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消業,不管你還有多少未消的罪業,都可以帶」

「你肯消業,不管你還有多少未消的罪業,都可以帶」
黃念祖老居士
“若有宿惡”。過去多生直到今世所造下的罪惡,叫作宿惡。一般人肯定是有,往往不自知,若有人聽到佛的名號,尊法重道也差別很大。
罪只有從忏悔滅,你不能夠以你做好事來贖罪。做好事得福報,做壞事是惡報。你要消這個報,你只有靠忏悔。承認自己的罪惡,虔修忏法,痛心悔改,誓不再犯,學道行善,持經持戒,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人在壽命終了之後,不會再墮三惡道,立即生到極樂國土。
按他生前的罪惡原本應該入三惡道,但以彌陀大願加被,直接往生極樂。既生極樂,就永不再入三惡道,這就是一乘願海的無邊功德。所以此土人民縱有宿業重罪都可帶業往生。
目前海外有人認為,不能帶業往生,消業才能往生;也有人說帶業往生是帶善業。這都不合經義。第一願中“不復更墮惡趣”與本願的“不復更三惡道”都表明往生的人仍有再入三惡道的罪業,現因彌陀大願加被,往生極樂,不再墮三惡道,所以帶業往生之說是肯定的,歷見於種種古德的偉著,不能否定。
至於帶業必須是指惡業,若帶善業,那就用不著說了。至於消業之說,請看蕅益大師所說:念念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若人每天早中晚三個單元的時間,都在念佛,每念都消八十億劫重罪,念一百年,所能消者,只是像人手爪甲上所帶的一點點土,所沒有消的還像整個地球的土。請問這業怎樣消?所以萬不可用消業往生來代替帶業往生,那樣的話就沒有淨土宗是易行道的說法了。
據筆者之意,消業兩字也有重要性,本願中的悔改,就表明願意消業。只要你肯消業,知道自己有業,肯去消業,符合本願指示去修持,你這一生消不完的罪業不管有多少,你往生的時候,都可以帶,阿彌陀佛給你全部承包了,都可以托運。
如果你有業,就是不肯消,那你往生不了,因為消業才是本願的悔改行動表示。所以你肯消業,不管你還有多少未消的罪業,都可以帶。根本不肯消業,那你也往生不了。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發大誓願第六》,黃念祖著,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年版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 做供養就有很大的福報 】

【 做供養就有很大的福報 】
有一個故事:在佛陀的時代,有一天有一個大轉輪聖王,不是光管地球哦!地球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祂是四大部洲的金轉輪聖王,來到佛陀面前放光,等祂禮拜完佛陀,聽聞佛法以後,祂離開了,旁邊的弟子就問佛”佛啊! 這位轉輪聖王居然管了整個世界””祂上輩子做了什麼功德啊?”佛陀說”祂不但管這個世界””天道也是祂管的,玉皇大帝都聽祂的”大家更詫異了?
“為什麼呢?祂造了什麼功德呢?”佛陀就說了:在過去迦葉佛的時候,很多人看到佛陀出來,迦葉佛陀出來,大家就搶著供養,當然國王、有錢人一定在前面,然後有一個貧窮人、乞丐,他什麼都沒有,但是他看到迦葉佛陀,內心起了歡喜、恭敬心,他也很想供養,但是他什麼都沒有,而且根本過不去,但是他決心要供養,當佛陀走過來,大家都湧過去供養跪著的時候,他就跪在後面跪得很虔誠,然後佛陀經過的時候,他口袋只有幾顆豆子 --因為他是個乞丐嘛,只拿到了幾顆豆子,然後他就把豆子遠遠的灑出去”佛陀啊!接受我供養啊!””願我生生世世脫離貧窮、脫離貧賤”後就把它灑出去了。
一灑出去,迦葉佛大慈大悲,用他的神通,四顆豆子就掉在他的缽裡面,其中有一顆掉在佛陀的頭上,佛陀還用神通把它接起來,讓它不掉下來。
佛陀講到這個地方便告訴大家說:這個大轉輪聖王,四顆豆子掉在佛陀的缽裡面,所以作了四大部洲的轉輪聖王,其中一顆掉在佛陀的頭上,所以天道也是他管的,這個就是供養佛陀以後所得到的福報。佛是這個世間圓滿的福田,所以如果能夠供養尊敬大福田,那你的行為反作用力—福報很大。
所以各位,爸爸媽媽是我們的福田哦!因為養我們、生我們,叫「恩田」學校的老師,進一步跟我們講說佛法的法師、圓滿的佛陀更是我們偉大的福田,叫「敬田」,我們供養福報也很大;還有一種福田叫什麼?「慈悲的福田」那些可憐的動物要被殺的,那些孤魂野鬼,各位超度祂,那些可憐的乞丐,你願意親自拿個飯菜,錢,當作是自己人一樣,不會看不起他的布施給他,這也是大福田,生生世世作國王。
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說「下心含笑」--自己也謙虛含著微笑,親手布施給貧窮人,那這個人生生世世作大領導者、大福報者,倒過來講,一個人看不起別人,那你生生世世就沒身份、沒地位;一個人貪心不捨得布施,生生世世就貧窮。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地藏經》教導的修行方法–《淺說地藏經大意》

《地藏經》教導的修行方法
《淺說地藏經大意》
夢參老和尚講解
很多道友出家受戒或住幾年佛學院之後,經常生起這麼個問號,怎麼樣修行?
大家都聽過經,每部經都有修行的方法,只是你沒有深入去學,或者修觀,或者修事相的修行。像禮佛拜懺本身就是修行,我們上早晚殿乃至過堂都是修行,完了我們做的佛事、種種供養,如果你觀想這功德不可思議,大家聽《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的第三大願,就是“廣修供養”。
《地藏經》上教導我們修行的方法,第一個,是在做佛事的時候要修地藏菩薩的行願,要造一切的善因。
《地藏經》都這樣告訴我們,例如我們剛講課的時候,大家靜坐下來一、二分鐘,你就設一個供養修行,不是讓你拿香、拿花、食品、衣物拿這四樣來供養,而是用你的觀想力來供養,甚至《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 “普皆回向”,回向本身也是供養。聽經之前回向、聽經之後回向,這就是修行,時時用你心的觀想力去修行。
在我們讀《地藏經》的時候,地藏菩薩他在因地(修行)當中,在佛像前,不論是婆羅門女、光目女都在佛像前做供養。供養就是發願,發什麼願呢?救度眾生。雖然是救度她的母親,她的母親墮到地獄去了,也是三惡道眾生,要發願度眾生。
如果我們不知道怎麼發願、怎麼回向,就看看地藏菩薩的教導。他說:“十方一切諸佛慈悲哀憫我,聽我為我母親緣故,發廣大誓願救度我的母親。”這是發願了,讓她的母親“永離三途,及斯下賤。”
這是(地藏菩薩化身)光目女說的,因為她的母親墮三塗之後,又生到她家中做僕人的小孩,這叫卑賤女人,壽命只有十三歲,完了又要死,死之後又下地獄。她就發廣大誓願,救度一切眾生,讓她的母親以後再不受女人身。
光目女發願:自今以後,在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請佛證實,在以後百千萬億劫當中,所有世界、所有地獄、所有三惡道諸罪苦眾生,都誓願救拔。“誓”比“願”更深入一些,發誓就是詛咒的意思。誓願令(罪苦眾生)離開地獄、離開三惡道的惡趣、畜生惡鬼等。“這些罪報人,我把他們都度了,成佛,我方成正覺。”地藏菩薩這樣發願。
各人的願力不同,各人的想法也不同。(有人認為:)“如果你想要像地藏菩薩這樣發願,那永遠成不到佛,因為地獄永遠不空。”其實並不是這個意思,等你到了地藏菩薩所證得的程度,那時候你就知道:地獄是沒有的。
度眾生,沒有眾生相,我們在有為法中一定得觀想無為,一切法本身就是無為,凡是有形、有相、有言說,都無實義,都是虛妄的,如夢幻泡影。
但是在你的業果當中,明白因果業報是不虛的,不過你證得體性空,一切業報都空。但是有時候就事上講,理含於事;有時候就理上講,理攝於事,在你學修時,這兩種觀想都要有。因為我們現在想學地藏菩薩,在地藏菩薩開始所發的願,我們也如是學,心裡也如是思惟,口裡也如是說。
學地藏法門,基本上都要供養地藏像,要發一個“救度一切苦難眾生”這麼一個願,願即“希望一切眾生都不要受苦,都離苦得樂。”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口裡所說的、身體所做的、心裡所想的,都依佛的教授教導、教育我們的方法,這就跟善法相應了,這是第一種修行,設種種供養。
第二種修行就是對著佛像發願,不一定超度母親,如果你母親還在世,願她健康長壽,早聞佛法,在生死當中就能修行。
“事”(修),你可以隨時改變,有什麼願力,你可以加進去,隨時可以發,這也是菩提心當中的大悲心。
你知道這些地獄、餓鬼、畜生他們的苦,你要生厭離心。
你能夠如是生厭離心,能夠如是發願,這裡頭就含一定智慧來指導。如果沒有智慧,厭離心生不起來,那你對世間五欲就生貪戀心。
當你對五欲生貪戀心的時候,若能對地藏像前或對佛像前至心懇切,說自己無始惡業發現了,意(意識)里的壞思想,身體還沒有造作,如果身體正在造作,要馬上截止。口裡如是說,那你所做的惡業馬上停歇下來。
這個方法可以用來對治念經時的昏沈,你可以這樣對著佛像發願。“昏沈”與“掉舉”這兩個是相對的,不是昏沈就是掉舉,這兩個是我們修行、修道的最大障礙。在我們初開始的時候,心不定,不是昏沈就是掉舉。掉舉就是散亂,身掉舉就是亂動、口掉舉就是亂說、意掉舉就是散亂、胡思亂想。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一犯了淫戒,什麼功德都沒了

一犯了淫戒,什麼功德都沒了
海濤法師:
廣化老法師又特別說,在經典裡面提到,每個人一出生,身邊都有兩個神,一個叫同名神,一個叫同生神。同名神是男的,皮膚很白,你只要做好事、做善事,祂就把你記下來,每個月的六齋日回報天上;旁邊還有一個同生神,外表是黑的,專門記惡,你只要起壞念頭、壞的語言、壞的行為,祂也給你記下來。祂們兩個,同名神跟同生神,一男一女,每個月的六齋日往上呈報,甚至審查你一輩子所做的善惡。
有人以為這只是傳說而已,偏偏老法師親眼見過他們,看著他們審核自己所作的善惡。所以各位不要懷疑,獨處的時候也要保持正念,不要以為沒人看見就放逸了。
還有一個故事,在清朝末年,有一個舉人要到北京去考狀元,狀元是春榜,過了年才考的。住在遠地方的必須在冬天出發,才能趕上春天的考試。大陸上北方,一到冬天,冰天雪地,根本看不見路。這位舉子在路途上就遇到這種情況,無法趕路只好住到一家客棧,老闆娘是年輕的寡婦,她先生剛去世不久。
這位舉人原來只想住一晚上,沒想到大雪連綿不斷,根本出不了門,只好繼續住下去。日復一日,一個是青年男子,一個是年輕寡婦,孤男寡女,天天對望,日久生情。在戒法中,動了淫念時,算是犯了「遠方便」的輕罪。起了淫念之後,男的起身向女的房間走去,舉手敲門之前他想到:如果犯了淫,天庭會革除他的狀元名。中國古時候有一種說法:一個人若是犯了淫,縱然再好的學問,命中注定是今科狀元,天庭必定革除他的名位,他一定考不上。舉人於是放下念頭走回房間,這樣他已犯了「次方便」的中罪。
在年輕寡婦這一邊,她起了淫念之後走向男的房間,這時她想到應該為丈夫守節,死後才能升天;如果犯了淫,必定下地獄,於是她也放下念頭走回房間,同樣的,寡婦也犯了「次方便」的中罪。儘管男女雙方暫時控制自己,但終究按捺不住,青年舉子和年輕寡婦最後還是共處一室,身體抱在一起,但尚未交媾,這時他們犯了「近方便」的重中罪。在他們身體相抱時,忽然聽見空中有個聲音:「你們兩個王八蛋,要乾又不乾;把我的功過簿,劃得稀疤爛。」
接著,空中丟下來一本功過簿,他們一看,上面有他們的名字,一個原本是今科狀元,因犯淫而革名;一個原本死後升天,也因為犯淫而劃掉了名字。兩個人一看嚇得發抖,從此不敢再起淫念。
從這個故事,我們佛弟子要懂得警惕,一犯了淫戒,什麼功德都沒了。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 懺悔 )))

((( 懺悔 )))
相續中,先前未生的證德不能新生,已生的證德不久即退失,這歸咎於我們的罪障在作怪。不僅如此,我們現、後世中所遇到的一切不快之事都是罪業所致,要擺脫這些麻煩,就必須懺悔。
若能懺悔,就是像「無間業」和「定受業」這樣的大罪也能清淨。雖然「一切有部」說不能清淨,但如是能淨是「應成派」所許。
《親友書》中也說:
先時雖放逸,後若改勤修,
如雲翳除,良宵睹明月。
孫陀罹難陀,央具理摩羅,
達舍綺莫迦,翻惡皆成善。
經中說 :
「智罪重亦輕,愚罪輕亦重。」
這也是指下知懺悔法而言的。婆羅門綺莫迦(具樂)曾弒其母;央具理摩羅(指曼)曾弒—千九百九十九人:達舍(末生冤王)曾弒其父造無間業,但這些人後來都見諦了,這是因為他們能猛力懺悔所致。所以,如果我們懺悔力量大的話,能從根本上清淨罪業;力量中等的話,能使罪業變輕;力量小的話,也能使罪業停止增長。但如果不作懺悔,我們所造之罪將每天翻倍,這樣一來,即使原先是很小的罪也會變成極大的罪。例如:我們在殺了一隻蝨子後不懺悔的話,十五天之後,此殺生之罪便是原來的—萬六千三百八十四倍!這幾乎和殺人的罪差不多了。
我們不想懺悔、對罪業生不起恐懼心,是因為對業果沒有信心造成的。如果有的話,那伯是細小的罪我們也會恥於違犯,這就是為什麼阿底峽尊者在旅行時,當他發現自己犯了一種小的“惡作”時,便立即命令全隊停止前進而作猛力地懺悔。
我們大多數人不相信自己有罪需要懺悔,這是因為對自己犯罪的情況不加思考所造成的。如果深究的話,我們可以發現:從今天清晨破曉時分到現在,自己的意、口已犯有多少嗔恚、綺語、粗惡語等:對我們這些出家人來說,除了「他勝」,仔細檢查一下「僧殘」以下的戒,可以發現所犯的罪墮若雨降。不只如是,若不願穿圓裙,而自稱沒什麼要緊,即成完全的密宗「根本墮」,同樣的,所犯的菩薩戒「根本墮」也多如雨降。別解脫「他勝」 、菩薩「惡作」 、菩薩「根本墮」、密宗「粗罪」和密宗「根本墮」罪,後者都比前者重十萬倍。如果計算一下的話,從清晨到現在,我們已經累積了許多圓滿的惡趣因!所以,我們每天都在造十不善業和違犯三律儀限制。
(帕繃喀大師進一步指出:那些造大罪業的人將受生於地獄中;造中等罪業的將受生於餓鬼中;造小罪業的將受生於畜生中)。
這裡所謂的「大」,不一定是殺人打馬等粗顯的罪業。以極強的嗔心稱弟子為「老狗」等以上的罪,就是大不善業。對殊勝田毀謗等,是由福田門故罪業力大。所以,僅今日一天之中,我們便已造集了圓滿的三惡趣因!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該怎麼辦呢?一味地害怕呆坐是無濟於事的,我們必須在今生未死之前,勤修十萬頂禮和十萬《百字明》等,在無始輪回罪業清淨相未出現之前,努力地懺悔防護。關於淨罪相的內容,係出自《準提陀羅尼經》,大家可以去參考《道次第廣論》中所引的文字。我們每天晚上臨睡前,應配合〔金剛薩緹修念〕,誦二十一遍《百字明》;及配合念誦《墮懺悔》作展禮等,努力懺悔。罪墮晨犯夜懺悔,夜犯晨懺悔,不與罪墮同行超過一整天。即便不修許多其它的法,專勤於此也未嘗不可。若能懺悔現、後世一切痛苦根源──罪業的話,我們便能消除痛苦,證德也會自然地生起。
文章:佛教導航 藏秘 掌中解脫 加行法
南無阿彌陀佛🙏🏻
Resource: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有多大福報才能看到此文】

【有多大福報才能看到此文】
一、人不能太聰明瞭
人不能太聰明!尤其是修行人這裡,人的聰明都是為自己聰明。但其實看起來聰明,卻缺乏智慧。有些東西,看起來是爭搶到了,但其實呢?真的嗎?
當一個人福德具足時,上天都會給他財富、給他福報。看以前很多寺院的故事,講到主持位置的問題,當上主持,叫做「龍天推出」。好了,是天龍八部在護持的。你相信嗎?
人不能太聰明,一聰明,上天就發笑。人的聰明,都是為自己聰明的。人為自己的,其實損掉的更多。看過許多出家人,有些人憨厚老實的,福報就特別大。這似乎也是宇宙的規律了。
道教佛教教我們」無為「「無爭」。有的人一聽說「無爭」,好像很吃虧,其實不吃虧。有福報,不用爭,自然就有;沒有福報,爭到了,也沒有用,無福消受啊!
二、習氣重,就會看到別人的缺點
如果你一看到別人就看到缺點,那自己要小心了。在菩薩的眼裡,看每個人都是菩薩;凡夫世界里,每個人都是業障凡夫。如果常看到別人的缺點,其實是自己有這個缺點,或者說內心的陰暗點。
佛法講「唯心」,這個「唯心」很好,每個人都通過自己的一種方式,來解讀這個世界、解讀一切現象。比方說,小氣的人,看到的人都是小氣。其實不是別人小氣,而是他帶著這個習氣、帶著這個有色眼睛來看人。與佛陀的正遍知相比,凡夫都是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事物。不要覺得這個世界陰暗,陰暗只是自己內心陰暗的緣故。自己內心陰暗,就把這個世界看陰暗了。
在解脫者的境界里,山河大地即「如來」,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也就是說一切都是圓滿的、具足的。那我們沒有解脫,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缺欠。不是世界缺欠,而是我們自己有缺欠。
有次,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問佛,說:「佛,其他的佛土都是莊嚴無比,為何娑婆世界卻是如此的充滿缺欠?」
佛說:「舍利弗,真的是如此嗎?」說完,佛用拇指點了大地,這時舍利弗看到了娑婆世界和他方國土一樣莊嚴。
舍利弗不解。佛說:「舍利弗,娑婆眾生所以看到不圓滿,是因為業力的緣故看不到圓滿。」
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總抱著缺欠,總覺得缺少些什麼,總覺得有陰暗的存在;或者看到別人,總覺得別人「怎麼樣」,其實,別人不「怎麼樣」,而是我們自己「怎麼樣」。我們業力重的緣故,看不到別人的圓滿,自然也看不到自己的圓滿。
如何能看到別人的光明呢?首先自己內心要光明起來。如何光明呢?要靠佛菩薩加持,念佛念到清淨了,自然光明,這時山河大地都是如來法身。沒有佛菩薩加持,很難。
有些老人家念佛,念到心清淨了、業障清淨了,見到人就樂呵呵的,真正的快樂無憂。這是佛力加持。如果業障重了,單單靠看幾本佛經就想要清淨,很難!
三、業障重,是用來罵自己的
告訴各位一點,修行的第一關:少麻煩別人,少障礙別人。
學佛要讓眾生歡喜,如果我們吃素,我們自己堅持就好了,也可以跟他講素食的利益來引導,而不能標榜說「我是吃素的,我比你有修行、有慈悲心」。
慈悲心是不是用吃素來衡量的?有的人學佛後,常用吃素或者自己持戒來衡量別人。告訴各位,這些話是來衡量自己的,不是來衡量別人的。
學佛念經,我們知道念經的利益就好,也可以勸導別人,不能說別人現在吃肉就說別人業障,只是別人的因緣沒有成熟而已。
你看以前殺人如麻的將軍,放下屠刀落髮為僧而後就廣度眾生。不能以這個來衡量,這個標準是用來衡量自己的。
如果學佛了,最好能吃素、發慈悲心;可以勸別人吃素,但不能用吃素來衡量別人。
如果你持戒好,不能看不起持戒不好的人。不要把持戒好當成自己有修行的標準。在佛看來,每個人都是佛。
學佛後,不要用戒律來衡量別人,要來衡量自己。
用戒律來衡量別人,那不是修行,越衡量越污染自己的心。
佛弟子,應該要學會看到別人的好,哪怕惡人,都要能從中看出惡中的善,這才是修行人要做的。
四、修道,就是反過來的
看了祖師大德傳記,發現他們成為祖師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反過來做事。比如在利益眾生上,凡夫認為先自己安頓好,然後才去利益眾生;而祖師大德剛好相反,先把自己豁出去了,把命交給了眾生。跟一般人剛好相反,而祖師大德成功了,普通人就失敗了。
很多人不明白,認為應該自己安頓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顧別人啊。這是凡夫的思維。
比如現在許多大德,他們利益眾生時,都把自己捨棄了。
虛雲禪師為了佛教,一生受盡磨難;本煥長老也是如此,刺血寫經等。他們做事情時,腦袋中只有佛教,只有眾生,連生死都不顧了,更何況家庭!這是聖人的境界。
他們捨棄了自我,沒有為自己想、為自己的局部利益考慮,他們成就了。
凡夫畏畏縮縮,瞻前顧後,先鞏固好自己利益,再考慮眾生,所以很難成就。
祖師大德都教授,修道先要看破生死。就是生死都不怕,都可以豁出去,還有什麼害怕的。比如說病人,想要病好,就要先不怕死,不怕死,然後去奉獻自己,這些人身體就健康。一怕死,這時心氣就不足,病人都被嚇死的為多。生死看破了,其他的諸如個人得失、面子問題,就容易放下了。放下了,就可以進入修道境界,就有大勇氣來利益眾生。
很多事情看起來我們在幫助別人,其實是幫助自己。看過一則故事,說一個董事長回憶他小時候,一個乞丐到他家,他媽媽叫他給乞丐端凳子,還給他倒茶。他內心很不情願,說,一個乞丐乾嘛要給他凳子啊。
他媽媽就說了一句影響他一輩子的話,他媽媽說:「孩子啊,這不是給別人端凳子,是給你自己端凳子。」
你想想看,很多時候我們看起來是幫助別人,其實是幫助自己。佛在《華嚴經》中說,一切眾生是根葉,諸佛菩薩為華果。你想,如果沒有貧窮的人,我們如何種佈施的因;沒有病苦的人,我們如何捨藥。看起來,是我們幫助他們,其實是他們在成就我們,成就我們的福田。
「道」就是反過來的,反過來就成功了;順著走,就是凡夫路。當一個人,不為自己想,一心為別人想時,看起來利益了別人,其實最終自己獲得了福慧,利益了自己。
好比一個人,一心為別人想,別人就會為他想,這是宇宙的規律。他成就別人,別人更多來成就他。一個人先考慮自己利益,再考慮別人利益,看起來利益了自己,表面上自己並沒有得到利益,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手淫之人易被人輕賤的6大原因】

眾所周知,邪淫是很損福報的,#貴人若邪淫#則會淪為低賤之人#富人若邪淫#則會淪為貧困之人#健康之人若邪淫#則會淪為病夫;貧賤的病夫若一意孤行繼續邪淫縱欲,則會走向滅亡,沉淪於無邊的苦海。手淫亦是邪淫中的一種,此陋習的養成注定了手淫之人易被人輕賤。
下面我們來分析下手淫之人易被人輕賤的6大原因:
#長期手淫使人體內腎精流失嚴重,容易導致腎病、脾胃病、前列腺炎和其他一些常見的慢性病,嚴重的話會演變成尿毒症,尿毒症患者之所以會得病,一般是因為其年輕時邪淫縱欲或飲食無節制導致。若以此種病怏怏的體質和精神面貌處世,則容易遭到他人的嫌棄和輕賤,特別是在相親、找工作面試、商業合作上會變得更加明顯。
長期手淫之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如。#社交恐懼#焦慮#強迫症#神經衰弱等,此類手淫患者性格膽小懦弱且多慮,神經一般比較敏感,#對社交活動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在別人眼中一般以一種「內向、容易妥協」的宅男或奼女形象出現,#所以手淫之人一般得不到他人的重視與關注,甚至因為其孤僻怪異的性格容易引來別人異樣的目光,成為外人輕賤的對像。
長期手淫之人的磁場一般都很差,長期邪淫手淫之人身體會發臭,這必然是一種不好的現象,我們都知道只有豬、狗等一些畜物的身體長期會有一種體臭。#手淫之人身體容易發臭且身體髒得比一般人都快,如頭皮容易出油、滿臉痤瘡、容易出臭汗和掉死皮掉發嚴重等現象證明此類人有如畜生一般了,這類身體有臭味的手淫之人是很惹人討厭和嫌棄的。
再者,人手淫縱欲相當於在做著畜生做的事情,佛經上說邪淫之人容易墮入畜生道是很有道理的,其實不用等到來生了,手淫之人今生就已經出現了如畜生般的陋習行為和體臭了。
長期手淫之人思想和行為一般都比較低俗猥瑣。手淫之人因長期接觸淫穢的影片和讀物,其思想和觀念會被淫毒潛移默化,所以他們平時的吐談和行為一般會涉及到性和淫,並不知羞恥地以邪淫享樂為榮。
#此類手淫患者一般感召不如意的伴侶,其朋友一般也是貪圖淫樂之人;此類手淫患者命運坎坷,容易遇到諸多的違願和障礙,飽受他人的冷眼與嘲笑。
長期手淫之人福報一般都很低下,人的福報一旦低下就容易諸事不順,不管是在工作、學習、交友還是在婚姻上都得不到如意的結果。#工作上容易遭受他人的排斥和打壓,幹的活一般都比較差,即使暫時有一份好的工作,但因無福報來承載,所以很快就會失掉。學習上即使很努力,但在重要的考試中往往會發揮失常,而且因為腎精的流失,學習所需要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會一落千丈,最終導致學業的失敗。交友上一般都交一些狐朋狗友,甚至有可能會因為利益而出賣你。#婚姻上的伴侶一般為不貞潔並好吃懶做
長期手淫之人容易與陰性生靈為伴,你的命運和人生狀態也會變得越來越差,手淫之人容易招引陰性生命,它們會在身邊引誘你破戒,並讓你諸事不順。當你被陰性生命擺佈到好像有一種力量使你情不自禁要手淫的時候,你已經淪為了它們的奴隸和移動餐車了,如再不認真懺悔改過,那麼你這一生將注定杯具了。
恭錄
佛弟子文庫

地藏菩薩本願經記載稱念十九佛名號的功德利益

地藏菩薩本願經記載稱念十九佛名號的功德利益
宣化上人
《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
地藏菩薩本願經記載的十九佛名號:
南無無邊身如來  南無寶性如來
南無波頭摩勝如來 南無師子吼如來
南無拘留孫佛   南無毗婆屍佛
南無寶勝如來   南無寶相如來
南無袈裟幢如來  南無大通山王如來
南無淨月佛    南無山王佛
南無智勝佛    南無淨名王佛
南無智成就佛   南無無上佛
南無妙聲佛    南無滿月佛
南無月面佛
稱佛名號品第九
宣化上人
在那個時候,講完了前面第八品,在第九品剛剛開始的時候,這位地藏菩薩大菩薩對佛說:“世尊!我現在為未來世一切眾生,演說利益眾生的事情,在他們的生死之中,都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益,唯願世尊聽我詳細說明。”
佛告地藏菩薩說:“你現在要興起大慈大悲心,為救拔一切罪苦六道裡的眾生,演說不可思議的法門,而今正是最適合的時機,應該趕快說呀!不然我就將要入涅槃了。我欲助你快點圓滿你的願力,這樣我也沒有憂慮,不必再去掛念現在未來一切眾生了。”
地藏菩薩對佛說道:“世尊!在過去無量的阿僧祇劫,有一位佛出世,名號叫無邊身如來。若有善男子善女子,聽了這佛的名號,暫時能生出恭敬的心來,就能得到超過四十劫生死的重罪。何況更能用金銀等塑畫其形像,供養及讚歎呢?這人所獲的福德,是無量無邊的。”
“又在過去恒河沙數的劫中,有一位佛出世,他的名號叫寶性如來。寶是珍寶,性是本性,意思是說諸佛如來和我們眾生的本性一樣。若有男子女人聽了這佛名字,在一彈指的時間,發菩提心歸依這佛,這人對於無上的佛道,就可以永不退轉。”
“又在過去有佛出世,他的佛號叫波頭摩勝如來(華譯為紅蓮花佛。蓮花有好多種顏色,紅色最佳,所以名勝義。蓮葉千瓣,比喻千返。六欲不淨,佛法和蓮花一樣,可以出污泥而不染的意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一聽這佛的名字,經過其耳根,這人當得千次的往返投生在六欲天中,何況他能志心去稱念佛號,那更不會墮落了。”
“又在過去不可說不可說的阿僧祇劫,有位佛出世,名叫師子吼如來,意思是修證了正等正覺,在廣大眾前演妙法音喚醒群迷,好像獅子吼。假使有男子女人聽了這佛的名字,起了一念要去歸依他,這個人就能得到無量數的諸佛來摩他的頂,給他授記。”
“又在過去有一位佛出現於世,他的名字叫拘留孫佛(華譯‘應斷’),假使有男子或女人,一聽這位佛的名號,以專誠的心意來瞻仰禮拜,或是再讚歎這位佛,這人在賢劫千佛裡,則做大梵王,還能得授無上的菩提記。”
“又在過去,有位佛出世,這佛的名字叫毗婆屍佛(華譯為‘維衛’,也叫‘勝觀’),假使有男子女人,聽見這位佛的名字,永遠不會墮落到惡道裡,而常常生在人間或天上,享受最殊勝的妙樂。”
“又在過去無量數恒河沙劫的時候,有一位佛出世,名號叫寶勝如來。‘寶’有世間的寶,和出世間的寶,世間寶即世間萬物最尊貴的東西。但出世間的寶則是念佛,因為能了脫生死,所以佛寶是勝過世間寶。這位如來誓願拔濟眾生之苦,若能一聞佛號,就不墮惡道。倘若時時稱念,當然能證到殊勝的妙道。”
“又在過去有一位佛出世,他的名號叫寶相如來。寶相就是佛的無去無來的法性實相,叫做寶相。假使有男子女人聽到了這位佛的名號,而生出恭敬心,這人不久之後,就能得到阿羅漢果。”
“又在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一位佛出世,名號叫袈裟幢如來。袈裟幢就是如來寶幢的形相,是表佛的莊嚴。假使有男子女人,聽到這位佛的名號,則可以超過一百大劫的生死大罪。”
“又在過去世時,有位佛出世,名叫大通山王如來,大通山王就是以妙高峰形容這位佛的高大。這山中之王,高達八萬四千由旬,全是用金、銀、銅、鐵四寶所合成。
又因此佛能映照明徹,故叫通,這是譬喻佛的報身,能通法身及應身的理用,不只一佛如此,而是每位佛都如此。假使有男子女人,一聽到這位佛的名號,這個人即可遇到如恒河沙數的佛,廣泛地給他說法,將來必定能證到菩提的果位。”
“又在過去,有淨月佛,一塵不染日淨,隨機應現,像水中月,故名淨月佛。
“山王佛是佛修成的報身,高大如山王。
“智勝佛,這位佛的智慧勝過一切。
“淨名王佛,因為一切業障斷盡,清淨自然,故名。
“智成就佛是功德的修成,皆因智力的成就。
“無上佛是極尊的名稱,佛法即是無上法,若人起信誠敬勤修,即可得到無上果位。
“妙聲佛,是能應機說法,圓妙音聲,遍滿十方,婉轉悅耳。
“滿月佛,譬如月的圓滿具足。
“月面佛,是說佛的臉清秀圓滿,令人一瞻仰,能生起無限歡喜恭敬。還有很多像這樣說不盡的諸佛。”
我們聽地藏菩薩說出過去久遠劫以來這麼多的佛出世,由此可知,他經歷多生多劫,還是在發心救度眾生,並且也曾受過以往諸佛一一的咐囑,迄至於今仍在忉利天宮受釋迦牟尼佛的咐囑。
地藏菩薩又對佛說:“世尊!現在和未來的一切眾生,無論是天上或人間,無論是男的是女的,只要能稱念一位佛的名號,其功德就無量無邊了,何況念多佛名號呢?這些眾生,在其生的時候或是死的時候,自然能得到很大的利益,終究不會墮在惡道裡去。”
“假使有面臨死亡的人,其家中的眷屬,即使只有一人,能為這病人,高聲念一佛名號,這病危的人,除了犯五無間的大罪業外,其餘的業報等,都能完全消滅。
這五無間罪,雖是犯得極重,動經無量百千萬億的大劫數,還不得出離,但因為承蒙在病危臨死的時候,其眷屬替他稱念佛名,於這樣的罪中,也可漸漸消滅。
何況這眾生,他自己能夠稱名念佛呢?他所獲得的福德是無量的,還可消滅無量的罪業。”
南無阿彌陀佛(Namo Amitabha Buddha)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Namo Medicine Buddha)
南無觀世音菩薩(Namo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南無地藏王菩薩(Namo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南無寶勝如來(Namo Jeweled Appearance Thus Come One)
南無釋迦牟尼佛(Namo Sakyamuni Buddha)
南無寶相如來(Namo Jewel Sign Tathagata)
南無大通山王如來(Namo Great Penetration Mountain King Tathagata)
南無日光遍照菩薩
南無月光遍照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法海雷音如來
南無善名稱吉祥王如來
南無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
南無彌勒菩薩
南無藥上菩薩
南無藥王菩薩
南無無憂最勝吉祥如來
南無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
南無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吃素三年的功德 賣給我

➡️吃素三年的功德 賣給我
分享給合適因緣的人,如不合適您,敬請包涵,阿彌陀佛。
➡️過去,麻城這個地方有一個姓王的人,發心吃了三年的長素,但忽然身體染上了惡瘡,於是心裡對吃素的好處產生了懷疑,並生起了後悔心。
➡️他的朋友勸慰他說:「你是一個吃長素的人,佛菩薩和天神一定會暗中護佑你的。」
➡️這個姓王的卻恨恨地說:「我吃了三年的長素,卻招此惡報,吃素哪裡有什麼功德?」
➡️他的朋友聽了之後,就試探著對他說:「既然你不想要這三年吃素的功德了,那你能否將這三年吃素的功德賣給我呢?」
➡️這個姓王的聽了很高興,心想:「吃了三年的『冤枉素』,能夠得到一些金錢也是很好的!」
➡️於是,當即表示可以將三年吃素的功德賣給他的朋友,並問他的朋友如何賣法。
➡️他的朋友說:「按照吃一天素一分銀子的價格賣給我,你吃了三年的素,總共約一千零八十天,一兩是十錢,一錢是十分,所以約可以折算成十兩八錢銀子。我就用十兩八錢銀子來買你三年吃素的功德!怎麼樣?」
➡️這個姓王的聽了很高興,於是就收了這位朋友十兩八錢銀子,並寫了張收據,上寫「本人將三年吃素的功德以十兩八錢銀子的價格賣於某某某」,並簽字落款交給他的朋友,而且決定第二天就開始吃葷。
➡️這天夜裡,這個姓王的夢見兩個小鬼對他憤怒地罵道:
「實際上,按照你的命算來,就在十個月前,你的壽命就已經完結了!就因為你在三年前就『發心茹素』!因此才會延長你的壽命啊!而你過去世所造的惡業,也因為你有這『發心茹素』的願力,因此你現在只是長了個惡瘡,這叫『重業輕報』啊!可是很可惜,想不到你吃了三年素食,現在竟然退心,又要再吃回肉了!更可笑的是,你竟然還賣掉了你吃素的功德…..」
➡️兩個小鬼邊說邊要將其帶走。這個姓王的趕緊向兩位小鬼求饒,懇求兩位小鬼給他緩期一天,承諾將所得銀子退掉並發誓重新恢復吃長素。
➡️次日清晨,他一起床就拿著十兩八錢銀子直奔他朋友的住處,要索回收據。
➡️他的朋友對他說:「昨天我回來的時候,就已經將收據在佛菩薩面前焚化掉了,並將功德作了回向。」這個姓王的聽了萬分悔恨,當場倒地斃命。
➡️所以,吃素的人應當知道,即便目前我們有一些違緣,那是因為自己惡業未淨的緣故。其實,我們已經從吃素中受到了非常多的利益,只是我們凡夫肉眼,無法看到而已!
➡️況且現在肉類食品也有很多的添加劑、激素等等有害物質,選擇吃素,還是選擇肉食?對於智者來說,已經是非常明了的事情了!
資料來源~《安士全書》
根據【因果】這本書記載:
今生「持戒」有時也會「引動惡業」而生病,這是一件好事。千萬不可因「持戒」時生了病就退心。今生持戒而生病將使惡業減輕,這是惡業提早報消的好現象。
持戒也能轉移我們的命運
持「不殺生」戒
可以轉短暫的壽命為長壽
持「不偷盜」戒
可以化貧窮的生活為富貴
持「不邪淫」戒
可以保持家庭的幸福美滿
持「不妄語」戒
可以獲得別人的信任讚譽
持「不飲酒」戒
可以常保身體的健康
以及清明的理智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

依地藏法門修的人,不如意事情不要輪到他身上,乃至他聽都聽不到

依地藏法門修的人,不如意事情不要輪到他身上,乃至他聽都聽不到
夢參老和尚:
【復白佛言。世尊。 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所住處。有此經典及菩薩像。是人更能轉讀經典。供養菩薩。我常日夜以本神力。衛護是人。乃至水火盜賊。大橫小橫。一切惡事。悉皆銷滅。】
這個又更進一步,不但供像,而且還能讀經。讀經是指《地藏經》。“復白”就是堅牢地神又對世尊說,他說我要護持法、護持地藏王菩薩。未來世,若有有信心的男子、女人在他們住的地方,有《地藏菩薩本願經》——“有此經典”,這裡是專指《地藏經》說的,“及菩薩像”,不但有經有像,而且還能讀經典。讀一遍叫轉,“轉經”是什麼呢? 就是把經轉一遍。
“轉讀經典”,就是把經讀一遍、翻一遍、念一遍。但是當你念經的時候,一定要燒支香。或者是供朵鮮花或供點水果,這叫供養。因為你一念經一供養,堅牢地神就來護法你。堅牢地神說的:我以我的神通力量,我一定護持他,我維護這個人,使這個人不論在大小災當中,他都不受苦難的。
“大橫小橫”就多了。橫者就是不順的意思,它不依著發展規律發展的。像我們人的壽命不依著規律發展,還不到壽命盡的時候就死了。本來他不該死的,他遇到的時間不對。像那個車禍,早五分鐘過去了,晚五分鐘還沒有到,恰恰就在那一兩秒鐘他撞上了,生命斷了,這也是一種橫死。例如在紐約大街上走路,發生了槍戰,也不是打他,他反而中了流彈,這也叫橫死。
在第九品,地藏王菩薩為了要利益末法眾生,說了那些佛的名號,那就是決定成佛了。聞了《地藏經》,成佛的因已經種下了,再假地藏王菩薩的加持力,那就快一點。
堅牢地神在這個法會上聽了《地藏經》,聽了佛贊嘆地藏王菩薩的功德,他就發心了。他說:我要護法,我要護地藏王菩薩的法,誰要聞到地藏王菩薩的德號,他又能誦地藏王菩薩的聖號,又能夠轉讀《地藏經》,那我就護持他。他能得到什麼好處呢? 就是橫死、惡緣、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使他一切都免了。他向佛表白之後,佛就贊嘆他。
【佛告堅牢地神。汝大神力。諸神少及。何以故。 閻浮土地。悉蒙汝護。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葦。谷米寶貝。從地而有。皆因汝力。又常稱揚地藏菩薩利益之事。汝之功德及以神通。百千倍於常分地神。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菩薩及轉讀是經。但依地藏本願經一事修行者。汝以本神力而擁護之。勿令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輒聞於耳。何況令受。 非但汝獨護是人故。亦有釋梵眷屬。諸天眷屬。擁護是人。何故得如是聖賢擁護。皆由瞻禮地藏形像。及轉讀是本願經故。自然畢竟出離苦海。證涅槃樂。以是之故。得大擁護。】
“汝大神力,諸神少及。”佛表白堅牢地神的功德,說你的神通智能是其他的神所趕不上的。為什麼呢?他是主宰大地的。這個土地上如果不生長糧食,這個世界上的人就沒得吃的。
我們現在創造發明汽車,有汽車沒有汽油,你就發動不起來。汽油從哪裡來的?地裡變化出來的。一切事物如果離開地的負載,什麼都完蛋了,什麼都不能成就,所以他能夠生萬物。這是什麼意思呢?天地陰陽的氣候,我們都認為這是自然的,但是自然還有個主宰,誰主宰他呢?是我們自己的心,惡念太多了,天也會變化的,土地也會變化的。
我們有時候得想想這種原理,任何人都能懂的:他負荷不了,到時候就不行了,就算他的神力再大,也抵不住眾生的業力大。我們眾生造業猛利得很。佛贊嘆堅牢地神,能生萬物、能主宰人間、能堪忍。他發願來護持,佛贊嘆他說:其它的神趕不上你的神力。
“何以故。”什麼原因呢?因為這個世界的土地都“悉蒙汝護”,都靠著你來護持,乃至於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乃至於稻麻、竹葦、谷米、寶貝,都是從地下而有的。“皆因汝力”,就是靠著你來護持。在這種神力之下,又能夠稱揚贊嘆地藏利益、來護持《地藏經》,那說明瞭你的神力、你的功德更大了,所以其它的神比不上你的力量大。這是佛稱贊他的功德。
“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菩薩及轉讀是經,但依《地藏本願經》一事修行者。”這句經文說得很局限,怎麼局限呢?因為堅牢地神只是護持誦《地藏經》的、供養地藏像的。他的願力不是普遍的,他不是說佛所有一切法我都護,我沒有這麼大神力。他的神通力可能還達不到,所以佛給他說的也是滿足他的願:假使在未來世,也就是末法的時候,若有好心的男子女人信心具足地供養地藏菩薩、轉讀《地藏經》,因為他發願只修地藏法門一事,修行者專依《地藏經》修行的,你就護持。
依《地藏經》一事修行的,以你的神通跟你的願心誓願而擁護之。要好好護持它,護持供養地藏像、讀《地藏經》的這個善男子、善女人。由於你的護持使這個讀經的、稱誦名號的善男子、善女人不讓他有一點的災害。如果他有了災害,就是你沒有護持到,跟你本來的願力相違背。不但災害的事情,不如意的事,連聽都不讓他聽到,更不用說身受了。
有很多的人對於很多災害沒有聽到過,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那個業。我經常這樣講,現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大堆犯罪的人住在監獄,但是對於監獄的事我們聽都沒有聽說過,因為你沒有這個業,更不用說身受了。還有些害人的各種的毒——我看最害人的毒,還是人的口,人的嘴能把人說死。口業特別重要,大家要特別注意,無意之間說了話把人傷害到了,這類事很多。口業很重。
護法神他會護持一切不如意的事情,災害的事情我聽都不要聽,何況他本身去受呢?
佛囑託堅牢地神說:以你的神通力擁護,這個人依《地藏經》修的,不但不如意事情不要輪到他身上,乃至於讓他聽都聽不到,他聽到了會心煩。
“非但汝獨護是人故”,佛又跟堅牢地神說,你不要認為你一個人護持不了,不但你在護持,還有釋梵諸天眷屬護。“釋”就是指釋提桓因,三十三天主說的;“梵”是大梵天王,釋提桓因他有些眷屬,大梵天王也有一些他的眷屬;還有其它的諸天眷屬,都會擁護誦《地藏經》的人。
凡在忉利天聞法的人,都要護持《地藏經》,都擁護是人,觀世音菩薩也在護持,文殊菩薩也在護持,普賢菩薩也在護持,這些菩薩都護持《地藏經》。既然是護持經,你讀經自然就應當得到護持、得到安慰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shared from HERE