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喪品,偷大招禍」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喪品,偷大招禍,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欲得便宜,反吃大虧。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喪品,偷大招禍」,凡是他人的物品,沒有經過主人的同意,擅自據為己有,這就屬於偷竊。竊取小的物品會有損於自己的品行,竊取數額大的或者昂貴的物品,就會為自己招來災禍。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就是說:「財富與權貴,都是人們所想要的東西,但是如果通過不正當的途徑得到的話,那麼就不要接受。」
「偷盜」是佛教中所說的「不與取」。這個物品有主,主人沒有答應,就把它拿來,或者是據為已有,或者是暫時使用,或者是移動位置,這都叫偷盜(不與取)。有大、中、小三類:
(1)大不與取
是指竊取三寶所依的物資、供養三寶的物品以及父母的財物。
佛陀告誡我們,偷三寶物罪最重。因為,三寶物的主人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佛法僧,因為對境太廣大,所以,一旦犯下偷盜,那是永遠都還不盡的。佛經中說,你別的罪過再大,諸佛菩薩都有辦法救你;而盜三寶物,盜常住物,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無法救。所以,我們有機會去寺廟或佛堂時,都要常懷一顆謹慎的心:常住的一針、一線、一張紙,都不可以用盜心去取用。我們用了電,要付電費;用了寺廟的電話,要付電話費;如果浪費常住的能源,如水、電等,然後讓常住去繳費,那都屬於偷盜。因此,三寶門裡點點滴滴的事情,我們都要注意。
有的兒女覺得:父母賺的錢不就是給我們用的嗎?拿父母的錢怎麼會是嚴重的偷盜呢?我們要知道,父母是我們的恩田,我們對之恭敬承侍,會積累很多的福德;反之,我們就造下極大的罪業。父母的錢是父母的心血勞動所得,如果沒有經得他們的同意擅自拿取,據為已有,自然也屬於偷盜。所以,我們在拿用父母錢物時,一定要得到他們的同意才可以。
(2)中不與取
是指盜竊、掠奪、摧毀一般人的財物。
比如經商的,以短斤少兩等手段騙取他人的錢財。他們覺得經商時,在秤上做點小動作,這種手段獲取財物應該沒有罪業,只要沒有親自去偷就不屬於偷盜。其實以欺誑的手段經營,這都與直接偷盜沒有差別。所以,經商販賣,一定要做到公平正直,不違越因果。
有一些人利用職權貪污,或者以買通關係而獲取財物等,這也屬於偷盜。另外,盜取旁生和非人的財物也屬於不與取。如將小鳥的鳥蛋偷走、燕子做的燕窩取走、摘取公園大街上美麗的鮮花等,這也屬於偷盜。
(3)小不與取
是指為了他人利益而偷盜。
比如說:肚子餓、生病、天災人禍、為了孝養父母、奉侍師長、養活子女等而行偷盜,都一律屬於盜罪。生活中,我們應該自食其力,用正當、如法的方式來生活;如果真有困難,哪怕向別人乞求,也不應該伸手去拿別人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懂得,我們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藉口來掩飾自己的偷盜行為。
另外,自己偷盜或唆使他人偷盜,以及看見別人偷盜而生歡喜、隨喜之心,這也是犯罪,並且與別人的罪業完全相同。
總之,不論地上地下、水中空中,不論動物植物、私人公家,只要這個物品是有主人的,都不得偷盜。看起來,偷盜只是一起心、一動念、一伸手,是一個簡單的行為,但也是一種惡劣的行為。
從前,一戶人家有個獨兒子,看得很嬌貴。
一天,他在對門鄰居家玩,看到一個賣姜的,就把別人的姜拿了一塊回來。他母親問:「姜從哪裡來的?」他說:「從對門的賣姜人那裡拿的。」「你拿他的姜,他沒看見?」「我把姜放在磕膝彎裡,一路跳回來的。」母親說:「你很棒。」
第二次,他又在對面玩,把人家雞窩裡的一個雞蛋拿回來,他母親又問:「雞蛋哪裡來的?」他說:「從對門人家裡雞窩裡拿來的。」「你拿人家的雞蛋,人家沒看見?」「我把它放在胳肢窩裡夾回來的。」母親說:「你真棒。」
第三次,他又看見一個女孩子正在做鞋子,就把她的針拿回家來。他母親問:「哪裡來的針?」他說:「從對門一個做鞋子的姑娘那裡拿來的。」「你拿她的針,她沒看見?」「她起身進門去了,我拿的。」母親說:「你太棒了。」
這孩子長大了,到處偷,別人把他無可奈何,大戶人家的金子、銀子,他都偷。
族人惱了火,把他弄到祖墳前,準備勒死他祭祖。樁釘釘好了,繩子也拿來了,他說:「我要吃一口奶。」族人把他的母親喊來。他的母親來了,族人說:「他已是要死的人了,他想要吃奶。」他母親把奶頭扒出來,他一口下去,咬掉了半頭。他母親疼得暈死過去。族人間:「你怎麼咬她?」他說:「我小時候偷人家的姜,偷人家的蛋,偷人家的針,每一次她都說我很棒。若是她每次都狠狠打我一頓,我就不會做強盜,不做強盜就不會要我的命了。都是她害了我!」
是啊,「小時偷針,長大偷金」,一個蛋、一根針,物品雖小,但當我們以為只是好玩,拿著拿著時,這種惡的習氣就會越來越嚴重,逐漸就會從量變到質變,從好玩變成了偷盜。「勿以惡小而為之」,小惡讓我們失壞的不僅是品行,更嚴重的是會給我們帶來生命的災禍。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欲得便宜,反吃大虧」,偷取別人的東西,會折損自己本有的福德,原想佔得他人的便宜,卻沒想到這樣做招禍損福,反倒吃了大虧。
古人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說。雖然古人也希求財富,但他們覺得應該以合理的途徑尋求財富;可現代人根本沒有什麼顧忌,只要能把錢裝進自己的腰包就可以了。為了獲取錢財,人們採用各種方式偷盜,偷盜的行為已經遍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們來看幾個真實的案例:
24歲的何鵬曾是昆明的一名大學生,一天,他拿著賬面餘額僅有人民幣10元的儲蓄卡到自動櫃員機上查詢,發現他原本僅有10元錢的卡上突然冒出許多「0」,變成百萬元了!何鵬欣喜若狂,當即按鍵取款,隨後,一種想佔有更多「飛來橫財」的惡念更為強烈,第二天天剛矇矇亮,何鵬便開始瘋狂地取錢。兩天共取款221次,合計人民幣42.97萬元。當天晚上,他乘車趕回老家,在利益面前,他的父母也沒有到相關部門去反映情況,他們小心謹慎地把這筆巨款存放好,並把兒子送上回昆明的夜班車。沒幾天,民警就在學校找到了何鵬,法院依法做出判決,何鵬犯盜竊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這樣令人痛心的事情現實中還有很多,由於懶惰、由於對他人成果的垂涎,認為自己可以「巧妙」地獲得財富,結果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想佔便宜反而吃了虧!
有一次,美國總統羅斯福家失竊了,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忙寫信安慰他,羅斯福回信說:「謝謝你的來信,我現在很好,感謝上帝: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其實,偷盜的人暫時佔了別人的便宜,別人損失又會有多大呢?如羅斯福先生所說:「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做賊,自己的損失太大了!為什麼?偷盜之行毀掉了自己的清淨心,毀掉了自己優良的品行,毀掉了自己清白難得的暇滿人生。並且,偷盜還有現世及來世的諸多過患。
偷盜別人的東西,現世會有王法牢獄之災隨時等待自己,隨偷盜的情節輕重受到相應的懲罰;而偷盜的異熟果[1]是墮入三惡趣;即便將來得到人身也將轉生為乞丐、佣工等貧窮之人;雖然擁有微量財物,但也會遭到強者搶奪、弱者盜竊,最終遺失虧損、毀盡無餘;因為前世的偷盜習氣還存在,因此,即便為人,也是生生世世喜歡行竊、詐騙,若轉生為旁生也會變成愛偷盜的老鼠、狗等。
在了知了偷盜的果報後,我們不得不對不虛的因果生起畏懼心。如果我們曾經因無知而犯過這方面的過失,那現在應該真誠的懺悔,併發願今後縱遇命難也不再造偷盜之業。
1、「入虛室,如有人」
對一般人而言,如果知道主人不在,進了屋子後,也可能會東瞅瞅西看看,亂碰亂動主人的東西,甚至看見好東西就偷偷地拿走。這時候,我們要牢記: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更為嚴厲地還有諸佛菩薩——他們無所不見、無所不知,我們每個人的所行所想,就像盲人在明眼人面前表演一樣,什麼都隱藏不了。因此,不論有人無人,即便是獨處,我們的行為也要小心謹慎,不要覺得:「管他呢,反正又沒人看見。」
2、「用人物,須明求」
借用別人的東西時,必須要當面向主人索求。如果不問一聲就隨便拿走,這就是偷盜的行為。所以,我們從小就應該接受和懂得這樣的道理。即使是自己再希求的東西,也一定要經過主人的同意,方可借用。
3、「借人物,及時還」
不論是借用個人或是公家大眾的物品,我們都應該及時歸還,做到言而有信。否則,時間一長,我們有可能因忘記,有可能因惰性、有可能因貪心而將物品佔為己有,這樣有意無意就使自己犯下了盜罪。比如,現在有很多大學生或社會人員,在銀行辦理了透支卡。原本在進行借支後應及時歸還本息,但有的人卻進行惡意透支,最後,因無力償還或不願償還而受到法律的處罰。這也是一種偷盜的行為。
行動日記(請每天多少做以下小事)
1、有人無人的地方,我們都一樣堅守信念:不是我的東西,堅決不要。
2、借用東西時,一定要求得別人的同意。
3、愛惜公物,因為它們是大眾的財富。
4、不給單位的水、電等造成浪費。不因私事拿用公家的財物,不以權謀私。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地藏經》中隱藏的改運方法࿐

࿐《地藏經》中隱藏的改運方法࿐
念地藏經做夢或發冷是何因?
在對待念誦《地藏經》上,有些人之所以沒有福報讀誦,是知見出了問題。一種是別人說念《地藏經》會招來鬼,這從心裡上先有了負擔,就不想念了;一種是自己念誦出現各種各樣的反應,一念《地藏經》害怕,心裡很恐怖,不念感覺反倒是好了,就退心了。
告訴大家,修道能聽聞《地藏經》是需要福報的,不能讀誦,這是因緣不具足,沒有聚緣啊。再說讀誦出現各種現象,這是好事,不要怕,要繼續念,為什麼?當你念《地藏經》的時候,你過去的六親眷屬他來聽經。
如果你六親眷屬是福報大的,或者天人,或者大力鬼神,他來求加持求念經,你就會感覺到發熱。或者有一些你的怨親債主找你算帳,因為你念《地藏經》了,他也來求你加持,你就會感覺到發冷,念念經害怕,有恐怖感。出現這類現象,證明你念經念的得力、如法了,念經念得有點感覺了。
當然,如果你念經的時候,心裡打妄想,起心動念都不在經上頭,胡思亂想,那也能招來鬼神;跟你因緣最近的,比如離世的親眷,就會來警告你,這個時候,你就應當收收心了,觀想一下地獄眾生的苦難,你的心也就定了,千萬別感覺到渾身發冷發熱不舒服,乾脆就丟下不念了。
如果在你修行當中,不論念哪部經,愈念心裡頭愈喜歡,那就證明你得到佛菩薩加持了。念念都是煩惱,不想念,心裡很不舒服,一會兒腿不好了,一會兒東西掉地上打碎了,出現很多毛病,這是善根力量不具足的表現,一定要堅持念下去。
大家一定要記住,念《地藏經》有很多護法來護持你,你身上感覺發汗發熱,本來天氣很冷,你會出汗,這類現象你不要管它,愈感覺不愉快,你愈要念下去,你消災。但是護法神來、大力鬼神來,他也加持你,你感覺非常的愉快。還有如果你受了五戒的,受了清淨的戒,爾後又能持五戒,那效果又不同的。
夢參老和尚講一個故事,有一位居士跟他講,說他的同事開輛豐田小車,結果一部大砂石車把他給撞了,但是他沒什麼感覺,撞了一下子,一點傷害沒有。但是大砂石車讓豐田小轎車撞壞了,司機受傷了,住到醫院裡頭去了。
居士問老和尚:為什麼有這樣現象?老和尚說:這第一個是個人的業,你的朋友信佛不?居士說:非常信,就是信地藏菩薩。老和尚說:那可能有護法保護他。頭天沒事,當天撞了他一點事沒有,第二天他才反應到,他這個朋友非常的害怕。人家說過去車子撞的情況,他嚇到了,害怕,後來也沒事。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有時候出車禍,你能安然無恙,一是菩薩加持你,二是也在提醒你,你誦經如法,對地藏菩薩深信不疑,主命鬼王、堅牢地神就會善護念你,你還活著,就要感菩薩的恩。
— 夢參老和尚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HERE

事業不順,留不住錢財,負債累累,原來都是我的報應

📮事業不順,留不住錢財,負債累累,原來都是我的報應
我今年33歲,按照常規來看,這個年紀的人應該生活得很幸福、安穩,可是我卻感覺自己這幾年總是諸多煩惱、磨難,生活很不盡人意,現在更是到了寸步難行的地步 。
接觸佛法後,才明白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高中時隨波逐流,早戀、和男友邪淫,折損了福報而不自知。
大學期間和男友分手,畢業後工作還算順利。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雖然賺得不多,但是不至於找工作困難,一個工作辭掉後,馬上能找到另一個工作。 這段期間沒有男朋友,沒有邪淫,但偶爾會看一些有色電影,確實罪惡,有損福報。
後來認識了第二個男朋友,相處不久又開始邪淫、同居。 這時候就覺得生活很拮据了,男友想從事歌手事業,很少能賺到錢,我一個人賺錢,兩個人花,根本不夠用,更別提拿錢給父母了。
我瞞著父母跟男友同居,現在想來真是不孝,邪淫加上欺騙父母,讓我生活不如意,跟男友在一起也是諸多苦難,期間還墮胎一次,導致生活更艱辛,錢財不足,長時間依賴 我一個人賺錢,最後不得不分手了。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我遇到了老公,我們認識不久就想著要趕快結婚了,自然就住到一起了。 這次沒有隱瞞父母,這段期間也是懷孕了,就想著把孩子生下來,所以就辦了婚禮。 結婚之後,我們沒有房子,手上也沒有錢,其實還有欠款,但是當時沒有告訴父母,怕他們擔心。
婚後想著自己做生意賺一些錢,能讓生活過得好一些,就想辦法籌錢,找公公婆婆,找父母。 公婆和父母幫忙把錢湊上了,我就開了個餃子館,雖然生意還不錯,算下來每個月也是盈利的,可莫名其妙總是存不住錢。
這段期間又想著再開一個店鋪,又找公婆籌錢,其實公婆也沒有錢,他們只能出去借錢拿給我們。 雖然店鋪開起來了,卻各種原因最後乾不下去了,最後只能留下一個店。 這段期間,錢財像流水一樣往外花,卻都不知道花到哪裡了,還欠了不少外債,除了欠老人的錢,我們自己還借了貸款,要還款的。 而父母公婆那邊借的錢從來沒有還過。
學佛之後才知道,這是大不孝,讓老人憂心,讓老人去承受債務。 我們怎麼可能過得順利呢?
開店期間,我母親幫我照顧了孩子一年,因為勞累,導致母親血壓升高,睡眠也不好,而婆婆也來幫我看管店鋪半年多。 但當時的我,並不覺得父母公婆為我們付出有什麼不妥,一點都不懂得感恩和心疼,現在才認識到,自己這些不孝的行為,讓自己損了太多福報。 特別對不起公公婆婆和我的父母。
在這段期間,我又墮胎2次,想想被殺的孩子是多麼痛苦,沒有安身之所,沒有可享用的食物,不能投胎轉世,好不容易得了人身,卻被我們殘忍殺害。 這會多麼怨恨呢? 每次,都是感覺生活要有轉機時,又出現不好的事情,不是投資失敗就是這個錢讓我老公敗了。 不得已,為了店鋪能繼續營業下去,我又藉了錢,現在貸款很多,父母雖也給了我們很多錢,卻依舊很艱難,疫情期間更是備受打擊。 店裡沒有收入,貸款都還不上了,每天都有催款電話。
老公在外打工賺的錢也只能維持生活,想要兌店,卻因為疫情當前,根本兌不出去。 就在我心裡異常痛苦之際,終於遇到佛法,感恩阿彌陀佛,學佛之後才知道我所經歷的這一切都是自己種下的惡因。 回想自己真的是殺盜淫妄酒全犯了,還大不孝,不能好好孝順父母,卻讓父母公婆為我們憂心上火。 我是開餃子館的,雖然不親自殺生,用的三淨肉,但是現在也體認到,能不從事這樣的行業就盡量遠離。 賺到的錢都被我老公投資失敗或賭掉了 。 他現在不賭了,但早已經負債累累。
我老公這人,誰看他都說是好人,就是業障重,跟我婆婆時常說話頂撞 。 這應該跟我婆婆的職業有關。 婆婆在年輕的時候就賣熟食,每天要殺十多隻雞,雖然賺錢,但是現在也是外債很多,多數是我對象敗的。 現在才知,殺業可畏啊,家不得安,財雖有進,卻都沒有好花。
還好我對象現在也信佛了,雖然不精進,但每天也能念一會佛。 在這裡寫出我的經歷,但願更多的人能看到認識到,千萬要孝順父母,不要從事殺業,不要邪淫,不要墮胎。 自己要時時刻刻存有善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如此文有功德,願將迴向給我墮胎的嬰靈以及所有傷害過的眾生,願蒙阿彌陀佛接引 往生極樂世界,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感言:
命運都是自己造作而成,且不說前世,今生的種種作為,果報也很容易成熟,因為這是個快節奏的時代,凡事都快,作惡快,果報出現快。 因為無知,隨波逐流,邪淫、墮胎、不孝都在揮霍自己的福報,福報淺薄的時候,事情怎麼能順呢? 所以,總是平地起風波,這也是福薄不能載物的所致。 沒有明白因果之前,只揪心於自己為什麼遇到這麼多的不順,明白因果之後,才能恍然大悟都是自作自受。 明白因果的最大的意義不在於知道自己哪裡錯了,而在於知道以後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順應因果法則,才能讓人生平安如意。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你可能天天在佈施,自己卻不知道哦࿐

࿐你可能天天在佈施,自己卻不知道哦࿐
許多佛弟子都知道,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受用都源於自己的福報,而福報既源於過去的修持,也源於當下的努力。
而栽培福報,最直接的方式莫過於佈施。
在《地藏經》《金剛經》《大智度論》等多部佛經中,都講到了佈施的種種不可思議功德。佛陀在講六度時,也將佈施列於首位。
因其不光能培福,還能讓我們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發起不再慳吝的捨心,並能強化悲心,積累起入世與出世的雙重資糧。
🔹「零成本」的佈施
大家通常接觸得比較多的是外財施,也即物質方面的佈施。
在力所能及(不超出自身負荷能力,不會為身邊的人帶去困擾,這點很重要),且所施並不會給對方帶來困擾的情況下,佈施當然是越多越好。
而對於經濟條件並不寬松,或是佈施前後有糾結、有不捨,甚至後悔的佛弟子,佛陀在《雜寶藏經》中還設下多種佈施法。
這些方法多能在日常中運用,且不損及財物,值得我們參考學習。
🔹日常佈施六法
▪️眼 施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以傳遞出內心真切的情感。
諸如溫和、鼓勵、肯定的眼神都不會令人生畏,並能給人信心和勇氣,這樣的眼神就被稱作「好眼」,是佈施的一種。
而與之相對的「惡眼」,則如帶著攻擊性、輕蔑性的眼神。
▪️和顏悅色施
比「眼施」更進一步的是「和顏悅色施」,顧名思義,就是用溫和、親切的神色去待人,從而令人心生歡喜,化解潛在的爭執。
其實我們在寺院禮拜佛菩薩時,便能接受佛菩薩們的「和顏悅色施」——
在那平和舒緩的身姿與靜定柔和的微笑中,即使我們無法與迦葉尊者一般體悟到涅槃妙心,也能感受到片刻的安寧與祥和。
佛經告訴我們諸佛的微笑不僅綻放在臉上,更滲透全身,「爾時,世尊舉身毛孔,皆亦微笑而放諸光。」
這樣的舉身微笑,即有世間所需的理解、關懷、溫暖,也有我們所嚮往的超脫、安寧、和諧,能夠攝受我們,讓我們一次次來到佛前頓足瞻禮、祈求、發願、修行,令善根廣種,令惡念潛消。
▪️言辭施
「言辭施」就是用柔軟的話語、友善的話語、和順的評語,來佈施他人。
佛教里提到「十惡業」,其中的「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這四種 「口惡業」,都與言辭相關。
▪️身 施
「身施」就是一種恭敬的佈施,一種對任何人、任何事都心懷恭敬的處世之道。
印光大師曾說:「佛法從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不僅佛法自恭敬中求,很多事情的圓滿也離不開恭敬心。
▪️心 施
「心施」是上述所有佈施的基礎,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也曾記載了佈施的重要要求,其中就包含了「佈施時的內心意願」。
如法的佈施應包含這三種心態:施前明瞭,施時歡喜,施後無悔。
達摩祖師與梁武帝關於「有無功德」的那段公案啓示我們,不刻意追求回報的佈施,才有真正的功德。
▪️床座施
見到出家人、長輩,或是老弱病殘孕等,要起身為其讓座。
這是一種非常簡單易行的方法,能讓受施者迅速得到歡喜和愉悅。
佛經中,常以傳燈來比喻智慧的傳遞,在燈燈相傳的過程中,燈火本身並無損耗,反而會令周圍的環境越來越明、越來越暖。
生活中也是這樣,我們都希望獲得善意的對待,那不如便從自身開始,以上述六施溫暖他人,明亮自己,實現自他雙贏。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佛教徒過中秋,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佛教徒過中秋,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大靈岩寺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時節,民間除了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同樣的,中秋也是佛子團圓的盛會,眾多寺院都會在中秋之日舉辦品禪茶、拜月等活動,共度中秋。
佛教非常重視中秋節。那麼作為佛教徒,該如何過中秋呢?
禮拜月光菩薩
農歷八月十五,漢傳佛教中秋節這一天,恰逢月光菩薩聖誕。佛教徒於中秋月之夜禮拜的是“月光遍照菩薩”。
月光遍照菩薩漢譯有月光菩薩、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等名,為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之右脅侍。“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靜定,映現明澈清輝,容攝大千芸芸眾生,使免於受貪、瞋、痴、三毒逼惱。月光菩薩身呈白色,乘於鵝座,手持月輪。與左脅侍日光菩薩並為藥師如來的兩大輔佐。在藥師佛的無量菩薩眷屬里,他與日光菩薩是位居上首最重要菩薩。兩人都位居補處,秉持著藥師如來的正法寶藏。
關於月光菩薩的本生事跡,也與日光菩薩相同,都與藥師佛有密切的關係。在久遠的過去世,當電光如來住世時,有一梵士養育兩子,一名日照,一名月照。梵士發心利樂有情、拯救濁世眾生,其二子也隨喜而發願供養。梵士成佛之後,即是藥師琉璃光如來。二子中之月照,就是月光菩薩。
《藥師儀軌布壇法》所載,月光菩薩身呈白色,手持月輪,坐鵝座上。如同日光菩薩一樣,月光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關係。凡是至心持誦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薩也會與無量神人來增益其持咒效驗。修行者在持誦大悲咒過後,如果能再加誦月光菩薩陀羅尼,則月光菩薩當會來加庇護,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難與病痛,並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
在中秋夜佛教徒禮拜月光菩薩,恭迎月光菩薩聖誕,感念諸佛菩薩功德,長隨佛學,遠離三毒,常住戒、定、慧三學,願效仿菩薩行跡,處處與人歡喜、處處與人慈悲、處處與人信心,祈願大眾身心安樂,六時吉祥。
在修行中,日月是最好的供品,我們常常用來供佛,所以中秋的圓月,大家不要忘了供養佛法僧三寶,以此累積無量功德,同時大家可以想象佛陀的光明莊嚴遍照。
在這一天如何修行
中秋節,也是佛家弟子發心修行的良機。雖然在佛教看來,“日日是好日”,無論是中秋還是月圓,都應以平常心看待,但中秋作為世人借以表達情懷的因緣,有其不共的內涵。
佛陀是智者,也是覺者,佛陀在講經說法中,隨時隨處都會用天地萬物來比喻生命,其中最有意思的比較,就是拿月亮來比人生。在黑暗當中,能夠給予各種煩惱、痛苦的百態人生最圓滿的光明,這就是十五的月亮。智慧提高,自知自覺提高到最圓滿,這就是從初一到十五的月亮。中秋節我們觀賞圓滿的月輪,其實也是人類對追求圓滿生命的初心的體現。月的陰晴圓缺,同時也展現了並不圓滿的生命真相。
作為佛家弟子
該是如何看待中秋
從客觀事實的角度,我們會發現月圓的時刻較少,而不圓滿的日子會較多。從某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很少能有真正圓滿的時刻,只是很少有人願意承認這一點。
佛陀教導我們要“如實”,要敢於面對生命的真相。為什麼?只看月的圓滿就好了,為什麼要想到陰晴圓缺?
佛陀讓我們看到生命的不圓滿,是因為他發現:只有我們看到生命的不圓滿才會願意接受它,而不是麻痹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懂得珍惜生命中這些稀有的因緣。
蘇東坡也是一個佛教居士,他就認識到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人生現實。如果我們執著於美好的因緣,當好的因緣來的時候快樂,等不好的因緣聚合時,就會不快樂。
反之,唯有當我們不執著於這種美好因緣時,我們才能夠盡情享受當下的圓滿,而不會為它的圓缺變化而悲傷。我們會用心珍惜這一切將會消逝的圓滿。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月亮從來都是圓的,只是被地球的影子遮擋。這就好比我們的心,本來一直都在放射著覺悟的光明,只因為被煩惱的雲層遮蔽,而不為我們所見。
而中秋的月亮,就好比煩惱的烏雲散盡,智慧的光明遍照。如果我們能夠證悟月亮的本來圓滿,就不會被它的陰晴變化而迷惑,而事實上,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潛力。
不管是世間人還是作為佛教徒,在中秋節都會“許願”,在佛教稱為“發願”,它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凡夫成佛的根本因緣。
禪師語錄
在佛教經典中有很多以滿月喻圓滿清淨之妙語:
“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行步如鵝王,面如淨滿月”
“如世所見,皎月圓滿,行於虛空,清淨無礙。”
“譬如明月淨分光明,色澤日夜增明,乃至月滿,一切圓淨”
“若有一人出現於世,爾時天及人民便蒙光澤,便有信心於戒、聞、施、智慧,猶如秋時月光盛滿而無塵穢,普有所照”。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有關中秋的精彩語錄,各位可以在閒暇之余品讀悟釋。
法演禪師語錄
中秋上堂:
“中秋月,中秋月,古今盡謂尋常別。別不別,皎皎清光遍大千,任從天下紜紜說。”
宏智禪師廣錄
中秋日上堂:
“清涼境界,一壺爽氣涵秋。明白身心,半夜霧容懷月。靈然自然,廓爾常虛。斷生滅之夤緣,出有無之情量。諸人還到如是田地,還能如是游踐也無?”良久雲:“斫盡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如淨和尚語錄
中秋上堂:
“雲散秋空,即心見月。”舉拂子雲:“看家門前照明月,處處行人共明月。騎鯨捉月,撐船載月。忽然月落夜沈沈,笑殺胡僧齒門缺。”
景德傳燈錄·契稠禪師
問:“的的西來意,師當第幾人?”
師曰:“年年八月半中秋。”
五燈會元·靈隱惠淳
上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
乃喝曰:“寒山子話墮了也。諸禪德,皎潔無塵,豈中秋之月可比?虛明絕待,非照世之珠可倫。獨露乾坤,光吞萬象。普天匝地,耀古騰今。且道是個甚麼?”良久曰:“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五燈會元·瑞龍幼璋
問:“廓然無雲,如何是中秋月?”
師曰:“最好是無雲。”
曰:“恁麼則一輪高掛,萬國同觀去也。”
師曰:“捏目之子難與言。”
五燈會元·靈隱道印
中秋上堂,舉“馬大師與西堂百丈南泉玩月”公案,師雲:“馬大師垂絲千尺,意在深潭。西堂振鬣,百丈擺尾,雖則衝波激浪,未免上他鈎線。南泉自謂躍過禹門,誰知依前落在巨網。即今莫有絕羅籠、出窠臼底麼?也好出來露個消息。貴知華藏門下,不致寂寥。其或未然,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總而言之,無論從聞思和實修,滿月之與佛教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中秋佳節期間正是滿月之時,因此,建議行者在和家人團圓之時,勿忘以佛法要義促己、促家人等趨向圓滿解脫道,更當以精進修行為感恩佛陀之最上行。
頂禮月光遍照菩薩摩訶薩!
頂禮月光遍照菩薩摩訶薩!
頂禮月光遍照菩薩摩訶薩!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啖精氣鬼是這樣吸你精氣,直至你死爲止*

*啖精氣鬼是這樣吸你精氣,直至你死爲止*
這種鬼,每隔幾天就得吸食一次人的精,他們常常跟隨有擼管習慣的人,每隔幾天就吸食一次他們的精,假如這個人想戒除擼管習慣,他們就會千方百計破壞。
*《楞嚴經》中有"啖精氣之鬼"* 一說,此鬼常居於何所呢?自己思惟之,此鬼居所為世間"邪淫屋"中。何謂"邪淫屋"呢?依自己之想,即人的腎室。邪淫者的腎室便是"啖精氣之鬼"的居所,邪淫者因其淫念故,有鬼近身,淫念起時,腎室精氣將欲外泄,鬼得其便,樂而住於此腎室中。
*此鬼平常好睡覺,* 邪淫者只要對世間美色起一絲毫的心念,它便立刻興奮的躍起,取出身上的"餐刀",同時張開其大口,只等著飲食矣!若一人的精氣食完,人命歸陰,啖精氣之鬼便重新尋求其新家!
*食人精氣鬼的人多半是容易邪淫,手淫,夢遺的人,* 會感召啖精氣鬼,這種人將可能淪為啖精氣鬼的傀儡,為其所擺布。啖精氣鬼最喜歡邪淫,思想不正的人,他依附著這些人,吞噬著他們的精氣來生存。他可以引導這類人的思想走向邪淫,幾天沒有吸納精氣,他就會無精打采,快死了一樣。
*如果你戰勝他幾次,* 他會離開你,但是當你再次邪淫的時候,又有一些啖精氣鬼依附過來。你白天保持住了,他知道你定力根本不夠,僅僅是勉強做到,所以會在晚上用春夢來勾引你,讓你在沒有準備的時候輸掉。佛在經中說:如果人都守五戒十善,這種鬼就要餓死,就不是威脅依附人了,而是來求有道德有修行的人給他一點血氣來救命了。
*啖精氣鬼誘人擼管的方法:*
*一,* 他們會通過鬼的法力來迷惑人的思想—讓他們忍不住去想那些不良的畫面信息等,意志力弱的人就會忍不住去擼管了,這樣他們又有吃的了。
*二、* 然而意志力強的人,第一招沒有用就會用第二種方法—在夢中化作美女來引誘,讓人在夢遺,意志力強的人在夢中意志力也變薄弱了,這招效果很好。
*三、* 如果第二招還不揍效,他們就會使用第三種方法—消磨人的意志。假如你有些不如意得事情,他們就會用扇風點火,讓你更加失落,頹廢,同時在讓你腦子不停的想不良的畫面,來轉移壓力。當你情緒低落的時候,又不停的浮想那男女之事的畫面,那你就會忍不住去擼管了,啖精氣鬼可是狡猾的很。如果你天生是一個意志堅強,充滿正氣的,而且又是個樂天派,那他們就奈何不了你,只能乖乖的離開了。
*《正法念處經》中的種鬼:*“一,鑊身餓鬼。二,針口餓鬼。三,食吐鬼,四,食糞鬼。五,無食鬼。六,食氣鬼。七,食法鬼。八,食水鬼。九,希望鬼。十,食睡鬼。十一,食發鬼。十二,食血鬼。十三,食肉鬼。十四,食香鬼。十五,疾行鬼。十六,伺便鬼。十七,地下鬼。十八,神通鬼。十九,熾燃鬼。二十,伺嬰兒便鬼。二十一,欲色鬼。二十二,住海渚鬼。二十三,使執杖鬼。即閻魔王也。二十四,食小兒鬼。二十五,食人精氣鬼。二十六,羅剎鬼。二十七。火爐燒食鬼。二十八,住不淨巷陌鬼。二十九,食風鬼。三十,食火炭鬼。三十一,食毒鬼。三十二,曠野鬼。三十三,住冢間食熱灰土鬼。三十四,樹中住鬼。三十五,住四交道鬼。三十六,殺身餓鬼。”
如何斷除?
*多唸觀世音菩薩名號!*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衆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萨,便得離痴。
每次產生邪淫的念頭,就喊一聲: *「斷」。*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藥師瑠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

{{{藥師瑠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
先淨身口意  歸命佛法僧
敬禮遍照尊  十方諸聖眾
我今略開演  祕密消災法
此法世尊說  最勝最第一
速出離生死  疾證大菩提
為順眾生界  及說除災難
增敬降伏法  女人懷難月
產危難生子  及遭疾患者
神鬼作禍殃  建立曼拏攞
塑畫本尊像  燈燃四十九
供養瑠璃尊  晝夜恒照明
奉香花菓食  五色成幡蓋
放水陸眾生  日滿四十九
加持五色線  繫於病人項
欲修如是法  智者先從師
受三昧耶戒  發大菩提心
得持明灌頂  阿闍梨印可
然後乃修持  山林閑靜處
河池及海岸  或自居住處
塗拭曼拏攞  方圓隨本意
置二閼伽水  安排下七位
燒香花燈明  飲食塗香等
陳設壇四邊  懺悔并隨喜
勸請發願等  回向諸功德
相應成悉地  順教而修習
輪結契印法
佛部心密印  定慧應內縛
雙慧俱申竪  觀佛滿虛空
誦真言七遍  頂上而散印
真言曰。
唵爾曩爾迦娑嚩(二合)賀(引)
由此加持故  諸佛悉雲集
光明照行人  離障速成就
次結蓮華部  心印如前契
屈定輪入掌  慧輪而建立
應觀觀自在  與蓮華眷屬
在諸如來右  念真言七遍
頂右而散印  真言曰
唵阿魯力迦娑嚩(二合)賀(引)
由此加持故  菩薩眾雲集
行人為同事  所求皆滿足
次結金剛部  心印亦如前
屈慧輪入掌  定輪而竪建
應觀金剛手  一切持金剛
住在如來右  念真言七遍
頂左而散印  真言曰
唵嚩日囉(二合)地力(二合)迦娑嚩(二合)賀(引)
以此加持故  金剛眾雲集
承佛本悲願  衛護修行者
三業如金剛  堅固無能壞
次結被甲印  止觀各為拳
持輪橫在掌  止拳而安心
觀拳加五處  額兩肩心喉
加持頂上散  真言曰
唵僕(入)入嚩(二合)攞帝惹(引)吽
由此印真言  加持被甲故
諸魔不陵逼  速疾獲成就
一切佛頂中  是印大威德
纔結印護身  人天皆敬仰
一切嶮難處  及諸災難時
悉皆獲安樂  次志心虔懇
舒奢摩他輪  毘鉢含那持
印地念真言  加持滿七遍
轉此雜染所  成淨妙佛土
真言曰
唵步(入)欠(引)
由此加持故  成本尊淨土
有大寶宮殿  種種持莊嚴
於寶宮殿中  想藥師如來
菩薩眾圍繞  而觀曼拏攞
次結迎請印  用前佛部心
二輪向身招  念真言三遍
真言曰
唵爾曩爾迦翳醯曳(二合)呬婆誐嚩妬(引)烏瑟抳(二合)灑野娑嚩(二合)賀(引)
由此加持故  一切作障者
悉皆而遠走  恭敬修行者
次獻閼伽水  時花汎其上
寶藥香種子  置之於水內
捧至頂上獻  念真言七遍
想浴聖眾足  稱所求之願
真言曰
曩莫(入)三滿哆沒馱喃唵誐誐曩娑麼娑麼娑縛(二合)賀(引)
由獻香水故  離垢獲清淨
當得灌頂地  證如來法身
次結獻座印  五頂開敷花
想從印流出  蓮華師子座
真言曰
唵迦麼攞悉孕(二合)賀娑嚩(二合)賀(引)
由此真言印  本尊并眷屬
各受寶蓮華  金剛師子座
次結普供養  大印之儀則
諸頂初分交  從印中流出
種種諸供養  燒香花燈明
塗香飲食等  眾伎樂雲海
臺繖寶樓閣  寶座等莊嚴
勝妙幢幡蓋  賢瓶眾香水
皆從印流出  遍虛空法界
供養諸如來  菩薩及聖眾
真言曰
曩莫三滿哆沒馱喃(引)薩嚩他(引)欠嗢娜誐帝娑頗(二合)囉呬[牟*含]誐誐曩劍娑嚩(二合)賀(引)
便以三等力  真實妙伽陀
誠心念三遍  一切皆成就
以我功德力  如來加持力
及以法界力  普供養而住
後結佛大慈  護印之軌儀
五頂堅固縛  勝輪頂竪合
印心額喉頂  等諸佛自體
真言曰
唵沒馱(引)昧怛哩(二合)嚩日囉(二合)洛乞叉(二合)唅
由此加持故  一切魔障難
及惡人相害  疾起於慈心
次結佛眼印  應以三補吒
二蓋持光背  猶如笑眼形
屈二輪各持  二光中節文
印自身五處  佛母常加護
念佛眼根本  真言曰
曩謨(引)婆誐嚩妬烏瑟抳(二合)灑野唵嚕嚕娑普(二合)嚕入嚩(二合)攞底瑟姹(二合)悉馱路左儞薩嚩羅他(二合)娑馱[寧*頁]娑嚩(二合)賀(引)
由此印真言  加持威力故
能滿一切願  除一切不祥
生一切福德  滅一切罪障
能令諸有情  見聞獲安樂
次稱揚讚歎  本尊之功德
歸命滿月界  淨妙瑠璃尊
法藥救人天  因中十二願
慈悲弘誓廣  願度諸含生
我今申讚揚  志心頭面禮
根本之密印  二羽內相叉
兩腕稍相去  開張三二寸
禪智而來去  彼大真言曰
na  mo  bhā  ga  va  te  bhai  ṣai  jya
曩 謨(引) 婆(去) 誐 嚩 帝(一) 佩 殺 紫野(二合)
gu  ru  vai  tu  rya  pra  bhā  rā
虞 嚕(二) 吠 [口*女] 哩也(二合) 鉢羅(二合) 婆 囉
ja  ya  ta  thā  ga  tā  yā  rha  te
惹 野(三) 怛 他(引) 蘖 哆(引) 野(四) 囉喝(二合) 帝(五)
sa  myaḥ  ksaṃ  bu  ddhā  ya  ta  dya  thā
三 藐 三 沒 馱(引) 野(六) 怛 儞也(二合) 他(引)(七)
oṃ  bhai  ṣai  jye  bhai  ṣai  jye
唵(八) 佩 殺 爾曳(二合)(九) 佩 殺 爾曳(二合)(十)
bhai  ṣai  jya  sa  ma  dga  te
佩 殺 紫野(二合)(十一) 三 麼 弩蘖(二合) 帝(十二)
svā  hā
娑嚩(二合) 賀(引)(十三)
由是本尊故  誦真言遍數
七遍至百八  散印於頂上
陳所祈願心  對彼本尊前
願希垂照矚  殄災除橫死
次即取數珠  盤置雙掌內
加持成七遍  捧珠安頂上
真言曰
唵嚩日囉(二合)虞醯曳(二合)惹跛三麼曳吽
由此真言印  加持念珠故
從母珠初起  一遍捻一珠
真言末字畢  至母珠却迴
不應越母珠  驀過越法罪
廣教萬八千  略之一百八
限數既終畢  再捧珠加持
稱所祈求事  志心普迴施
是法印呪。若善男子善女人等。多諸障難一切疾病。女人難月產厄。願欲轉禍求福。并患鬼神病難差者。以五色線搓索。呪繫病人項及手足腰腹等。仍須請七僧。建置道場造本尊像。寫藥師經六時行道。燃七層燈。造五色幡四十九尺。日轉經四十九遍。放水陸生命四十九頭。時花菓子殷勤供養。呪五色線發願。又以印拄於線上。更呪四十九遍。結四十九結。復念此真言。加持真言曰。
曩謨(引)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耶(一)那謨金毘羅(二)和耆囉(三)彌佉羅(四)安陀羅(五)摩尼羅(六)素藍羅(七)因達羅婆耶羅(八)摩休羅(九)真持羅(十)照頭羅(十一)毘伽羅(十二)那謨(引)毘舍闍瞿流(十三)毘[口*留]離耶(十四)鉢囉(二合)頗囉闍野(十五)
怛姪他(十六)唵毘舍施毘舍施(十七)毘舍(十八)闍娑摩揭帝(十九)娑嚩(二合)賀(引)
復讚禮本尊  結本尊密印
念真言七遍  復獻閼伽水
如前申供養  辨事佛頂印
念明句三遍  左旋而解界
奉送於聖眾  如前迎請印
二輪向外撥  想像虛空中
還歸於淨土  安居寶宮殿
唵爾曩爾迦蘖蹉蘖蹉婆誐嚩妬(引)烏瑟膩(二合)灑野娑嚩(二合)賀(引)
奉送本尊已  即結佛慈護
三昧耶密契  加持印四處
復結佛眼印  真言印五處
結三部心印  各本明三遍
復結甲護身  真言印五處
禮佛發大願  隨意任經行
藥師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
藥師瑠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一部。一行阿闍梨撰。東大寺奝然弟子祚壹之所請也。而今所刻者。靈雲開山淨嚴和尚之挍本。所希壽諸梓以布普天。九橫宏難一時消。四大沈痾剎那除。時享保星舍甲寅臘月吉日和州長谷輪下
          沙門無等謹識
大正藏第 19 冊 No. 0922 藥師琉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
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
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
大慈大悲本師和尚阿彌陀佛🙏🏻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地藏十輪經》謂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

地藏菩薩,梵名Ksitigarbha。地藏主生命之精元能量,屬陽。如地之精氣、人身之精氣、元氣等。所以,對增強人身之元氣、陽氣、以及活力和健康有關。常念地藏,身體元氣增長,精力充沛,健康增益。
地藏菩薩亦可驅除和消減地獄和鬼類所屬之陰氣,鬼道眾生受地藏菩薩加持,陽氣增長,陰氣消減,一念善起,陽氣生髮,思想轉向正面陽光,便可脫離地獄陰霾之地,往生善處,是以漢傳常以地藏菩薩來超拔地獄鬼道眾生。
地藏菩薩亦主地之精元精華,故在藏傳中地藏菩薩是地之伏藏主,地下無盡財寶的財神主。於建造房舍、寺院時,常埋藏地藏寶瓶來增加地之力,對房舍、寺院未來的地力堅固和財富增益有廣大利益。另外,常念地藏,地之精氣增長故,植物和農作物得以茁壯成長,果實豐稔。
《地藏十輪經》謂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
《地藏十輪經》雲:「假使有人於其彌勒及妙吉祥並觀自在、普賢之類而為上首,殑伽沙等諸大菩薩摩訶薩所,於百劫中,至心皈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求諸所願,不如有人於一食公頃,至心皈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何? 地藏菩薩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令諸有情所願滿足,如如意寶,亦如伏藏。
地藏心咒
ཨོཾ ་ཨ་ ་ཀྵི་ཏི་གརྦྷ ་ཀྵིཾ་ ཧཱོུ
Om ah Ksitigarbha ksim hum
om 阿 K斯帝嘎巴 剋星m 吽
ksim :地藏種子字的發音接近「慶m」或「剋星m」。
此咒源自《地藏菩薩凈障略軌》。此咒能使權勢穩固,財富功德增上,所欲獲得,一切善妙增長廣大。
持摩尼珠金色地藏心咒
Om Ksitigarbha ksim svaha
om ki斯帝嘎巴剋星m 梭哈
地藏心咒
Om ksim hiraca sarva siddhi hum
om 剋星m 嘿ra佳薩而瓦 悉地 吽
地藏心咒
Om Ksim hiraca raja samudgate svaha
om 剋星m 嘿ra佳ra加 薩姆噶爹 梭哈
地藏心咒
Om Ksim hiracaye svaha
om 剋星m 嘿ra佳也 梭哈
地藏心咒
Namah samanta budhanam ha ha ha vismaye svaha
那嘛 薩曼達 布達喃 哈哈哈 維斯馬耶 梭哈
禮敬 普遍 諸佛 奇哉! 成就
此咒出自《金剛頂地藏菩薩念誦法品一卷》不空阿闍梨
地藏菩薩白世尊:若有一切眾生誦持此心咒墮三塗,我誓不得大日普賢位。是神咒一切如來智慧,無量菩薩慈悲心。若有人背誦,一切所做皆得成就。
若念得大富德滿七萬遍。
若念惡人咒詛還著本人滿三萬遍。
若念滅罪生善往生極樂滿三萬遍。
若有人每日誦此心咒三百五遍,其人臨命終時見地藏菩薩,往生安樂國。
復每日平旦乎日沒,三時洗浴,別著一具淨衣,即誦此咒一千遍,現生具足七寶。
若才誦是心咒者,能滅無量罪。何況日日誦持者,福德不可思議。於末世佛法滅時佛法速成就。
地藏心咒
Om haha​​ha vismaye svāhā
om 哈哈哈 微斯摩耶 梭哈
ha有「強調.加強」之意,經上解為「三乘之因」。 vismaya有「希有.驚嘆.奇哉」之意,經上解為「一切有情常有我相,種種煩惱。裁若念真言,我相即除。此為希有亦甚希奇也」
—《大毗盧遮那經廣大儀軌.卷中》。
地藏菩薩如意寶珠咒(地藏心中心咒)
Om hita cintamani svaha
om hi達 今達嘛尼 梭哈
om 福祉如意寶珠 圓滿
地藏菩薩如意寶珠咒
Om cintāmani dhara svāhā
om 今達馬尼 達ra 梭哈
om 如意寶珠 持 圓滿
地藏菩薩手持如意寶珠,此寶珠表其願力,能滿眾生所願,地藏菩薩如意寶珠咒屬息、增、懷、誅四種事業中之增法,此咒有增壽之不可思議加持力,亦對持咒者本人有增添財富之不共加持,故應持誦此咒。
地藏心咒
om ksiti-raja sarva siddhi hum
om k斯地ra佳 沙爾哇 悉地 吽
地藏菩薩法身印咒(地藏滅定業真言)
Om pra mardane svāhā!
om pra 馬兒達尼 梭哈
「pramardane」意為打碎、摧毀。
地藏增財咒(地藏財神增財祈請咒,為寧瑪伏藏法)
Om ksimti raja vasu-dhari prthivi-devi sarva-siddhi svaha
om ki思地ra加 瓦蘇 達ri prTV 戴V 薩爾瓦 悉地 梭哈
om 地藏 王 持 寶藏 堅牢地 一切 悉地 圓滿
地藏菩薩百八名陀羅尼(出自《百八名號》名為施功德之總持,具有極大功德)
Om Sumbha ni-Sumbha Hara cara Maha-pasa Maruta Amogha Vajra satva svaha
om 松巴 尼松巴 哈ra 佳ra 馬哈 巴薩 瑪如達 阿摩嘎 瓦吉ra 薩埵 梭哈
地藏菩薩長咒–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記明咒總持章句
《地藏菩薩凈障略軌》:此咒的利益數不勝數。如遇到任何難關,念誦此咒最能化險為夷。即使念誦四至五遍,或只是幾遍,力量已十分宏大。此外,念誦地藏菩薩名號,以至僅僅憶念,效力也難以思量。
地藏菩薩名號功德。
1.七種利益:一是速超聖地,二是惡業消除,三是諸佛護臨,四是菩提不退,五是增長本力,六是宿命皆通,七是畢竟成佛。
2.十種利益:一是土地豐收,二是家宅永安,三是亡者生天,四是現存益壽,五是所求遂意,六是無水火災,七是虛耗闢除,八是杜絕惡夢,九者出入神護,十是多遇聖因。
3.二十八種利益:1、天龍護念;2、善果日增;3、集聖上因;4、菩提不退;5、衣食豐足;6、疾疫不臨;7、離水火災;8、無盜賊厄;9、人見欽敬;10、神鬼助持;11、女轉男身;12、為王臣女;13、端正相好;14、多生天上;15、或為帝王;16、宿智命通;17、有求皆從;18、眷屬歡樂;19、諸橫消滅;20、業道永除;21、去處盡通;22、夜夢安樂;23、先亡離苦;24、宿福受生;25、諸聖讚歎;26、聰明利根;27、饒慈愍心;28、畢竟成佛。
4.聞名超罪: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者,或合掌者、讚歎者、作禮者、戀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5.得福生天:或彩畫形象,或土石膠漆,金銀銅鐵、作此菩薩,一瞻一禮者,是人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於惡道。假如天福盡故,下生人間,猶為國王,不失大利。
6.不受女身:若有女人,厭女人身,盡心供養地藏菩薩畫像,及土石膠漆銅鐵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華香、飲食、衣服、緋彩、幢旛、錢、寶物等供養。是善女人,盡此一報女身,百千萬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況復受。除非慈願力故,要受女身,度脫眾生,承斯供養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萬劫不受女身。
7.相貌圓滿: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但於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食公頃之間。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是醜陋女人,如不厭女身,即百千萬億生中,常為王女,乃及王妃,宰輔大姓,大長者女,端正受生,諸相圓滿。由志心故,瞻禮地藏菩薩,獲福如是。
8.鬼神護衛:如是等輩,現在世中及未來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不令惡事輒聞其耳,何況親受諸橫。
9.解脫重罪:如三白病人,遣令聞知。假令諸識分散,至氣盡者,乃至一日、二、三日、四日至七日以來。但高聲白,高聲讀經。是人命終之後。宿殃重罪,至於五無間罪,永得解脫,所受生處,常知宿命。
10.眷屬解脫:志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三遍或七遍。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復見。 ……若在惡道,便得解脫,生人天中,受勝妙樂。倘已生天,轉增聖因,受無量樂。念菩薩名號滿萬遍,當得菩薩現身告知眷屬的生處,或在夢中被領去會見眷屬。
11.得尊貴身:若未來世,有諸下賤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諸不自由之人,覺知宿業,要懺悔者。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形象,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薩名,可滿萬遍。如是等人,盡此報後,千萬生中,常生尊貴,更不經三惡道苦。 ……現在殊妙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
12.新生增福:若未來世中,閻浮提內,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一切人等,及異姓種族,有新產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與讀誦此不可思議經典,更為念菩薩名,可滿萬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報,便得解脫,安樂易養,壽命增長。若是承福生者,轉增安樂,及與壽命。
13.居家豐溢: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 ……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當此居家,若長若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永離惡趣。
14.永不遺忘:若有眾生讀誦大乘,不易領悟,如聞名見像,以淨水一盞安放菩薩前,經一日一夜,至誠禮拜,回首向南,將淨水喝下,服後戒五辛灑肉,邪淫妄語,殺害生命,一七日或三七日,此人於睡夢中,能見度菩薩現無邊身,授灌頂水,夢後便得聰明,經典一曆耳根,即當永不忘記。
15.災去福來:若有眾生衣食不足,身多疾病,家宅不安,夢多驚恐,種種災苦。如能恭敬稱念菩薩名號滿於萬遍,自然災去福來。
16.念名神護:若有眾生因事入山度海,先念菩薩名萬遍,所過之處便得土地鬼神護衛,可以免除一切危險災害。 ……如能每日念千遍,到一千天,當和菩薩遺所在土地終身衛護,現世得種種安樂,未來得菩薩摩頂授記。
若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
—節錄自《地藏十輪經》
1、若諸有情種種希求憂苦逼切,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得如法所求離諸憂苦。
2、若諸有情飢渴所逼,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得如法所求飲食充足。
3、若諸有情乏少種種衣服寶飾醫藥床敷及諸資具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得如法所求,衣服、寶飾、醫藥床敷、及諸資具無不備足。
4、若諸有情愛樂別離怨憎合會,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得愛樂合會,怨憎別離。
5、若諸有情身心憂苦眾病所惱,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得身心安樂眾病除愈。
6、若諸有情互相乖違興諸鬥螢,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得捨毒害心共相和穆歡喜忍受展轉悔愧慈心相向。
7、若諸有情閉在牢獄杻械枷鎖檢係其身俱受眾苦,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得解脫牢獄杻械枷鎖自在歡喜。
8、若諸有情應被囚執鞭撻拷楚臨當被害,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得免離囚執鞭撻加害。
9、若諸有情身心疲倦氣力羸惙,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得身心暢適氣力強盛。
10、若諸有情諸根不具隨有損壞,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得諸根具足無有損壞。
11、若諸有情顛狂心亂鬼魅所著,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得心無狂亂離諸擾亂。
12、若諸有情貪欲、嗔恚、愚癡、忿恨、慳憤世嫉俗、憍慢、惡見、睡眠、放逸、疑等皆悉熾盛惱亂身心常不安樂,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都得離貪欲等身心安樂。
13、若諸有情為火所焚、為水所溺、為風所飄、或於山岩崖岸樹舍顛墜落墮落其心慞惶,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得離諸危難安隱無損。
14、若諸有情惡鬼所持成諸瘧病、或日日發或隔日發、或三四日而一發者、或令狂亂身心戰掉,迷悶失念無所了知。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得解脫無畏身心安適。
15、若諸有情為諸藥叉、羅剎、餓鬼、畢舍遮鬼、布怛那鬼、鳩畔荼鬼、羯吒布怛那鬼、吸精氣鬼、及諸虎狼師子、惡獸蠱毒、厭禱諸惡咒術、怨賊軍陣、及餘種種諸懼畏事之所纏繞,身心慞惶懼失身命惡死貪生厭苦求樂,至心稱名念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得離諸懼畏保全命。
16、若諸有情或為多聞.或為淨信.或為淨戒.或為靜心.或為神通.或為般若.或為解脫.或為妙色.或為妙聲.或為妙香.或為妙味.或為妙觸.或為利養.或為名聞.或為功德.或為工巧.或為花果.或為樹林.或為床座.或為敷具.或為道路.或為財谷.或為醫藥.或為舍宅.或為僕使.或為彩色.或為甘雨.或為求水.或為農作物穡.或為扇拂.或為涼風.或為求火.或為車乘.或為男女.或為方便.或為修福.或為溫暖.或為清涼.或為憶念.或為種種世出世間諸利樂事。於追求時,為諸憂苦之所逼切,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離憂苦意願滿足。
17、若諸有情以諸種子殖在荒田或熟田中。若勤營務或不營務,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令彼一切果實豐稔。
18、若諸有情貪嗔癡等皆猛利故,造作殺生、或不與取、或欲邪行、或虛詳語、或粗惡語、或離間語、或雜穢語、或貪、或瞋、或複邪見十惡業道,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一切煩惱悉皆銷滅,遠離十惡,成就十善,於諸眾生起慈悲心及利益心。
如是大士,成就如是不可思議德法,是諸殊勝功德伏藏,是諸解脫珍寶出處,是諸菩薩明淨眼目,是趣涅槃商人導首。如是乃至能無功用轉大法輪。如前廣說。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
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
大慈大悲本師和尚阿彌陀佛🙏🏻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念此咒之功德,猶如堆積寶貝如同高山一般,若人誦此咒一遍,就算此人背負全世界的罪業,也能消除,不入地獄。

念此咒之功德,猶如堆積寶貝如同高山一般,若人誦此咒一遍,就算此人背負全世界的罪業,也能消除,不入地獄。大集經云:若人誦此咒一遍,如禮「大佛名經」45400遍,又如轉「大藏經」605400遍。底下一段,造罪過十剎土,入阿鼻地獄,命終決定往生西方世界,得見阿彌陀佛,*上品上生*。
——–功德寶山神咒。海濤法師開示
功德寶山神咒的功德利益。
「功德寶山神咒」的解釋,我們還是講最主要的內容啊。《大集經》雲,「若人誦此咒一遍,如禮大佛名經,四萬五千四百遍,又如轉大藏經,六十萬五千四百遍。」底下一段,「造罪過十刹土,入阿鼻地獄,命終決定往生西方世界,得見阿彌陀佛,上品上生。」
這段內容不是很長,但是包含的內容很多。「功德寶山神咒」,如果我們誦持的話《大集經》上就給我們講到了,「若人誦此咒一遍」,誦功德寶山神咒一遍,就如同禮,「大佛名經,四萬五千四百遍。」這個《大佛名經》是一部經典,這裡面是有很多佛的名字,如果我們禮拜這部經典,就如同禮拜,經典上所列舉的一切佛的名字。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誦此咒一遍,就如同,頂禮大藏經四萬五千四百遍。’從事相上看,四萬五千四百遍,至少至少,要四萬五千四百個頭啊,是那意思吧。禮佛也好,拜經也好,四萬五千四百遍。從事相上看,那就是四萬五千四百個頭。並且是禮的大佛名經,或者是禮的大藏經。大家知道禮佛也好拜經也好,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如果有人誦,這個「功德寶山神咒」一遍,他的功德就等同於,禮拜大藏經四萬五千四百遍,這是大集經上說的,佛說的。這不是人打的比喻啊,這是佛說的。佛在很多經典上有具體的實例和比喻,對比,說明了某種功德的殊勝,就這個含義。
底下還有列舉,又如,就是還等同於,「轉大藏經,六十萬五千四百遍」,等同於轉大藏經,六十萬五千四百遍。我們在這講解一下轉經,轉經是什麼?轉經輪啊,轉經輪那僅僅是一種,在這裡真正的轉經就是‘讀誦’,讀誦完一遍相當於叫做轉經一遍,真實的含義是讀誦一遍。整個大藏經讀誦一遍,一般的人需要五個年。一般的人,需要五年非常精進的做。大藏經,讀誦完一遍大藏經,就等於轉經一遍,轉大藏經一遍。那麼我們念一遍,功德寶山神咒,就等同於讀誦大藏經,整個的大藏經,六十萬五千四百遍,這個功德有多麼大。
底下,這是一個比喻啊,當然這個比喻,實際上還是讓我們正確理解,咒語的不可思議的功德。一講到不可思議就是不可說,一講到功德就是無形無相,那麼我們怎樣來體現他,怎樣讓人,讓我們修行的人來明白。那麼,佛啊在很多經典上,就是舉例子打比方,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數據是這樣來的。
底下還有一句,「造罪過十刹土,入阿鼻大地獄。」如果一個人造了很多很多罪過,他這個罪過積累起來,能夠填滿了十方刹土。那意思是你全部都是罪,全部都是過。入阿鼻大地獄,命終的時候必然墮落阿鼻地獄,也叫無間地獄。那麼如果念「功德寶山神咒」的話,後面「命終決定往生西方世界」。
「命終決定往生西方世界,得見阿彌陀佛。」後面的,一句話,「上品上生」上品上生,普通的修行,想達到上品上生,根據《觀無量壽佛經》上講,那得是出家人、那得是持戒嚴謹、那得是發大慈悲心的、那得是大行功德的、那得是引入很多很多眾生修行佛道的人,最終的時候正念不失,他才能上品上生。上品上生的這個人臨走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放大光明,親現其身,當時是日月失輝,但是佛光不耀眼,佛光是亮、清、靜、明。但是不是耀眼,不刺眼,日月失輝懂嗎?太陽就是很日當午的時候,假如阿彌陀佛親現其身,太陽沒有看不見,不是遮住了,而是佛光和日光相比較,日光沒有了。大放光明來迎接其人,這是上品上生的人,臨終的時候那種瑞祥。
在這裡給大家解釋一點,我們一般念佛的人,或者我給一個普通的念佛的人去助念,不要輕易說,我助念的那一個啊上品上生了啊,嚇人哦!在這裡經文上講了,你念功德寶山神咒的話,命終決定往生西方世界,得見阿彌陀佛上品上生。這就是功德寶山神咒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一定要相信,包括我們念阿彌陀佛求往生,也一定能往生,一定能往生。但是,什麼是上品什麼是中品什麼是下品,是有要求有條件的,到中下品到下品的時候,世間惡人做了很多惡事,臨終的時候,一念慚愧心一念善心升起了,一念求生西方的心升起了,得遇善知識為他開示了包括助念,也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那是下品了。雖然說有些造業的人也能往生,但是上品和下品差別是極大的。
在這裡簡單的開示一點,如果是上品上生,這個人的靈識,自見,就是自己看到自己,坐到阿彌陀佛的金色蓮台上,然後彈指頃,很短的時間,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到那裡以後,一聽到妙音寶樹,“演唱妙法”。這個妙用啊風一吹,那個樹啊七寶行樹啊,演唱妙法,馬上不退轉菩薩了。他馬上證得不退地,不退轉菩薩了,這是上品上生,就是保證成就了。
下品下生呢?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後,是十二大劫花還不開。十二大劫以後花才開,十二大劫是多長時間知道不?用人世間時間長短來計算,十二大劫相當我們人間的,一百六十一,後面是什麼?‘億’萬年。‘一百六十一億萬年’,這是下品下生。一百六十一億萬年以後,花才開,花開以後見得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當時還沒見阿彌陀佛,那麼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為他講述除滅罪法,先消業,明白嗎?自己的孩子掉到地上了,你把它拿起來,先把他放到洗澡盆裡先洗啊,洗完了以後再包起來,懂不懂就這個意思?罪障重的,沒有罪過罪障不重的話,他不會是下品下生,但是萬幸的還是能夠往生。
在這裡念「功德寶山神咒」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見阿彌陀佛上品上生!在這裡沒有給咱們講是什麼身份,不管是誰,只要[念]只要如法,處處如法,最終的結果是圓滿的,就這個含義,這是第三功德寶山神咒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
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
大慈大悲本師和尚阿彌陀佛🙏🏻
Resource: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太…太殊勝了!下雨天直接幫助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利益太大了… 咱們發大心一起做!!!

太…太殊勝了!下雨天直接幫助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利益太大了… 咱們發大心一起做!!!
na mo a mi tuo fo
南無阿彌陀佛
下雨這些自然現像我們都已經見慣不怪了,但是大家可知道,透過這天賜的禮物,我們只需慈悲開口就能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
怎麼做呢?
每逢下雨時,都可以先合十祈求觀世音菩薩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慈悲放光加持,讓這場雨水變成甘露雨,利益整個城市乃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
然後唸甘露咒,觀想一場金光閃閃的甘露雨覆蓋整個城市,淋到的冥陽兩界一切眾生都能清洗一切業障黑氣,獲得清涼愉悅,解脫痛苦。(唸的時候還可以觀想觀世音菩薩站在地球上空,手持淨瓶,用楊枝灑甘露水),做完迴向。
除了甘露咒,唸觀世音菩薩甘露水眞言或大悲咒也可以。
(這幾個咒加持雨水的力量非常大)
而且不只是下雨天,只要看見別人灑水洗手或喝水,看見容器裡裝著水,開水龍頭洗菜煮飯,經過地上的水窪,湖水、江河水等一切出現水的場合都可唸這幾個咒!
我們這樣做:
一來加持過的水可以清洗眾生的業障黑氣。
二來相當於施食甘露水,讓鬼道眾生喝到,解除飢渴的痛苦,獲得清涼解脫!
三來可以跟淋到水喝到水的眾生結善緣(發心持咒加持一場雨,雨水所及的整個地區的眾生都能跟你結上生生世世的佛緣善緣!)
悟道上人有這樣一段經歷:農場的食堂有一口井,井在房內。每天趁沒人時師公上人就圍著井唸《大悲咒》,唸完再發願:所有喝到這井水的人,以後都能學佛,都能發菩提心!德感人心,潛移默化,幾年下來,整個山區兩千多人,無一例外皈依佛門!
可見只要我們夠誠心,相信佛菩薩的加持,就能透過佛咒和水這種方便法讓眾生受益、得到佛法的加持、甚至皈依三寶、乃至解脫離苦!
甘露水眞言及觀世音菩薩甘露咒的讀音及功德利益。
甘露水真言
南nán 無mó 蘇sū 嚕lū 婆pó 耶yě
怛dá 他tā 哦yé 哆duō 耶yě
怛dá 侄zhí 他tā
唵ong 蘇sū 嚕lū 蘇sū 嚕lū
缽bó 囉là 蘇sū 嚕lū
缽bó 囉là 蘇sū 嚕lū
娑suō 婆pó 訶he
右取水一掬咒之七遍散於空中。其水一渧變成十斛甘露。一切餓鬼並得飲之。無有乏少皆悉飽滿-《佛說甘露經陀羅尼》
誦此陀羅尼神咒滿七遍已。是諸鬼等以此咒力。咽喉通息猛火息滅。無復痛惱身心泰然。爾時行者當先施水。欲施水者每於晨朝或日中時。取一掬淨水。面向東方。咒之七遍。向東散灑著於空中。其水以此陀羅尼力一渧墮地。變成十斛天甘露漿。諸鬼神等充足飽滿歡喜無量。 ——《佛說施餓鬼甘露味大陀羅尼經》
觀音菩薩甘露咒
南無喝囉怛那 哆囉夜耶 南無阿唎耶
婆盧羯帝 銠缽囉耶 菩提薩埵婆耶
摩訶薩埵婆耶 摩訶迦盧尼迦耶
怛侄他 唵 度寧度寧 迦度寧 莎訶
《觀音陀羅尼經》雲:誦此咒者,所有過去現在四重五逆,謗方等經一闡述罪,悉皆消滅無遺餘。身心輕利智慧明達,若身若語悉能利樂一切眾生。若有眾生廣造一切無間等罪,若得遇此持咒人影暫映其身,忽得共語或聞語聲,彼人罪障悉皆消滅。
又若欲利益一切有情者,每至天降雨時,起大悲心仰面向空,誦觀世音菩薩甘露咒二十一遍,其雨滴所沾一切有情,盡滅一切惡業重罪皆獲利。雨水所及之處,一切眾生都能消除惡業,利益眾生太大了呀!咱們得做!
第一遍唸全咒,後面唸咒心
「唵 度寧度寧 迦度寧 莎訶」21遍。
“起大悲心仰面向空”,抬頭仰面唸甘露真言,是比平視或者俯視唸咒愉悅感更強,抬頭能更好接受空中佛菩薩,龍天護法的加持,觀想頭頂的陽光都是佛菩薩加持的佛光,效果會更好!
此法方便之極,操作簡單。只要下雨,發大慈悲心唸這幾個咒就可以製造甘露雨,利益有情眾生。
不管您是站在雨中也好;打傘行走也好;騎車、坐車途中也好;窗外瓢潑大雨,您站在窗內,隔著玻璃,一唸慈悲心起,便可施食甘露雨。不拘時間、地點,都可以做,出聲不方便的時候,心中默唸也是一樣的效果。既利益有緣眾生,又為自己培養現世福報,累積資糧。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
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
大慈大悲本師和尚阿彌陀佛🙏🏻
Resource: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