如是。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花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

复次普广:未来世中,若有恶人及恶神恶鬼,见有善男子、善女人,归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或妄生讥毁,谤无功德及利益事,或露齿笑,或背面非,或劝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讥毁者。

如是之人,贤劫千佛灭度,讥毁之报,尚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过是劫已,方受饿鬼。又经千劫,复受畜生。又经千劫,方得人身。纵受人身,贫穷下贱,诸根不具,多被恶业来结其心。不久之间,复堕恶道。是故普广,讥毁他人供养,尚获此报,何况别生恶见毁灭。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或多魇寐、共鬼神游。日月岁深,转复尪瘵,眠中叫苦,惨凄不乐者。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

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

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画菩萨形像乃至教人塑画。所受果报,必获大利。

是故普广,若见有人读诵是经,乃至一念赞叹是经,或恭敬者。汝须百千方便,劝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来、现在千万亿不可思议功德。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

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萨名,可满万遍。如是等人,尽此报后,千万生中,常生尊贵,更不经三恶道苦。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可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能于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

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是故普广,当知地藏菩萨有如是等不可说百千万亿大威神力,利益之事。

阎浮众生,于此大士有大因缘。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

尔时普广菩萨闻佛如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已,胡跪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议神力,及大誓愿力,为未来众生遣知利益,故问如来,唯然顶受。

世尊,当何名此经,使我云何流布?

佛告普广:此经有三名:一名地藏本愿,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经。缘此菩萨,久远劫来,发大重愿,利益众生,是故汝等,依愿流布。

普广闻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利益存亡品第七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是等辈人,如履泥涂,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脚。若达平地,须省恶路,无再经历。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

或悬旛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是故我今对佛世尊,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劝于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

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

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世尊,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长者,名曰大辩,是长者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言:大士,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不?

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

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复次长者: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修营斋,资助业道未斋食竟,及营斋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乃至诸食未献佛僧,勿得先食。如有违食,及不精勤,是命终人,了不得力。

如精勤护净奉献佛僧,是命终人,七分获一。是故长者,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

说是语时,忉利天宫,有千万亿那由他阎浮鬼神,悉发无量菩提之心,大辩长者作礼而退。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尔时铁围山内,有无量鬼王,与阎罗天子,俱诣忉利,来到佛所。所谓:恶毒鬼王、多恶鬼王、大诤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飞身鬼王、电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啖兽鬼王、负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祸鬼王、主食鬼王。

主财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兽鬼王、主魅鬼王、主产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险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

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如是等大鬼王,各各与百千诸小鬼王,尽居阎浮提,各有所执,各有所主。是诸鬼王与阎罗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萨摩诃萨力,俱诣忉利,在一面立。

尔时阎罗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与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萨摩诃萨力,方得诣此忉利大会,亦是我等获善利故。我今有小疑事,敢问世尊。唯愿世尊慈悲宣说。

佛告阎罗天子:恣汝所问,吾为汝说。

是时阎罗天子瞻礼世尊,及回视地藏菩萨,而白佛言:世尊,我观地藏菩萨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众生,不辞疲倦,是大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神通之事。然诸众生获脱罪报,未久之间,又堕恶道。世尊,是地藏菩萨既有如是不可思议神力,云何众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脱?唯愿世尊为我解说。

佛告阎罗天子: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是大菩萨,于百千劫,头头救拔如是众生,早令解脱。是罪报人乃至堕大恶趣,菩萨以方便力,拔出根本业缘,而遣悟宿世之事。自是阎浮提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劳斯菩萨久经劫数而作度脱。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误入险道,其险道中,多诸夜叉、及虎狼狮子、蚖蛇蝮蝎。如是迷人,在险道中,须臾之间,即遭诸毒。有一知识,多解大术,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诸恶毒等。

忽逢迷人欲进险道,而语之言:咄哉男子,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异术,能制诸毒。是迷路人忽闻是语,方知险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

是善知识,提携接手,引出险道,免诸恶毒。至于好道,令得安乐。而语之言:咄哉迷人,自今已后,勿履是道。

此路入者,卒难得出,复损性命。是迷路人亦生感重。临别之时,知识又言:若见亲知及诸路人,若男若女,言于此路多诸毒恶,丧失性命。无令是众自取其死。

是故地藏菩萨俱大慈悲,救拔罪苦众生,生人天中,令受妙乐。是诸罪众,知业道苦,脱得出离,永不再历。如迷路人,误入险道,遇善知识引接令出,永不复入。逢见他人,复劝莫入。

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脱竟,更不复入。若再履践,犹尚迷误,不觉旧曾所落险道,或致失命。如堕恶趣,地藏菩萨方便力故,使令解脱,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业结重,永处地狱,无解脱时。

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鬼王,其数无量,在阎浮提,或利益人,或损害人,各各不同。然是业报,使我眷属游行世界,多恶少善。过人家庭,或城邑聚落,庄园房舍。

或有男子女人,修毛发善事,乃至悬一旛一盖,少香少花,供养佛像及菩萨像。或转读尊经,烧香供养一句一偈。我等鬼王敬礼是人,如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敕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分,便令卫护,不令恶事横事、恶病横病,乃至不如意事,近于此舍等处,何况入门。

佛赞鬼王:善哉,善哉!汝等及与阎罗,能如是拥护善男女等,吾亦告梵王帝释,令卫护汝。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业缘,主阎浮人命,生时死时,我皆主之。在我本愿,甚欲利益。自是众生不会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何以故。

是阎浮提人初生之时,不问男女,或欲生时,但作善事,增益宅舍,自令土地无量欢喜,拥护子母,得大安乐,利益眷属。或已生下,慎勿杀害,取诸鲜味供给产母,及广聚眷属,饮酒食肉,歌乐弦管,能令子母不得安乐。

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灵祇。荷护子母,使令安乐,而得利益。如是之人,见安乐故,便合设福,答诸土地。翻为杀害,聚集眷属。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损。

又阎浮提临命终人,不问善恶,我欲令是命终之人,不落恶道。何况自修善根,增我力故。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

世尊,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惛昧,不辨善恶,乃至眼耳更无见闻。是诸眷属,当须设大供养,转读尊经,念佛菩萨名号。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诸魔鬼神悉皆退散。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

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发如是大愿,于生死中,护诸众生。若未来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时,汝莫退是愿,总令解脱,永得安乐。

鬼王白佛言:愿不有虑。我毕是形,念念拥护阎浮众生,生时死时,俱得安乐。但愿诸众生于生死时,信受我语,无不解脱,获大利益。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经百千生,作大鬼王,于生死中,拥护众生。是大士慈悲愿故,现大鬼身,实非鬼也。却后过一百七十劫,当得成佛,号曰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净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议,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称佛名号品第九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于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

佛告地藏菩萨:汝今欲兴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众生,演不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吾即涅槃,使汝早毕是愿,吾亦无忧现在未来一切众生。

地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无边身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暂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况塑画形像,供养赞叹,其人获福无量无边。

又于过去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性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弹指顷,发心归依,是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波头摩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历于耳根,是人当得千返生于六欲天中,何况志心称念。

又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师子吼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念归依,是人得遇无量诸佛摩顶授记。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拘留孙佛。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志心瞻礼或复赞叹,是人于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得授上记。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毗婆尸。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永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

又于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毕竟不堕恶道,常在天上受胜妙乐。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宝相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罗汉果。

又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袈裟幢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大通山王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恒河沙佛广为说法,必成菩提。

又于过去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说佛。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销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销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愿世尊为我说之。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吾今于忉利天宫一切众会,说阎浮提布施较量功德轻重,汝当谛听,吾为汝说。

地藏白佛言:我疑是事,愿乐欲闻。

佛告地藏菩萨:南阎浮提,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

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喻,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何以故。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萨声闻辟支佛像,躬自营办供养布施。是国王等,当得三劫为帝释身,受胜妙乐。若能以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是大国王等,于十劫中,常为大梵天王。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

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如是福利最不思议,一百劫中常为净居天主,二百劫中常为六欲天主,毕竟成佛,永不堕恶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闻苦声。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是布施,获福无量。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何况释梵转轮之报。是故地藏,普劝众生当如是学。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毛发沙尘等许,所受福利,不可为喻。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王形像,布施供养得无量福,常在人天受胜妙乐。若能回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为喻。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经典,或听闻一偈一句,发殷重心,赞叹恭敬,布施供养。是人获大果报,无量无边。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为喻。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经典。新者布施供养,瞻礼赞叹,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毁坏者,修补营理,或独发心,或劝多人同共发心。如是等辈,三十生中常为诸小国王,檀越之人,常为轮王,还以善法教化诸小国王。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

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尔时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从昔来瞻视顶礼无量菩萨摩诃萨,皆是大不可思议神通智慧,广度众生。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诸菩萨誓愿深重,世尊,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

如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亦化百千身形,度于六道,其愿尚有毕竟。是地藏菩萨教化六道一切众生,所发誓愿劫数,如千百亿恒河沙。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何等为十:

一者、土地丰壤;

二者、家宅永安;

三者、先亡生天;

四者、现存益寿;

五者、所求遂意;

六者、无水火灾;

七者、虚耗辟除;

八者、杜绝恶梦;

九者、出入神护;

十者、多遇圣因。

世尊,未来世中,及现在众生,若能于所住处方面,作如是供养,得如是利益。

复白佛言:世尊,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所住处,有此经典及菩萨像,是人更能转读经典,供养菩萨。我常日夜以本神力,卫护是人,乃至水火盗贼,大横小横,一切恶事,悉皆消灭。

佛告坚牢地神:汝大神力,诸神少及。何以故?阎浮土地,悉蒙汝护,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苇,谷米宝贝,从地而有,皆因汝力。又常称扬地藏菩萨利益之事。汝之功德,及以神通,百千倍于常分地神。

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菩萨,及转读是经,但依地藏本愿经一事修行者。汝以本神力而拥护之,勿令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辄闻于耳,何况令受。非但汝独护是人故,亦有释梵眷属,诸天眷属,拥护是人。

何故得如是圣贤拥护,皆由瞻礼地藏形像,及转读是本愿经故,自然毕竟出离苦海,证涅槃乐。以是之故,得大拥护。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所谓:

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

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

青毫相光、大青毫相光、碧毫相光、大碧毫相光、

红毫相光、大红毫相光、绿毫相光、大绿毫相光、

金毫相光、大金毫相光、庆云毫相光、大庆云毫相光、

千轮毫光、大千轮毫光、宝轮毫光、大宝轮毫光、

日轮毫光、大日轮毫光、月轮毫光、大月轮毫光、

宫殿毫光、大宫殿毫光、海云毫光、大海云毫光。

于顶门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出微妙音,告诸大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听吾今日于忉利天宫,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于人天中,利益等事、不思议事、超圣因事、证十地事、毕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怜愍罪苦众生,于千万亿世界,化千万亿身。所有功德及不思议威神之力。

我闻世尊,与十方无量诸佛,异口同音,赞叹地藏菩萨云:正使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说其功德,犹不能尽。向者,又蒙世尊,普告大众:欲称扬地藏利益等事。唯愿世尊,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称扬地藏不思议事,令天龙八部,瞻礼获福。

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

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受记。汝今具大慈悲,怜愍众生,及天龙八部,听吾宣说地藏菩萨不思议利益之事。汝当谛听,吾今说之。

观世音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观世音菩萨:未来现在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道之者。如是天人,若男若女,当现相时,或见地藏菩萨形像、或闻地藏菩萨名,一瞻一礼。

是诸天人,转增天福,受大快乐,永不堕三恶道报。何况见闻菩萨,以诸香花、衣服、饮食、宝贝、璎珞,布施供养,所获功德福利,无量无边。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何况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将是命终人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塑画地藏形像。

或使病人未终之时,眼耳见闻,知道眷属将舍宅、宝贝等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像。是人若是业报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寻即除愈,寿命增益。是人若是业报命尽,应有一切罪障业障,合堕恶趣者。承斯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受胜妙乐,一切罪障,皆悉消灭。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姐妹,是人年既长大,思忆父母及诸眷属,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

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是人眷属,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胜妙乐者,即承斯功德,转增圣因,受无量乐。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

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花、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复愿地藏菩萨具大慈悲,永拥护我。是人于睡梦中,即得菩萨摩顶授记。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于大乘经典,深生珍重,发不思议心,欲读欲诵。纵遇明师教视令熟,旋得旋忘,动经年月,不能读诵。是善男子等,有宿业障,未得消除,故于大乘经典,无读诵性。

如是之人,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像,具以本心恭敬陈白,更以香花、衣服、饮食、一切玩具,供养菩萨。以净水一盏,经一日一夜安菩萨前,然后合掌请服,回首向南。

临入口时,至心郑重,服水既毕,慎五辛酒肉,邪淫妄语,及诸杀害,一七日或三七日。是善男子善女人,于睡梦中,具见地藏菩萨现无边身,于是人处,授灌顶水。其人梦觉,即获聪明,应是经典,一历耳根,即当永记,更不忘失一句一偈。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于睡梦中,悉皆安乐。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过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经险道。是人先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所过土地,鬼神卫护,行住坐卧,永保安乐。乃至逢于虎狼师子,一切毒害,不能损之。

佛告观世音菩萨: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若说于诸众生见闻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说不能尽。是故观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经,令娑婆世界众生,百千万劫永受安乐。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尽,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若男若女若龙神,报尽应当堕恶道,至心归依大士身,寿命转增除罪障。少失父母恩爱者,未知魂神在何趣,兄弟姊妹及诸亲,生长以来皆不识。

或塑或画大士身,悲恋瞻礼不暂舍,三七日中念其名,菩萨当现无边体示其眷属所生界,纵堕恶趣寻出离。若能不退是初心,即获摩顶受圣记。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

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虽立是愿不思议,旋读旋忘多废失,斯人有业障惑故,于大乘经不能记。供养地藏以香花,衣服饮食诸玩具,以净水安大士前,一日一夜求服之,

发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淫及妄语,三七日内勿杀害,至心思念大士名即于梦中见无边,觉来便得利根耳,应是经教历耳闻,千万生中永不忘。以是大士不思议,能使斯人获此慧。贫穷众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属离。

睡梦之中悉不安,求者乖违无称遂。至心瞻礼地藏像,一切恶事皆消灭至于梦中尽得安,衣食丰饶神鬼护。欲入山林及渡海,毒恶禽兽及恶人,恶神恶鬼并恶风,一切诸难诸苦恼。但当瞻礼及供养,地藏菩萨大士像,如是山林大海中,应是诸恶皆消灭。观音至心听吾说,地藏无尽不思议。

百千万劫说不周,广宣大士如是力。地藏名字人若闻,乃至见像瞻礼者香花衣服饮食奉,供养百千受妙乐。若能以此回法界,毕竟成佛超生死。是故观音汝当知,普告恒沙诸国土。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尔时世尊举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汝之不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

地藏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何况更落五无间,及阿鼻地狱,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亿化度,随其根性而度脱之。

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众,付嘱于汝。未来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殷勤付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名虚空藏,白佛言:世尊,我自至忉利,闻于如来赞叹地藏菩萨,威神势力,不可思议。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龙,闻此经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礼形像,得几种福利?唯愿世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等,略而说之。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花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

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

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

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

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

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

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

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

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

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

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复次虚空藏菩萨:若现在未来,天龙鬼神,闻地藏名,礼地藏形,或闻地藏本愿事行,赞叹瞻礼,得七种利益:

一者、速超圣地,二者、恶业消灭,三者、诸佛护临,

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长本力,六者、宿命皆通,

七者、毕竟成佛。

尔时,十方一切诸来,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如来,及大菩萨天龙八部,闻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大威神力,不可思议,叹未曾有。

是时,忉利天,雨无量香花,天衣珠璎,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已,一切众会,俱复瞻礼,合掌而退。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三声)

读完后回向

七佛灭罪真言

离婆离婆帝。求诃求诃帝。陀罗尼帝。

尼诃啰帝。毗黎你帝。摩诃伽帝。

真陵乾帝。莎婆诃。

三皈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一遍)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合掌)弟子×××愿以此所诵《地藏经》×部(或念佛菩萨圣号)之功德,回向给弟子×××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拨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真心求忏悔。(念三遍)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Resources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

《地藏經》,又稱《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

《地藏經》,又稱《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唐朝高僧實叉難陀翻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
經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佛在經中贊揚了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大誓願,並介紹了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過程中的典型事例,如婆羅門女、光目女救度母親的故事。還通過文殊菩薩、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薩、四天王、普賢菩薩、普廣菩薩、大辯長者、閻羅天子、無毒鬼王、主命鬼王、堅牢地神、觀世音菩薩、虛空藏菩薩的依次提問,以及地藏菩薩與釋迦牟尼佛的對話,介紹了地獄的狀況,解釋了眾生解脫生死、懺悔業障、救拔親人眷屬苦難的種種方法。釋迦牟尼佛還在此經中表明,自己入滅之後至彌勒成佛以前的無佛世界中,教育度化世人的任務由大願地藏菩薩負責。
地藏菩薩本願經:修行以消除業障、償還宿債、懺悔惡業為始,之後方能順利地修行。怨親債主的糾纏是陰陽皆苦的果報;運勢不好、事業不順、夫妻不和、子女不孝、睡覺作惡夢、疑難怪病、甚至常見病、以及修行的諸多障礙,絕大多數皆因怨親債主得不到超升而欲索債所引起。萬法皆因緣所生,如是因,如是果,若無法超度怨親債主,菩提道上必是坎坷不平,如果你有出離六道之心,怨親債主看你要出離六道,就會更加著急向你討債,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業力前顯”,很多人修行稍有進步時,就麻煩不斷,多是這種原因。所以至少要以持誦200部以上《地藏經》的功德回向,超拔個人累生累世的怨親債主,使之離苦得樂,究竟解脫。
根本法理
一、時空無限的法界
法界無可限量。十方有無量世界;過去、未來時間皆無盡無限。佛、菩薩等聖眾,無可計數。天龍神鬼、六道眾生亦皆無數無盡。
二、因緣果報的法則
眾生在六道中的輪轉,種種世界及國土的形成,六道環境及生態的差異,乃至菩薩、佛陀的果德都是依循因緣果報的法則而呈現的。
三、法界一體的正覺
因緣果報的法則沒有偏私,沒有例外,因此沒有獨立的主宰。一切事物都相依共存,互為因緣。不明白這個道理,就會營私妄求。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只能致力於法界全體的和諧與圓融。
四、推己及眾的慈悲
個體的安危是切身而易察覺與關懷的。推己及人的關懷在現世的利害與方便考量之下,便已是不容易有的慈善。地藏菩薩特別偉大的地方,就在於能由至誠的孝心與愛心立即推廣到所有受苦的眾生,並且立志要從事沒有時空界限的永恆救護工作。
五、一念不捨的救護
眾生與佛法的因緣或有或無,因緣的深淺與圓缺也是千差萬別。
順水推舟,錦上添花都是容易做到的。地藏菩薩的偉大是在於無視任何惡劣的環境都親臨救護,甚至下地獄去教化最頑劣的眾生。任何眾生只要在佛法中有一丁點兒的因緣,他都要千方百計的來補足教化因緣,使他們得救。甚至就在罪苦眾生報應臨頭的前一秒,只要念及佛號、菩薩聖號或一句經文,地藏菩薩也隨即以神力挽轉他們的厄運。這種行願圓滿地顯示了法界一體的慈悲。
總而言之,《地藏菩薩本願經》的根本法理就是:由普及於全法界的眼光,依循因緣果報的法則,從事對所有受苦眾生無盡的救護工作。務使所有眾生都能覺悟“法界一體、因緣相繫的真相,而徹底由偏執中脫出。從而使得所有眾生都融入法界一體,而安住於無限的開闊與平和。
多生多世的誓願
地藏菩薩多生多世以來曾經發過無數的誓願,要救渡六道輪回中所有受苦的眾生。 他曾有一生是男人,因為見到一位佛陀的身相十分莊嚴,就向佛請教如何可以修得同樣的氣質與風度。佛就教他,要有恆地不斷救渡一切受苦的眾生。他於是就發廣大誓願,要為了救渡六道眾生而多方面的提供方法與幫助,直到眾生都完全解脫了,才自己得完全的解脫。他也曾有一生是女人,虔信佛法。然而她的母親不但不信,還輕慢佛教。她雖然經常設法來改變母親的信仰,卻沒有成功。母親逝世之後,她為了救渡亡魂而變賣家產來供奉佛。她的孝心與超乎平常的虔敬感動了佛,就教她要端坐念佛。她不斷的念佛,經過一天一夜才得知,原先墮落地獄的母親已經因為她供佛的功德而得以轉生天界了。甚至連同地獄中其他的受苦者也都一起生天了。她就立下誓願,要無休止地以種種方法救脫所有受苦的眾生。又有一生曾是一位國王。雖然國內的人民造做種種惡業,他仍然以種種慈善事業饒益人民,並且發願,除非這些因造惡而受苦的人民都能改過遷善,永遠解脫,畢竟安樂,他自身不願享有究竟的安樂。又有一生是一個女人,在亡母的祭日以食物供奉修行人,希望以這樣的功德使亡母得到救渡。她所供奉的恰是一位羅漢。羅漢憐愍她,就入定觀察,見到她母親在地獄中受罰。羅漢就教導她,要供奉佛像,誠心念佛號。她依教奉行,果然夢見佛說,亡母會轉生她家,出世不久就會說話。後來家中女婢生下小孩,三天之內就會說話,告訴她說,只能活十三歲。為了救母,她就發弘願,要救脫地獄、餓鬼及畜生這三種惡道中所有受苦的眾生,直到他們都成佛了,自己才成佛。
就像上述這些事例一樣,地藏菩薩生生世世屢發救渡受苦眾生的大願,並且都是本著“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摯誠,因此他所救渡的眾生以及有緣可以蒙他救脫的眾生都是不計其數的。由於受苦的眾生尚未全部得到解脫,他就無休止地隨緣救渡,以致於至今仍然從事菩薩的工作。他的智慧、慈悲、神力、辯才以及種種功德都是不可思議的,其實早已具備成佛的條件,但是為了救渡苦眾而一直自願擔當謙下服侍的菩薩重任。這種行持使了解他的有情都衷心的倍覺親切,而特別仰慕、愛戴他。在佛教諸大菩薩的事跡中,一提到誓願的深廣,大家都公推以地藏菩薩的生生世世不捨苦眾,屢發弘願,最足充任典範。
千方百計的救渡
地藏菩薩為了救渡所有受苦的眾生,以神通力分身無數,到任何有受苦者的地方去。就連罪業深重的眾生所墮落的地獄,他也不避開。他這種捨己救眾的精神就表現在有名的一句話裡:“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遇到做壞事的人,他總是以因果報應的道理加以開導,使他們能自知改過。例如,遇到浪費的人,他就勸以資源有限,若不珍惜,將來就會不夠應用。遇到亂說別人壞話的人,他就勸以善用口舌,以免將來口腔生病時,後悔不及。遇到傷害小動物的人,他就勸以若不願自家兒女受傷害,必需先提倡愛護弱小。不然,欺負弱小的事不知何時就會落到自家小孩的身上了。
由於地藏菩薩的慈悲深廣、智慧融通,所以他針對眾生千奇百怪的惡業都能一一給予適當的教導與勸化。他的教導合乎道理,又純粹只是為了眾生自身的長遠利益與安樂,所以受勸者都是又感動,又不得不注意他的勸告,結果都漸漸的受他感化,而遠離了做惡。更因為感佩他的身教,甚至起而仿效,漸漸安步於修習菩提的康莊正道。
永遠感恩的謙卑
地藏菩薩從多生多世的菩提服務中已累積了不可思議的智慧、慈悲、神力、辯才等種種功德,然而他從不自認為有甚麼功德、法力。
任何對眾生的服務或者神通的顯示,他都聲明完全是仰賴佛陀的教化與慈力加持才得以圓成的。他明白因緣的道理而注重佛陀的恩德,因此全然失去“自居有功”的偏執。在他的謙卑中蘊藏著不為“自我”所覆蓋的大智,而流露出遠離“傲慢”的安詳與平易近人。
不可思議的功德
由於地藏菩薩多生多世累積的不可思議功德,眾生只要有緣聽到他的名號,見到他的形像,都可以消除多生多世的罪業,並且構成得到究竟解脫的因緣。如果能對他的形像禮拜、供贊,甚至成為福報的因緣,而得以增加智慧、免除災難、增福添壽,有種種說不盡的好處。這些不可思議的功德至今仍舊有廣大的群眾信賴,並不只是靠著對經書的信仰,而是根據歷代依經實行者的感應經驗才流傳下來的。
承擔佛囑的重任
地藏菩薩無盡的誓願與救渡事業深受釋迦牟尼佛的讚賞與器重,因此特地在諸佛菩薩、天龍神鬼群集的大法會中,以救渡受苦眾生的重任托付。地藏菩薩也不負所望,以他一貫的恆毅作風來承擔大任,並且懇切地請佛陀不用擔心,他必定會盡心盡力圓滿地救渡眾生。眾生若在佛法中有一毛一塵、一沙一渧的善緣,就是已在地獄門前的剎那,地藏菩薩也要以種種方法來救拔他,使他離苦得樂。
佛的咐囑可以說是對地藏菩薩的菩提行願給予完全圓滿的讚許。而貫穿地藏菩薩無盡的悲願與無限的救渡事業則是徹底融入法界一體的大智、大悲、大慈與大力。
感召神鬼的護持
地藏菩薩實踐他無盡的慈悲救渡誓願,多生多世無有休止,不但感得諸佛及諸大菩薩的讚揚、隨喜與咐囑,更感召了許多天龍神鬼的菩提心願與行持,紛紛自願加入護持佛法的行列,特別是擁護、庇祐修行地藏法門的行者。
後世評價:
《地藏經》是一部記載著萬物眾生其生、老、病、死的過程,及如何讓自己改變命運的方法,並能超拔過去世的怨親債主令其解脫的因果經。人的生死自無始劫以來皆輪迴不已,福報的聚集和修行的功德力的累積是他人無法替代的。所以讀經能使我們明白關於業障問題如何處理,以及如何修福修慧,廣利有情眾生。
《地藏經》融合了地藏王菩薩的大悲願和諸佛菩薩的見證,最可貴的是整部經皆以白話文來敘述佛陀深入淺出的慈悲開示。對於深究佛法的修行者,可以印證因緣果報的不可思議;而初發心者。也可以相應契入地藏王菩薩的教化慈悲。在所有經典之中,教理淺顯易懂,又不需他人來傳授的,唯有此部《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
May be an image of temple
Resources: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

這四種人要多念誦《地藏經》 助你消災免難逢凶化吉,好運不斷

這四種人要多念誦《地藏經》 助你消災免難逢凶化吉,好運不斷
在我們現今這個末法時代,《地藏經》有很多特殊的殊勝處。首先從我們普通信眾來講,我們要學這部經,讀起來會覺得很親切,它裡面講了很多事,講了地藏菩薩的很多願、行,我們要接受並不困難。當然這些事、這些願,它內裡面有很深的法義,需要你去深入的理會。但是在最初你打開這部經的時候,你會覺得它很親切。
《地藏經》又稱為《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經中的根基。記載著萬物眾生其生老病死的過程,讓我們知道如何改命運、超撥冤親債主、消除業障,為其究竟解脫的因果經。
而《地藏經》是釋迦牟尼佛為母親說的法,所說的主角是地藏王菩薩(度母)。地藏王菩薩也曾發下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由此看出地藏王菩薩願力深厚,大威神力。如果我們通過念誦《地藏經》獲得地藏王菩薩加持,化解眾生所遇到的違緣、業障、冤親債主,從而轉化命運。
1、有大煩惱的人
《地藏經》上說,用佛眼也不能盡數,來參加這場法會的人。這些都是地藏菩薩,長遠劫以來,度他們離苦得樂。可知菩薩不怕苦累,只要修地藏法門,眾生不論多少煩惱,菩薩都會去度他們。
2、苦難缺福的人
生活困難,衣食不足,多為違緣所造成的各種不順。只要每天念誦地藏菩薩名號108遍,那些不如意的事就會逐漸消滅,得福得慧,脫離苦難,即得安樂,充分體現地藏菩薩的拔苦精神。
3、睡眠不好的人
經常做噩夢的人,受到冤親債主困擾,大多是因為六親眷屬,在惡道受苦,未得脫離。只要誦持《地藏經》,隨著你的發心和轉念,能將眷屬從惡道中得到解脫,那以後睡眠也會變得安詳平和,以後也不會再做這些噩夢了。
4、運氣不好的人
通過念誦《地藏經》可以轉運?因為地藏經有二十八種功德利益。可消除以往的業障以及將會面臨的災難,使我們好運相隨。如果覺得運氣欠佳的師兄,可以多念誦《地藏經》。
地藏王菩薩在無量劫以前,生生世世都發願盡孝道,寧捨棄自己的性命,去救度地獄受苦的母親,充分體現出地藏王菩薩的願力有多深。所以,多念誦《地藏經》為現存父母延壽,去世的父母超拔。為父母盡一點孝道。
文:《轉載》
May be an image of temple
Resources: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

地藏法門裡面一個重要的內容 – 教我們(認識)業果

地藏法門裡面一個重要的內容
明海法師:
地藏法門裡面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要教我們(認識)業果。業果的教授是釋迦牟尼佛教法中最核心的。虛雲老和尚講:三藏十二部就講兩個字——因果,苦集滅道也是兩個字——因果,輪迴的因果,解脫的因果。地藏法門教我們的是做人的因果。所以《地藏經》不可不學,不學《地藏經》,做人造很多業,你不知道怎麼做。
我們看《觀眾生業緣品》,這一品要跟第五品經一起,它裡面都講了地獄中的相狀。「爾時,佛母摩耶夫人」,摩耶夫人是這個法會的當機眾,「恭敬合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眾生」,閻浮,就是南瞻部洲,又叫閻浮提,「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萬世界,乃及國土,或有地獄、或無地獄;或有女人、或無女人;或有佛法,或無佛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亦復如是,非但地獄罪報一等。」
摩耶夫人特別問說,閻浮提眾生哪,他們造業,他們受的報這種規律是什麼?地藏菩薩回答說,哎呀,這個世界很複雜呀,閻浮提還有很多其他世界呢,他們情況不一樣。摩耶夫人就特別地請說,您給我講講閻浮提眾生的罪報,他們所感的惡趣。「地藏菩薩答言:聖母,唯願聽受,我粗說之。佛母白言,願聖者說。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下面就是地藏菩薩講閻浮提眾生的罪業、苦報。
下面講無間地獄,這品經著重講無間地獄,講無間地獄的因,因相,因果的因,因相。無間地獄的果報相。這品經就是講這個內容。這裡我們要講一下佛教講的造業。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所有眾生的命運,所有眾生生命的境界不是有一個造物主來主宰的,佛也不主宰我們,所有眾生的命運也不是沒有因果規律,混亂、雜亂無章的。所有眾生的命運和生命境界呀,是由他們自己身、口、意三業,造作的業所感召的。
簡單來說,每一個眾生的生命中,他是導演,大家知道演電影的導演嗎?導演就是總指揮呀,寫劇本的,指揮的。每一個眾生的生命境界中,他自己是導演,然後他自己是演員,他寫劇本,他自己演,他自己是觀眾。這就是釋迦牟尼佛開示給我們的業果規律的核心。
我們每個人是我們生命這一本戲,這一齣戲的導演、演員和觀眾,然後我們的戲一出一出的,我們這一生是一齣戲,下一生是一齣戲,再下一生是一齣戲,上一生還有一齣戲。總而言之我們在六道的境界中,從無量劫以來,無始以來到現在,一齣戲一齣戲,所有這些生命的戲劇,我們是寫劇本的人,我們是演劇本的演員,我們是看劇本的觀眾。
我們的一切是我們自己造就的,別人不能替代我們,也沒有一個主宰神主宰我們。如果有一個主宰神,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討好、賄賂他,跟他把關係搞好,讓他給我們安排一個好的狀態,那不是佛教的修行。可能有的宗教是這樣,佛教不是這樣。
在佛教裡,如果你要修行,你就改變你的身、口、意三業,這就叫修行,修正行為。修正身、口、意三業的造作,行——造作,不光是行為,還有語言、心念,造作。生命的一切不斷在造作、遷流之中,我們要修正的就是這個造作、遷流的生命之流,這就是修行。為什麼要修行?因為我們的一切是我們自己造的。
再引申一下,造作這些業的時候,有幾個重要的環節會影響到我們所受的果和報,第一個環節是我們所對的境;第二個環節是我們對這個境的認識,我們知道這個境,是人?是非人?第三個是我們的發心,我們的心念,我們供養、佈施,我們罵、誹謗、打,造這些業的時候,我們的心念——造完以後的心念,造的過程中的心念,最初發心的心念,這個決定業、果報。第四個是我們用的方法(方便),會影響我們的果報。
比如說你從美國帶一個木魚來送給我,和你從北京給我帶一個木魚送給我,都是木魚,但不一樣。北京到這兒很方便,從美國來很麻煩。你給文殊菩薩磕頭,在柏林寺文殊閣去磕,和你三步一拜到五台山,到黛螺頂的頂上去磕,不一樣,方便不一樣。你用的手段方法不一樣,這會影響果報,越費力果報越大。其實這教給我們什麼?如果我們要造善業的話,我們越費勁,遇到的障礙越大,未來我們善業的果報就越大。
為什麼我們不要怕障礙呢?因為障礙就是讓你的方便的能量級增長。由於有障礙,你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由於你付出更大的努力,你的善業的果報就會更大。當然造惡業也是一樣。有的人要去做壞事,很多人勸他,他不聽,很多人阻攔他,他不聽,他克服所有障礙他的人,非要去執行,那這個業就比沒有人障礙的要重得多,乃是因為方便不一樣。再有一個環節就是做了以後的結果。
所以任何一個業都有我說的這幾個環節:對境、對境的認識、心念(包括前、中、後)、用的手段和方便、之後的結果,這些會決定我們的果報的輕重和狀態。
那麼無間地獄的因相呢?地藏菩薩在下面開示我們有五類因。首先要考量的是什麼樣的對境,如果我們造了惡業會導致我們到無間地獄裡呢?第一個因相是以父母為對境,因為父母對我們是有恩的,是恩田。第一個對境是父母,而且是殺害。
第二個對境是三寶,以佛寶為對境,就是出佛身血(身業),譭謗是口業,不敬是心(意業),以三寶為對境,有身、口、意的惡業。這是第二個因相。
第三個因相是特別的以三寶中的僧寶為對境,這裡說「侵損常住,玷污僧尼,」(玷污僧尼又叫破壞梵行)。還有在寺院內不可以淫慾,寺院這個伽藍內是不可以行淫的,或者是殺害。
第四個無間地獄的因相是以戒法為對境。釋迦牟尼佛的法中戒法是最殊勝的,因為戒法住世,三寶住世。這裡是講一類特殊的人,「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那麼現在這種相在這個世界已經出現了,就是有一些人明明不是和尚,但是他穿和尚的衣服去化緣,到寺院裡去接受供養,這叫賊住,像賊一樣住在僧團中的。這也是無間地獄的因相。
五個因相是常住物。常住是指像柏林禪寺這樣開放的寺院,它面向十方僧,十方僧都可以來住、來修行。寺院所有的不動產,固定資產、財物,都是十方僧辦道的資糧。如果對這個東西有損害、有偷盜的話,這個罪是依十方僧來結。
我們這個平面只有八方,加上上下就是十方。上下的僧是指聖賢僧,因為阿羅漢、菩薩可以飛,從天上、地底下來,所以是十方僧。那麼這個寺院的一切所有,其實是屬於十方僧的。誰知道今天中午吃飯的有沒有阿羅漢來啊?很有可能來啊。如果你對他們辦道的資糧有偷盜,有嚴重損害的話,那麼你這個業就得根據十方僧來結。
所以佛陀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偷竊常住財物、谷米、飲食、衣服」,因為這些是十方僧辦道的資糧,「乃至一物不與取者」,不與取就是偷盜的定義。這是無間地獄的因相。
在這幾個因相中,我認為我們大家都要小心,包括我在內,其實相比較而言當住持、當班首執事更容易犯錯。
為什麼我不願意當住持啊?就是害怕犯這個錯誤。因為在釋迦牟尼佛的教導裡面,你去當執事,最好是證了聖果,或者是深通戒律,這兩種情況可以去當執事,因為可以避免犯錯。
犯的錯裡面,就是這個「侵損常住」讓人心中不安,你不知道你有哪一個動作不對。當然我想無意跟有意還是不一樣的,但是它也有果報啊,未必是無間地獄的果報,但是也有果報。這是無間地獄的五種因相。
May be an image of temple
Resources: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

《地藏菩薩本願經》的「覺林菩薩偈」

《地藏菩薩本願經》前面摘錄的「覺林菩薩偈」,講的是「華嚴第四會」,是否此偈有特別的庇佑 ?
這一段很重要,可惜一般人不重視!《地藏菩薩本願經》裡為什麼擺《華嚴經》的內容?
這就是思想觀念的提昇,先要有這樣的思想觀念,再來看《地藏菩薩本願經》才不會走錯路。如果沒有先看「覺林菩薩偈」這一段,有些人會害怕,為人死後好像都沒有任何希望了,就是下地獄而已!但看了這一段就可以知道「萬法唯心造」,一切都是你意識的表達、表徵。什麼叫意識的表徵?就是你的身、語、意做過那樣的事情,才會到那樣的地方去,但是這也要有一點慧根,才容易理解。
這整個偈的重點,在講相的緣起,都是由於眾生意識的關係,所以要瞭解以後才知道怎樣去修正。意識能帶動我們的行為、語言,所以不要去做那些符合到地獄道的事情,死了以後就不會到地獄道去。「覺林菩薩偈」這一段很重要。
〖覺林菩薩偈救命的故事〗
在宋朝時, 有一位出家人, 名叫釋僧俊, 俗性王氏。王氏出家後 ,並不守戒律 ,也沒有做過什麼善事。不久後他生了一場小病 ,病死了。但是 ,三天後 ,他竟然奇蹟似的甦醒過來 , 醒來的時候 ,不停的哭 ,不停的向十方大眾懺悔
原來 ,他將要死的時候, 看到了兩位冥官要來追他,追著追著 ,來到了一座大城門前 ,忽然看到了一位僧人。僧人說: 我是地藏菩薩 , 因為你在京城的時候 ,曾經描摹過我的畫像。我今日特別來救你 ,我教你一段四句偈 ,偈文如下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 應當如是觀, 心造諸如來 (晉朝所譯)
(也就是現在的 ,若人欲了知 ,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為心造)
你若能念此偈, 能閉地獄門 ,能開淨土道 ,能通報命,說完 ,地藏菩薩就立刻消失了,於是僧俊就和兩位冥官進入城門中 見閻羅王 。
閻羅王問 :你在生得時曾經做過什麼功德? 我只有受持一段四句偈 , 僧俊這麼說 。 閻羅王就問: 那麼,你還記得嗎?
於是僧俊就將四句偈誦出。 沒想到 ,才誦了上兩句 ,地獄裡的受苦眾生已經超渡一大半了。
閻羅王趕緊說 :你別再念了 ,別再念了! 於是就放僧俊還陽。
僧俊還陽後 ,找出了四句偈的出處 ,才知道此偈原來是出自華嚴經。夜摩天宮無量菩薩雲集時所說的 ,也就是我們現在讀到的覺林菩薩偈。也因此 ,後人才會將此偈整段放在地藏菩薩本願經前面。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
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Resources:
This article was shared from HERE

《金剛經》裡的這四句話,讓人如大夢初醒!

《金剛經》裡的這四句話,讓人如大夢初醒!
《金剛經》是佛祖跟須菩提的對話,共5000字。
裡面有這樣一段經典對話:
佛祖問須菩提:恆河裡的沙子多不多?
須菩提說:當然多!
佛祖又問:如果有人散盡家財,像恆河裡沙子這樣多的財富,去做慈善,這算不算一種功德?
須菩提說:這當然是莫大的功德!
佛祖說:有一種功德比這個更大!
那就是你開悟之後,把《金剛經》里的最核心的四句話解釋給世人聽,讓更多的人都開悟,這才是莫大的功德!
如果有這樣的人,那麼世界上所有的寺廟都應該供奉他!
為什麼這四句話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和功德呢?
我們就來看看這四句話:
第一句: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皆非菩薩。
佛祖說:如果你看到的菩薩,他長的像我這樣的人,或者你這樣的人,或者像路人甲乙丙這樣的人,再或者像一個長壽的人,那他都不是菩薩。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拜的那個菩薩,他擁有像人一般的樣貌,那都不是菩薩。菩薩根本就沒有「人相」,也沒有相。
大家想一下,我們在寺廟里看到的佛祖和菩薩,都是留著古印度人的髮型,穿著古印度人的衣服,用的都是古代印度文字。佛祖為什麼那麼偏心,不穿中國人的衣服,留中國人的髮型,說漢語?
所以我們在寺廟里看到的佛祖,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佛祖。那只是一個相而已。
第二句:「凡以色拜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意思是:凡是看見我就拜我的人,或者聽到我的聲音就來求我的人,都是執迷於佛祖表相,這是邪道,永遠都見不到如來。
很多人遇到寺廟就燒香,遇到菩薩就作揖。他們認為給菩薩燒一炷香,菩薩可以保佑自己,這是非常荒謬的認知,簡直就是歪門邪道。
如果內心有如來(開悟),那麼你隨時可以見到他,你們就像熟悉的朋友,經常拜來拜去反而會尷尬。相反,如果你內心沒有如來(不開悟),即使你天天拜他也沒有用。
其實很多人燒香拜佛,拜的是自己的慾望,他們是在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比如財富/名利等等。
如果一個人放棄了現實中的成長,而靠燒幾柱香就可以福祿雙全了,那這也太容易了,大家還需要奮鬥做什麼?
第三句:「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意思是:如果一個人不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能看透各種事物表象背後的本質,就相當於見到佛祖的真身了。
所謂「如來」,並不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能夠看穿真相和本質的能力。
我們平常直接可以看到的相都是假象,一切表象都是我們內心深處的虛設,一旦你可以穿透表象而看到真相,那麼如來就在你心中了,你就徹悟了!
大家之所以看不到真相,也是因為真相往往都是複雜又殘忍的,一個人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即便你把真相和價值呈現在他面前,他也接納不了。
第四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意思是:一切能被表述出來的方法,都不是永恆的方法,就像露水和閃電一樣,隨時都會破滅。
《道德經》開篇的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凡是能被表達的道理,都不是永恆的道理,都有不成立的時候。
因此,凡是直接告訴你方法、技能、答案的老師、書籍、課堂,都是濫竽充數的。很多人總是企圖從別人或外界那裡找到方法,就像去求一把萬能鑰匙,讓自己不用思考/成長,躺著不動就能把所有問題給解決了,這就是典型的找捷徑,偷懶。
方法是認知提升到一定階段自己悟出來的,是靠執行和實踐逐漸摸索出來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更不會有直接拿來就可以用的辦法。
無論多麼高明的老師或者成功人士,他們最多只能給你一個啓示,真正的方法必須靠你自己去悟,這就是」求人不如求己「。
「應作如是觀」的意思是,我們不要被方法束縛,而是要掌握住本質和規律,也就是那個「道」,一旦抓住本質和規律了,一切表象在你面前都如夢幻泡影。
萬事萬物在你面前,如同洞若觀火,你可以隨時將紅塵世俗置之度外,這就是一種灑脫。
這種能力,瑜伽稱為「梵」,上帝稱為「愛」,儒家稱為「仁」,佛家稱為「空」,中國人稱為「道」。我們經常說的得道高人,指的就是這個「道」!
不著相,不住相,才能見如來!
在《金剛經》末尾,也就是佛祖和須菩提的對話即將結束的時候,佛祖問須菩提:我對你說什麼了嗎?
須菩提說:不不不,你什麼都沒說。
佛祖笑著說:那說明你懂了。
而這個時候,如果須菩提拿著記滿筆記的本子告訴如來,你說的我都記在上面了,那說明它根本沒有真正理解佛祖的這四句話,因為它著相了。
記住,忘記一切表相,只去參它的本質,才能真正讀懂這四句話。
這就是《金剛經》里的那四句話!
讀完以上這四句話,是不是若有所思的感覺?
這就是這四句話的價值,它幫我們開悟!
如今我終於想通了一件事,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開悟」。
無論是孔孟、佛祖、老莊,還是瑜伽,上帝,它們存在的終極目的只有一個:引導我們進入開悟的狀態。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為了開悟和修行,逃離所處的環境,就宣稱要離開世俗,然後去某個清淨的地方去修行。它們開始求神告鬼,迷戀那些玄乎的東西。這其實是現代人逃避現實的一種表現,這其實就是南轅北轍。
我們要記住一句話:人要向內求,向外修。
所謂向內求,就是當我們有所求的時候,要明白在關鍵時刻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答案,別人只能給自己一個指點或者啓示,最終拯救自己的還是自己。求人不如求己就是這個道理。
所謂向外修,就是當我們想修行提升的時候,要借助他人才能修自己,而不是把自己關閉起來誰也不見,甚至跑到深山老林里躲著,紅塵俗世就是最好的修行。
而絕大部分人都搞反了,有困難的時候總是先想著去求別人,想修行提升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想跑到深山老林里,以為自己變高明瞭,其實就是傻叉一個。
真正的修行,既不需要藏在深山老林,也不需要躲在寺院廟宇。你若真能參透規律和本質,你閉眼的那一刻就能望見淨土。
正所謂:最好的修行道場就是」紅塵俗世「,最好的修行方式就是「紅塵煉心」。
所謂紅塵煉心就是:當你遭遇困難的時候,你要從容應對,當你遇到驚喜的時候,你能坦然處之,用苦難磨礪自己,用誘惑鍛造自己,這就是紅塵煉心。
要明白,我們經歷的每一件事(好事或壞事),遇到的每一個人(好人或壞人),都是來度我們的,我們經歷的每一份驚喜,遭受的每一份痛苦,都是讓我們覺悟的。或好或壞,或痛苦或開心,都是只是我們修行的參照。
修行不是一種對現實問題的逃避,恰恰相反,每一個現實問題,都是你修行的最佳入口,都是你的道場:
如果你創業的道路艱難險阻,創業就是你的道場;
如果你的愛人之間有隔閡,夫妻關係就是你的道場;
如果你的孩子溝通有問題,教育就是你的道場;
如果你的身體有了問題,生死存亡就是你的道場。
每一件煩惱是道場,每一次情緒是道場,每一次恐懼都是道場。
道場就在你人生的每一個痛苦之處,在你每一次想衝動的時候,在你每一次急不可耐的時候。
千萬不要試圖跳過現實的各種問題,妄談修行和各種高尚,那一定是空談。工作的問題,婚姻的問題、教育的問題、生死的問題,哪裡有問題,哪裡就是我們的道場。
當一個人發現,一切都需要自己才能給予自己的時候,他就開悟了。
開悟不是為了與世隔絕,絕塵而去,而是為了一種人生的灑脫,因為你將擁有一種看穿真相和本質的能力,能對世事和人心抽絲剝繭,一眼看穿人心,直達事物本質,於是你將看到最真實的世界。
這種人的人生從此只能自己做主了,因為沒有人再能給他們提供雞湯了。
最後,希望大家能把這四句話分享出去,因為這是莫大的功德!
Resource
This article is originally i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