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利益品第十二》節錄(二)

【於頂門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出微妙音,告諸大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聽吾今日於忉利天宮,稱揚讚歎地藏菩薩於人天中,利益等事、不思議事、超聖因事、證十地事、畢竟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事。】

世尊於頭頂肉髻上,放出種種光明毫相光之後,並從毫相光中,再放出種種微妙的音聲,來告訴諸天的大眾,天龍八部,人及非人等眾生!「聽我今天在忉利天宮,稱揚讚歎地獄菩薩,在人道天道中,利益人天大眾等種種事情,以及種種不可思議的事情,超凡入聖因之事,證十地果位的事,及畢竟不退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成就佛果之事。

這放光再出微妙音,就像我們現在聲光科技一般,例如電視、電腦、磁碟,或現代印刷報紙,就等於光中出微妙音在弘揚佛法。這超聖因事,地藏經裏講因果報應,因地怎麼做,就獲得什麼果報,是圓頓的法門,是以事相來闡揚果報;「聖」即指佛,說成佛就成佛,是頓超法門,菩薩們依之修行即可頓超成佛。證十地事是漸次的法門,從初地證到十地,一步步的前進!你學地藏經,地藏菩薩有這不可思議的功德,令你畢竟不退於無上正等正覺,從最淺的菩薩十信位,圓滿了登住位,一步步到初地到十地位菩薩,終至成就佛道。普令眾生先成佛道,然後方成正覺,就是畢竟不退菩提之事。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具大慈悲,憐愍罪苦眾生,於千萬億世界,化千萬億身。所有功德及不思議威神之力。】

世尊說這話的時候,這會中有一位大菩薩,他的名號叫做觀世音,從座位上起身到佛前面,胡跪著合著掌稟白世尊說:「世尊,這地藏菩薩摩訶薩具有廣大慈悲心,憐惜慈愍一切受罪苦的眾生,所以於千萬億世界中,化千萬億身,來度化這些受罪業所苦的眾生,其所救度眾生的功德,以及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的威神之力,實在聽得很多很多了。

為什麼叫觀世音呢?「觀」者:察尋也,就是觀察尋求。「世音」:就是世間眾生受苦時,持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的音聲。大家要特別記清楚,不是眾生受苦的聲音,而是受苦時念觀世音菩薩的聲音,菩薩聞得此音即時尋聲救苦,使令解脫故名「觀世音」。只要你受任何苦難,一念觀世音菩薩,菩薩一定救您。也許你會問:「一定要念他觀世音菩薩他才救你,不念他就不來救,那怎麼能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呢?」你問得好!但是你不明白因果感應的道理,觀音菩薩發心普度一切眾生,任何佛菩薩都是普度眾生的,那為什麼普度不了呢?這是感應道交的道理!你沒念則沒有感,如何來救呢?例如電視台播放電視節目,是家家戶戶都可以看的,是平等而普遍的,他沒有說那個可以看那個不能看,但平等中又有差別,就是你得自備電視機才能看,你沒有電視機就看不到,這不能怪電視台偏心。就算你有電視機,還得你想要看按下開關才看得到!你這一開就有感應了,我們觀世音菩薩也是這樣的平等而普遍,只要心裏動個念: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菩薩即時解除你的苦難。悲華經云:「若有眾生受諸苦惱,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墮大暗處,憂愁孤窮,無有救護,無依無舍。若能念我、稱我名字,若其為我天耳所聞、天眼所見,是等眾生若不得免斯苦惱者,我終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悲心陀羅尼經云:「善男子!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一切眾生故,現作菩薩。汝等大眾諸菩薩摩訶薩,梵釋龍神皆應恭敬,莫生輕慢。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土。」

Above is shared from the following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6781776060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節錄(一)

所謂見就是見到地藏菩薩的聖像,聞就是耳朵聽到地藏菩薩的名號,若是能夠看見或聽聞地藏菩薩,內心生起一念純淨信心,莫不獲得無量利益,此品就是佛告觀世音菩薩,見聞地藏菩薩的功德利益之事。如來頂上放光示現八部,亦叫「見」。光中能出微妙之音,來讚歎大士,使法會大眾同聽,這叫做「聞」。亦叫普見普聞。能細閱恭讀本經領會其中妙悟,這是見的利益,閻浮提行惡眾生臨命終時欲墮惡道,承斯眷屬於其耳根念菩薩名,皆能離苦得樂。這是聞的利益。這品所敘,都是地藏菩薩普濟眾生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完全用眾生的見聞二利根,來開引普度九界眾生的入道之門。上來十一品講竟,今當第十二品。

【爾時世尊,從頂門上,放百千萬億大毫相光,所謂: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大青毫相光、碧毫相光、大碧毫相光、紅毫相光、大紅毫相光、綠毫相光、大綠毫相光、金毫相光、大金毫相光、慶雲毫相光、大慶雲毫相光、千輪毫光、大千輪毫光、寶輪毫光、大寶輪毫光、日輪毫光、大日輪毫光、月輪毫光、大月輪毫光、宮殿毫光、大宮殿毫光、海雲毫光、大海雲毫光。】

這個時候世尊,從頭頂頂門內髻上,放出百千萬億道的大毫相光來。這個「大」是指的法身的大,可以遍滿虛空無量無邊。「毫相」即表解脫,表現外實內空解脫無礙。「光」就表般若能照了萬法;大毫相光即表佛之三德,身大故毫光亦大,毫空故大光亦空。光照故毫亦照,互具互遍故有百千萬億。這部地藏經呢!釋迦世尊一共放了三次光!第一次含笑放光是表示他已經找到了繼承人,心生歡喜。第二次是舉身放光,表示把救渡眾生的責任全部交給地藏菩薩。這裏從頂門上放光,是第三次放百千萬億大毫相光。這頭頂肉髻頂相,是佛陀三十二相之第一種相,也叫無見頂相!無論你神通有多大,騰空飛起來,想看佛頭頂上紅紅的肉髻!你永遠都看不見,所以叫「無見頂相」。從這無見頂門放光,表示這地藏經的法門最高最上,這並非說,佛說法四十九年,只有這地藏經的法門最高最好!而是說在這末法時代的眾生,如果離開地藏經,簡直沒法得以救度。為什麼呢?末法眾生業障深重,善根淺薄,想開悟都難!更何談證果!這地藏經一再說: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如果連人天的福報都修不來,更何談證佛果涅槃呢?所以:「藥無貴賤,對症者良;法無高下,應機者妙!」。為救末法眾生,只有這地藏經才是至高無上的妙法,一定要升起殷重之心至心皈依地藏菩薩,所以佛才從頂門上放光!普照十方無量世界的眾生,使令皈依地藏王菩薩,皈依地藏經並依經中所列事相去修行。

所謂「毫相」,是如來三十二相之一,世尊兩眉之中間,有白色毫毛相,右旋宛轉,如一寶珠般。要是放光就是把它伸開像琉璃珠一樣有八個稜,中空右旋,其光初生時長五尺,成道時一丈五尺,名叫「白毫相」。這裏所說是從頂門上放百千萬億大毫相光是總說,以下再分別說毫相光的種類顏色,放白顏色的白毫相光和大白顏色的毫相光。這裏有一個大是什麼意思呢?佛放光都是表法的,佛說的法都是三乘法門,上面的白毫相表示「二乘法門」。再加一個大叫大白毫是「大乘法門」,合起來就是「三乘法」。往下亦都是這樣解釋:

白毫相光:大慧光明,消惡觀法,是教黑集惡業眾生,改成白淨就可以超凡入聖。

瑞毫相光:瑞是祥瑞,吉祥,今表六道乘地藏菩薩之力,三途清升,人天成佛,有緣眾生見此光,能消災免難。

玉毫相光:玉是天地精英具溫潤之德,琢磨後可成器。此表五道依經修行,便像琢磨的玉器,可以入聖流。

紫毫相光:紫是黑赤混雜的顏色,比喻雜類眾生,心意雜然不同,然依本經修持,一樣可以獲益無量。

青毫相光:青是春天草木抽芽青翠之色,喻表地獄黑業依此經修行,發菩提之芽,生氣蓬勃。

碧毫相光:碧是深青之色,此表地獄眾生,如能依本經調服身心修行,不但生氣蓬勃,亦得人天安樂。

紅毫相光:赤紅如火的顏色,此表畜生道中,聞名見像,依經用功加行;或教我們眾生依經修行,雖如三界火宅,亦可得生死之解脫。

綠毫相光:綠是青黃之間色如泉水上視,表獄鬼同入法界流,如能解脫生死則性海定水湛然碧綠,自然可以化火宅為清涼。

金毫相光:此云金色,金有五色以黃金色為貴重!金性久埋不變百淘不輕,喻眾生之佛性雖處六道惡趣,其性不失,如能化火宅為清涼,自可證金剛不壞之身。

慶雲毫相光:雲彩具有五色曰慶或曰景雲或瑞雲,此表離五住煩惱,顯五分法身之祥徵也。喻眾生既然依此經修行,能證金剛之身,當近佛果不遠,值得慶祝賀喜也。

千輪毫光:輪者如滿月之光,清涼無礙遍諸虛空,言千者,千輻之輪,表六道一念千如,至此顯著圓轉無礙,以下之諸輪光,較前諸散光尤勝。蓋表說圓頓法,被圓根、入圓頓門,獲圓證之益。

寶輪毫光:此光意與前同,多加一寶字,可知比前更進更勝,已具佛之智慧,此喻蒙地藏以法水灌頂,超入圓向金輪,將紹法王之位。

日輪毫光:日者實也,光明誠實,表菩薩之智光無私照也,從初至終常不懈息。日光普照無憎無愛,處於虛空放智慧光明,滅邪見戲論,譬如朝露見日則銷。

月輪毫光:月者缺也,滿則缺也。此表大士具智斷二德,能除五道熱惱,益四眾之清涼。此日月二輪正表大士權實二智,照理鑑機也。

宮殿毫光:光現宮殿!宮殿是至尊所居之莊嚴輪奐優美的地方,此表三塗頓超人天,五道同歸佛果,故現高顯之相也。

海雲毫光:以光雲遍覆如海之無垠。此表生佛一如,依報正報不二,染與淨同源,苦樂不受自然無異,到此已成正覺,慈雲如海,普覆十方,一切有情同沾法雨甘露。

佛放如是種種光明,讚歎地藏菩薩,使一切眾生見光悟心,能依此地藏經所示事相確實修行,絕對可以同證正等正覺。正是世尊從頂門上放光,尊崇地藏菩薩與地藏經之本意也。

Above is shared from the following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6781776060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節錄(五)

【汝以本神力而擁護之,勿令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輒聞於耳,何況令受。非但汝獨護是人故,亦有釋梵眷屬,諸天眷屬,擁護是人。】

倘有依地藏經一事修行的人,你堅牢地神,要以你本願之大神力去擁護照顧他,不但不要使他遭受到一切災害,如颱風暴雨、地震海嘯,或荒年饑饉不如意的事,甚至於連聽聞都聽不到這些災害及不如意的事。並不是只有叫你獨自去保護這依地藏經一事修行的人,尚有帝釋天等諸眷屬天人、大梵天等諸天人,及所有諸天天人眷屬,也都要來擁護這個人。所謂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如金光明經云:「我等諸王及諸鬼神,既捨離己,其國當有種種災異。一切人民失其善心,唯有繫縛瞋恚鬥諍,互相破壞,多諸疾疫。慧星現怪流星崩落,五星諸宿違失常度。兩日並現日月薄蝕,白黑惡虹數數出現。大地震動發大音聲。暴風惡雨無日不有。穀米湧貴,饑饉凍餓。多有地方怨賊侵掠其國,人民多受苦惱,其他無有可愛樂者。」

【何故得如是聖賢擁護,皆由瞻禮地藏形像,及轉讀是本願經故,自然畢竟出離苦海,證涅槃樂。以是之故,得大擁護。】

為什麼能夠得到這麼多的聖賢來擁護呢?都是因為這個人,能夠瞻視頂禮地藏菩薩的形像,還能以恭敬心讀誦這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緣故。只要你能依著地藏經上所說的種種事相去修行,自然而然都會畢竟出離生死的苦海,一定能夠證得涅槃之樂。既然能瞻禮菩薩,又一心恭敬讀誦地藏經,還能依經修行,將來畢竟成就佛道,現在的這個人就是未來的佛,這許許多多的天人賢聖自然應該來擁護他的,使他在修行的過程中不要受任何災害,才能了脫這生死輪迴的業海,得證涅槃。就是因為這個緣故,這個人才能得到這麼大的擁護。

Above is shared from the following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6781776060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節錄(四)

【佛告堅牢地神:汝大神力,諸神少及。何以故?閻浮土地,悉蒙汝護,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葦,穀米寶貝,從地而有,皆因汝力。】

世尊告訴堅牢地神說:「你的神力很大,其他的神是趕不上你的,為什麼?你是負責管理這間浮提的土地,這一大片土地都要你的衛護啊!甚至於連草木沙石稻子、麻、竹子等或五穀雜糧,或一切寶貝,凡是地上所有的東西,都是因為有這土地才有這些東西的,這都是你地神之力啊,金光明經云:「而此大地深十六萬八千由旬,從金剛際至海地上悉得眾味,增長具足。豐壤肥濃過於今日。以是之故閻浮提內,藥草樹木根莖枝葉,華果滋茂美色香味,皆悉具足。」

【又常稱揚地藏菩薩利益之事。汝之功德,及以神通,百千倍於常分地神。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菩薩,及轉讀是經,但依地藏本願經一事修行者。】

你現在又再稱揚讚歎地藏菩薩,百千利益眾生的事蹟,你的功德及神通實在太大了,百千倍於其他平常的地神,假如未來世中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供養地藏菩薩形像,或以恭敬心讀誦這部地藏經,而且更能依照地藏經上面所說的事相去修行者,例如:塑畫佛菩薩的形像,供養三寶,修補或建造塔寺,修補佛菩薩的相,或經典,或轉讀尊經等等,總是依照地藏經上面所說方法事相去做去行。乃至依經上所說一事修行者。

Above is shared from the following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6781776060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節錄(三)

【世尊,未來世中,及現在眾生,若能於所住處方面,作如是供養,得如是利益。復白佛言:世尊,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所住處,有此經典及菩薩像,是人更能轉讀經典,供養菩薩。我常日夜以本神力,衛護是人,乃至水火盜賊,大橫小橫,一切惡事,悉皆消滅。】

世尊,未來世中或是現在的眾生,假如能於所居住的地方,供養瞻禮地藏菩薩的形像,就能獲得以上所說的十種殊勝的利益,這堅牢地神又稟白世尊說:「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假如於所居住的地方有這本地藏經及地藏菩薩的像!假如這善男信女更能夠讀誦地藏經,或者種種香花供養菩薩,則我地神時常不管日夜,都以我本願的神力擁護保衛這人,甚至水災火災、盜賊之厄運,或惡夢瘟疫等一切大小橫事惡事,全部都把他消滅。」

這水火盜賊三者,小則破財虛驚一場。大則喪失性命,大橫小橫者是指不應死而死,叫做橫。大橫小橫各有九種。所謂一切惡事,如五惡星災變,蠱道惡耗等屬之。科註云:「應心適意隨其所樂,豈非惡事銷而善事萃。災橫滅而禎祥集者呼?世有不信之人,謂為誘進之語。豈不聞「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豈不聞「出言善,千里之外應之,出言不善,千里之外違之」。言行乃君子之樞機,動天地、感鬼神,得不敬且慎乎。」

【佛告堅牢地神:汝大神力,諸神少及。何以故?閻浮土地,悉蒙汝護,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葦,穀米寶貝,從地而有,皆因汝力。】

世尊告訴堅牢地神說:「你的神力很大,其他的神是趕不上你的,為什麼?你是負責管理這間浮提的土地,這一大片土地都要你的衛護啊!甚至於連草木沙石稻子、麻、竹子等或五穀雜糧,或一切寶貝,凡是地上所有的東西,都是因為有這土地才有這些東西的,這都是你地神之力啊,金光明經云:「而此大地深十六萬八千由旬,從金剛際至海地上悉得眾味,增長具足。豐壤肥濃過於今日。以是之故閻浮提內,藥草樹木根莖枝葉,華果滋茂美色香味,皆悉具足。」

Above is shared from the following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6781776060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節錄(二)

【是地藏菩薩教化六道一切眾生,所發誓願劫數,如千百億恆河沙。世尊,我觀未來及現在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龕室,是中能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地藏形像,燒香供養,瞻禮讚歎。】

這地藏王菩薩他在這地方,教化六道的一切眾生,他所發的弘誓大願,以及經過的劫數,就像百千億的恆河沙那麼多。世尊!我觀察未來世或現在的眾生,如果在所居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潔乾淨的地方,「南方代表光明」。而地藏菩薩教化眾生偏重於地獄冥府,地獄是幽暗的鐵圍山,其山甚深無日月光。所以要在南方光明的地方,以乾淨泥土或石頭,竹子木頭作一個供佛的龕室,佛龕中或畫或塑或金銀銅鐵等,鑄成地藏菩薩的形藏,供在佛龕中,燒好的香來供養,瞻視頂禮或稱揚讚歎。這供佛菩薩如供在寺院當然清潔了,如是居士家供佛像,不能供在臥房裏,也要離廁所遠一點,最好能有單獨一間作佛堂。

【是人居處,即得十種利益。何等為十:

一者、土地豐壤;

二者、家宅永安;

三者、先亡生天;

四者、現存益壽;

五者、所求遂意;

六者、無水火災;

七者、虛耗辟除;

八者、杜絕惡夢;

九者、出入神護;

十者、多遇聖因。】

如果能於住處南方清潔之地,作一龕室供奉地藏王菩薩,則這人所居住的地方就能得到十種利益,是那十種利益呢?

(一)這家人所種植的土地非常豐足,糧食特別多。

(二)者家庭宅院大大小小永遠平安。

(三)已經往生的長輩眷屬等人,依你供奉地藏菩薩的功德力都超生天界。

(四)者現在尚存活的人呢,都能增加壽命。

(五)者你有正當的需求都能順心獲得。在我們人道八種苦中,有個求不得之苦,要是家庭裏能供奉地藏王菩薩,虔敬香花飲食供養,則所求遂意。

(六)者不會發生水災火災等不幸事件。水火無情,動輒家毀人亡。實非人力所敵。

(七)者辟除消滅一切虛損衰耗的衰事。這虛耗有個虛耗鬼,一進家門不但發不了錢財,無論你怎麼認真賺錢都會不夠用。例如剛進一筆錢,總會莫名其妙的發生一些事,讓你把那筆錢花掉,你只要供奉地藏王菩薩,盡心供養頂禮,就能消滅這虛耗鬼。

(八)者永遠不會做惡神惡鬼驚擾的惡夢。

(九)者進出家門,外出經商旅行都有善神保護。這裏的善神都是地藏菩薩的護法神,你只要供奉地藏菩薩,善神自然護衛著你。

(十)者會遇到很多修行的勝因,或成就佛道的聖因。遇到好的善知識指導修行,有「聖因」才會有「聖果」啊!

這十種利益前九種都是世間利益。後面一種是出世間的聖因。

Above is shared from the following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6781776060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節錄(一)

這地藏經十三品經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大科,正宗分分四科已講完。接著講流通分,這流通分再分兩科:一是別流通:是十一品十二品及十三品的前半段。二總流通:是從十三品的「爾時十方如來……」開始。

科註云:「校量施福助成佛道,則地藏本願大意昭明。付囑已竟大士承領,則一經之正宗大事已訖。此下三品皆為流通此經也。而地神首為護法者,南閻浮提是其所主,故率先護之。使後世修行無障,在在流通也。」地即是土地,神是主宰之義,就是主宰這世界土地者,也就是地神。負責南閻浮提的地神叫堅牢,係屬女性。最勝王經云:「此大地女神,名曰堅牢。」所言護法者,即是擁護佛的正法。本品是敘述堅牢地神受佛囑咐,誓願擁護依法修行的眾生,第十品已講完,今當第十一品。

【爾時堅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從昔來瞻視頂禮無量菩薩摩訶薩,皆是大不可思議神通智慧,廣度眾生。】

這個時候堅牢地神稟白世尊:「我從往昔以來,無論那一尊大菩薩我都來瞻視頂禮,已經頂禮過無數的菩薩,這些菩薩都是具有大不可思議的神通智慧,而且都是在廣度眾生。因為這些菩薩要廣度眾生都離不開大地,所以這堅牢地神所看過頂禮的菩薩太多了。堅牢是大地之神,堅者堅實,牢者牢固。取其能承載萬物,而此大地眾味增長,藥草花果皆悉具足。育養萬民安立群品。又以智度法門常無改變,能荷山川能生萬物地力自在具此四德,故稱堅牢地神。

【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諸菩薩誓願深重,世尊,是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如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亦化百千身形,度於六道,其願尚有畢竟。】

這尊地藏王菩薩摩訶薩,比起其他諸大菩薩的誓願還要深重。世尊,這地藏菩薩和閻浮提的眾生有很大很深的因緣,因為這地藏菩薩無量劫來都在度化眾生,而且都在這閻浮提的土地上,例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彌勒菩薩等諸大菩薩,雖然也是通通示現變化百千萬個身形,在度化六道眾生,可是他們的誓願尚有圓滿成就的一天。文殊菩薩為諸佛之師。普賢菩薩與觀音菩薩系古佛應世而來。彌勒菩薩位登補位。而地藏菩薩亦已登極聖之尊。要論其功德均無相異。十輪經言:「除文殊普賢觀音等諸大菩薩,餘皆不及地藏。今地神則謂文殊等略遜一籌,正以其誓願之有畢竟與無畢竟,並不是說其功德有優劣之分。」

Above is shared from the following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6781776060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節錄(八)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

地藏菩薩!「未來世中假如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能夠於佛的教法之中種善根因緣,就是布施供養,或修補佛塔或佛寺,或者是裝修整理修補經典,甚至小到如一毛一塵、一沙一滴水那麼細微的善事,如果能將這些善事迴向法界,你在佛法中所做大小善事,所有功德決定要迴向法界。則這個人的功德百千生中享受種種殊勝的美妙快樂。」

這地藏經文字很淺顯,往往很重要的句子,一不小心就忽略了,前面談到只要是大乘經一句一偈,恭敬供養就能獲福無量,也許你會問:「我從小學到大學畢業要讀十六年再念個碩士拿個博士總計也要二十二年,難道這功德會比不上大乘經一句一偈?」不錯!你讀了二十二年盡是世間學問,根本就講不到「遍法界」三個字,更何況你所學說不定盡是殺生造業的知識,如何製造更殘酷的殺人武器,或如何捕殺更多的魚。就算你再進一步讀小乘經典,也只是自度自覺不會講到遍法界。然而這大乘經典,任何一句一偈都是成佛之因,成佛之種,就如同摩尼寶珠一般,只要一句一偈就能獲大果報!也只有大乘經典才會叫你將功德迴向法界,大乘經是叫你度眾生,是為眾生才成佛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有機會成佛,從這一品開始,就一直先要國王大臣大婆羅門發心布施,因為他們是上流社會的人,是富貴的人,佛經上說富貴修道難,除了老病死外,他們事事如意,所以難得發心,不容易發心,所以先勸化他們。再來勸化這一般的善男子善女人,要種善根不怕少,最重要的要在佛法中種善根,如果你光跑到仙廟神廟,是得不到利益的。地藏經前面就說不可以拜祭鬼神魍魎精魅,不但不能獲福反而招禍!你跑外道仙廟,將來豈不也變成外道了。而這部地藏經,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在教導在家人:「如何培福修福,如何避禍、如何不墮三惡道,如何超度祖先,如何使生兒育女平安獲福!如何外出平安事事如意,簡直就是眾生的無限保險公司,如能迴向法界,最後還能成就佛道。」這才是真真不可思議的大乘經典。

華手經云:「佛告舍利弗,菩薩有四法終不退轉無上菩提,何等為四:一者、若見塔廟毀壞,當加修治,若塊若泥乃至一磚。二者、若於四衢道中多人觀處,起塔造像為作念佛善福之緣。塔中畫作若轉法輪,及出家相,乃至雙樹入涅槃相。三者、若見有比丘僧,二部諍訟,勤求方便令其和合。四者、若見佛法欲壞,能讀誦說乃至一偈令法不絕。為護法故敬養法師,專心護法不惜身命。菩薩若成是四法者,世世當作轉輪聖王,得大身力,如那羅延捨四天下而行出家,能得隨意修四梵行,命終生天作大梵王。乃至究竟成無上道。是故智者欲求佛道,當作是學。」

【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報。是故地藏,布施因緣,其事如是。】

前面一再講要迴向法界,結果你不會迴向,你偏偏要迴向你自家眷屬,是你的父母兒女,或者迴向自身的利益,雖然你沒有迴法界,這個福報仍然是很大的,大到能三生享受安樂,捨一得萬報,如你供養布施一塊錢,則來生來世享受一萬元的福報。如此類推就是捨一得萬報,但是你如迴向法界,迴向法性,法性無邊量,你只要有一滴水般的布施供養,就像將這一滴水倒到大海中,與大海相合,這一滴水變成甚深廣大的海水,不可計量。所以啊!地藏菩薩!這個布施功德的因緣,其事相就是這樣,雖然所布施的財物是一樣的多,但為什麼所得福報卻是不同,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享用不完的福呢?這都是由於布施者發心不同,迴向不同所造成的啊!

「所言眷屬者,天性相愛,更相臣順也。纔言自家,便不能念及他人,胞與之義乖矣。」自家眷屬者,五苦章句經云:「父子、夫婦、兄弟、家室、知識奴婢,有五因緣,一怨家:父子互相殺害。二債主:父母財子散用。三償債:子財供給父母受用。四本願:先世發願善心歡喜。五真友:先世以道共相承事。今凡夫之人,罔識來源,不計無常,而反貪愛。言有父母、兄弟、妻子、中外親族。疾病忽至困劣著床。曉語親族分取吾痛,皆言不能。疾者乃覺,五種親戚,謂當益己,當助汝等,勤勞治生,隨時給足。使身隨貪,自縛自侵。憂念九族,妨廢善行,壞亂善心。老病死來,善惡苦樂,獨自當之,無有代者。未得道者,皆有此念,不能施與,守道為德。」嗚呼!今世人至死之際,猶復彌留而不察者,如來深為憐愍,故特點逗此言,令人迴施。故言若為眷屬自身,祗得三生受人天福果,福盡還墮。故永嘉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若盡還墮地,招得來生不如意。」所以入道必以智慧為本,智慧必以福德為基。譬之鳥備二翼,鯈舉萬尋;車足兩輪,一馳千里。緣了之資成正因,事度之助開佛性,不可不信也。所以才會稱佛陀為兩足尊,因為佛陀福慧圓滿具足。」

Above is shared from the following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6781776060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節錄(七)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經典,或聽聞一偈一句,發殷重心,讚歎恭敬,布施供養。是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若能迴向法界,其福不可為喻。】

世尊再次為地藏菩薩說一段:「勸導未來世的善男子或善女人,(其實正是勸導我們能夠聽經聞法的人),現在講地藏經就是大乘經典,你聽了一部地藏經功德很大,甚至於你只要聽聞一句或一個偈頌也好,發起殷勤鄭重的心,讚歎大乘經典,是度人到彼岸成就佛道的舟航,就是因為你懂得經裏的道理,才會更加恭敬這大乘經典!因為能令眾生離苦得樂,所以你才會讚歎啊,因為你讚歎恭敬,所以你就布施種種香花燈塗果樂來供養經典,這個善男女就能獲得無量無邊的大果報。這是指獲得人天殊勝美妙的快樂,但若能將此功德,都把他迴向法界,則這個福報更大,大到能令這善男女成就佛道。」因為這大乘經典的道理是與法界契合的,是遍法界,而我們的心也是遍法界的,以這個殷重誠懇的心,來跟那個遍法界的真如實相相應,所以所得的福報自然是無量無邊了。相反的如果你以輕浮的心,妄想紛飛的心來聽經,則這個福報就很有限了。所謂大乘經典,就是佛對大根機眾生所說的六度萬行之教法,如華嚴般若,方等諸經等。普賢觀經云:「若有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誦大乘經,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一彈指頃除滅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劫生死之罪。」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經典。新者布施供養,瞻禮讚歎,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毀壞者,修補營理,或獨發心,或勸多人同共發心。如是等輩,三十生中常為諸小國王,檀越之人,常為輪王,還以善法教化諸小國王。】

世尊再為地藏菩薩繼續說:「若是未來世中有善男子或善女人,遇到佛塔寺宇,或者是大乘經典,如果是要造新的佛塔,或是新的寺宇,或要印新的經典,那我們就必須布施,使他趕快造印完成,造印好了就恭敬供養,一瞻一禮頂禮讚歎,恭敬是心裏邊恭敬,合掌是表示心裏的恭敬。假如是遇到舊的佛塔、佛寺、或舊的大乘經典,已經損壞了破了,那你就趕快修補整理,或者重新刊印流通,是獨自發心去做,或者是勸募大家共同發心來裝修整理,像這樣發心的人則三十生中常常做諸小國的國王。檀越:檀者檀那,布施之意。越是中國語,其意是超越貧窮,超越生死之意。如果是這個大布施的施主檀越呢,則常為轉輪聖王,就是統領四大部洲的金輪王,並且還能以五戒十善之法來教化其他諸小國王。金輪王為什麼稱為聖王呢?因他以五戒十善化育人民,是人間的聖王。」

Above is shared from the following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6781776060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節錄(六)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毛髮沙塵等許,所受福利,不可為喻。】

前面數段經文,都是對著上等社會的國王、大臣、大長者、大剎利、大婆羅門等,叫他們發心對貧窮下賤的人給予布施,或是對塔寺的經像來修補供養,或對老病及生產婦女,布施飲食醫藥臥具,使他們獲得安樂,這樣就可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報!還普勸他們要將布施功德迴向法界,不但福報大增,將來畢竟成佛。現在則是對著普通的善男女說的,佛又對著地藏菩薩說,未來世中假如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在佛法當中,種下一些很少的善根因緣,少到如毛髮或一沙一塵這麼細微,而所受的功德利益卻大到難以譬喻。為什麼在佛法中種少善根能獲大福呢?例如以一杯水倒入大海,這一杯水固然不多,但倒入大海之中則與大海之水不分,佛的功德福田,大到無量無邊勝於大海,所以我們在佛法中的三寶去做一些善根!再把它迴向法界,就像在佛的功德福田中一樣的不可思議!縱使種得很少,但將來都要成佛的。故涅槃經云:「若於佛法僧,供養一香燈,乃至獻一華,生不動佛國。」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薩形像、辟支佛形像、轉輪王形像,布施供養得無量福,常在人天受勝妙樂。若能迴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為喻。】

世尊又繼續為地藏菩薩說:「未來世中,假如有善男子或善女人,遇到佛的形像,或遇見菩薩的形像,或是辟支佛緣覺的形像,甚至於是轉輪王的形像。一般寺廟都是供的羅漢像,這輪輪王像跟護法神的像是相同的,一般寺裏都不供天帝像和轉輪王像了,因為寺裏都有護法韋馭菩薩和伽藍菩薩了,你只要能布施供養,茶水燈塗果樂香花等種種任何供養,都能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報。常常在人天道中,享受殊勝微妙無比的快樂。但是假如你能將此布施功德迴向法界,就是「迴向法性」,布施供養佛菩薩是事相,你把他迴向到理性上,不著事相的迴事向理,這叫迴向法界,則你這個福利就大到無法比喻了。」因為你無論布施大或小但能迴向法界,都是畢竟成佛,若不求名聞財利力勢,但為學佛道弘大慈悲心,度眾生老病死苦,是名清淨法施。若不爾者為市易法。復次菩薩知諸法實相,如涅槃不盡,福德入諸法實相故而亦不盡。故福利不可為喻。所謂布施供養是屬於財施,迴向法界屬於法施,所以功德越大。財施能滅貪病,法施能除三毒。財施但感人天果報,法施通感三乘聖果。這個「迴向法界」就是地藏經的經眼,太重要了。這第十品的較量布施功德緣品,幾乎每一段都會勸導眾生要迴向法界。

Above is shared from the following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678177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