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盡而死是真理   所謂「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宣公上人:福盡而死是真理
  所謂「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們修道人為什麼要修苦行?一天只吃一餐,就為要了苦的緣故。苦了了,便是樂。福,有應享的福和不應享的福。應享的福,是自己工作所得來的代價,能夠住好房子,穿好衣服,吃好東西,坐好汽車,可以享受一番。可是,要知道享完之後,就消福了,而在福報的銀行就沒有存款了。
  不應享的福,就是在本分之外求享受,由僥幸得來的福。好像強盜,搶人家的錢,自己享受,這是不講道理的享受,必定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福報銀行的戶頭就透支了。應享的福,享完之後,就報銷了福,何況不應享的福,硬要勉強享受?這不但消福,而且還要虧本。因為這種關係,福不可享盡,享盡就沒有福了;苦可受盡,受盡則沒有苦。我們做人,要明白這種道理。在困難的環境中,歡喜接受逆境,這樣便無怨恨,也沒有不滿現實的心在作祟。
  研究佛法的人,其思想和行為,與世俗人正好相反。世俗人是順著生死去造業,修道人是逆著生死來消業。無論在什麼境界上,處之泰然,心安理得,便不覺得苦。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至理名言。
  現在講一個受苦的公案,作為參考。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名叫崇禎。他雖有皇帝的智慧,可是沒有皇帝的福報。為什麼?因為他的苦沒有受盡。他前生是個沙彌,因為未到受具足戒的時候,就死了,所以還是個小沙彌而已。他做沙彌的時候,凡是搬柴運水的苦工,都由他來做,任勞任怨。天天做苦工,來護持道場。
  有一天,他到房頂修理屋瓦,不慎失足,墜地而死。師兄弟就去報告方丈和尚。老和尚知道前因後果,想成就小沙彌,替他了苦。於是乎,對大家宣布:「這個小沙彌,做事不小心跌死,對道場有很大的損失。因為他犯了侵損常住的過錯,要懲罰他。你們用馬來把他的屍體拖散為止,免得買棺材埋葬。」
  大家一聽方丈的話,不以為然。師兄弟們發惻隱之心,而不聽方丈的命令,因為不忍心這樣去做。於是共議:「我們是師兄弟,同修一場,應該把他安葬,不可用馬拖屍。」乃出錢買棺材安葬於荒山中。
  這個小沙彌,因為替廟做苦工,積有功德,來生為人,做了皇帝,身為崇禎。可是只做了十六年的窮皇帝。他在位的時候,天下大亂,內有李自成造反,外有清兵侵境,沒有過一天好日子,都是在憂患煎迫中度日。這事是被好心的師兄弟害了他,使他的苦未能了盡。如果他們當時聽方丈的話,用馬拖屍,苦便了了,不會害得崇禎在煤山自縊,而為國殉難。
  福盡而死是真理,故當惜福少享福。
  有人說:我自己賺的錢我自己花,不把錢花光享受,不是白賺錢了嗎?
  我們可以通過比喻來思考,比如一個農民對著糧倉想:這是我自己種的糧食,當然應享受,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一年嗎?這顯然是愚人自絕後路的做法,不為明年留下種子,最後只會餓死而已。可見,不顧及後果的過分享受,將會耗盡福報,給自己的未來和後世帶來無量的痛苦。
  我們再來看這樣一則公案:明朝正德三年出現了大旱災,楝塘地方因為有水庫而得以避免。第二年又出現大水災,也以堤壩高而沒有遭災。鄰近的幾個鄉連續好幾年沒有收成,唯獨楝塘地方接連豐收,而且他們乘形勢得到了官府的兩次免糧。於是這些村裡人廉價買進了各鄉的產業,生活變得非常富有。從此之後,該地樸素的風氣蕩然無存,奢糜成風。
  當時,鄉民陳良谟對他的叔兄說:“我們村子會有奇禍發生!”叔兄問他是什麼原因,他答:無福消受罷了。不久果然全村發生了大瘟疫,存活下來的寥寥無幾。
  先儒焦澹園說:“人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當留有餘不盡之意。故節約不貪,則可延壽;奢侈過求,受盡則終;未見暴殄之人得皓首也。”人的福報有限,能節約不貪著,就可以延壽,如果過分奢侈,福報享盡了必定福盡而死。
  有人想:現在時代不同了,物質條件日新月異,過時的東西都可以丟掉。半碗飯、一張紙不值幾個錢,不要搞得太約束。
  這也是以撥無因果的斷見所滋生的邪見。從因果上思惟,就會知道其實浪費半碗飯、一張紙,也有很大的罪過。比如半碗飯來之不易,從播種、施肥、灌溉、收割、去殼、運輸到最後煮成米飯,其間有多少勞動者的心血,要耗費多少自然資源,才能端到口邊,供你享用。這半碗飯不是無因無緣產生的,隨意浪費不會折福嗎?實際上,因果絲毫不會空耗,浪費財富是損減自己的福報。因此,想起物品來之不易、業果不虛,我們不能不珍惜福報。古人說:“一茶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有一首唐詩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需要勞累那麼多的父母有情,想到這一點,為什麼還不珍惜福報,反而以浪費為光榮嗎?
  弘一大師在他的一篇演講中說:我五歲時,父親就不在世了!七歲我練習寫字,拿整張的紙瞎寫,一點不知愛惜。我母親看到,就嚴肅地說: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親在世時,莫說這樣大的整張的紙不肯糟蹋,就連寸把長的紙條,也不肯隨便丟掉!母親這話,也是惜福的意思!
  我因為這樣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腦海裡,後來年紀大了,也沒有一時不愛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後,一直到現在,也還保守著這樣的習慣。諸位請看我腳上穿的一雙黃鞋子,還是一九二○年在杭州時,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給我的。又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間裡來看看,我的棉被面子,還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傘,也是一九一一年買的。這些東西,即使有破爛的地方,請人用針線縫縫,仍舊同新的一樣了。簡直可盡我形壽受用著!不過,我所穿的小衫褲和羅漢草鞋一類的東西,卻須五六年一換,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時或是初出家時制的。
  在古德中這樣的事例也隨處可見。古時候,雪峰禅師和欽山禅師一起在溪水邊洗腳,欽山見到水中漂有菜葉,很歡喜地說:“這山中一定有道人,我們可以沿著溪流去尋訪。”
  雪峰禪師回答他:“你眼光太差,以後如何辨別人?他如此不惜福,為什麼要居山!”
  入山後果然沒有名僧。有人說:人生在世,應當好好享受,必須擁有豪宅名車、高檔電器等,如果沒有這些物質享受,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
  首先應當辨別哪些是生活的所需,哪些與生活毫無關系。身為欲界人類,雖然不能缺少衣食、臥具,但是普通的飲食、衣服,就足以保證生存,身高不到二米,也用不了多大的空間。除此之外的物品,都只是虛假的擺設而已。動物也知道尋求飲食、洞穴和配偶,如果生命的意義只有這一點,那就和動物沒有差別。如果把一切精力都用於追求生活享受,這樣造作非福業,則連動物也不如。人生的意義在於能成辦自利利他的大義,不能少欲知足,就無法集中精力投入於修行,這樣就不能成辦大義,只是浪費生命而已。
  不但自己惜福,還要教育子女、學生惜福,為他們而惜福。
  袁了凡居士的妻子是一位善女人。有一年冬天,她給兒子做棉衣,家裡本來有絲棉,她把絲棉賣掉換成棉絮。了凡先生問她:“家裡有絲棉,為什麼要換成棉絮?”她說:“絲棉太貴,賣了可以把錢送給別人,反正用棉絮也一樣可以保暖。”了凡先生聽了很高興,因為這樣做就不愁孩子將來沒有福!
  再來看反面例子:古時候,有戶富人在孩子滿月時,請客大擺酒席,殺了許多生命。之前,有位算命先生給孩子算命,說他一生的命運如何如何好。可是孩子活到兩歲半就死了,富人埋怨算命先生,本來以為他算命很準,為什麼這次沒有算對。後來遇到一位有道高僧,高僧說他“折福太深,福盡而死”。
  再看現代的青少年從小就知道享樂,亂花父母的血汗錢,衣服、鞋子、用具都要用名牌,每個月幾百幾千塊的零花錢像流水一樣用。家長也認為:現在時代不同了,寧可自己苦一點,也不能讓孩子沒面子。他不知道孩子從小養成驕奢的習慣後,由驕奢必然多欲,多欲則無德。長大之後,不是成為貪官,就是成為匪類、花花公子、寄生蟲,百無一用。從結果來看,這不是愛護子女,而是毀掉子女。因此,從小要教孩子惜福培福。
  我們都是大乘修行者,應當念念關懷眾生的苦難。想到自己享福的同時,世界上還有千千萬萬的人連飯都吃不上,為什麼不能省下自己的福報施給諸母有情呢?
  以下是惜福捨福的事例:宋朝的范仲淹讀書時,心中念念想著救濟他人。後來他作了宰相,把自己的俸祿全部拿出來購置義田,贍養一個家族幾百戶的貧寒之家。他的幾個兒子請求他買一所園宅,他說:“京城裡的大官園林很多,主人也不能經常去游園,誰會不准我去游他們的園林?何必要自己有花園才能享樂呢?”
  范仲淹晚年把自己的住宅改為天平寺,用來興崇三寶。他的幾位公子共用一件好的衣服,外出時輪流穿著。范仲淹出將入相數十年,所得俸祿全部用來布施周濟別人,所以死的時候連喪葬費都不夠,而他的四個兒子都做到公卿的官位,個個能繼承父志,捨財救濟他人,因此范家的曾孫輩也極為發達。
  某年舊歷十一月,天氣正冷的時候,蘇州城有位大紳士帶著工匠到印光大師的關房裝置洋火爐,印光大師堅決不肯接受,大師說:“人生不可享受過分,要是自己沒有德,空去享用,那就是折福。”這位大紳士非常誠懇,再三請求,必須供養,弟子也從旁邊勸請,印光大師說“安在外間的客廳裡吧!那裡時常來人,讓大家一齊暖和,外間的空氣暖了,這間的空氣也會變暖。”
  我們應當隨學過去的祖師大德,不僅惜福,而且把自己的福報捨給眾生。自己的生活可以過得清苦一點,省下來的錢讓別人享用,有這樣的善心將來才能利益無量眾生。心中應常常記掛天下苦難的眾生,常以福報回向。“為利有情故,不吝盡施捨,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又說:“如空及四大,願我恆成為,無量眾有情,資生大根本。”願我們如地水火風空五大種一樣,恆時成為維持無量有情生存的大根本。
  “人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當留有餘不盡之意。故節約不貪,則可延壽;奢侈過求,受盡則終;未見暴殄之人得皓首也。”人的福報有限,能節約不貪著,就可以延壽,如果過分奢侈,福報享盡了必定福盡而死。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為什麼說修《地藏經》,是學佛人的第一道保險?

為什麼說修《地藏經》,是學佛人的第一道保險?
誦《地藏經》時,必有大鬼神衛護。
這些鬼王首先會為讀誦《地藏經》的人,保護家宅平安,惡病橫病不生,有這個基礎,你修學才無慮。
很多人誦《地藏經》,能夠記住的,全是大菩薩,往往忽略了經中提到的鬼神。
告訴大家,在釋迦牟尼佛說《地藏經》的時候,放光召集來的那些鬼神,都是菩薩化現,他們跟我們熟悉的大菩薩不同。
大菩薩是以天道專門度天人的,
而化現成鬼神的這些菩薩,他們是在惡鬼道度鬼道眾生的,跟我們凡人所說的鬼神不是一回事,
能到忉利天聽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法的,都是信佛的,不但信佛,
而且都具足大成就,是十信位以上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大概是三賢位的菩薩了,到十地菩薩以上的那都是大菩薩了。
我們讀誦《地藏經》的時候,
誦到這些鬼神菩薩的名號,一定要恭敬,不要輕慢,因為只要你一翻開《地藏經》讀誦,這些鬼神就會來到你的身邊,你日夜讀誦,他們就日夜來衛護你,為什麼?他們是在忉利天跟佛保證的。
所以,我們讀誦《地藏經》,第一個來保護你的,並不是地藏菩薩,也不是觀音、普賢,而是惡毒鬼王、主命鬼王、堅牢地神等鬼神。
為什麼說修《地藏經》是學佛人的第一道保險,因為這些鬼王首先會為讀誦《地藏經》的人保護家宅平安,惡病橫病不生,有這個基礎,你修學才無慮。
所以大家要清楚,在經中提到的這些鬼神,他們只是寄託在鬼道的菩薩,比如主命鬼王,一百七十劫後,他就要成佛了,名號無相如來。
就像我們人道之中,有聖人,也有凡夫,看著都是一樣的人,誰能知道誰的善根如何?而上位知道下位的事,下位不能瞭解上位的事。
很多人受知見的影響,怕讀誦《地藏經》,怕晚上讀誦招來鬼,給大家說,不管你有心無心讀誦《地藏經》,首先感召來的不是惡鬼道的鬼,而是衛護《地藏經》的鬼神菩薩。
至於你能不能感召到你的冤親債主。
來參加你的地藏法會,聽聞你讀誦《地藏經》,這個要看你讀誦經時的發心,如果你真是無心讀誦,那肯定不會有鬼道眾生來參會,因為你的發心不夠,感召不到它們,它們當然也就無法受益,那你和它們之間的這個怨結就解脫不了。
如果你是發懺悔心,發度一切冤親債主的悲憫心,百由旬內的惡鬼眾生,都會來聽法,跟您結怨輕的,一七日內就解脫惡道了,
跟你怨重的,三七日內,也就升到人天了。
如果你家宅都不安,冤親債主都沒有化解,出門經常有禍事,這種狀況,你怎麼安心修?所以更加要,老老實實修《地藏經》,
至少鬼神菩薩會衛護你。
南無地藏王菩薩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韋馱菩薩的感應故事… 一分道心,一分感應,誰言修道者是孤單的,苦行者是絕望的?

韋馱菩薩的感應故事…
一分道心,一分感應,誰言修道者是孤單的,苦行者是絕望的?請讀以下的故事。
「眾生有感,菩薩有應」這句佛教中的老話一點也不錯。記得今年於「結夏安居」時,我們的院長白公上人,曾在基隆寶明寺,授法華經至最後的一堂課,為策勵我們學佛精進,講過一則「韋馱菩薩感應」的故事。故事的開始是引用普賢菩薩勸發品中佛對普賢菩薩說:「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貧著衣服臥具,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的一段話。院長說:只要你們肯發道心為道,即是缺少一切資生之物,也是沒有一點關係的。假定你真正的出家修行,而為饑寒煎熬以至餓死的話,那末,韋馱菩薩一定要負責任的。試看過去終南山的道宣律師,不是常有「天人」給他送飯嗎?其後,終南山還有一個修行者,是由一位白鬍子的「老鬼」給他送飯吃的。可見神鬼對於真修實鍊的修行者,它們是如何虔誠的擁護啊!現在,我要開始給你們說我所要說的故事了,希望你們聽畢之後要發心修行。
從前湖北省漢陽縣的歸元寺,曾有僧眾數百人,他們生活在晨鐘暮鼓中,勸習修學佛道,四季猶如一日未曾懈怠。某日寺中絕糧,正是,內無一粟之貯,外無一人供養,生活已面臨到山窮水盡!一般人常以「粥少僧多」來形容生活的艱窘,此時,卻不是粥少僧多,而是僧多無米了!當時歸元寺的主持,是一位道心堅固的大和尚,他鑒及此種情形,即刻召集僧眾宣示:「現在本寺已無一粟存糧,我要問你們一句話,你們出家修道,背井離鄉,拋親別愛,到底是為的什麼!是為解脫生死?還是為住持佛法,抑或是為保護色身?」眾僧聽聞之後,異口同聲的答道:「我們皆為了生死持佛法而來的」。主持繼續說:「你們既是如此,那麼,大家仍應安心修道,毋須為無糧而擔憂;假使真無米吃,那亦是我們過去造業深重,由於業力所感,命該如此受報,那只有希望你們準備慷慨為法殉道吧!」眾僧皆答「是」。主持說完話後,即令寺僧詣井挑水,用大鍋燒沸後,以開水過堂;一面遣寺僧緊閉寺門並加以鐵鎖鎖之。兩件事情安然處理之後,自己則跑至韋馱殿,雙膝跪在韋馱菩薩面前,與韋馱菩薩告白。主持氣忿忿地說:「我們供養你,是希望你能為我們護法護人,你既然是護法韋馱,那麼,現在我們已絕糧一日了,你卻安閒地站在這裡袖手旁觀,甘願看著我們奄奄待斃,請你捫心自問,於心何忍?要你何用?!」主持如是責備完韋馱菩薩之後,就返方丈寮去了。
再說有一米商老闆,經常行商於杭州與上海之間。有一天,老闆率領十數隻大米船順流而下,中途行經大海,忽然狂風撲來,暴雨突至,驚濤駭浪,洶湧怒吼!眼看船要顛覆,船上的人都帶著驚怖的神色與死神掙扎,正在無可奈何之際,船上忽然來一和尚,和言悅色的對老闆說:「你們不要害怕,我是特來向你化緣的,假如你們肯發心化給我米,我可使風平浪靜。」話剛說完,海中的風浪逐漸止息,平靜如常。老闆感激地說:「師父,你要多少米,我就給你多少米,你儘管的說吧。」和尚說:「三船足矣。」老闆說:「米送至何處?」和尚說:「請送到湖北漢陽歸元寺,時間越快越好,一定要在明天太陽未出之前送到。」老闆說:「湖北距離此處有二千餘里之遙,況且逆水行舟,何以能在一夜之間,依照限期趕到呢?」和尚說:「我自有辦法,汝等姑且躲藏於船艙之下,同時應統統把眼睛閉起來不要說話,我可使船如我所說到達的。」於是船上眾人依和尚所言魚貫進入船艙;和尚即使用神通,使船在海上飛行,其飛行速度,郵如風馳電掣一般,循揚子江逆流而上,一夜之間到達漢陽,船就靠在歸元寺前的江岸。和尚臨下船時曾對老闆說:「你應速派遣人通知我寺內僧眾,請他們快來江岸搬米,切莫延誤。」說罷,揚長而去。
歸元寺的和尚們,昨天一整天皆以開水過堂,而無一粒米進食,但今日照舊在做早課。當他們正在誦經之際,忽聞有人敲打寺門,聲音清晰而急促。知客僧遂出殿打開寺門,見一俗人虔恭有禮地對他說:「你們歸元寺的米到了,趕快去江岸搬米吧!」知客僧說:「我們寺內的和尚,一向未在外面化緣,何以能有米送來呢?」那人說:「你們還不相信吧?這米就是你們寺裡的和尚所化的,趕快去,不要再猶豫了,我們的老闆馬上就來,還要拜見他哩!」於是知客即稟知主持並通知僧眾,大眾聞之皆大歡喜!於歡躍中遂蜂擁至江岸來搬米,頃刻之間把三大船米搬運一空,貯於寺內庫中,足足夠食一年的光景。須臾,老闆來至寺,聲言拜見和尚,寺中主持特別歡迎招待,詢問送米情節。老闆說:「此米是寶剎的一位師父向我化緣的,同時他救過我們十數隻船上人的性命,因此,我要來代表大眾拜謝他」。主持遂令鳴鐘召集眾僧,請老闆巡視親認,然而看來看去總未得見。最後,主持導引老闆參覽各殿內諸佛菩薩德相,待行至韋馱菩薩相前時,老闆即說:「就是這一位和尚喲!」主持再仔細一看,見韋馱菩薩滿頭大汗,汗珠猶從額上滾滾下滴。主持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下慚愧地說:「韋馱菩薩,你實在太辛苦啦!你趕快坐下來休息休息吧!」話猶未終,韋馱菩薩就毫不客氣的坐下來了。從此以後歸元寺的韋馱菩薩相,就永遠是坐著的,且永遠承受著僧眾及成千成萬善男信女的敬仰!
故事聽完後,我心中頗為感動!所謂佛教裡有句話說:「入門不窮,出門不當」我們出家人,以慈悲為本,只要你虔誠修道,一切以眾生福利為前提,即使一貧如洗,亦絕不會遭受饑寒之報的;我們亦相信韋馱菩薩會始終護法護人的。
(《菩提樹》第八十七期.明性.1960年2月)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為什麼說修《地藏經》,是學佛人的第一道保險? 誦《地藏經》時,必有大鬼神衛護。

為什麼說修《地藏經》,是學佛人的第一道保險?
誦《地藏經》時,必有大鬼神衛護。
這些鬼王首先會為讀誦《地藏經》的人,保護家宅平安,惡病橫病不生,有這個基礎,你修學才無慮。
很多人誦《地藏經》,能夠記住的,全是大菩薩,往往忽略了經中提到的鬼神。
告訴大家,在釋迦牟尼佛說《地藏經》的時候,放光召集來的那些鬼神,都是菩薩化現,他們跟我們熟悉的大菩薩不同。
大菩薩是以天道專門度天人的,
而化現成鬼神的這些菩薩,他們是在惡鬼道度鬼道眾生的,跟我們凡人所說的鬼神不是一回事,
能到忉利天聽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法的,都是信佛的,不但信佛,
而且都具足大成就,是十信位以上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大概是三賢位的菩薩了,到十地菩薩以上的那都是大菩薩了。
我們讀誦《地藏經》的時候,
誦到這些鬼神菩薩的名號,一定要恭敬,不要輕慢,因為只要你一翻開《地藏經》讀誦,這些鬼神就會來到你的身邊,你日夜讀誦,他們就日夜來衛護你,為什麼?他們是在忉利天跟佛保證的。
所以,我們讀誦《地藏經》,第一個來保護你的,並不是地藏菩薩,也不是觀音、普賢,而是惡毒鬼王、主命鬼王、堅牢地神等鬼神。
為什麼說修《地藏經》是學佛人的第一道保險,因為這些鬼王首先會為讀誦《地藏經》的人保護家宅平安,惡病橫病不生,有這個基礎,你修學才無慮。
所以大家要清楚,在經中提到的這些鬼神,他們只是寄託在鬼道的菩薩,比如主命鬼王,一百七十劫後,他就要成佛了,名號無相如來。
就像我們人道之中,有聖人,也有凡夫,看著都是一樣的人,誰能知道誰的善根如何?而上位知道下位的事,下位不能瞭解上位的事。
很多人受知見的影響,怕讀誦《地藏經》,怕晚上讀誦招來鬼,給大家說,不管你有心無心讀誦《地藏經》,首先感召來的不是惡鬼道的鬼,而是衛護《地藏經》的鬼神菩薩。
至於你能不能感召到你的冤親債主。
來參加你的地藏法會,聽聞你讀誦《地藏經》,這個要看你讀誦經時的發心,如果你真是無心讀誦,那肯定不會有鬼道眾生來參會,因為你的發心不夠,感召不到它們,它們當然也就無法受益,那你和它們之間的這個怨結就解脫不了。
如果你是發懺悔心,發度一切冤親債主的悲憫心,百由旬內的惡鬼眾生,都會來聽法,跟您結怨輕的,一七日內就解脫惡道了,
跟你怨重的,三七日內,也就升到人天了。
如果你家宅都不安,冤親債主都沒有化解,出門經常有禍事,這種狀況,你怎麼安心修?所以更加要,老老實實修《地藏經》,
至少鬼神菩薩會衛護你。
文:《轉載》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邪淫的100個危害】

1.浪費金錢;
2.浪費時間;
3.浪費精力;
4.浪費身體;
5.人性漸漸喪失;
6.不務正業;
7.是非顛倒;
8.導致殺、盜等其它罪過;
9.自私自利心加重,在情感上患得患失;
10.導致嫉妒心加重;
11.熬夜,損傷精力;
12.未老先衰;
13.由於是孽緣容易和別人惱羞成怒;
14.由於自己做的虧心事所以有苦說不出;
15.因為做的是不可告人的事所以謊話不斷;
16.出入聲色場所,飲酒過度,傷害身體;
17.導致貪心加重,偷盜以滿足不可告人的邪淫物質需求;
18.給人間造成更多痛苦;
19.感染傳染病(性病、肝炎、艾滋病等);
20.傳播傳染病給他人,罪上加罪;
21.感招其它疾病;
22.招致殺身之禍;
23.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隨意損傷導致大不孝;
24.容易患不治之症死在父母前面;
25.精力不足;
26.學業不順利;
27.仕途不順利;
28.記憶力差,轉頭即忘;
29.容易引狼入室;
30.遇到不如意的情緣、眷屬;
31.體力愈來愈差,腰酸背痛;
32.家庭不和睦,為瑣事爭吵;
33.在同事、朋友面前抬不起頭來;
34.人際關係越來越差;
35.見正人君子心裡發虛;
36.容易造成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
37.沉湎於邪淫如吸毒一般,無法自拔;
38.無緣無故煩惱;
39.事業荒廢;
40.做賊心虛,寢食不安;
41.不能給子孫後代做好榜樣;
42.難免上行下傚,上樑不正下樑歪;
43.子孫損福;
44.自己損現福;
45.無法為子女做好榜樣,子女不聽話;
46.令世間男子女人墮落,陷他人於不義,殊不知一切男子是我父兄,一切女子是我母親姐妹;
47.敗壞社會風氣;
48.社會上需要救助的人很多,在邪淫上浪費錢財、時間等於見死不救;
49.令社會上的善事義舉無人問津,無人支持;
50.邪淫經常導致婚外孕並墮胎,造成殺自己孩子的罪業;
51.情色轉瞬即逝,到頭來竹藍打水一場空;
52.俗話說:一滴精,十滴血。邪淫損傷元氣導致短命;
53.精子質量差,生育質量不高;
54.胎教質量差;
55.不積陰德,斷子絕孫;
56.自己配偶伴侶不忠貞;
57.多有不幸(如徐志摩);
58.年老色衰或金錢散盡即被拋棄;
59.破壞倫常,破壞他人夫妻之倫,致使人夫妻反目,情義破裂;
60.不獨是亂了別人夫婦的一倫;並且也亂了她的父子之倫和兄弟之倫,五倫之中,就亡了三倫;
61.害婦女名節;
62.害自己他人的名聲;
63.害自己他人的門風;
64.害自己他人心術:淫念一生,種種惡念都生。以致惡行昭彰身受惡報;
65.害自己他人祖先:祖先相傳的血脈,因有不孝子孫的淫惡,致使福分削盡。從此敗家聲,甚或絕後嗣,斷了祖先的香煙,讓陰間的祖先當作餓鬼。因犯淫行而累及祖先,豈能令祖先不恨呢!
66.害自己他人妻子:佛經說:「無有子息,亂人妻故。妻女淫亂,亂人女故」。因此冥冥中,上天總是安排邪淫之徒的妻女去還債,並且又絕其後嗣。
67.婚姻不幸,形成單親家庭,孩子沒安全感,缺少雙親的疼愛,容易導致青少年早熟、犯罪;
68.邪淫大多不擇時間、地點、季節,損傷身體;
69.讓惡人有機可乘;
70.觸犯國家法律;
71.疑神疑鬼,忐忑不安;
72.惡念增長;
73.善念愈來愈少;
74.常被人懷疑;
75.遭親友誹謗;
76.廣結怨仇;
77.姦情敗露,造成情殺;
78.自己欺騙自己,常常會感到恐懼怕人。
79.樂極生悲,縱欲成患;
80.經常出入是非之地,斗鬧場所;
81.現代人以邪淫減輕壓力,殊不知辛苦,操心,天熱,驚恐,憂愁的時候行淫損傷身體;
82.鼓勵犯罪,如購買黃色光盤促使黑惡勢力增強,更多販賣黃色光盤,促使更多女子淪為妓女;
83.亡家亡國(如葉赫那拉氏);
84.俗話說「畜牲不如」,邪淫墮落於人間的惡道,死後墮於三惡道;
85.對不起古聖先賢的教誨;
86.姦淫別人的妻子,會得到斷子絕孫的報應;姦淫未婚的處女,會得到子女淫佚的報應死入地獄;
87.現世就有可能多人共一配偶,更不要說來世;
88.葬送百年的名譽節操,與一生的前程,和祖宗積累的功德;
89.子孫本來可以享有的福祿,斷送在自己一時片刻的迷惑;
90.是出生死輪迴的最大障礙;
91.造成新的生死輪迴的業因,使自己和眾生更難解脫;
92.加重自己和眾生的共業,導致更多災害和橫禍;
93.使善人在這個世界更難立足;
94.使國家衰落;
95.使思想混亂;
96.家庭失和,使社會動盪;
97.欺騙佛菩薩,懺悔了還破戒;
98.造成心理壓力越來越重,惡性循環;
99.人生難得,錯過脫離生死輪迴的機會;
100.聖賢的教育難聞,自暴自棄,錯過成為聖賢,了生脫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機會。
恭錄
佛弟子文庫

以這種精神勇猛去修行 障礙很快就會消失

以這種精神勇猛去修行
障礙很快就會消失
夢參老和尚
如果過去生中有大善根的人,善業基礎很堅固,暫時隨順惡法去做,這個罪業是很輕微的,再加上修懺悔法的心很猛烈,七日即可懺清淨。
“猛烈”的情況——不惜生命,只是一心想戰勝敵人,無別的思想。甚至於負了傷,他還不知道,直到有人告訴他,他低頭一看,馬上就倒下了,這就是精神的作用。我們應以這種精神勇猛去修行,障礙很快就會消失。
若業障厚、善業薄的,一七日不行,經二七日乃至七七四十九日才能得到清淨。若過去、現在惡業增長,得懺悔一百天,乃至一千天才得清淨;有的三年也沒得到清淨。但別生退心,相信地藏菩薩不會不管,地藏菩薩會替你懺悔,給你加持力和增上緣,讓你的罪業早日消失。
這就是地藏菩薩告訴我們懺悔的時間及得清淨輪相的期限。所以自己要定一個日期,決心來拜,一直到清淨輪相顯示清淨,學法、修定、修慧就很容易進入,速得道果。
如果業障極重的人,能夠發起勇猛的懺悔心,不顧惜生命——如何不顧惜生命?過去有位老修行,在山裡住洞修行。修行睡覺特多,於是他就想辦法來對治,坐在懸崖上,對自己說:“你睡吧!睡了就掉下去,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堅持不久又睡了,一睡就往懸崖下掉,老修行掉下去後被護法神接住了。他很高興,對護法菩薩說:“南閻浮提像我這樣修行的很少吧?”護法神說:“像你這樣的修行人多如牛毛,是你自己看不見。”由於這一慢心,護法神說:“五百劫不護你的法。”
不護就算了,照樣修。時間一長,還是不行,支持不住,又掉下懸崖,護法神又把他拖上來。他說:“你不是不護我的法了?怎麼又來了?” 護法菩薩說:“你的一念精進超過五百劫,所以我又來護持你。”
所以罪障深重的人,一定要下決心,不顧惜生命,沒有黑天白天,晝夜旋繞,減少睡眠,稱地藏菩薩聖號,禮拜懺悔,心存歡喜,以法來修供養。不懈怠、不頹廢,乃至喪失了生命也不停止,也不退轉。這樣的精進於一千日,罪業再重,必定得到清淨!
Resources:
This is shared from HERE

為什麼說修《地藏經》,是學佛人的第一道保險?

為什麼說修《地藏經》,是學佛人的第一道保險?
誦《地藏經》時,必有大鬼神衛護。
這些鬼王首先會為讀誦《地藏經》的人,保護家宅平安,惡病橫病不生,有這個基礎,你修學才無慮。
很多人誦《地藏經》,能夠記住的,全是大菩薩,往往忽略了經中提到的鬼神。
告訴大家,在釋迦牟尼佛說《地藏經》的時候,放光召集來的那些鬼神,都是菩薩化現,他們跟我們熟悉的大菩薩不同。
大菩薩是以天道專門度天人的,
而化現成鬼神的這些菩薩,他們是在惡鬼道度鬼道眾生的,跟我們凡人所說的鬼神不是一回事,
能到忉利天聽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法的,都是信佛的,不但信佛,
而且都具足大成就,是十信位以上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大概是三賢位的菩薩了,到十地菩薩以上的那都是大菩薩了。
我們讀誦《地藏經》的時候,
誦到這些鬼神菩薩的名號,一定要恭敬,不要輕慢,因為只要你一翻開《地藏經》讀誦,這些鬼神就會來到你的身邊,你日夜讀誦,他們就日夜來衛護你,為什麼?他們是在忉利天跟佛保證的。
所以,我們讀誦《地藏經》,第一個來保護你的,並不是地藏菩薩,也不是觀音、普賢,而是惡毒鬼王、主命鬼王、堅牢地神等鬼神。
為什麼說修《地藏經》是學佛人的第一道保險,因為這些鬼王首先會為讀誦《地藏經》的人保護家宅平安,惡病橫病不生,有這個基礎,你修學才無慮。
所以大家要清楚,在經中提到的這些鬼神,他們只是寄託在鬼道的菩薩,比如主命鬼王,一百七十劫後,他就要成佛了,名號無相如來。
就像我們人道之中,有聖人,也有凡夫,看著都是一樣的人,誰能知道誰的善根如何?而上位知道下位的事,下位不能瞭解上位的事。
很多人受知見的影響,怕讀誦《地藏經》,怕晚上讀誦招來鬼,給大家說,不管你有心無心讀誦《地藏經》,首先感召來的不是惡鬼道的鬼,而是衛護《地藏經》的鬼神菩薩。
至於你能不能感召到你的冤親債主。
來參加你的地藏法會,聽聞你讀誦《地藏經》,這個要看你讀誦經時的發心,如果你真是無心讀誦,那肯定不會有鬼道眾生來參會,因為你的發心不夠,感召不到它們,它們當然也就無法受益,那你和它們之間的這個怨結就解脫不了。
如果你是發懺悔心,發度一切冤親債主的悲憫心,百由旬內的惡鬼眾生,都會來聽法,跟您結怨輕的,一七日內就解脫惡道了,
跟你怨重的,三七日內,也就升到人天了。
如果你家宅都不安,冤親債主都沒有化解,出門經常有禍事,這種狀況,你怎麼安心修?所以更加要,老老實實修《地藏經》,
至少鬼神菩薩會衛護你。
南無地藏王菩薩
~轉載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聞地藏菩薩名而修敬仰之行,必得大利」

「聞地藏菩薩名而修敬仰之行,必得大利」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義
宏圓法師
【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菩薩名字。或讚嘆。或瞻禮。或稱名。或供養。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
未來世,就是指佛在忉利天宮,廣說地藏行門以後的無量無數劫。若,這是不定詞,若有,因為將來行惡者多,行善者少。善男子善女人,這是指有善根的男子女人。菩薩名字,菩薩都是以德來立名,名雖說是假名,和合而生,本性空寂,但是要隨世間立名,可以讓眾生聞菩薩名以後,而生敬仰之心。以名來召德,聞名成種,有感才能應。就像我們的洪鐘一樣,洪鐘雖說洪亮,有叩則鳴,不敲它怎么會響?聞地藏菩薩名而修敬仰之行,必得利益。就是說,如果在將來的世界中,有這些善男信女們,聽聞地藏聖號,或用語言來讚嘆,或者瞻仰禮拜,或者專稱菩薩的名號,或者以百味飲食花香燈燭來廣修供養,乃至用五彩繪畫,用各種木料來雕像,或者用油漆來裝飾地藏菩薩像,那這么絲毫的微善,這種人就能應當感得一百次往生於三十三天,永受天福,而且永遠不會墮落到三惡道當中去。
因為古來大德對《地藏經》註疏的很少,我們查的資料裡面,只有清朝青蓮大師的《地藏本願經科注》,還有民國知性法師的《地藏本願經演孝疏》。這裡邊對《地藏經》的三十三天解釋,和我們現在人解釋的不同。我們現在的法師,把三十三天解釋為橫著的三十三天,橫著的,就是忉利天。師父講經講過忉利天,是三十三個橫面。近代的法師有的解釋為忉利天,還有一部分的法師解釋就是三十三天,不作更深的解釋。按照青蓮大師的《地藏本願經科注》,還有知性法師的註疏裡面來講呢,說這個三十三天,並不是指忉利天橫著的三十三天,而應當是灌頂咒經當中的,豎著的三十三天。這樣更能說明,供養造像功德之廣遠,顯示出地藏菩薩不思議的威神之力。
這三十三天是:近際天,普觀天,快見天,無結天,色究竟天,淨光天,普等天,愛勝天,福愛天,極妙天,廣妙天,微妙天,守妙天,淨明天,遍淨天,約淨天,水應梵天,水無量梵天,水微梵天,水行梵天,摩訶梵天,梵輔祿天,梵眾妙天,化自在天,化應聲天,不憍樂天,兜率陀天,鹽摩羅天,須焰摩天,忉利天,毗沙門天,惟睒聞天,毗樓勒天,提頭賴叉天。這些天我們知道也就行,這就是欲界天和色界天,只不過翻譯的人不同,所以翻譯的名稱也各不相同。就像我們《無量壽經》翻譯的是阿惟越致,而《彌陀經》翻譯的是阿鞞跋致,其實都是一個意思,只不過翻譯的人不同。
這裡說的百返生於三十三天,這是青蓮大師的《地藏本願經科注》當中說的,是指從第一重天四天王天,往上到色界五淨居天;再從五淨居天往下,到四天王天。中間的每一層天,都按次第而生,各盡每一層天的壽命,這樣上下往返一百次,享受天上的妙樂。而且不但是享受天福,還能永離三惡道。像我們說欲界天,色界天,色界天裡面五淨居天以下,還都是凡夫居住,還是要六道輪迴的。而這裡就跟我們說明,永離三惡道,沒有六道輪迴的,這個更加顯示出地藏菩薩的大願了,沒有六道輪迴,永在天上受勝妙樂。後面經文還會講到,然後承得天福,還能修行,最後成就佛果,是這么一個大的功德利益。我們前面講過,要往生到天道,要修五戒十善,四禪八定,五淨居天是三果聖人居住的地方,很難修的。而現在聞地藏菩薩名,讚嘆、禮拜、供養地藏菩薩,只做到其中一種、兩種,哪怕極微的一種,就能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可以說是修因少而受報多,歷時近而享福遠。
這一段經文,主要是體現了地藏菩薩不可思議的威神誓願力,令一切剛強難化罪苦眾生,修絲毫的微善而得大利益,這都是地藏菩薩不可思議的威神妙力。我們剛才講過的威神誓願,他百千萬億劫,他老人家無量劫所發的誓願、所修的威神來成就我們的。就像阿彌陀佛,我們講四十八願的時候,我們五逆十惡的眾生,只要你具足信願,念佛不要有任何的功夫的,只要你具足信願,這就是功夫,具足信願念佛,臨欲命終十聲皆得往生。而這裡給我們說明地藏菩薩的大願,你絲毫的微善,地藏菩薩的威神誓願承載著你往生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地藏心咒合集。

地藏心咒合集。
地藏菩薩,梵名Ksitigarbha。地藏主生命之精元能量,屬陽。如地之精氣、人身之精氣、元氣等。所以,對增強人身之元氣、陽氣、以及活力和健康有關。常念地藏,身體元氣增長,精力充沛,健康增益。
地藏菩薩亦可驅除和消減地獄和鬼類所屬之陰氣,鬼道眾生受地藏菩薩加持,陽氣增長,陰氣消減,一念善起,陽氣生發,思想轉向正面陽光,便可脫離地獄陰霾之地,往生善處,是以漢傳常以地藏菩薩來超拔地獄鬼道眾生。
地藏菩薩亦主地之精元精華,故在藏傳中地藏菩薩是地之伏藏主,地下無盡財寶的財神主。於建造房舍、寺院時,常埋藏地藏寶瓶來增加地之力,對房舍、寺院未來的地力堅固和財富增益有廣大利益。另外,常念地藏,地之精氣增長故,植物和農作物得以茁壯成長,果實豐稔。
《地藏十輪經》謂其 “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
《地藏十輪經》雲:「假使有人於其彌勒及妙吉祥並觀自在、普賢之類而為上首,殑伽沙等諸大菩薩摩訶薩所,於百劫中,至心皈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求諸所願,不如有人於一食公頃,至心皈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何? 地藏菩薩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令諸有情所願滿足,如如意寶,亦如伏藏。
地藏心咒
ཨོཾ ་ཨ་ ་ཀྵི་ཏི་གརྦྷ ་ཀྵིཾ་ ཧཱུ
Om ah Ksitigarbha ksim hum
om 阿 K斯帝嘎巴 剋星m 吽
ksim :地藏種子字的發音接近「慶m」或「剋星m」。
此咒源自《地藏菩薩凈障略軌》。此咒能使權勢穩固,財富功德增上,所欲獲得,一切善妙增長廣大。
持摩尼珠金色地藏心咒
Om Ksitigarbha ksim svaha
om ki斯帝嘎巴剋星m 梭哈
地藏心咒
Om ksim hiraca sarva siddhi hum
om 剋星m 嘿ra佳薩而瓦 悉地 吽
地藏心咒
Om Ksim hiraca raja samudgate svaha
om 剋星m 嘿ra佳ra加 薩姆噶爹 梭哈
地藏心咒
Om Ksim hiracaye svaha
om 剋星m 嘿ra佳也 梭哈
地藏心咒
Namah samanta budhanam ha ha ha vismaye svaha
那嘛 薩曼達 布達喃 哈哈哈 維斯馬耶 梭哈
禮敬 普遍 諸佛 奇哉! 成就
此咒出自《金剛頂地藏菩薩念誦法品一卷》不空阿闍梨
地藏菩薩白世尊:若有一切眾生誦持此心咒墮三塗,我誓不得大日普賢位。是神咒一切如來智慧,無量菩薩慈悲心。若有人背誦,一切所做皆得成就。
若念得大富德滿七萬遍。
若念惡人咒詛還著本人滿三萬遍。
若念滅罪生善往生極樂滿三萬遍。
若有人每日誦此心咒三百五遍,其人臨命終時見地藏菩薩,往生安樂國。
復每日平旦乎日沒,三時洗浴,別著一具淨衣,即誦此咒一千遍,現生具足七寶。
若才誦是心咒者,能滅無量罪。何況日日誦持者,福德不可思議。於末世佛法滅時佛法速成就。
地藏心咒
Om haha​​ha vismaye svāhā
om 哈哈哈 微斯摩耶 梭哈
ha有「強調.加強」之意,經上解為「三乘之因」。 vismaya有「希有.驚嘆.奇哉」之意,經上解為「一切有情常有我相,種種煩惱。裁若念真言,我相即除。此為希有亦甚希奇也」—《大毗盧遮那經廣大儀軌.卷中》。
地藏心中心咒
Om hita cintamani svaha
om hi達 今達嘛尼 梭哈
地藏心咒
om ksiti-raja sarva siddhi hum
om k斯地ra佳 沙爾哇 悉地 吽
地藏菩薩法身印咒(地藏滅定業真言)
Om pra mardane svāhā!
om pra 馬兒達尼 梭哈
「pramardane」意為打碎、摧毀。
地藏增財咒(地藏財神增財祈請咒,為寧瑪伏藏法)
Om ksimti raja vasu-dhari prthivi-devi sarva-siddhi svaha
om ki思地ra加 瓦蘇 達ri prTV 戴V 薩爾瓦 悉地 梭哈
om 地藏 王 持 寶藏 堅牢地 一切 悉地 圓滿
地藏菩薩百八名陀羅尼(出自《百八名號》名為施功德之總持,具有極大功德)
Om Sumbha ni-Sumbha Hara cara Maha-pasa Maruta Amogha Vajra satva svaha
om 松巴 尼松巴 哈ra 佳ra 馬哈 巴薩 瑪如達 阿摩嘎 瓦吉ra 薩埵 梭哈
地藏菩薩長咒–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記明咒總持章句。
《地藏菩薩凈障略軌》:此咒的利益數不勝數。如遇到任何難關,念誦此咒最能化險為夷。即使念誦四至五遍,或只是幾遍,力量已十分宏大。此外,念誦地藏菩薩名號,以至僅僅憶念,效力也難以思量。
南無阿彌陀佛🙏🏻隨喜功德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一念佛法善根,一念恭敬三寶,地藏菩薩都會度你,解脫生死道」

「一念佛法善根,一念恭敬三寶,地藏菩薩都會度你,解脫生死道」
夢參老和尚
「地藏」,佛又呼一聲地藏菩薩,說南閻浮提眾生他沒有自性、不定的,今生是比丘、比丘尼,再一轉世就變了。現在好像是三寶弟子,一轉世就忘了。現在惡習者多,發善心者少,能夠延長一段時間還算好的,須臾即退。
受了三皈依,出了山門就不是了。在山門裡頭還受三皈依,看見佛像恭敬磕頭;一出了山門,就考慮坐什麼車回家,什麼車會便宜一點,少花幾個錢,分別心馬上就有了。
眾生志性無定,縱使發了善心,一下就退了。因為這個緣故,佛才在這個世界上化現千百億身來化度眾生,隨著什麼根性就現什麼身。這跟第二品是遙遙相望的,佛跟地藏菩薩說,「我並不是光現佛身在這個世界度眾生。」
大家知道釋迦牟尼佛沒有入涅槃,有兩種境界證明他還在這世界度眾生。一位是智者大師,他入法華定的時候看見釋迦牟尼佛還在靈山說《法華經》,靈山一會儼然未散。還有唐朝道宣律師,給他送飯的張天人,道宣律師問他:「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現在到哪裡去度眾生?」張天人問他:「你問的是哪一個釋迦牟尼佛?」他說:「我問的就是在印度降生的釋迦牟尼佛。」張天人說:「那個釋迦牟尼佛沒有死,還在講經。」一個是天人眼光看的,一個是智者大師定中看的。所以釋迦牟尼佛的化身,這是我們的眼睛來看,都是給眾生示現,隨其根性度脫,我是這樣理解。
釋迦牟尼佛向地藏菩薩說:我現在一直都在度眾生,隨他們根性是什麼,就示現什麼身度脫他們,你也要像我一樣。
「地藏」,「吾今殷勤」,殷勤的意思不是懈怠,而是很急迫,懇求,誠誠懇懇的。「我把未來天人、大眾都付囑給你,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一點點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以你的道力擁護是人,使他們不要退失。」
佛還跟他打招呼:地藏啊!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要落在惡趣的時候,他到了惡趣的門口,已經墮到地獄的門前,他在這個時候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你都要以方便神通力把他們救度,粉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
所以佛又說個偈子: 「現在未來天人眾,吾今殷勤付囑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墮在諸惡趣。」佛囑託了,地藏菩薩就表態了。
地藏菩薩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你不要擔心,唯願世尊不以為慮,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一念恭敬,不一定要念地藏聖號,也不一定要念《地藏經》,只要在佛法中他有一念的善根、一念的恭敬三寶,我亦百千萬計,以種種方便,把這個人從生死道中度脫,速得解脫,何況他自己聽到諸善事,念念修行,對菩提道永不退轉。
同時虛空藏菩薩又請求佛說:「聞到《地藏經》,或者聞到地藏菩薩聖號,可以得到好多種利益呢?」
佛就給他說二十八種利益,天龍鬼神則有七種利益;二十八種利益跟七種利益的最後都是畢竟成佛,直至成佛。
我們這是講《地藏經》大意,不是講全經。一切諸法無常的,像我們這樣的法會,沒有不散的,今天就拿這個供養大家。有說錯的,我求懺悔;說對的,我作為供養。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